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考试心得总结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1
一、理论知识(机考题)
理解万岁
9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机考题做了改革,所有题量翻倍,总共是80道判断、80道单选、20道多选题。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要求我们更加熟悉书本的有关内容。那么,有的同学会问,这么厚一本书,让我怎么“背”啊?下面,我将机考题的复习方法和大家分享如下:
1、学会“理解”,不要“硬背”
也许,大家一直听到过“理解”这个词,但是对如何理解、怎样理解,可能心中并没有什么概念。
所谓“理解”,就是一种转化的过程,即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将理论知识的核心表达出来。“理解”的过程是与记忆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关键字(词)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
比如,如何记忆“组织”这个概念?
组织:有生命力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这里的关键字(词)是生命力、开放、社会技术系统。
进行联想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企业,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组织。
首先,一个企业有兴,有衰,有发展好的时候,有不景气的时候,这就像一个人会经历生老病死一样,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因此是有生命力的。
其次,一个企业的产品必定与外界发生联系,你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市场开拓等,无时无刻不与外界发生着关系,因此,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第三,你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外部环境的诸多影响,政策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起伏、技术的更新等都影响着你的企业,因此它是社会性的,是与社会不断发生关系的。
第四,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是一种技术,属于管理人的技术,而且是一种整合系统,由六大模块组成。因此,它是一种技术系统。
通过脑子里对身处企业联想性的记忆,那么对生命周期,开放,社会技术系统,整合系统都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组织的概念也不会忘记,对这个概念也可以有自己的解读,那么考试的时候,无论如何变动题目,都可以答的出来。
2、注意观察平时的工作实践
从发展趋势来讲,机考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它并不按照书本的原话进行考核,其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大家的实操经验。因此,有的同学又会问,我还没做HR呢,怎么解决复习的问题呢?
在我看来,来考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同学,都是把人力资源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因此,你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和思考你们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实践。它们是如何开展人员招聘的,如何开展培训管理的,如何进行绩效考核的,如何调整薪酬结构的等等,诸如此类在每个企业应该每天都会发生,你要观察实践,然后进行思考,为什么他们这样做?如果让我做,我会怎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样的训练,实际上也是训练你解决实务技能题的能力,对提高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也是很有好处的。
举例,对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关系。你联想所在的部门,如果你的部门领导负责你们所有人,那么只有一个层次,你们所有人就是领导的管理幅度;如果你的部门领导下面又设了一个主管,领导负责主管,主管负责你们,那么这就变成二个层次了,而领导的管理幅度只有主管一个人了。因此,很简单:
1个层次(管理层次)——所有人(管理幅度);
2个层次(管理层次增多)——1个主管(管理幅度减少)
由此可见,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3、学会“看书”,“认识”即可
因为是机考题,判断、单选、多选,都是客观题,且都有选项提供。因此,对书本的基础知识,我并不需要全部记住,我只需要在看到相关选项时,心中有个印象即可。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最重要的一步:多翻几遍书(至少3遍以上),注意,是多翻,而不是多背。从记忆原理来看,不停的重复实际上也是一种最佳的记忆方法。
比如,有一个脑白金的广告,只要一提起脑白金,大家肯定会记的它的广告语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广告在电视里不停的放,每天放,每天放,就给你脑子里留下了印象,一提起脑白金,就会想到这句广告语。
再比如,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人国歌都会唱,国歌的歌词都不会忘记。为什么?因为你从小到大不停的在唱国歌,因此,不需要你去特意的记忆,只要一唱起国歌,就会记起国歌的歌词。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复习思路。就是大家多翻书,不需要去背,只要翻书,看到;再翻书,再看到;继续翻书,继续看到;不停的翻书,不停的看到。这样,只要你看到这个概念的开头,就应该知道它讲的什么内容,就容易从给出的选项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实务技能题(方案设计、案例分析)
流程为王
说到实务技能题,一直是大家头疼的考试项目,而且通过率也是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大家对解答实务技能题的方法不熟悉,不懂得从哪些角度切入。下面,我将实务技能题的复习方法给大家分享如下:
1、掌握各模块流程,万题都从流程入手
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案例分析,答题的思路都来源于六大模块的流程。因此,大家对六大模块的流程必须熟悉,规划的流程、招聘的流程、培训的流程、绩效的流程和薪酬的流程。下面我详细和大家说一下每个流程的记忆方法(前面是记忆的方法,括号里面是流程):
1.规划的流程(建立在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人力资源盘点(配置计划、职务计划)——需求预测(部门人员需求)——供给预测(确定供给计划,内部供给、外部供给)——需求与供给平衡的手段(培训、人力资源政策调整)——需求与供给平衡所需要的金钱和承担的风险(人力资源预算、风险分析)——得到上下认同(不断沟通,取得认同)
2.招聘的流程
哪些岗位需要招聘(需求诊断)——确定招聘渠道、时间和方法(制定招聘计划)——开展招聘活动(人员招聘)——招聘手段(面试与测试,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心理测试)——找到人后要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背景调查)——试用期后正式上岗(上岗试用)
3.培训的流程
组织的什么部分不够出色需要培训(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内容、地点与人员(培训计划,6W2H)——开展培训工作(实施培训)——效果如何(培训评估)——为做好下一次培训做准备(反馈与修订)
4.绩效的流程
哪些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绩效指标(绩效计划)——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持续沟通(绩效诊断与管理)——开展考评,360度,KPI(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绩效反馈,改进计划)——结果应用(绩效结果应用,培训、职业生涯、奖惩、晋升与降级、招聘胜任力模型)
5.薪酬的流程
我们总共要发多少钱(薪酬原则与策略)——我该给哪些人发钱(工作分析)——哪个岗位最重要(岗位评估,对内公平性)——外面给多少钱(薪酬调查,对外竞争性)——根据资料我应该给一个岗位多少钱(薪酬定位,对个人激励性)——我如何给这些钱(薪酬结构设计,计时、计件、结构工资制、津贴、福利)——我给这些钱是否合理,如何改进才能满意(薪酬体系的实施与修正,对企业经济性)
2、掌握相应流程的扩展性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体系
上面,我提出了各模块总的流程记忆方法,在记忆总流程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关的扩展性知识,也就是所谓的细节部分,也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对各个模块之间的流程共性需要融会贯通,这样你才可以形成人力资源的理论体系,不会怕考试的时候考到一些细节。
比如9月份的实务技能题
两道方案设计题,一题是设计销售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这是绩效流程中考评中KPI的部分,也是一个流程的扩展性知识,因此,你得熟悉绩效流程,得熟悉什么是KPI,KPI从哪来,如何应用。
一题是梳理内部推荐的有关制度。这是招聘流程中关于开展招聘活动,内部招聘的部分,也是一个流程的扩展性知识,因此,你得熟悉招聘流程,内部推荐的标准,面试与测评的方法,对结果如何评估,对结果如何激励(评估、激励、反馈是一般流程必不缺少的部分),岗前培训与试用。
两道案例分析题,一题是关于劳动关系解除的,要熟悉劳动关系的法条,特别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以及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一题是分析企业薪酬结构的。这是薪酬流程中薪酬结构设计的部分,要搞清楚计时、计件、结构工资制的含义与之间的区别,各自的优势,这些都属于流程的扩展性知识。
从9月份的真题中我们看出,除了掌握大的流程外,对流程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我们要特别的关注,特别是要去掌握一些扩展性的知识。这些知识有可能来自于书本,这考验我们对书本的熟悉程度;有可能来自于实操,这考验我们平时观察事物的能力,但对实务技能题,还是请大家从流程出发,深入掌握流程相关的知识点,从流程出发,最后回到流程。相信你掌握了这些,通过考试不是什么大问题。
3、掌握解题方法,思路清晰,卷面整洁
对实务技能题,很多同学还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看到题目,知道是关于哪个模块的,但是无从下手,思路混乱。
对于方案设计题,我建议参考六大模块流程的体系进行答题,让你设计一个方案,必定是流程性的东西。其中要包含相应的几个内容,比如,为什么这样做(目的)、我们该怎么做(过程和手段)、做的结果怎么样(评估)、如何进行改进(反馈与改进)
比如,9月份建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你必须将绩效管理的流程说清楚,其中在绩效指标中,必须将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流程说清楚。那么就有绩效计划,设定指标;绩效诊断,持续沟通;绩效考评,如何分解关键绩效指标;绩效反馈和改进;绩效结果应用。
内部推荐制度梳理。必须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内部推荐,这在背景资料中已经给出;怎么做内部推荐,推荐的标准,岗位胜任力,人岗匹配、人与组织匹配;这里还有招聘的流程,包括人员招聘——招聘测试与面试的部分;招聘结果的评估与奖励,鼓励员工开展内部推荐;招聘完成后,还有岗前培训和试用上岗的流程。
对于案例分析题,我建议从六大模块的流程入手,比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分析的部分,找出优势或不足,加以梳理,提出方案。
比如,9月份案例分析是一道薪酬结构的案例。这就需要比对薪酬流程中薪酬结构的有关知识,它采取的是哪种薪酬结构,是计时、还是计件、还是结构工资制?题目中所列的是结构工资制,因为它即考虑了岗位的因素,又考虑了技能、工龄和绩效的因素,再加上奖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薪酬体系。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很好回答了,结构工资制的优点是什么:按岗取酬,内部公平;考虑技能,鞭策进步;考虑工龄,照顾老职工;考虑绩效,以薪酬为手段提高绩效;发放绩效导向的奖金,拉开差距,对外竞争性和对个人激励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答卷的卷面一定要整洁、一定要有小标题,这考察大家的就是建立流程的能力。你必须按照:
一、
1、……
2、……
3、……
二、
1、……
2、……
3、……
这样的体例来答题,给老师看清晰的思路和得分点。通过后面的扩展性描述,可以尽可能的踩到得分点,从而得到高分。
三、专业英语
练习册第一
在三个模块当中,专业英语的通过率一直是比较高的,但是大家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阴沟里翻船。
对专业英语的复习,就强调练习册,看练习册就行。
首先是英汉互译。250个单词,注意第一个字母大写,后缀是否有S,注意翻译的词语,一一对应,拿满分,或者拿高分不成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大家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这些单词和翻译。
建议先看单词,将翻译盖住,再反过来先看翻译,把单词盖住,通过这样的方法,很快就能将250全部记住了。
其次是选词填空,基本上从练习册上出来。最好的复习方法是你看懂这句话,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填写。如果你英语不好,就采取记忆的方法,把单词和对应的句子记忆下来,这样也可以答的不错。可以记忆句子中一两个熟悉的单词,再与选择的词语对应起来,这样记起来比较快。
第三是单向选择,题目不多。最好的还是能看懂,如果不懂,可以采用,记选项和答案的方法,把练习册上记住的,会做的题目丢在一边,不停的筛选记不住的题目,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几道题目需要死记硬背一下。
最后是阅读。阅读的难度不高,可以直接去原文找相同的句子,然后根据原文进行选择。总体来说,难度不高,题量不大。
因此,英语应该是最有复习方向,最有把握通过的一个模块考试,你所需要的就是多花时间、多花精力去记忆。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2
关于此次数学考试不及格的问题,我在此递交数学考试不及格的检讨书,由此来深刻反省我的错误,向您做出如实保证,并且提出诚恳改正措施,最大程度地弥补错误。
回顾错误经过,我在上一阶段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厌学问题,一度数学课几乎没有认真地听,导致多门课程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最终导致了此次单元数学考试不及格,得到了全班最低分。
面对错误,我感到羞愧万分,此次错误充分地暴露出我思想上存在着放松、懈怠自己的诸多问题。林林总总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我不够成熟,没有充分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特此,我向您保证:
1、我今后一定提高自己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充分认识,努力提高自身学习素质,做到不偏学不偏科,不懈怠学习。
2、我一定努力进去,认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争取在下阶段数学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
3、我必须充分地以此次错误为戒,反省自己,重新定位自身,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3
从总体上讲,我有了一些进步,但426分的成绩离我想考上一所重点高中的目标还相差甚远,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主要拉分的是物理。其实,物理一直是我这五科中最不理想的科目,我对此也非常的着急,所以,在这个假期里,我让父母给我请了一位家教老师,可以使我的物理成绩有所提高。另外,我还利用这个假期多做了一些练习,把考试卷重新做了一遍,使之可以查漏补缺。
英语一直是我的强项,可这次发挥的也不是很令自己满意,虽然上了100分,但也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问题,我总认为初中的英语没什么,靠自己业余学习的7、8年的功底完全可以应付,但是事实与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经过这次考试,我也明白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所需要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也在不断的增多,我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所以,英语既是自己的强项,就更不能落下,就更应该跟着老师好好的学。
说到数学,我认为我比以前认真了,但解题的技巧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以后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在化学的.学习上,和数学有一些相同,都是解题方法掌握的不好。在语文方面,我还应该加强阅读训练,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我也非常着急,所以我也充分利用了这个假期。在这个假期中,我也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心智上的。这个忙碌的寒假使我不再整天幻想着光学不玩的人会变傻等诸如此类的理论说服爸妈让我玩电脑,甚至变得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了。看着离中考的倒计时,我深感到时间的紧迫,总觉得比别人少学习一分钟就会落下好多的样子。虽然这种想法可能有时会比较累,但我相信,在成绩有起色后,心中的喜悦是无法形容的。
初三的生活快乐吗?我想不完全是,但至少它是很刺激的。考试多了,结果多了;奋斗多了,成果多了。我认为在成功的那一刹那是最刺激的。但要想感受这份刺激,首先就要有目标,朝着目标去努力。对我来说,在这初中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中,我有两个目标。第一个就是我要争取早一天加入共青团,佩带上光荣的团徽。第二个就是努力考入一所令自己满意的高中。我知道现在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会尽我的努力去实现它的。
努力,是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字眼,但这两个字就够一个人做一辈子的了,而且它是永远做不完的。所以我更应该珍惜时光,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4
时间过得真快,四年级期中考试一眨眼就结束了。这意味着四年级半学期已经结束了。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是:语文95分、数学98分、英语96分,远远低于我的目标:语文99、数学100、英语100的好成绩。这次考试我英语主要错误就出在基础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到了四年级就忘记了;数学就出在没有认真审题和没有反复思考;语文就出在阅读理解没有认真读懂全文,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容。
通过这次考试,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英语要掌握好基础知识,要多写、多读、多背;数学要掌握多种解题方式,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才能取的好成绩,语文要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我以后要认真审题,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英语要经常朗读,复习学过的内容,掌握好基础知识,温故知新。语文要多读课外书。争取在期末考试达到自己的目标。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5
唉!日月如梭,明天就要期中考试了。今晚不搞到十一二点不行了。谁让“分是学生的命根子”呢!
虽然我平时成绩还行,可是偶尔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这次可是大考,失利了可不好交代!
夜晚,我拼命地在书桌前复习功课,害怕明天的考试会有题目不会做,害怕考试考不好!我相信别的同学现在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是百分之一千的紧张!我在用千分之一万的精力完成超负荷的复习——背课文、练习数学简便计算……
经过“暗无天日”的复习后,我终于上床准备睡觉。我心里却还是七上八下,担心考不好。但是回头一想,考不好还有下次,毕竟不是升学考试。而且我也尽力了,也就无愧于心。
我想:只要有一个好心情就行。有一份好心情,黑暗就变得光明,慌乱就变得镇静,失望就变得自信,疲惫就变得轻松。这一次期中考试我一定要考好,家长在学习方面为我操了多少心,为我的学习付出了多少汗水。如果这次考不好,既对不起家长,更对不起我自己,所以,在这两周内,我便会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
迷迷糊糊中我睡着了,梦中我考了个第一。
我感到非常郁闷。为什么大人们平时对我们就对待一个花瓶似的,生怕我们出了问题。但是,在这时候却都发起威了呢?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了。大人们都希望“望子成龙”,所以……但是,这样却牺牲了我们的快乐。哎,难道没有一举两得的办法吗?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6
光影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匆匆而过,转眼之间半学期就结束了,我们迎来了第一次的期末考试。虽然考得不怎样理想,但我任然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正确的改正它。
语文:
我本打算考90分的,因为这样就能够不用写语文寒假作业了,但人算不如天算,考了86分,虽然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分数,但总体来说比前几次要好得多,前面的基础因为粗心错了两三题,后面的阅读做得还不错。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考得更好。
数学:
我没有定目标,因为我明白自己考不好,所以就没报太大期望。但貌似老师很看好我,所以在考试的时候我绞尽脑汁,但还是没能考好。回想起来真对不起老师呀,都是些老师上课讲了的题,但自己还是不会。以后上课必须要好好听讲呀!
英语:
英语这次只考了62分,我的听力和阅读错了很多,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不能让英语拖后腿,英语在以后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能丢太多分。
政史:
这次政治考得比以前好多了,可历史就大不如以前了,都怪自己太懒,不想翻书,才把自己的成绩毁成如此地步。以后要勤奋向上。
这次考得很不好,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期望,有些不该错的题,都错了,以后必须要好好审题,细心做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7
面对统考的笔试和面试我们要首先积累一些经验,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一、笔试的部分:
1、综合素质——主要是考语文常识,其中选择题考一些人文知识,简答题阅读材料谈理解即可,作文占整个卷面一半的分。所以中学语文底子好的同学基本可以过线(120总分,70是合格线)语文底子好一点的,靠着知识积累,不做准备也能过。如果不是,最好买题库自己做一做。
2.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专业知识。笔者基本是靠着良好地心态和自己个人的理解来对待这门考试的。其中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应该是标准答案的,这门考试最好准备一些专业资料一般都能用上。主观题可以靠自己的文笔。
3.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即学科专业知识。这个一般也不用准备,考的就是专业知识。最后一部分是一个教案,教案的基本程序还是要清晰的。笔试总结与建议:通过笔试对于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文笔较好的同学来说不是难事。如果能有时间准备复习下当然是最好不过。应试最重要的还有态度,即使考试中碰到了很多不确定的题目也要端正态度,认真答题,写出自己的答案,阅卷者多少会给点分的。尤其是主观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二、面试的流程:
抽签等候—抽试讲课题等候(可看题不可动笔)约20分钟—备课20分钟—面试20分钟
1、先回答两个问题。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跟教学不一定相关。笔者抽到其中一题是谈谈对“亲其实,信其道”的理解。由于当时没完全听清就脱口而出答案,讲了一通对“亲其师,信其道”的理解。面试完回想起来才惊觉回答偏差了。面试官一开始听到笔者的答案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但是笔者当时不知情,一直讲的铿锵有力非常顺畅。所以虽然有所偏差,但是依然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与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面试的主环节还是在于接下来的试讲。所以对于问题回答,同学们最好淡定对待分析全面,也不要犯笔者这样逞一时口快的能。这一环节主要是展示第一印象。
2.模拟上课试讲。由于备课时间短,笔者勾画了一节课的大致内容,讲课时尽量完整呈现一个课,并且展示出层次感。
3.试讲后答辩。笔者对于教学的构想受到了三位面试官中一位的诟病。这位考官坐中间,估计是主考官,负责提意见。笔者答辩时讲了自己设计课程的意图,同时感谢并默认老师的意见。右边的考官一直做记录,在笔者被质疑时提出不同意见,提到了笔者设计意图的优点,非常感激之。左边的考官主要负责计时及问题的抽签。面试总结与建议:面试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声音洪亮,口齿清晰,回答问题笃定自信。无论准备充分与否,都不要怯场。受到质疑时也不要气馁,适度辩解加谦虚感谢。去考试的同学很多都是新手,在经验老道的考官面前都会有所不足,所以不需害怕不完美只需展现积极的一面。笔者的态度是可以没有比别人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不能没有比别人更积极的精神。
将这些经验和大家交流希望会帮助大家,祝大家考试顺利。
个人考试心得总结篇8
期末考试在27号就已经正式结束了,原本打算好好玩一场的,但现在还是提心吊胆,无论如何也落不下来了。我现在的心情真的很复杂,说难过吧,的确,语文只考了84;说开心吧,也对,英语考了100。
语文,你的语文!我在心里抱怨。原本我的语文是比较好的,但数学很薄弱,平时只考七八十分,而现在却反了反,数学一下子变成了93分,而语文却化为了84……想想,仔细想想,毕业进入中学时的语文成绩在原来班里数一数二,名列前茅,而这时的成绩与那时相比差了10分,10分,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我没去看语文考卷,也不知道自己大概错的地方。但数学考卷却发下来了,确实,有几题要稍微动一下脑筋,灵活运用;但有些题目是做过的,我仍然错,大题小题一定要错一些才满足吗?
其实在数学上,我是非常粗心的。在股票方面我觉得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还有找规律我有时也找不出,希望老师多多指导。
提起英语,我还是挺高兴的,每一题我都仔仔细细的检查过了,只不过有一些是比较难,那要看自己课外知识了。
虽说语文上难过了些,但里面也渗透着一种满足与高兴,我抱有这样的心理,可别说我骄傲呀。
总体上来说,我已经进步了,因为我努力了,赴全力了,这少不了老师的教导,父母的关心,当然更少不了自身的努力。
深信,在下一学期,我会有更大的进步。在这里,我祝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天开开心心,努力向上。如果太阳是我的目标,那我会踮起脚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靠近阳光,才能向着目标一步一步的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