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
写心得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及时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写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下载,供大家参考。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1
学校组织了做义工的活动——捡垃圾。
一开始是说在周日的时候去科技馆扫垃圾的。后来风筝儿有把我们调到了“当代清水园”,又把时间调到了周六下午1;30。
我是这么想象的:先到居委会,一人一个大桶,一人一个捡垃圾的铁夹子。
可是...没想到...居委会的大叔拿出了5个垃圾袋,5个红色的,套在胳膊上的东东。然后对我们说:“你们到小区里去兜几圈回来!”
什么?兜几圈回来?还没有捡垃圾的铁夹子?也就是说直接用手检喽?多脏啊!没办法,只能想:这点苦不算什么...
5位娘子军人手一只黑色垃圾袋出发了。
一直低着头走路,看见有枯树叶就弯下腰捡,但是发现,枯树叶太多了,在这么检下去要得脊椎疾病的。于是,为了增加垃圾的份量,我们就捡开始捡碎石块。(好缺德啊)
突然,提子(副班长)大叫:“我看见了真正的垃圾!”
我很好奇的回过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是一坨粑粑...狗粑粑...好恶心啊。
我想:没人会捡吧..就让这这坨狗粑粑变成草儿们的肥料吧!
没想到,小漪说:“哎哟!唉,我来捡吧。”我好吃惊啊。
班长说:“喏,给你个塑料手套...当心点啊!”
小漪闭着眼睛捡起了粑粑..大叫着:“啊!!快点,丹丹,把垃圾袋的口子张开!快点!”
我很听话地张开了垃圾袋的口子,小漪丢完粑粑后,远离了垃圾袋。
后来,股擦擦和小耗子也陆续赶到。小耗子说:“老冯也去做义工了,去浦东新区图书馆了。他家只有老爸在。”
...啊?什么!怎么可以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图书馆?非要在小区里接受蚊虫、太阳的折磨?而且...听上去图书馆更高级。更何况,那个浦东新区图书馆我也经常去,觉得里面更有意思...唉!太不公平了...
后来,发现小区垃圾太少,根本捡不出什么东西。原来决定去老冯和风筝家要点垃圾的,但是,还是觉得太不道德了...
最后大部队去风筝儿家蹭了点水,接着...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2
在高中的时候,有听说过“志愿者”这个名词,但对它真正的含义并不是很理解。进入大学以后,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各个高校都有志愿者这个队伍。大一时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到志愿者那儿报名参加面试,有点儿遗憾。随着对志愿者的深入了解,我对自己说,怎们样也得在大学四年当一下志愿者,为社会服务。于是,在大一开学初,我就去报了名。
我知道志愿者所表述的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志愿者所做的,其实会在我们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出来。
志愿者好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志愿者就是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它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与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的触手可及。
志愿者所传递的那份爱心,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它提供了社交和互助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我们系志愿队每周四下午都会利用没上课的时间去看望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帮她整理整理东西,打打水,聊聊天等。这一次,我也参加了这个活动。我们来到前进社区一幢居民楼,打开一扇大门,走了进来,我跟着熟门熟路的领队走了进去。领队敲响老人的门,过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应门,我们怕老人出现什么问题,就在门外一直喊,过了一会儿,我们听到了脚步声。那扇我期待已久的小门终于打开了,出来一位走路蹒跚的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过,令人比欣慰的是老人看过去身体还算健康,不过可能是每个老人都会有的,就是耳朵很不好使,所以刚才一直没听到我们的敲门声。领队给我们分了工,老人忙着挪出几张椅子过来,打算给我每个剩余的人坐,她拉住我们的手,示意我们坐下。她似乎有好多好多话要跟我们述说,她似乎特别喜欢我们,给我的感觉是她好像每周都在盼望我们每个人的到来。
老人拉着我们的手滔滔不绝地述说开来。她讲了她的生活,她的家庭。从谈话中我模糊地知道老人在这六十年里,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她的儿女抛弃了她,她住的房间还是政府借给他的,每月靠的是政府给予的补贴来维持生计的。老人一直在不停的表达着对我们的感谢,她说要不是我们,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是,我知道老人最需要的还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帮助,老人很孤单,需要有一个倾听的对象,能够听听她的心里话、能听听她的唠叨、听听她述说生活上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她就非常满足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老人都是非常高兴的,除了谈到她的家庭。
倾听是心灵之花,倾听能折射出纯洁的热情的光芒。倾听时一缕清风,它能吹撒笼罩在们心头的阴霾;倾听时划破漆黑夜幕的流星,能给我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它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换取人们的欣赏和信任。
所以,当我么在倾听老人的述说的过程中,老人多她的孤单找到了一种寄托,有了生活下来的力量。衷心地祝福老人健健康康的,我们一届届的大学生志愿者给她带去欢乐。
这是我对这次活动最大的感触。我也相信,我们每个人肯迈出一小步,我发现,志愿者所有的精神就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的手中传递,同时也能汇聚所有人的热情,共同促进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3
抓好疫情防控,才能为复工复产提供坚实基础;复工复产,才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在不放松新冠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对企业而言,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是一个必须完成好的任务。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复工复产,也是企业管理的大考。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要坚持科学原则、专业思维、正确方法,打“有准备之仗”。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做好准备、应对好突发危机事件,企业需要坚持几个取向。
坚持人本取向,把员工放在第一位。复工复产,首先就要把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比如,能否为员工准备口罩、消毒用品?能否解决员工上下班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否可以考虑为返工员工提供相应补贴?只有做到“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才能得到员工支持,为复工复产奠定基础。
坚持辩证取向,用符合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作为支撑。应对突发事件,往往需要灵活处置。但灵活处置,并不意味着无秩序。恰恰相反,越是面对突发状况,越需要以制度为准绳、以规则为标尺。这就要求企业尽快对既有的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制度符合实际,以规则守护秩序。比如,能够通过分布式办公完成的工作,可以考虑让员工在家上班;为了减少室内人员密度,可以考虑错时、灵活上班,等等。对可能出现的状况都作出制度安排,就能帮助企业更有效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坚持长远取向,只有眼光长远才能成长壮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具备盈利能力。但这个“利”,不仅要看当下,也要看长远;不仅要看企业,也要看员工。只有在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中找到平衡点,让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企业才能健康成长。在保证能正常运转的基础上,企业应把员工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做到位,把工作场所、宿舍等地方的防控工作做充分。这不仅能降低聚集性感染的风险,也能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归属感,为企业未来发展积蓄动力。
坚持系统取向,以整体思维驾驭企业发展全局。站在企业看企业,企业本身是一个整体,各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跳出企业看企业,企业与社会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影响。企业应该坚持系统取向,从整体出发,做好应急管理。比如,每个上岗员工有无最近两周可追溯的出行和健康记录?企业与附近医院有无畅通的联系渠道?企业内部有无应急的疏散、隔离措施?管理是个复杂工程,哪怕一个小细节没考虑到,都可能影响整体。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企业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挑战也是机遇,通过重新审视企业现有制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能让企业制度更完善、更有效、更符合发展需要。做足准备、鼓足干劲,就能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打好企业发展的主动仗。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4
11月5日,我们大理学院举行了冬季运动会。我荣幸的成为了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名去做运动会志愿者。
运动会8:30开始的,我担任的责任是在14:00到运动会结束的。一共参加了2天运动会的两个下午。我虽不是第一次做运志愿者,但绝对是运动会志愿者。
头上戴着青协的帽子,穿着青协的衣服,再在脖子上带一个学校发的工作证,真的有种志愿者的感觉。
在服务期间,我们每个志愿者都很认真、很耐心、很有责任心。面对一个个手上的运动员向我们的服务场所走来,我们每个志愿者都立刻起身迎上去,搀扶手上的运动员,给他倒水、擦伤口,喷药。无论晴空中的太阳有多辣,每个志愿者都不会嫌热,阳光越是毒辣,我们就会越表现出一副志愿者的样子。
虽然我们的服务不能算是最好的,但我们那个场所的志愿者的认真的态度是绝对让我们服务过的人满意。通过我们的服务。给运动员带来了快乐与帮助,协助了餐盘源的工作,每天运动场上随处可见的是我们志愿者的身影,我们的劳动也美化了校园。
带给大家快乐,美化环保环境,是我们志愿者的责任。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5
很早之前就知道七月份会有一个广州之行——2011广州亚运会志愿者骨干培训,只记得当时的心情有些雀跃,因为我知道这个培训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更是与其他志愿者合作交流的机会。而现在,虽然培训已经告一段落。但培训导师的演讲教学却还在我的耳边继续回响,久久不能消逝......
七月二十一日下午,我们整装待发,向从化喜乐登乐园挺进。我们在风雨中前行,窗外阵阵雷电,而雨水则有节奏地敲打着车窗,宛如一首激昂的进行曲,鼓励我们勇往直前。七月二十三日下午,我们满载而归,朝我们的服务基地——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尾归去。车窗外,太阳正茂,阳光挥洒满地。似乎在告诉我们,欢迎你们的归来,汕尾正在热情地等待你们。
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这两天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突破点,它让我学习锻炼,让我接触不同的人与事,更让我成长并不断地进步。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朝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理论与实践
两天的培训学习安排得很紧凑合理,我们从中学习了不少理论知识,更将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运用在实践当中。英语是2011广州亚运会的官方语言,所以《英语口语》是作为志愿者的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培训课程。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的机会确实很少,怎样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呢?石静老师的实践教学告诉我们:想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就要敢开口,多开口。如果你不开口说话,你就不会知道自己会不会,水平如何。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就足以说明只要我们敢开口说英语我们就会有进步。
而在《应急与自护技巧》、《扶残助残》、《国家安全形势》等理论课程中,各位讲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幽默风趣的教学模式给我们讲解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做出相应的实践操作。使我们学习了不少生活中不曾接触、不曾学习的知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杰老师的《应急与自护技巧》课程,我从中学习了不少医疗救护知识,也让我懂得在遇到医疗救护时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地运用,以一个正确地救助者的态度去对待需要我们帮助的被救者。
毛主席认为,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这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理论结合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当地运用,我们的工作才能起到促进作用,少走弯路。用浅白的语言来说,就是学以致用。理论如果不能为实践服务,那仅仅是文字的游戏罢了。让理论走出课堂,进入生活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吗?
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而最生动有趣的当属《团队管理与激励》了,这个环节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一个独特的课外教学。我们所有的志愿者被分成两部分分别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教学。虽然说是教学,但是这个课程特别之处则是在于“玩”。没错,就是“玩”!在这里,我们被分成若干个团队,以团队为单位一起玩不同的团队合作游戏,如:“人肉叉烧包”、“变形金刚”等。并在晚上进行野炊和晚会节目的表演。
虽然我们团队的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学校以及不同的分赛区,但是我们通过这些团队合作游戏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隔阂,在很短的时间内组建了有我们特色的“十六团队”。游戏,让我们拉近彼此的距离;交流,使我们了解彼此想法;而我们这在合作当中相互扶持,共同进步!我们的团队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争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必要通过队长和副队来进行协调。我们在“争执”中讲解个人意见,而队长则对我们的意见进行分析、汇总,逐步形成我们团队的指导思想。于是,我们在队长以及副队的带领下“交流-合作-分工-合作”稳步地成长、进步。
我们是一个团队,由有“口”“才”的人和一群“耳”听的“人”组成的组织。并不是像团伙那样,是只讲不听的组织,很冲动“火”的一群人。我们团队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我们导航;也有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最核心的力量——人——我们;我们清楚各自的位置,知道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我们有属于我们团队的指导思想,为我们的目标提供方法,确保我们行动的顺利进行。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知道我们手中的权限。我们彼此都很重要,我们听从安排不是说明我们没有能力,只是我们需要一个更有能力的人引导我们,让我们共同进步。
在这个团队之中,我充分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在一个团队中我们要学会体谅他人,关心他人,找准自己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位思考,这样才能促进彼此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耳边响起歌曲《分享》,屏幕闪过一张张属于我们的照片,班主任、导师一句句感人的话语,简短的考核试正在进行中......这一切似乎是在告诉我们:此次的培训已经结束了!心中虽有不舍,但是手里的笔却依旧在肯定中写下那个答案,为此次的培训画上一个美丽的休止符。
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我们汕尾分赛区的志愿者在其他志愿的目送中优雅的起身,昂首挺胸地离开喜乐登乐园,结束了此次的培训。
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是属于我们亚运志愿者的天地正在等着我们开创,不是吗?生命是流动的,我们正在不断地成长壮大,而理想也正等在我们去实现。那么此时此刻的你还等什么呢?何不让我们挥鞭从此启程。瞧,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6
志愿者当从点滴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工作着,奉献着,只要你不计得失地付出,那么你就是社会的志愿者,公共场所少吸一支烟,你就为净化环境出了一份力;办公室内少开一次空调,你就为节约能源献出了一份力;多一句劝慰和祝福,你就为社会和谐出了一份力,如此尔尔。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志愿者,就要在各个方面要求自己严格一点。虽然有的时候在工作中有所松懈,但是惟独在工作中成长起来,才能磨砺出一个成功的自己。还有不到二年的时间,你就要踏进社会,从事工作。从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中逐渐地积累起今后所必须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是你现在所需要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惰性,如何控制自己的惰性,调整自己,克服自己的困难,是今后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必要途径。 志愿者工作就如同你今后的工作,如果你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能像志愿者服务时这么认真的话,我相信,成功的喜悦其实离你很近很近。我们是一个团体,需要每个志愿者辛勤的努力和有效的协作,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在我每次在那里工作时,时刻都把工作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无论如何都尽一切努力做的更好。因为这是我自己所选择的,我已做好的思想准备,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好。其实,活也不是很累,就是累心里总是觉得很知足了。
做志愿者就好像是一个工作岗位的小型平台,真正全身心投入地去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志愿者都明白,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经验与公共关系。
作为志愿者,辛苦之余,颇有感想:志愿者,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以尽忠人民为职责;勤于行动、善于关爱、乐于奉献、尽己所能;不计报酬、立足身边、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每个人之于社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同时也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精神财富。在付出爱心、奉献社会的同时,人生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彰显。
每位志愿者之于社会,无异于沧海一粟,而正是这无数的沧海一粟,构成了川流不息,构成了波澜壮阔。社会需要志愿者,人类的发展需要志愿者。
最后,真心的感谢系志愿者给予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意义深远的志愿者机会,在期间,我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理论只是,同样得到了许多书本上永远所学不到宝贵人生财富,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依然会努力去争取,尽自己的所能给社会一点回报。
志愿者工作心得总结简短篇7
关于志愿者服务中的授课技巧问题。
小伙伴们这几天很辛苦,讲师团的几个人,每个人任务都很重,她们要在社区里给小朋友上课,给老年人上课,还要到幼儿园里给小小朋友们上课,接下去还要给消防官兵上课。相信她们在授课过程中,感触很深,受益颇多,在此谈谈自己关于授课技巧的感想。首先,准备要充分。给人一杯水,你应该有一缸水,或是一盆水,至少也得有一瓢水,你只有一杯,那可是要困难了。对象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选择听众各自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针对老年人,健康方面往往是关注的重点,生活安全、应急救护、紧急应对等这些可能会更关心一些,大谈偷窃的手段那就无聊了,老同志比你见得多。针对小朋友,防溺水、防中暑、交通安全等等应该成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充分的准备,量上要充足,质上要保证,以无隙入有间才能游刃而有余。
第二,方法要得当。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讲课的形式上不能搬用学校里的。针对大学生,理论性可以较强,方法上强调互动但毕竟会以讲授为主,但出来,完全不一样。在学生做准备的时候,我就有过提醒,针对小朋友和老人,最好是针对问题来讲。把自己要讲授的问题,全部设置成问题,听众感兴趣的问题,根据问题设置思路,规划内容。比如说针对老年人讲应急救护,切菜时切到手了怎么办,前臂骨折了怎么办,钉子扎到脚里面了怎么办,等等,这样设计效果比干巴巴讲要好得多。对小朋友也是一样,见到有人溺水了怎么办,自己怎么防范溺水……另外,视频、图片、课件等等要配套,幼儿园里是没有电脑的,要把PPT转成图片格式,因为他们有DVD。
第三,控制要得法。课堂的气氛是你这堂课质量的一个体现,听众的以反应是你讲课水平的一种反馈。当一眼看下去,所有的人都坐得直直的,认认真真听你“掰活”,你讲得应该不错。若是有一个两个打瞌睡,你要注意了,必须给点带刺,打瞌睡是会传染的,不来制止就会蔓延。讲个笑话,提问一下她边上的人,或是什么办法都可以。若是有人睡觉,还有人在看手机,还有人在干别的,你要马上调整你讲课的内容,大家对你的内容缺乏了兴趣,尽快过渡完“没用”的,开始大家感兴趣的。下面一定不能乱,我的要求,我问问题可以回答,但我讲得时候下面就不能讲了,要不乱哄哄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总是有声音怎么办?查找来源,是在讨论你讲的内容,还是在聊天,若是无关的,要果断予以制止,你的目光多向他投放几次,不停,你停下来看他几眼,还不停,你设置一个问题请他回答,还不停,让他来讲吧,你休息一下。总之,场面一定要控制,好的气氛是好的效果的前提。我们的队长在控制场面方面还是有独到的地方,小朋友回答问题,举手要标准动作,嘴里不能有声音,谁做的规范就叫谁来回答,效果不错。
第四,张弛须有度。讲授要有节奏,大一些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小朋友要更短一些,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有张有弛,不能都是重点,不能一气呵成。讲一段,留出放松的时间,可以讨论一个小问题,看一小段视频,自己做一下复习等等,几分钟后再继续内容,这样的效果会好的多。就像跑400米一样,专业的运动员在第二个弯道会放松几步,给肌肉补充些氧气,正常人无氧呼吸的极限不足以支撑你跑完400米,若你不去放松,最后100米或是50米,就“飘”起来了,腿酸了,没有力气了,自然快不起来。道理是一样的,授课过程一定要有张有弛,张弛有度,效果会更好一些。
技巧很多,偶不是名师,也不是新秀,在专家面前这叫班门弄斧,在学生面前或许会有点借鉴的价值。
小伙伴们讲得不错,再接再厉,将来都是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