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融工作心得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1
实习第一周是培训阶段:
(1)通过培训了解单位基本情况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企业文化和营业网点安全保卫等。
(2)学习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方法,鉴别钞票真伪的主要方法和数钞的基本技巧及零售业务技能操作的训练。学习银行卡及基本知识。
(3)学习银行的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银行的储蓄业务如定活期一本通存款、整存整取、定活两便、教育储蓄等。银行的对公业务,如受理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签发银行汇票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如贷记卡、准贷记卡的开户、销户、现金存取等;联行业务;贷款业务等。
(3)学习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科目设置与账户设置,记账方法的确定等。区别与比较银行会计科目账户与企业的异同。
(4)学习外汇英语及中行柜台营销技巧与服务礼仪。并进行零售业务的综合操作测试。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2
今年大一的暑假过的格外的有意义!从七月五日开始到七月十八日这段时间我们学校的老师组织我们金融系大一的全体同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习活动。把我们真正从纯理论学习领入了实践的殿堂。用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付诸实践。对于大学,我们都曾有过那么强烈的渴望,那么美好的憧憬。作为一个大一新生刚刚迈入大学这座庄严的象牙塔里,对大学生活充满着陌生与好奇。我们想知道大学生活是什么样的?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才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铺好坚实的基石?带着这些疑问单纯的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那是需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开始大二对专业课的学习之前,老师先领我们到实地进行细致认真的考察,还请了相关方面的专家来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这些都是与金融这一专业的专业课程有着具体的联系的。金融简而言之就是资金的融通,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资金,因此金融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金融涵盖证券投资包括股票,期货,保险,基金,还有体系的中心银行业。在这十多天的日子里,老师领着我们亲自到两个地方进行实地考察有东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长春海口路营业部,那里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股票交易大厅。有着大型的股票大盘屏幕和舒适的座椅。我们还参观了安华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6楼大连农业期货经济有限公司长春营业部。它地方虽不大但足以方便客户进行期货交易,有营业部,市场部,交易部,财务部和客户室,我们参观了各个部门的办公室,还进了会议大厅听了精彩纷呈的报告,收获良多。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通过老师的组织听了三场意义非凡,令人难忘的演讲。首先有来自于泰康人寿寿险营销资深督导张爱国先生,他为我们带来了寿险公司发展的背景和经营理念和未来发展前景;其次有来自于大连良运期货有限公司交易部的经理袁连民先生,他为我们带来了如何对期货交易进行分析的详尽方法,如何利用期货挣钱的具体方法手段;此外还有来自于中国光大银行长春分行业务部的经理刘辉先生,他推心置腹的告诉我们如何迈向金融之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令人鼓舞,深受启迪。以上三位都为我们做了精彩纷呈的演讲,他们充分的准备着实令人佩服,他们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我们大一学生中间为我们带来了他们对我们的忠心劝告和他们宝贵的从业经验着实令人感动万分。使我们增加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学习知识是我们来的最大目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学好你的专业知识,你的未来才有可能是幸福美好的,你以后的道路才可能是宽阔笔直的!所有美好的东西在大学生活里都可能找的到!
大学生活!靠你自己去学习、认识、锻炼和感悟!
大学生活!靠你自己去把握身边的一切机会!
在这些天的实习中,令我最为难忘的是关于期货知识的一场实地考察和两场讲座。通过这些具体的活动我受益匪浅。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3
按照人行的要求,到20__年国内所有的银行新发行的银行卡都必须是满足PBOC2.0规范的金融IC卡。在人行、银监、银联的规划中,金融IC卡将肩负着更高安全、更多应用场合、更加便民的市民一卡通重担。毫无疑问,金融IC卡替代磁条卡是必然的、也是应该,但本文仅就金融IC卡在行业应用中的发展进行讨论,探索如何通过行业应用更加快速地推进金融IC卡在普通民众中的使用。
所谓的行业应用,指的是在金融IC卡的金融账户模块之外,通过加载其它行业的数据模块,使得一张金融IC卡既可以满足银行的各种账户交易,同时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场合。最典型的行业应用有:公交卡、身份识别卡、医保卡等等。
一、卡片限制
在金融IC卡规划中,一张金融IC卡中可以集成多个行业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金融IC卡中的相应区域。例如,在家可以将金融IC卡作为小区的门禁卡和停车卡,停车费可以直接从电子现金账户上扣款;出门了可以使用金融IC卡做公交车或坐出租车,钱同样可以从电子现金账户上扣款;中午在外吃饭,还可以将金融IC卡作为餐厅的会员卡或优惠券卡,通过金融IC卡享受一定的折扣或其它的优惠套餐。这些功能在理论上都可以实现,而且在当前也都有现成的案例。但是,目前IC卡本身的技术尚未达到像电脑安装软件一样的随心所欲,要实现这些功能需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在银行制作卡片时就需要确定在卡片需要放置哪些行业应用,这些行业应用不能在发卡或发卡之后再随时地添加。例如,在制卡时,银行与麦当劳谈妥合作,在卡片中集成了麦当劳的优惠券信息,那么如果发卡之后银行与肯德基又谈妥了合作,则原先制作的卡片无法重新加载肯德基的优惠券,只能重新制作一批卡片。
这个问题在金融IC卡推广初期问题不大,大部分客户申请的金融IC卡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两个行业应用,但是当各个行业都开始推广使用金融IC卡时,金融IC卡的泛滥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可以设想一下,为了坐公交,你需要申请一张银行卡;为了享受停车场优惠,你也需要再申请一张银行卡;甚至你为了享受肯德基的特别优惠券,还得去申请一张银行卡,麦当劳的优惠券是另外一张银行卡。
二、协议的限制
由于金融IC卡本身涉及到金融账户的安全问题,PBOC2.0协议虽然鼓励各大银行发展行业应用,但跟账户相关的操作设置了严格的协议规范,尤其是电子现金部分,由于是脱机交易,没有联机验证的环节,因此在协议中要求得更加严格。下面以电子现金为例,介绍几种影响行业应用推广的限制:
1、支付流程的不可更改性
这点本身对于金融账户而言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支付流程可以被更改,那么金融账户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POS终端看来,最终的支付请求必须是一个原子型交易。但是这点在电子现金的脱机交易中就存在着应用的问题(尤其是非接触式IC卡)。IC卡的行业应用绝不仅仅是支付的问题,在支付前后需要有各种复杂的判断和设置,如果无法将这些操作与支付请求放入同一个原子交易中,那么就有可能导致钱被扣了,但行业方没有得到反馈的情况出现。
2、没有冲正操作
金融IC卡的脱机消费没有冲正操作,钱扣错了不能回滚交易,只能以现金返还。这个在借贷记账户下没有问题,毕竟客户刷卡后还有一个输入密码的确认过程,而在电子现金账户中没有这个确认的过程。同时,在日常的交易中也不太可能出现问题,但是一旦扩展至其它的行业,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可能带来的麻烦,例如扩展至公交应用时,如果卡多刷了一次,则这笔钱将很难被返还(当然现在的公交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当银行卡被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时,这个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
3、日终需要上传脱机交易
我个人觉得这是电子现金在零售市场无法推广的最大原因。在传统的POS消费中,当顾客刷卡消费之后,钱可以实时地进入商家的账户。而使用电子现金,则商家在每天日终时需要将POS机接上电话线上传脱机消费记录,只有经过脱机消费记录验证后,钱才能被清分到商家的账户。而从实际应用中看,通过电话线上传的速度基本在4s/笔,可以想象一天如果刷卡1000笔,则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传。当然,解决方式是采用更快速度的3G网卡,但相应的POS机费用和上网费用也不低。
4、POS机具的定制需要银联认可
这点从安全上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带来的行业应用拓展的难度也是毋庸置疑的。既然称之为行业应用,那么必然存在着与传统收单业务不一样的地方,消费的机具就是最可能需要定制的地方,例如公交车机具、电表、水表等等,基本上绝大部分的消费机具都不是传统的POS机具。可以想象,当你每谈一个行业应用时,都需要到银联进行测试、认证,这是多么耗时的事情。
5、POS机具无法连接互联网
POS机具从安全性考虑只能连接到银行网络上,不能跨网使用。这导致的一个问题是,行业方原有的网络将无法使用,尤其是有些行业应用需要联机判断的需求也将无法得到满足。例如园区应用中,园区内的员工消费能够享受折扣,园区外的人不享受折扣,如果POS机具无法联机判断,那么只能在卡片上设置是否是园区内的员工,而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卡片丢失后,可能被别人利用,享受折扣。
三、资金上的考虑
好像一提到银行,大家想到的都是非常有钱、可以大笔花钱的组织。但实际上银行在拓展任何业务时都是非常精打细算的,多个部门都可能对合作进行审核,而金融IC卡在拓展其它行业时的资金投入都比较大,相应能够获得审批同意的项目也较少,而且即使能够获得审批,相关的审批流程也比较长。下面介绍一下可能银行要投入的资金:
1、消费机具的定制
如果POS机具需要根据行业方的要求进行定制,则定制费用肯定也是银行来投入。这个费用视定制的难易程度而定,如果是大规模的采购机具,则会将相关费用分摊到每台机具的采购价上。
2、消费机具的采购、布放。
这点也毋庸置疑都是由银行来出钱采购。如果合作能够以银行为主,则银行还能够通过招标获得一个较低的机具费用,但是如果是一些比较强势的行业,则银行将需要付出非常肉痛的价格采购对方指定的机具(比如:公交、电力、医院等等)。
3、卡片的成本
银行多发行的每张IC卡都是有一定的制卡成本的,同时每张卡内的金融账户也都有着维护的费用,当然一张、两张的金融IC卡的成本和维护费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要发行几十万张卡片以上,这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费用。而且最让银行纠结的是,金融IC卡发行出去了,结果客户只用到了行业应用的功能,没有使用到金融账户的功能,也就是相当于白白帮行业方发卡而只是做了一次宣传活动。
4、行业方的系统开发&改造
可能很多人觉得金融IC卡都只是物理卡片的问题,跟系统开发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行业方需要将原有的卡片换成金融IC卡,那么或多或少都需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这个视系统改造的复杂性而定,但改造最可怕的是行业方原先没有系统,需要银行投放系统的情况,银行都快变身成为了软硬件开发商了。
5、其它投入
除了上面这些硬性的投入外,强势的行业方通常还要收取银行其它费用,只有在这时候你才能感受到,银行还真比不是人家垄断行业。由于现在银行的竞争非常的激烈,这种投入也越来越高,甚至某些大银行完全在亏大本赚吆喝。
有投入,自然就要考虑收益,金融IC卡行业应用的收益在后续部分再详细介绍。
四、管理的问题
1、银行内部管理
金融IC卡属于银行的重要凭证,本来的保管和发放都要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如果涉及到金融IC卡在发放之前需要先到行业方进行登记、初始化等行为时,就需要探讨出一种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式,例如将行业方的个人化委托给银行的柜员进行处理等等。
同时,在制作金融IC卡时,通常银行都会生成个人化的制卡文件。如果行业方针对每张卡也都有不同的制卡信息,那么就需要将两种制卡文件进行合并,这会涉及到制卡的协调问题。而且,对于特殊的垄断行业,还需要考虑双方的IC卡制卡的入围厂商是否有交集。
2、行业方的管理
如果行业方对于发放的金融IC卡有数量的限制,比如按数量收费等等,那么银行在发放带相关行业应用的金融IC卡时,还需要将相应的数据发送给行业方,行业方需要进行登记、管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社保卡IC卡。
如果行业方管理比较复杂,那么还可能涉及到挂失、换卡时的互相通知问题。
五、用户使用习惯
这是制约金融IC卡行业应用在最终用户推广上的主要问题。银行卡在公众眼中是安全和家产的代名词,没有谁会经常在人前掏出银行卡来,而且还经常遮遮掩掩的,这种现象在中老年群体中尤其严重。而一旦金融IC卡在各个不同行业推广开之后,客户就面临着在大量的公众场合使用金融IC卡的情况,例如在挤公交车时掏出银行卡来刷卡,这肯定需要一段不短的推广适应期。
同时,金融IC卡中的电子现金账户是不记名、不挂失的,一旦卡片丢失,必然会造成电子现金账户的损失。虽然电子现金定位为小额账户,有着一千元的限制,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几百块钱的损失就是一个大事。因此,这也将造成金融IC卡推广的一个重要的接受障碍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4
在中国进行金融学学习最好的地方是如下9所大学,分为两类,南开、厦大、财大一类,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一类。而复旦和上财相比,自然是复旦更好些。
这样列举和分类,是基于正规的金融学的意义上的两个主要方向。之所以用“正规”二字,是因为中国人对金融这个概念的传统理解,不论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都与国际上所通行的不大一样。关于这个问题,我发现有很多人都不甚清楚,这里有必要做一个简略的说明。
中国的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学,除去少量的证券、保险等内容,主要就是货币银行学(Money & Banking)。这归属于货币经济学,以学术语言阐释,就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这个意义上的金融学,可以称作为宏观金融,是很典型的货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比如研究国际汇率、外汇储备、商业银行管理等等。国际上从不把这种东西叫做金融的。大家熟知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是一个学术史上非常重要的货币研究专家,但没有人会说他是金融学大师,只说他是经济学泰斗;最优货币理论之父、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是著名的国际经济学家,不是金融学家;谢丹阳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学家。中国在这个方面最好不用说,自然是上财、复旦等学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重建国家金融体系最初的一批人就是从这里培养的。当然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俗称五道口。我本科的一个同学去那里了。说实在话,这里真正的理论是学不好的,但是能接触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实务,能搞好人缘,有利于将来的仕途。
那么国际上所通行的金融是指什么呢?学术上一种的主流观点,金融学是研究随机市场条件下的跨期资产配置。这可以相对的称为微观金融。事实上“金融”二字,顾名思义,本就是资金的融通配置(筹资、投资、分资)。经济学是研究资产配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金融学也从属经济学。当然,微观金融学发展到后来已经完全超出经济学所能承载的范围,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为什么?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资产,完全不同与商品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以看不见的手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失效(供给需求两线竖直平行没有交点),取而代之的是无套利原理。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是资产跨期、条件随机。这下就有很多事情可做了,比如利率结构、股利政策,又比如资产定价、风险管理。
微观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主要是在做理论模型的建构和推演,基础和工具是以随机过程为核心的一大套随机数学及相关理论(随机分析、随机微分方程、随机优化、随机控制等等)。还有一类,研究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其基础是会计与财务理论(这是我坚持在翻译Corporate Finance为中文时使用公司财务而不是公司金融的原因),除理论构建外,还大量进行相关数据支持下的实证研究。这类研究涉及的数学理论虽然没有前一类那么深,但对数学功底也有相当的要求。这一点从1958年MM股利无关论的经典论文中就能看出来。当然,这两类研究还是互有交叉的,也是相互支持的。比如,在公司内部风险研究方面可能需要很多金融市场风险计量方法,还可能需要借鉴保险精算的相关方法。
前面言及的山大、复旦、交大、同济、北大、清华属于定价一类,南开、厦大,财大属于财务一派。当然这种分类绝不是说复旦北大的财务不好,南开厦大的定价很差,其实这9个学校两块都算在中国很好。当然了,在世界上能拿的出手的不多。具体来说,定价内的学校,都是数学、理工好,容易调整转型。事实上,南开、厦大的定价做的也不错,人家的数学本来就牛么。就连原本是没有数学基础的上财都在努力加强这个方面:现任院长黄明在硕士以前是学物理的,博士才转向金融,在美国都是很有声望的数理金融学家。这里要说一下中国金融数学方面的主要导师。首先是山东大学的金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迄今为止,他三个主要贡献(发现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创立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建立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概率理论和数理金融学的发展,也使得他成为世界级金融数学专家。他的学弟复旦数学系的雍炯敏、原来浙大数学系、现在贵大校长陈叔平、上财应用数学系的陈启宏全是出自中国著名数学家李训经老先生门下,现在除了纯数学方面外都在从事金融数学研究。交大是叶中行,同济是姜礼尚,北大是戴民。
而财务的三所学校,都是在财务方面本来就很好的,财大和厦大的会计并列全国第一,中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50%以上都是这个两个学校毕业的。财大的汤云为、张为国、厦大的葛家澍都是权威。厦大和复旦都有专门的公司财务的研究中心,财大是财务与会计研究院(隶属会计学院而不是金融学院)。而定价派在财务方面做的也是很好的,毕竟都是名校,只要工资高,自然有人愿意来。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阐明中国大学的金融跟国外的有些不同,但正在快速的与国际接轨。在这个期间,各大高校金融方面的老师(未必在金融学院)有搞资产定价的,有搞公司财务的,还有搞货币银行的。面对这个充满生存压力的社会里,你一定要清楚的考虑好上研究生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更好的找工作还是去做学问,至少是在期望上要定下来;然后,你再进一步选择要学习金融里的具体哪个方面。如果将来要工作,学习哪个更有利,更适合自己?如果准备做学问,那么你更喜欢哪个,自己是数学功底扎实还是财务知识广泛?这些问题在考研之前要过一遍,否则你考上以后也会对自己为什么学、到底在学什么一头雾水。比如你想去当投行(IB, Investment Banking)、私募(PE, Private equity)中的宽客(Quant, Quantitative Analyst),那得选择学资产定价;如果你讨厌外表冰冷的随机分析,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不错,又想做点学问,那么可以考虑学公司财务。但不管什么目的、如何选择,在学的时候要好好学,学扎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否则,仅靠一个学校的招牌是绝不能一直混饭吃的。同样,如果你现在就发现对金融的三个方面一个都不感兴趣(包括功利性的兴趣),那就趁早不要选择考金融的研究生,既然到了来年毫无学习动力,何苦今日拿需要付出青春和汗水的考研开玩笑呢?
最后要说一下的是,作为一个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想要转金融,有优势劣势并存。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所在,比如学电子信号的,随机过程基本上应该是过关的,以后学习要比省心省力不少;但劣势在于没有受过金融学的专业训练,缺少长期的熏陶,金融直感不够。要知道金融经济都是活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直感。看不见的手是最重要的经济学直感,无套利原理是最重要的金融学直感。我想,也许在金融学的课堂上睡四年觉的学生,都比一个理工科背景通过大半年考研时间猛学硬灌金融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金融学直感。前天我还在跟一个到四大国有银行电子银行部的同学聊天,他说他们上司把相关需求交给软件部门的人去做,那些学软件工程出生的员工根本就做不好。为什么?决不是那些人软件编程的技术不过关,而是他们的银行业务不熟,具体操作层面上的事情他们不甚了解,编写的程序就非常死板,开发的软件使用起来不够友好,有的甚至完全不能用。借用这个事情,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直感的重要性,尽管这和学习金融学还有些不一样,但意思是相通的。
还有,要靠金融联考的话还要要问问人、取取经,怎么看书、如何做题,在时间不多的约束情况下如何优化配置现有应试资源值得细细思量。我没有考过,但是我有一个建议可供参考:经济学的部分的宏观经济学应当采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如曼昆或多恩布什编写的教材,因为这些教材中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是经典,把这部分内容进行货币演绎,就是货币银行学中的主要内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当然,弗里德曼的理论另当别论。至于国际金融等科目也大体类似。
总之,在金融学的学习和考研的事情上,还是韩老先生的一句古话说的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要考虑清楚,多加勤奋,自然成功。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5
来工行绍兴县支行实习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在学校里学知识的时候总是老师往我的头脑里灌知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大多是逼着去学的。然而到这里实习,确使我的感触很大,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了,银行员工的学习气氛特别浓无形中给我营造了一个自己求知的欲望。
在这里大家都在抓紧时间学习,这种刻苦的精神特别让我敬佩。给我一种特别想融入他们其中的感觉。这将对我以后的人生路上一种很大的推进。只有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才会使自己更加提高,而这里就有这样的气氛。同时这次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让我从传统的被动授学转变为主动求学;从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了领悟、创新和推断的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提高是终身受益的,我认为这难得的两个月让我真正懂得了工作和学习的基本规律。
其次,在本次实习的一个月里,我深深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记得那时我在工行已独立上岗二个星期了,已不像第一次那样紧张了。那一天银行业务特别多,系统太忙,计算机运行得很慢,其中有一笔900元的取款已发生,但发票打印不出,查了流水也成功了,主管确认这笔业务已成功,至于发票只好用手工补。可到了傍晚轧帐时,发现少了900元,再次查流水时,发现那笔900元的取款还在发送途中。但当时主管也确认过了,并确认也成功了,大概是系统不好,电脑自动充值,所以才会这样。所幸该客户的帐号是在我行开户,同事们帮我查到了这个人的联系方式,主管帮我追回了900元,当时我真好感激行里的每位同事,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真的是很重要。
总之,这次实习为我从各方面融会知识,为我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铺垫了精彩的一幕,我认为这种改变是质的飞跃。
现在实习结束了,工行绍兴县支行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成绩也给予了肯定。我也对自己的表现基本满意,为我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银行员工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待人、处事的态度、方式,银行的员工待人诚恳,虽然他们年龄和我一般大,有的还要小几岁,我感觉他们很成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这一个多月是我用金钱买不到的机会,无论从工作、学习、做人上,我都有很大的收获。这两个月我没有白来,如果有时间,希望能还有一次这样的实习机会。我衷心的感谢工行绍兴县支行的每一个人,今后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6
通过一学期项目融资课程的学习让我对项目融资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再是之前盲目无知的状态,同时也让我对我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觉到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思路得到进一步扩展、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知识量得到更新和补充。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资金筹集方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项目融资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的资金筹集过程中。项目融资的发展对于解决大型工程项目的资金缺口,尤其是基础设施类项目的资金紧张局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几十年来,人们不仅在项目融资实践中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一般项目的资金来源及其筹集方式,以及狭义的项目融资模式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也认识到项目融资的优势和劣势。而项目融资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与青睐,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也主要是因为项目融资与其他的筹资方式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势是:1.实现融资的无追索或有限追索。2.实现资产负债表外融资。3.允许较高的债务比例。4.实现风险隔离和风险分担。5.享受税务优惠的好处。6.实现多方位融资。当然它也存在弊端,比如:1.风险分配的复杂性。2.增加了贷款人的风险。3.贷款人的过分监管。4.较高的利息和费用负担。
在一个项目融资、招商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项目进行细分,按照不同的项目类型、阶段,找出不同的投资者作为招商对象,再根据不同的招商对象,深入调研、分析其外在和内在需求,根据这些需求来组织项目要素,安排招商活动,组织招商渠道,衔接招商环节,从而实现融资、招商的目的,推进项目进展。同时,通过学习,我们还认识到债务重组往往是进行项目融资、招商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个手段不仅可以为我所用,也可有为投资者所用。正确运用这个手段,可以有效控制融资成本,优化关键要素,还能够充分了解投资者对关键财务方面的需求,便于更加有的放矢地去组织关键要素,形成能够吸引投资者的条件,并在与投资者的投融资博弈与合作中取得合理地位,取得财务杠杆的最佳效能,实现融资成本、收益的最优化。
项目融资由于筹资数额较大、风险分配复杂,从而使项目融资的组建过程变得很复杂,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融资设计和谈判,在满足了项目相关各方对利益和风险的要求的情况下才能组建起来。项目融资是否能够成功组建,往往取决于项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以及投资者所做的各种融资前组织和设计工作。项目的主、客观条件是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和融资可行性分析的重要内容,而融资前的各种组织和设计工作是项目融资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首先在一个项目开始前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即在项目投资前投资者组织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各方面相关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认真分析。综合论证、详细测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由于融资项目建设规模较大,所以往往受项目所在国家的宏观影响较大,所以也要对项目融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然而项目具备可行性并不意味着项目就具备了可融资性。项目及时满足了投资者的最低风险要求,也不意味着项目一定能够满足融资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同时,还要进行项目的可融资性分析。
项目的可融资性,及银行的可接受性。目前上没有一套公认的标准来衡量项目的可融资性,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衡量项目的可融资性除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结论外,往往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一般不愿意承担法律变化等不确定或无法控制的风险。2.若存在信用违约或对贷款人进行第一次偿还前,项目发起人不得进行红利分配。3.完工前收入应用于补充项目的资本性支出,以此来减少对银行资金的需求量。4.项目风险应进行较好的分摊。项目公司不成承担太多的风险。5.项目合同涉及的其他当事人不能因为银行对项目资产或权益行使了抵押权益而终止与项目公司的合同。
项目融资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复杂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和信用担保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景项目相关各方面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各参与方之间合理的分摊奉献,并实践项目相关各方的利益要求,将其他筹资方式下难以筹资建设的大型项目变成可能。项目投资者及其顾问再融资谈判之前的准备阶段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项目融资的成败。这些工作主要包括:(1)认真进行项目评价和项目风险分析工作。(2)设计严谨的项目融资法律结构体系。(3)尽量明确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项目投资者还应该考虑到多个项目投资者之间、项目投资者和项目经营管理公司之间、项目投资者和项目参与方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关系是否达到激励相容,即是否已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所有的项目参与方在追求各自利益的同时能够保证项目的稳定运营和利益的最大化。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是决定项目建设和运营效果的推动因素,也是贷款银行所关心的问题。
融资肯定存在着风险,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在项目融资中,对风险的划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然而,对于如何认识具体风险因素对项目融资的影响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大量的工作仍然处于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阶段。若按照项目风险的阶段性划分可将项目风险划分为:1.项目建设开发阶段风险2.项目试生产阶段风险3.项目生产经营阶段风险。若按照项目风险的表现形式划分则可划分为:1.决策风险2.设计风险3.建设设备风险4.信用风险5.完工风险6.生产风险7.市场风险8.金融风险9.政治风险10.环境保护风险。若按照项目的投入要素划分则可划分为:1.人员风险2.事件风险3.资金风险4.技术风险5.其他风险。若按照风险的可控制性划分则可划分为:1.项目的核心风险2.项目的环境风险。若按照风险的影响范围又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类。
通过老师的教导,我也明白了项目风险的定量分析方法。首先要确定项目风险贴现率的CAPM模型。CAPM模型又称为资产定价模型,是项目融资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一种确定项目风险贴现率的方法。在CAPM模型中,项目风险贴现率的含义是指项目的资本成本在公认的低风险投资收益率的基础上,更具具体项目的风险因素加以调整的一种合理的项目投资收益率。而CAPM模型是建立在五个理论假设上的,分别是:1.资本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和有效的市场2.在这个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都追求最大的投资收益。3.在这个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对于同一资产具有相同的价值预测,高风险的投资有较高的收益预期,低风险的投资有较低的收益预期4.在这个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晕有机会充分运用多样化、分散化的战略来减少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在投资决策中只考虑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和相应的收益问题5.在这个市场上,对某一个特定资产,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区域内作出投资决策。在这五个假设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公式建立CAPM模型。然后进行项目的NPV敏感性分析。而现金流量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第一,确定分析指标,在项目融资风险分析中通常采用NPV指标。第二,选择需要分析测度的变量要素。第三,计算各变量要素的变动对指标的影响程度。第四,确定敏感性因素,对项目的风险情况作出判断。
当然我在这学期的项目融资课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好多好多,我只是讲出了我学到的一小部分,通过对项目融资怎么课的学习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加强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我的自身价值,加强了我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拿到一个案例如何去分析,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没有概念,什么都不懂,给我一个案例我也不知道该看什么,无从下手。
总之,通过这一学期对项目融资课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谢谢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7
房地产是一个对资金十分依赖的行业,其发展好坏与其资金拥有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单靠自有资金的发展是很难做大、做强的,因此,融资成了房地产行业的重大课题。上周五在一个难得的机会下,参加了一个主题为“融资36计”的培训,主讲人是“全球金融类10强华人讲师”——朱耿洲博士/律师,在他生动、概括地讲解下,我受益匪浅,下面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过去许多人包括我自己也这么认为融资就是借钱,其实这是对融资非常狭义的理解。融资简单通俗地说就是把别人口袋的钱变成自己口袋的钱,这样理解,融资涉及的面就非常广了,哪怕我们经过洗手间,把水龙头关紧,也是一种融资行为了,因为我们阻止了公司的钱流向自来水公司,也就是把他们口袋的钱掏回了自己的口袋。
我们都知道向别人借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向外借钱之前,我们必须先向内部管理融资。这主要有五点:第一,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所谓应收账款就是我们实现了收入,应该收到但还没收到的款项。结合我们公司的情况,应收账款主要有:已经办了银行按揭,但银行还没放款的款项;客户分期付的首期款;还有物业应收的管理费,据我们这两个月的统计,物业每月应收的管理费大概有20多万,但实际收到的只有一半左右,以上这些款项都是我们内部管理融资的重点。第二,销售是融资困境最重要的手段。我们把手上的产品都销售出去,把库存商品转化为货币资金,这是最直接、有效的。运用速销手段,哪怕降低利润,让资金得到迅速回笼,速度资金总量。第三,盘活资产。我们在三角有大面积的商铺没有销售出去,充分利用好这些闲置的商铺,这也是一个融资的渠道。第四,节税策划融资,合理避税。在税法允许或者没有明确禁止的范围内,在经营的全部过程中导入节税策划。第五,员工内部集资融资。这虽然是一个很少的资金来源,但体现了人力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换,员工向企业投入少量的资金获得股权,并发挥主人翁的精神,齐心协力发展企业,创造利润,最后获得分红,实现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和谐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朱教授还重点地讲解了融资的绝招,所谓的绝招就是在融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融资就水到渠成了。这两个问题,第一是风险控制,第二就是回报。意思是说,我们要想成功融资,必须给投资者信心,消除对风险的顾虑,给予合理的回报。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天一个很精彩的案例。那是90年代的时候,海南的房地产比较低迷,出现了很多烂尾楼,广州的一家公司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跑到海口,想跟当地的发展商买下一栋烂尾的酒店,广州那边开出的条件是以高出当时市场价几百块一平方米的价格买下来,但条件是首付整个项目所需的20%给对方,余下的款项要分5年支付,在这5年期间,海口占项目股份的60%,广州占40%,但海口那边不享有经营权和决策权,5年后广州把尾款全数付给海口那边后,对方以一元一股的价格把股份转让给广州那边。就这样,广州的公司把烂尾楼的经营权买下来了,然后他们跟银行那边联系好,把酒店的房间产权全部独立出来办房产证,在银行做按揭,并对外做广告宣传:“只要6万元,给你一个酒店”,当时,他们开出的条件是相当吸引的,酒店房间的产权是属于业主的,每年有一个月免费居住的权利,其他时间委托酒店的管理公司向外出租,收到的租金不仅足够支付按揭款,还有盈余,接着,奇迹出现了,在房地产低迷的大环境下,他们3个星期就把所有房间都销售出去,资金迅速回笼。我觉得这个案例非常精彩,他的精彩在于整个融资方案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把酒店房间当作商品房销售,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他的精彩在于整个融资方案,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项目的前期很好地消除了投资者的风险顾虑,项目的后期,投资各方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所以,一个好的投资方案,应该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最后,我们是房地产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尤其是现在,国家打压房地产,限购,限价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全员融资意识,把融资工作贯穿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开创未来。
有关金融工作心得篇8
一般热衷于谈论技术的都是新手,因为技术是最基础的东西,技术能力仅仅是交易成功的一个因素,单纯依赖技术是不行的,技术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交易思想上才有价值,没有交易思想的技术永远是用不变的方法去应对变化的市场,只能应付一时却应付不了一世,技术指标不是买入的理由只是增加决策的依据,任何指标单独意义上来说都是没有价值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指标来承载自己的规则,让规则变成交易语言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术分析的本质就是运用自己的实践总结制定出一套规则,规则形成后就是一套交易系统,简单的运用市场价格行为表现所制定的系统规则能使交易更清晰有条理,也只有客观的系统才能保证自己客观的心态,任何具有投资天赋的人都能够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方法当作自己的原则,这种原则可以让他在最初入市时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每一个成功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系统规则,不然他一定是个失败者,市场里有太多的交易爱好者但都不是盈利爱好者,大多数投资者从进入市场的第一天起赔钱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因为没有成熟的理念,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交易系统,没有严格的纪律,以及心智的不成熟,有的交易者不断的交易却不断的亏损陷入交易的怪圈里,总是在原地转圈而毫无进展,并且在这个怪圈里不能突破也意识不到这样下去的后果,有的人学习了很多投资理财的知识但卻未能学到成功的方法和拥有成功的心智,结果到最后就是越努力反而离成功更遥远,做到最后什么也得不到,我曾经遇到过一位精通波浪和江恩的人,图表做得非常精美可就是赚不到钱,还见过一些做交易十年以上的人,技术和经验累积了很多但是缺点一点都没变,因为走错了路,他们把所有的努力都用在了指标的研究和涨跌的预测上,只去研究表象的东西怎么可能成功呢?常说付出就有回报,可是如果付出的方向不对那么回报的也只能是失败和悲哀,理财赚的是钱拼的却是智慧,财富背后永远是智慧在做支撑,只有你追求到智慧才有可能追求到财富,那些靠运气赚点钱的迟早都会加倍返还给市场。
输家认为只要交易帐户的资金再多一点他们就可以成功,输家之所以出局都是因为连续的损失或者单笔的严重亏损,当输家出场后市场往往就会反转而朝他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输家们就认为这些迟来的反转可以确认他们的交易方法正确无误,于是故事又反复重演,输家又被淘汰出场,他被请出场的时间大概都相同,行情反转又证明了他的交易技巧,只是稍微太迟了他没能够留在场内受惠,输家并不是因为资金不足而是心智不够成熟,不论帐户的资金规模如何总是承担太高风险,无论交易系统多么杰出连续的损失还是带来相同的命运,如果希望获得成功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损失,任何单笔的交易都不能投入过高比例的资金。
成功的交易在于保护资本并用赢利去博取更大的收益,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多次返工等于无功,短期成功就像流星一样滑过,长期成功靠的是理念,没有正确的理念很难长久,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在避免失败,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高手之所以能够取得持续稳定的赢利是因为他们深知什么时候有所为,什么时候有所不为,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掌握这些才是交易成功的关键,有的交易者每次开仓都恐惧,问题出在交易过于随机缺乏长远的计划,太在乎每一次的结果根本没有规则可言,必须依赖一套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要能将交易约束在底线和目标之间就算一套规则,可以设定一个时间和安全区域,如果时间到了还没进入安全区域就离场,只要明确了底线和目标交易就会变得非常简单,有很多人不是输在基本知识里,而是输在成天看盘所产生的焦虑中,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太在乎小波动、从而错失大行情大趋势,既然是做趋势就不应该经常换短线来做,因为趋势和短线考虑的角度是不同的,在小局部里操作就会放弃原有计划,从而使自己频繁交易,这样就违背了K线的运动规律,容易陷入非理性交易,短线很容易赚到小钱也从来不怎么亏大钱,但是短线带给交易者的是连续不断的高负荷买卖,神经高度紧张,K线运动具有趋势性和连续性,短期走势毫无道理可言,但是中长期走势是可以确定的,轻仓长线是一切盈利的根源,长线持有胜过频繁差价换手,总是短线抢进抢出才是操盘的大患,频繁重仓与长线轻仓实际上反映了交易者做盘的心态,从交易的过程也很容易看出短线交易的心理是浮躁的,只有中长线才能从容面对行情,趋势持仓考验着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从短线变为中长线是交易员素质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