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心得体会
青年心得体会篇1
为期三天的团员青年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了,我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团员青年骨干培训班而感到非常荣幸。短短的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收获了友谊、对今后自己的工作特点、工作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当前共青团工作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同时更加明确了我今后的工作奋斗目标,并增强了继续战斗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努力去做一名让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的决心。现将有关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首先陈家新主任给我们讲授学习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以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全省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给学习团风进行了定义,学习团风要从内而外的对团风进行阐释,其本质就是相对一致的思想想法。在努力争取把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同时,各级团组织要统分发挥主动性,攻坚克难、敢于碰硬。尤其是做好“两新组织”、青年农民工群体中的建团工作。要始终将团的组织建设和团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进一步活跃团的基层组织,切实提升团的影响力。针对青年共青团工作及对公司青年共青团工作的建议,参加此次培训班的22名共青团员对如何为企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党组织输送人才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探讨。
接着是户外运动,由陈主任和吕主任带领着我们一起爬山。让我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不忘锻炼下自己的身体,感受下大自然的美好生活。另外,此次公司组织青年团干培训班还邀请了公司相关领导来给我们讲授相关经验发言;在听取相关领导经验发言,就做为当代青年你们要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人生定位、自己的优势等等。给我们的感触非常深刻的。工会副主席还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带领广大青年服务基层,企业职工享有的福利等。公司董事长也出席了此次培训班活动,他在会上给我们讲授了很多很多先进事例,提出要牢记祖国、忠诚党的事例等。
晚上由我们22位青年团干们分成四小组,自由的编排节目参加联欢活动。由于我们只有一天的时间,所排练的节目比较仓促,但这并不影响我们青春活力、热情。晚会,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最后,陈主任和吕主任指出,作为一名青年干部的素质和修养的培养,应有:政治理论、人品道德、知识文化、身体心理、文明礼仪、依法行政、战略决策、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和媒体沟通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知识文化是提高一个干部行政能力的基本条件,并且是提升个人魅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团员干部更要知识文化修养过得硬,那么他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就能过硬,有助于自己更深入地开展工作,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静下心来细细回顾这次的团员青年骨干培训,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培训班上领导讲授的知识,而更多的是培训班之余需要我们去细细咀嚼、用心体会的东西。让自己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力有所提高,不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在能为大家更好服务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的更加充实!
青年心得体会篇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寄托了对青年学子的热切期盼,字字入耳,声声入心,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作为青年的我们的重要性。国家在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这样一个十分重视青年人学习、成长的环境下生活,是我们的幸运。
我们青年人要勇于追梦,梦想要付出实践才会变得可能,空谈梦想而不去行动最终什么也不会得到。更何况国家和党目前为青年人追梦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环境,助力我们实现梦想。共青团必须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引领青年树立理想。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信念都是很重要的,树立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会使我们不再迷茫、充满动力。共青团是为青年工作的,所以共青团必须担起引领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担。
青春的底色是奋斗和担当。青年人擦亮责任的底色,一定能收获丰腴的人生。青春,是人生中最美的一部分,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中最动人的词汇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
00后已不再是曾经长辈眼中的稚嫩少年,青年一代逐步成长为可以勇担重任的蓬勃力量。青年人正应“心系天下,脚踏厚土”,让本领在实践中获得磨砺,让理想在初心中生根发芽。
青年心得体会篇3
在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组织部、党校领导的精心筹划下,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九天的培训层次高且内容新,形式活泼多样,安排井然有序。通过系统学习,感触很深,现简要小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定了长期学习的信念。这期培训班邀请了苏州领导、专家学者们给我们专题授课,内容涉及苏州发展经验、创新思维方法、社会建设管理、招商引资技巧等等,理论知识新颖,实践案例生动。课堂上个个全神贯注,不时掌声雷动。一堂堂课下来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整个培训临结束时,仍感觉意犹未尽。高质量、高水准培训的同时更暴露出了自己知识的肤浅、匮乏,直指学习上的软肋。说,学习是前进的基础。青年干部有别于其他干部群体,学习也就具有了更加特殊的重要性。加强学习是青年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是青年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今后我要善于在工作和学习中潜心挖掘,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形成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在理论—实践中反复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二、启发了创新工作的思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习培训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创新力。苏州紧靠上海,承接着国际大都市的幅射,西郊镇地处兴化城郊,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相似性,这让苏州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经验、启示值得我们西郊在实践中去思考、去借鉴。上海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世界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四个中心,而苏州提出了打造制造业中心的目标,这种错位发展的理念,契合了我市重点打造14个特色园区的思路,对于乡镇之间如何实现错位竞争也有很深的启示。苏州人重文重教,这种前瞻性思路迎来了苏州文化大发展,一方土地聚合了大量方方面面的人才,文化的繁荣更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苏大阎力教授告诉我们:创新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创新的政治标准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现在想来,这正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在,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用他们的创新实践赢得了世人的瞩目。
三、提升了党性锻炼的修养。学习期间,我们考察世界名牌波司登集团总部——中国最大的品牌羽绒生产基地,其创办人高德康从1976年开始以30万元起家,2010年公司实现销售117亿,利税17亿。高德康作为党的富民政策的亲历者和受益者,通过自身的激励帮扶和示范作用,做到先富帮后富,先后投资上亿元将企业所在的村建设成现代化农村示范村——康博苑。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间接带动解决劳动岗位近10万个。与有的党员发家致富后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弱化相比,高德康以坚强的党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书写着对党的忠诚,值得我们深思、共勉。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不但要千方百计打造亮点,更要俯下身子主动去解难点,多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锤炼党性,时时、处处用党性原则约束自己、警醒自己,要经得起种.种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认识。本次培训既是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时又是和领导、老师、同学之间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沟通,并一道配合好本次培训班教学安排,共同营造了一个勤奋好学、团结向上、学有所为的良好氛围。回想学习培训的过程,我们深深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只有将个人融入集体,个人的价值和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集体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发挥一个集体无穷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学习培训时间虽短,但给我们带来的感悟和思考却是永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自己这次学习、体会到的精神和理念运用到本职工作上,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厚爱。最后,向为我们这期青干班给予关心支持的诸位领导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青年心得体会篇4
勤于学习,全面发展。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寄托在青年们身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因此,广大青年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事业中担当重任,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顽强的意志,更要敏于求知、勤于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现代化要求相吻合的能力结构,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和应对竞争与挑战的能力,努力成为有德有才,全面发展的人。
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做有志青年就要剔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勇于开拓创新,努力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推动者。青年是思维最活跃、求新愿望烈、最富创新意识的群体。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热切呼唤,为青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人才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机遇,广大青年应不断解放思想,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中发挥聪明才智。青年干部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委屈、不怕吃苦的工作劲头。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初下基层的青年干部缺乏工作经验和与群众的感情基层,冒冒失失少不了碰一鼻子灰,当自己的想法难以实施或被拒绝时,心里肯定会感到委屈,这时就要鼓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敢于去碰钉子、找突破、求上进,认准“为人民服务”的航标,在服务人民的道路上且行且坚定,“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青年一代,正在努力向党组织靠近,学习前辈的精神,乐于奉献和牺牲,追求进步,在当今大潮流的社会,不能迷失自己,坚定自我。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不甘平庸,奋勇前进的精神,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的我们,青春的热血里面依然流淌着热血,有着一往无前的执着,承载这对国家的使命和责任,这些,将会融入我的血液,为民族奋斗和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青年心得体会篇5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作风攻坚战。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只有过硬作风,才能啃下“硬骨头”攻克“娄山关” 拔掉“穷根子”。
责任要压实。如期脱贫是一项庄严的承诺,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当前,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面临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尽锐出战的冲刺阶段。越是在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是到了紧要关头,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响鼓重锤”就要进一步夯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亲自抓 重点抓直接抓 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派出精兵强将,层层落实责任,继续保持立下愚公志 啃下硬骨头的干劲和力度,以对党忠诚 对人民负责对事业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脱贫攻坚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 落到行动上,做到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
措施要务实。脱贫攻坚越往后,面临的困难越多,越要拿出过硬的举措,瞄准重点地区 重点人群 重点环节,以绣花针的功夫,在“精心 精细精致”上用力。“响鼓重锤”就要迎难而上 攻坚克难 脚踏实地 真帮真扶,围绕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硬仗 产业扶贫攻坚硬仗 易地扶贫搬迁攻坚硬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攻坚硬仗 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攻坚硬仗等一系列任务,建立部门行业合力扶 扶贫单位倾心帮 驻村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结对包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看得见的贫困”和“看不见的贫困”一起解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进一步解放基层干部手脚,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和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具体工作上来。
成效要如实。脱贫效果怎么样,从严考核量一量。只有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强化监督考核 开展第三方评估严肃问责等一系列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和坚决克服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式”脱贫 “算账式”脱贫 “指标式”脱贫 “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着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响鼓重锤”就要防止急功近利 不搞虚假政绩,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 虚报政绩的进行问责,问题严重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即便脱贫摘帽了,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 歇歇脚,还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 摘帽不摘政策 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在此基础上,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助力脱贫地区强筋健骨 激发发展活力,让脱贫成果不仅得到群众的认可,而且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青年心得体会篇6
“庚子鼠年,却不一般,疫情来袭,全民抗战。”2020年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却因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显得格外的悲壮。武汉“封城”、医护人员“请战出征”、全民“戒备”,不断攀升的确诊与疑似数字,时时刻刻都牵动着亿万华夏儿女的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除了对疫情表示关心,无数的人也都发出这样的疑问:我可以做些什么才能为抗击疫情出把力?其实不论是“在家宅”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还是“不传谣”用自信凝聚前行合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抗击疫情的“急先锋”。
青年人是中坚力量,祖国的召唤就是我们的行动方向。我们对待祖国的态度,就应该是风雨兼程、与他同在。有能力的青年人同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满意的答卷。也许我们没有太多的能力,但我们至少可以在疫情期间不外出、不聚众,并且说服家人、邻里尽量减少外出。另外,我认为我们青年人熟悉互联网,面对不友好的谣言信息,应该给长辈解释,让网络上的谣言不攻自破。灾难面前,如果能舍小我、成全更多人,那就更有意义了。比如捐款捐物,积少成多,积善成德,我们的每一份善意,都会让我们的祖国更有力量。青年要积极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落实好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远离人员密集场所等措施,做好自身防护。
相信我们华夏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必将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中国加油!
青年心得体会篇7
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下正处于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第八季“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聚焦疫情,推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特辑,本期的主题为坚决打好新冠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团课通过视频讲解、分析和问答的形式将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而有效地传递给了广大青年,帮助广大青年朋友坚定信心、科学防治,这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是团组织的重要责任。
本团支部团员通过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进一步了解了科学防控疫情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团员青年对于全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肆虐的当下,疫情是一面镜子。许多高尚的灵魂令我们感动和敬仰;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让我们厌恶和不齿。“新型肺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时段。而我看到的一些镜头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新型肺炎。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抗击“新型肺炎”,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危难时刻,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亿万人民筑起了一座抗击“新型肺炎”的钢铁长城!无论是滔滔无边的洪水,还是鬼魅无形的病毒,在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面前只能望而却步。中华民族终将唱起胜利的凯歌!
青年心得体会篇8
在近期我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互动式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两本书,感受颇多。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法学院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法学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已有十余所普通高等学院的法律院、系引入了诊所课程,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诊所法律课程已成为国内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有越来越多的院、系着手申请开设诊所课程。但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职法律教育中仍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鲜有问津。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和诊所式法律教育“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执业能力”是不谋而合的。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突出特征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顾名思义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进行临床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使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并亲自提供法律服务,从而缩小学院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1、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诊所课堂上,教师摒弃了传统的“主导者”地位,不再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者,而是以课堂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谈话、阐述自己观点的主角。在诊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家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转变成一个主动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办案者。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代理案件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因为有较强的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经常说的话是:“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课堂上不再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些都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教师通过角色模拟、互动式、合作式、反馈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准律师”身份,主动投身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中去。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特色。
2、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代理真实的案件。法律诊所是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场所。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诊所。在诊所中,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直接代理委托人的案件。通过了解事实、收集证据,运用理论知识,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学做一个律师应做的全部工作。在与现实的接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制度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法律思维能力。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接人待物、提供咨询开始学习。比如,诊所学生如何会见当事人?如何培养会见的技巧?在与当事人的第一次会见,是采用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还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果是开放式的提问,可以采用“谈谈事情的经过”、“谈一下你目前的困难”等问题;如果是引导式的提问,可以采用“你有实际的损失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损失吗?”等问题。如果是封闭式的提问,可以采用“有没有签订协议”“当时有谁在场”等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实践,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掌握这几种会见的技巧。
在诊所中,学生们一起交流办案心得,切磋办案技能、讨论解决案件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律师执业所需要的各种方法与技能。这些技能在传统法律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在模拟法庭或案例分析这样的课程上,也是很难得到有效训练的。因为在这些课程上,案例的选取都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的,事实与证据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有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律师角色,才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迫切需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法律从业人员要求的改变,目前高职学院的法律专业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司法考试“门槛”的提高,大专学生没有了考试资格;公、检、法机关更多是名牌高校毕业生的“天下”;企业需要的是多年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了增强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我们应对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定位有个重新的认识,作一个较低的调整:把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主要是在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在社区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助理、文秘内勤等。在这种形势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从事书记员、基层法律服务、律师助理等工作不需要学生具有很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应基本具备法律职业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和素质,熟练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如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速录等能力。这种能力是难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得到的,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则弥补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当然,诊所式法律教育的适用还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不能全盘引入、生搬硬套。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对高职法律教育实践环节的借鉴意义
1、教师方面。法律诊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法律,在运用中巩固法律知识。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应该与学生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适宜,以“必须、够用”为准。对教师而言,不是降低了教学水平,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胜任诊所的教学任务。
高职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一般普通专科、成人院校转制而来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教学而不注重实践环节。就笔者周围,法律教师只有极少数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在法学教育中借鉴诊所课程的某些教学方式,将促进法律教师改变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实践环节上,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在目前还不具备诊所式教育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模拟角色训练的方法。在模拟角色训练学生并不接触真实的客户案件。他们在课堂上虚拟的场景中分别扮演律师、证人、对方律师、政府官员或法官等,就案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谈判、辩论、调解或审理。学生在有系统的模拟教学计划的实践中,学会如何从扮演角色中学习,即从角色的准备、体验、与对手的冲突、角色的转换、以及角色反思中进行学习。除了在亲自体验中锻炼了专门的法律技能,学生们还能通过这种训练,成为一个更好的、更自觉的、更成熟的学习者。在这其中,指导教师设计各种模拟练习,如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法庭辩护角色的扮演。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其担任的角色中学习。由于指导教师完全控制场景,可以为最理想的教育目的来设计学生的活动。
2、学校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十余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引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职院校也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投身到法学教育的改革中去,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完善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
(1)课程设置方面。根据高职法律学生特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三年的学制,课程结构更应紧凑、合理。理论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准,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就不开,不要因人设课。应着重强调实践性教学部分,加大技能训练课时(诊所课程)比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使学生上岗即能熟练操作。
(2)师资力量方面。针对现有师资力量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加大社会力量办学部分。通过聘请资深法学专家、有经验的法官、律师作为客座教授,担任一定的诊所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提高法律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现有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减轻教学压力,提供培训、进修机会,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胜任诊所教师的水平。
(3)法律诊所建设方面。法律诊所就是学生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诊所类型应以社区法律诊所为宜。通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讲授法律知识、运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律师职业道德。一个诊所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员、设备配备,地点的选择、经费支持等等,这些实际工作都需要学校的大力协助、扶持。
诊所式法律教育代表着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方向,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对于高职院校也有许多借鉴意义,必将加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对自身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