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观看的内容,从中得到新的灵感和看法,进而启发人们的思考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些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免费阅读下载,希望对大家写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有用。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1
小《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讲了当普鲁土军队占领了的家乡并剥夺他们学习本族语言的时候,法语老师韩麦尔讲的最后一节法语课,老师刻意换上了平时不穿的礼服讲课,从来不识字的市民也来参加这最后一堂课,就连爱逃课的顽皮学生小弗郎士也认真的参加了这堂课,他们都听得万分认真,万分激动……,等到这堂课快结束的时候,韩麦尔老师深情的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堂课就这样结束了。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小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忘不了韩麦尔先生在失去教授母语机会时那张惨白的脸,我忘不了调皮不懂事的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痛彻心扉。这是怎样一种爱国精神呀!虽然没有为国捐躯的悲壮情景,但比激昂壮烈的场面更加有震撼力。
我们中国在晚清时期也沦为殖民地,于是许多爱国的人都站起来,奋勇反抗,不畏强敌为祖国抛头颅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快乐的生活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今天和小弗朗士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呀!
我想,是祖国养育了我们,祖国把我们当作掌上明珠一样对待,给了学生力所能及的保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应该从现在开始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虚度光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更加努力学习。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2
为生命树一座不朽的丰碑——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题记
看完这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后,无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都会为电影中这位伟大而无私的教师——谭千秋感动,都会为他那一刻定格的影像而伤怀。
这部电影讲的是2019年5月12日下午2:28汶川大地震爆发那一刻,汉旺镇中学的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四名学生,而被强大的地震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的感人事迹!
这一天下午的第一节课,谭老师还像以往一样,走进教室,在黑板上书写本节课的课题《人生的价值》,“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谭老师问。“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不损害人民的人;一个有损于人民的人。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谭老师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清晰地记得谭老师说的那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谭千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生命谱写了一个传奇。他原本可以在省城大学教书,可是毕业回家和村长的一席话,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个机会。他只想让家乡贫困的的孩子们有一个读书的机会。于是,他不抱怨家乡条件的艰苦、不抱怨教学条件的简陋、不埋怨待遇的不如意,带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走进了汉旺中学,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
谭千秋,一个为人子、为人父的简简单单的人,为了所教的孩子们的身心和学习的有益成长,几十年如一日,经过了不知多少不眠之夜,承受了不知多少家庭及生活的重压,一心只想着所教的学生们。刚端起饭碗,就匆匆离家去处理学生的问题;刚刚走进办公室想休息,就为了班级的突发问题奔波劳碌。一件衣服补缀十几次,仍旧不舍得买一件新衣,可是学生有了困难,他却慷慨拿出自己的衣物资助。在学校里,师生们给他一个外号“谭抠门”,他却说:相信自己的付出,总有一天会让孩子们理解!
那一刻,瞬间的地动山摇,他走在了最后。本可以冲出即将崩塌的教学楼,本可以续写自己的生命,可是看到四个没有来得及冲出教室的孩子,他毫不犹疑地冲上去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孩子们生命的天空!坍塌的教学楼的石块无情地砸在他身上,长长的钢筋残忍地刺穿他的手臂,他却只重复着一句话:孩子们,别怕!别喊!保存体力!我们一定能获救!曾经一度调皮、不懂事的孩子们在这一刻明白了谭老师的良苦用心,懂得了自己对谭老师的种种错误的做法!这一刻,师生对以往的一切都释然了!这一刻,师生情感动了天地!“大爱无疆!”谭千秋用“爱”收获了“爱”!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谭千秋用自己生命最后一刻的定格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的不朽师魂!谭老师走了,课桌下的孩子们承接了谭老师的期望和寄托,将“爱”延续!
“谭老师一路走好!”一座雕塑矗立在汉旺中学的校园里,倔强的身躯呵护着课桌下的四个可爱的生命,让这一刻成为了永恒!一座伟大精神的雕塑将永远矗立在活着的人们的心中,我们有信心把谭千秋老师的“爱”在我们中间延续!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一定永记谭老师的精神,用自己的努力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将自己的成功奉献于整个社会,用心成就一个辉煌的人生!
(辅导教师:李冠超)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3
4月24日上午10时40分,我同妈妈一起去人民电影院观看电影:《最后一课》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叫谭千秋的老师在地震发生时为了保护4位孩子而死的故事,地震发生前他像平常一样给孩子们讲课,内容是人生的价值,课讲了一半,忽然,地面晃动起来,他连忙叫孩子们跑,刚跑出来,又有一个孩子说:谭老师,里面还有人呢!他又跑进教室,叫孩子们躲进讲桌下面,为了不让孩子们收到伤害,他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砖瓦,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最后一课,使孩子们知道了什么事情值得做,什么事情不值得做,让孩子们明白了他的苦心,在他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还不停的叫:孩子们不要慌,保存体力,会有人来救我们的!那次地震先后来了1次主震3次余震,美好又美丽的校园瞬时变成一片废墟。救援人员从各个地区赶来进行救援,经过一番救援行动后,他(她)们终于被救出来了,4名学生还活着,可是谭老师却不幸死了,他被抬出来后,放在地上,所有救援人员围着他,一起敬礼表示致敬,看到这里,不少人都哭了,因为确实很感人。
看了这部电影,我从心底里佩服谭老师,我们就是要向他一样,就算牺牲自己,也要保护他人。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4
快到圣诞节,我们却学了一篇伤感的课文《最后一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所作所为。其中韩麦尔先生说的那一番话颇为感人,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从这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是多么地爱国。
我不禁又想起了抗日战争。那时的人们受尽战争的磨难,却不屈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所以他们挺过来了!他们可能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说日语,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要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他们胜利了,这是当然的。也许说不定多少年后,如果小弗朗士还没有忘记祖国文化,没有忘记韩麦尔先生的话,阿尔萨斯和洛林就能夺回来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人!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5
细细品味过《最后一课》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沉重却也无力反抗的无奈之情。
韩麦尔先生沉痛的感受,使我读着读着眼泪也在打转。我惊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哭?!我想起了我读过的另外一篇文章《哭泣的圆明园》,蓦然发觉,中国也遭遇过这样的窘境。
回想起八国联军在中原大地犯下的种.种劣迹,我似乎也能明白八国联军的心思。我中国软弱必将会被欺凌,“落后就要挨打”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一个人懦弱并不伤大雅,但一个国家软弱,后果将是多么可怕!我们正值年少,如果像弗朗士一样的荒废学业、只顾玩闹,那也必将会有如弗朗士一般的懊悔,只怕悔之已晚。
正如梁启超所言,中国之责任全在我少年。阿尔萨斯的悲剧不会再在中国上演,我也希望我中国少年奋发图强,真正的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6
《最后一课》,这篇文章让我对侵略者的仇恨达到了极点。
故事发生在一天早晨,“我”很晚才去上学。到了学校,“我”发现气氛有些异常。原来德国军队要求两个法国城市只允许教德语。读到这儿,我的心里有暗暗的忧伤。再往下读,我都恨不得把所有德国军队消灭,恨不得我是一个战士,用生命来保卫国家。我此时觉得德国军队是来攻打我国,我的愤怒达到了极点。
法国战士们拼死奋战,希望保卫祖国。侵略者就像凶狠的野兽,在吞食对方的生存之地。我心里的怒火已经无法忍住,恨不得这些怒火把所有侵略者烧光。
读完《最后一课》,我佩服法国军队拼死保卫国家安全,却极其仇恨野蛮的侵略者。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7
今天中午,妈妈给我讲了一篇故事,名字叫《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的都德,他善于从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以平易的手法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文字,因而,他的作品总是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
《最后一课》主要讲的是德国战胜法国之后在阿尔萨斯这个地方的一所小学里上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故事。那天早晨,小弗朗茨很晚才去上学,当他来到学校的时候,本想趁着混乱溜进教室,可是教室里却静得出奇。小弗朗茨只得低着头,默默地走进教室,汉墨先生居然没有批评他。小弗朗茨这才发现周围多了许多人,有老村长、退休的邮差,还有村里的霍瑟老头,他们个个都满脸哀伤。
这时,汉墨先生突然公布了一件事:今天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堂法文课,明天柏林就会派来新教师,来教你们德文。什么!小弗朗茨听了顿时感到五雷轰顶,大脑一片空白。他非常后悔,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学去掏鸟窝,去滑冰,后悔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他真的想让时光倒流,让自己重新开始,然而自己才会写几个字啊!
汉墨先生今天也非常激动,说起话来有些颤抖,恨不得今天把所有的知识都教授给大家。他告诉我们:法兰西语是最美丽的语言,应该留在我们中间,永远不要忘记它,因为,只要好好保护了自己的语言,即使一个民族沦为了奴隶,他们也如同掌握了打开自己牢房的钥匙……
我听了这篇故事之后,内心有许多感受。有时我就像小弗朗茨一样:算了吧,明天再写吧,反正还有很多时间呢!这样往往错过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当我上课的时候,听到老师对我们宣布:“今天是大家最后一堂中文课”的时候,我该是多么后悔,多么伤心啊!我可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珍惜时间,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园吧!
最后一课观后感作文篇8
我学过一篇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课》,这篇文章很令我感动。
《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期间发生在一个小村镇的一件事。当时普鲁士入侵法国,禁止当地孩子用法语上课。小说里,韩麦尔先生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确的。”这一句话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
每次读到这篇文学,我总能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幸福,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学,接受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熏陶与洗礼,与曾被侵占的法国和台湾地区的孩子相比,我没有理由不努力、不刻苦学习。
每次读到这篇文章,我总是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我们是中华民族的继承者,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们应努力把祖国文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