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

时间: 新华 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1

三国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其中每个人物的神态特点都写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其中的蜀中五虎将——关、张、赵、马、黄:关云长是一个:红脸、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汉寿亭侯),他的出场是温酒斩华雄,后斩袁绍名将颜良、文丑,令众诸侯听得其名都闻风丧胆,后来不幸被曹操俘虏,但后来一得知旧主刘备在袁绍部,立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来跟随刘备打遍天下。

张飞,字翼德,黑脸,落腮胡子,他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前一声吼,喝退曹军近百万,在战斗中取上将之首级如探囊取物,他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也有细的时候,在瓦隘口用巧计捉住蜀中名将严颜,并用诚心降服了他。说到赵云,最出名的是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操百万军中冲来杀去,如入无人之境,救出了刘备之子刘禅和刘备之妻甘夫人,砍死敌将五十多名,砍倒大旗两面,并帮助刘备恢复汉室,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说到马超,他可谓是忠、孝、勇兼备,他一听说自己的父亲马腾被曹操杀了,十分恼怒,立即率领西凉军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后忠于张鲁,虽受其怀疑,但仍和张飞大战,最终万般无奈,投降了刘备。说到黄忠,曾经和五虎将之首关羽大战过,他不但刀法挥舞如风,箭法更是了得,一箭就射中了关羽头盔上的红缨,关羽大吃一惊,折马便回。后来,真心投奔刘备,后又被诸葛亮用激将法,一举就夺下了定军山、天荡山,大败魏军,真是人老刀不老啊!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写得十分细腻,而写计谋却比它还略胜一筹。在官渡大战中,一开始形势对曹操十分不利,人少粮缺,而袁绍兵精粮足,虽然打了几次小败仗,但实力尚在,便和曹操打起了消耗战,正当曹操只有几天粮草时,袁绍降士许攸献策率三千轻骑直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曹操用此计果然打败袁绍,威名远扬,灭袁绍二子后,终于统一了北方。在赤壁大战中,水军都督周瑜和诸葛亮都知要火攻,这是江东名士庞统到了曹军中故意献上了连环计,诸葛亮预测到傍晚会有东南风,可一举攻破曹军,但必须有一个人去诈降,这是老将黄盖甘愿受苦,果然博得曹操信任,将曹军大败于赤壁,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在诸葛亮的一次北伐中军事要地——街亭失守诸葛亮闻讯大吃一惊,这是西北角魏军已经杀过来了,诸葛亮立即将城中旗帜放倒,大门敞开,自己在楼上弹琴。

司马懿来后大惊,没过一会儿就退兵了。这就是历有名的空城计。《三国演义》在每一场战斗中,用尽了各种各样的谋略,浮现出一个个骁勇的武将,一位位巧舌如簧的辩士,在一起斗志斗勇,将每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三国演义》中如果将一个个谋略去掉,那剩下的只不过是打打杀杀,如果将一个个人物的神情、话语去掉,那剩下的就更没劲了,所以你就能想一想它们在三国演义中的分量是多大了。

我从这里还学会了许多写人的方法,我们平时的写作中只用一些平淡的话语,而忽略了另一个写作要素——神情,在三国演义中往往只要用一个人的某一个神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而且让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要有典型性。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描写人物上,比如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作者把诸葛亮描写得神乎其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许多史料记载中,诸葛亮并不象《三国演义》中那么厉害。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2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灿如星河的古诗词文化里有不少文人雅士,他们书写了一首首,一部部不朽的经典名作。其中,我最为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很生动地反映了东汉末年间中国古代这段历史的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记载着许多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吕布、忠心耿耿的关羽、威猛忠心的赵子龙、谦卑有礼的刘备……每位人物作者都描写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他们的性格特点,让人读罢不能忘怀,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段被封尘已久的历史故事。

心怀天下的贤者刘备,他为了能解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的老百姓而三顾茅庐,以为一段佳话,这是多了不起呀!虽然前两次的拜访都没有见到诸葛亮,他仍旧坚持去了第三次,室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一些都没有使他退却,他还是耐心谦逊地站在门口等待,毫无怨言,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鼎力协助,成为三国中的一方霸主。而文中里另一个主人公我就更加欣赏和喜爱了——诸葛亮,字卧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君爱国,是一位十足的智者。书中他似乎无所不能,令人钦佩。空城计骗过狡诈多疑的司马懿,设计骗取曹操败走华容道,草船借箭、火烧连营、七擒七纵孟获大块人心,一计连一计,一环套一环,让人不得不连连称赞,拍手叫绝!可当我看到诸葛亮病死的那一段时,眼泪又不自觉地就流下来,为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所感动,为他的忠君忠主所敬佩,他这样的一个人才并没有功高夺主,自立为王,而是选择尽忠于新主,哪怕这个新主庸庸无碌……这让我想起诸葛亮呕心沥血所写的《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多么得可歌可泣,多么得感人肺腑!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刘备的仁、关羽的忠、张飞的义和诸葛亮的智。那些层出不穷的智慧谋略、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英雄主义的人格精神,都展现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亲爱的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愿意和我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吗?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3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的。虽然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时,看着看着,还是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有武艺超群 骁勇善战的赵云, 还有身性耿直 粗犷 粗鲁莽撞的张飞等等。我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他不但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有胸怀坦荡的大智慧,还是蜀军队的重要的一员,没了他等于刘备这一队连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我最喜欢的情节也是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诸葛亮用智慧从曹操这里骗取了十万多支箭 我觉得里面最没用的人是刘备,要不是俩个弟弟保护他,他早就一命呜呼了。

从三国演义我明白了: 我们对朋友要忠诚,不能背叛朋友,出卖朋友,要把朋友看到的比生命还重要,而你决不能失去他。还有要尊重在学习上很棒的同学,不要歧视或嫉妒他们,而是要虚心向他们请教,取别人长处不自己短处。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4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并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之后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并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一样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可是两个人都有自我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可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当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并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应对人生吧!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5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主要向读者介绍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诸侯割据的一副副历史画面

小说中出色的谋士比比皆是,最使我敬佩的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后来投靠刘备,为刘备夺荆州、占益州。刘备死后,诸葛亮有-年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做第2个曹操,称王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终其一生并未取代刘禅。这足以表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小说中的赵云武艺超人,真乃一代良将。他曾冲进袁绍营中如入无人之境,大破袁绍。他也曾在万军之中单枪匹马救刘备的儿子,并杀了曹操阵营的五十四员名将,夺了四条长枪和一把宝剑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书中的关羽不仅武功过人,而且义薄云天。他因一次战役被迫降曹,但提出约定:他一但知道刘备的下落,就一定要去找刘备。在曹操营中,曹操为了笼络关羽,经常送他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但关羽仍不变心,对故主忠心耿耿,并最终回到刘备身边。

纵观《三国演义》中各路英雄豪杰,他们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或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或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造福一方百姓,为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话,让人望尘莫及,徒生敬佩之情。

抚卷沉思,我从这些历史任人物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横枪跃马,驰骋疆场的洒脱英姿;感受到了他们怜惜苍生,关心百姓的悲悯情怀;感受到了他们笑对死亡,舍生取义的英雄豪气……

唉,虽然东汉末年和英雄很多,但早已灰飞烟灭,成为历史,可惜!可惜!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伴随着熟悉的开篇词,我徜徉于三国乱世的海洋中深深沉醉。《三国演义》的主要构成是一次次战争,线索是一条条计谋,主角一位位主公。让我感到战场上刀光剑影的同时更能领会到军事家们彼此之间富于智慧的谋略。让我最记忆犹深的是其中最著名的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看到书中关于他们的文字,一个个人物从书中走来,不断鲜活了起来。

诸葛亮,估计是整本书里面最有名的人物了。在我还没正式读的时候就已经听到了许多有关他的故事。自从对刘备讲述了隆中对,被三请出山以来,几乎全部的谋略都由他策定实行。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造就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传奇。尤其是赤壁一役,就是他“借”来了东风,助周瑜大破曹军,书中都有诗为证:“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程才能?”。仅此一句,立马较出了两者间的高低。千古名计——锦囊妙计成功的帮助刘备摆脱了东吴,回到荆州。之后荐庞统,取汉中都是他立下的汗马功劳。

刘备死后托孤给他,他也倾尽了心力扶持刘禅。七擒孟获成功招降了蛮夷,保卫了边疆;六出祁山,险些成功,给予曹军巨大打击。用空城计退过敌,死后遗计吓走司马懿,借

刀杀魏延。其余的制作制作木牛流马更是小事。智绝称号,当之无愧!

关羽,以一身的义气闻名于三国。最著名的莫过于过五关斩六将和华容道义释曹操二事了。一骑绝尘,千里寻主,不背那时兄弟盟约;华容道上,义释曹操,还尽当初未断情谊。这样一位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英雄,死后被后人封神为武圣也并不为过。

最后,就是三国乱世最著名的奸雄曹操。年少时,旁人就有一句评价,伴随他走完了整个东汉末年“子治世只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既有灭吕伯奢一家的心狠,又有宽恕许渚的仁慈。挟天子以令诸侯,谁可争锋?青梅煮酒论英雄,并非狂言。官渡一役,他处于弱势只因其求贤之性得了许攸,火烧乌巢,战败袁本初,平定了长江以北。即使有赤壁一败,他也能迅速从打击中走出来,汲取教训,挑拨孙刘两家。纵观其一生,有人说他奸诈狡猾,有人说他审时度势。但无论我们怎么评价,逝者已矣,留下的只是无尽的遐想。这或许是《三国演义》所有人物具有的共性,更是整本书的魅力所在。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7

谈起课外阅读,我便兴奋不已,尤其是《三国演义》,更是让我如痴如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沉稳的刘备,一身是胆的赵子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操割须弃袍是书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当马超说长长胡子的人是曹操时,曹操立马割断胡须;当马超说穿着红袍的是曹操时,曹操又脱下红袍,弃之于地。曹操这幅狼狈不堪的模样使我哭笑不得,没想到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有如此落魄之时。

再说说周瑜,论才智、计谋,当今社会又有几人能与他媲美,但他的死又意味着什么。他因为嫉妒诸葛亮,被活活气死,临死前的一句千古名言流传至今,那便是:“既生瑜,何生亮。”从侧面折射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使人再聪明,但肚量小,也是没有用的,只会重蹈周瑜的覆辙,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

今天,我就在这与您煮酒论三国,拜拜!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8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当我读了它之后,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也明白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喜欢的人物要数号称“武圣”的关羽了。关羽,字云长,三国中一位比较出名的武将,五虎上将之首,曾在沙场上建立过无数的功绩:曾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少功绩。但是,最令人敬佩的却是他那种讲义气的精神,无论谁帮助过他,他一定会回报。记得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大败而归,被吴国的军队逼进了华容道,眼看就要被擒,这时候,正把守华容道的关羽因为念在曹操旧日曾有恩于自己,所以放了他走,结果差点被斩首。由此可看出关羽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是啊,长这么大,帮助过我的人数也数不清,可我记住了吗?回报了吗?

  我敬佩关羽那种讲义气的精神,更喜欢刘备那种渴贤求才为君之道。刘备,不能说是一个枭雄,只能说是一个明主,他能成为三国鼎立的一份子是因为他有一颗爱贤的心,要是他没有这一份心,恐怕就不会得到诸葛亮这个大贤人的'帮助了,也不可能当皇上了,最多只能在家喝喝茶,织织帽罢了。可以说,刘备的天下几乎全都是诸葛亮打来的,而诸葛亮为什么甘心情愿为他打天下呢?那是出于对刘备的爱贤的心的感激。读到这里我又想到了老班长邝泳韶,他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尽心尽力为班级做出了不少好事,是老师的好帮手,就有如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一样,因为老师相信他,放心地把事交给他,他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关爱,工作自然就尽心尽力了。

  《三国演义》,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的道理和哲理,让我爱不释手。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9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是句在社会上流传很久的话,其实,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一种愚民术。他们认为青少年血气方刚,看了《水浒》会造反:年长者饱经世故,看了《三国》会变得老奸巨猾。现在,这种偏见早已被打破,《三国》,《水浒》成了社会提倡阅读的优秀历史读物。袁阔成在电视台上讲《三国》,吸引了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研究《三国》,《水浒》的书刊,文章汗牛充栋;以他们为底本改变的电影,电视,戏曲令人目不暇接。中华民族,可以说从三尺孩童到银须飘拂的老人,常常喜欢在闲暇之际谈《三国》,论《水浒》。

然而,直到今天,人们讲《三国》,评《水浒》,都没有超出文学评论,文艺欣赏,历史考证的范围。许多人公开反对那种“读了《三国》轨道的不良倾向,但《三国演义》还正是以“诡道”吸引人们的。

其实,读《三国》学诡道这并可怕,并不奇怪,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这部小说是一部形象的兵书,在兵书里,“诡道”就是智慧的代名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军阀争雄的战争角逐中,浪起涛翻,必然会涌现出一大批能军治国的人才。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吴起,管仲,乐毅,孙膑等人,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等,都是风云际遇,大显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史记。《三国演义》在详细地记载魏,蜀,吴三方龙争虎斗的历史情形中,刻画了军事家们那种气壮山河,叱咤风云的英雄风貌,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这段军事斗争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诚然,《三国演义》是一部“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文学作品。但也不能不承认,这部文学作品所写的战略战术,进攻与防御,失败与成功以及军事上的虚实奇正等等,基本上是合于军事科学原则和战争规律的。许多虚构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

等等,不仅在同时代可以找到事实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后也能找出与其十分相似的战例。可见,这些虚构,源于战争生活,又高于战争生活,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些战争指导规律。

《三国演义》目的在于能给读者留下一点施计用谋的启示,同时使我们自己也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读书心得体会三国演义篇10

寒假里,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写的。

这本书里面的人物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刘备、孔明、关羽、张飞、曹操、刘备之子刘禅。刘备爱民如子,他是个有理想有野心的枭雄,最终成为蜀国的皇帝。孔明是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如:空城计、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水淹七军、收姜维……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山地运输工具。关羽这个人傲上而不凌下,性情内向少言,刚正不厄,重情义重承诺,不为名利所动;这样的人今古不常有,可谓是真英雄,令人钦佩。曾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挡。但最终因轻敌中了孙权的埋伏。张飞作战勇猛,性格耿直,脾气暴躁,容易冲动。曾在虎牢关一声吼,吓退曹军20万。他对士兵十分严厉,最终死于部下之手。曹操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擅长政治,但是他过于自私缺德,疑心重,胡乱杀人,最终失去天下。在这本书里,我最看不起的人物是刘备之子--刘禅,他胸无大志,只明白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这个成语就是他“打造”出来的,最终投降于魏国。到了最后,司马炎统一了天下,将魏改为晋,三国时代就结束了。

我佩服关羽的英明神勇,佩服刘备的爱民如子,我更佩服孔明的神机妙算。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勇无谋的人永远受制于人,而智勇双全的人才会统治天下。

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