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仅供参考。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名字叫《金刚川》。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国的一支军队要通过金刚川到达金城前线作战,不然我国主力军队就会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鹰,落入狼群之中。
在我们的军队正要过桥时,美国的飞机一次次的投射炮弹炸毁这座通往金城前线唯一的桥。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每次都顽强地站起来,一次次的修好这座桥。
在即将到达凌晨六点时,为了能让其他的志愿军战士顺利过桥,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在桥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体撑起了这座桥,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被志愿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们不怕危险不怕劳累拼命地修桥就是为了让军队打赢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他们打这场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人民所打的。这些志愿军,他们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们在战场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国家,他们的这种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们学习。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我们的资源十分匮乏,飞机不够,炮弹不足。当敌人的飞机来临时,我们的炮手为了保住大桥,他们勇敢地点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牺牲自己。这需要多么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后,一位当年参加过这场战争的爷爷说,后代们的幸福是由前人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这精神就像国歌里唱的那样,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我们应该向这些志愿军战士们致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这些后辈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3)
今天怀着浓厚的兴趣观看为了纪念抗美援朝纪念__周年而制作的电影《金刚川》,被里面的战争场面的大制作以及电影艺术独有的美感所震撼,电影结尾一度落泪。
里面的一句台词“那一年,俺们都才十八岁,但是俺们没有一个怕死的,只是想着怎么尽快让大部队过桥”。朴素的语言令人感动。
《金刚川》上映第二日票房就突破2亿,未来可以期待。该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周年,讲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往事。据剧情梗概介绍,该片以三个视点讲述一个故事:工兵桥修好又被炸毁再度修好……一个屹立不倒、令敌人费解的战争奇迹。结尾处的人桥搭建,让美国王牌飞行员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士兵这么不怕死?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殊不知,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中国士兵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是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
影片重点刻画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关系:一是高炮排排长张飞和高炮班长关磊的兄弟之情,细节刻画到位。但是就艺术质量来说,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稍显拖沓,四段分故事叙述有前后重复之疑问,却依然掩盖不了张译、吴京、邓超的出色表演,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十分钟的彩蛋-精彩表演令人惊叹不已!两个月时间能拍出来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实属不易。
中国战斗机护送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将士的骨灰回到祖国,让英雄回家是他们的心愿,这一段情节令人泪目,“护送战友同在、必保山河皆安”,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呐喊!
期待接下来《血战长津湖》,“最美冰雕战斗连”等更多优秀的抗美援朝电影的上映,激发出年轻一代爱国主义热情,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不再重复以前的受人欺负的历史,人民更加幸福!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4)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在《金刚川》这部电影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战场杀敌,职责所在”,通过金刚桥,与大部队会合发起反击,就是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发,就是凯旋的希望。
金城战役于1953年打响,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刚川》则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捍卫交通要塞,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次次修补着金刚桥,支持部队过河组织反击的故事。
金刚桥立于金刚川上,金刚川则是金城前线附近的重要河流,是军事要塞,并且水流湍急、暗涌密布,人们只能靠桥渡河。桥,成了志愿军的生命线。为了阻断我军交通,美军不断地侵扰炸桥。志愿军奋起反击,将桥一次次修好。“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低估了中国人的毅力,他曾告诉士兵们,在1950年圣诞节前可以得胜回国。但他没有想到,三年后在敌机的一次次轰炸下,这座金刚桥一次次被毁,又一次次被修复,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着“不可能”的奇迹。为何我们的军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血肉之躯筑成一座永不倒下的金刚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怀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他们在前方一步也不退守,身后的国土就会少受几分风霜。血肉之躯架起的桥梁是后来者的生路,是让更多人回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座万难摧毁的生命之桥。
看完电影,心生惭愧,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百姓的安宁,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死亡面前毅然选择坚守,选择抗争,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坚持”二字时常挂在嘴边,但是是否真的做到言行一致了呢?遇到困难是否选择迎难而上了呢?行动起来吧,那座生命之桥已经给了我无穷力量。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5)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6)
每天早上,当我吃完早餐,背着书包上学时;每天傍晚,当我在学校里过了一天,或高兴或难过地回家时;每当节假日,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出去游玩,我开心地大笑时……这些,在我眼里都是最最平常的事了。可是,自从这星期三,我在学校里观看了抗美援朝图片展后,才觉得这最最平常的事是许许多多的战士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刻苦学习,让中国不断地强大起来。
1950年10月1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于是,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响应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总司令,赴朝参战。
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搏斗,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为了祖国,志愿军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斗之中。中华儿女用自己的血汗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英雄赞歌。在这场战争中,有63万中朝军队士兵伤亡。
为了祖国的安宁,为了世界的和平,这么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来之不易,这些都是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
请大家牢记战争的苦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洁白的和平鸽,微笑着,看着它融入远方的那一片湛蓝!
我希望今后的生活没有战争,只有和平,让战争这二个字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7)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争取了几十年和平发展的时间,也警示我们要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奋力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业中来。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凸显。我们要继续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敢于攻坚克难、敢于直面挑战、不怕牺牲、奋勇向前,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8)
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朝鲜战争发生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在世界上是一个不被列强重视的弱国,而改变这一切的正是朝鲜战争的胜利,中国志愿军用极不对称的装备,发挥出的强悍战力震惊世界,不但美日和西方,苏联也开始对中国另眼相看。让我们向朝战阵亡将士们默哀!向所有浴血奋战的.参战老兵致敬!
你们的付出是值得的,你们的血没有白流,一直惠及着中国,你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9)
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十八万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最可爱的`人血洒疆场,长眠在朝鲜。其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英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英雄事迹。
英雄们这种舍生忘死、不惧风险、前赴后继、斗争到底的精神正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抗美援朝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0)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1)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战__周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老一辈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应当让热爱和平成为一种常态,行动起来珍惜来自本人的和平世界。
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赶走了列强,用自己的智慧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用汗水浇灌这片热土,__多年来,我们创造了极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魏巍耸立,而今,困扰祖祖辈辈千百年的绝对贫困即将被消除,全面同步小康将在我们这一代实现,而青少年,将在未来成为建设祖国的主力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由他们托起,这就需要强化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将优良的革命传统继承下去,发扬开来。
青年一代要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珍惜时光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本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
和平应该被世界各个民族所共同维护,因为只有和平才能幸福和谐的生活。我们放眼至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国家,全国上下满目疮痍,举国境内生灵涂炭,对于他们而言最为珍贵的不是金钱而是和平。普通群众群众,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儿童所拥有的是恐惧而不是快乐。我们不会容忍这些悲剧发生在我们的民族之中。
如今全球一体化的程度不断的加深,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也愈发的密切起来,贸易和国民交流也日愈加深,但我们要充分的认知到事物的双面性,合作往往伴随着竞争,诸如美国对中国实施贸易战争。
我们定然会坚守我们的发展成果,维护好我们和平幸福的生活,传承先烈红色基因,让热爱个屁成为一种常态。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2)
今天,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位老战士,为我们讲述他抗美援朝时期的亲身经历。
听了老战士的讲述,让我想起了许多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故事。比如大家熟知的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老战士提到的3师9团1大队大队长王海。他驾驶米格—15战机带领年轻的中国空军在朝鲜上空与实力悬殊的美国空军展开了激烈的、惊心动魄的空战。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他本人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立下赫赫战功。至今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南广场,还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它正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飞机。还有许多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生命。
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3)
观看完电影《金刚川》,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前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荡。x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第__周年。__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金刚川》整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战役为出发点,以无惧艰险的奉献精神以及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抗争精神为主旋律,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为了和平胜利而砥砺拼搏的伟大志愿军战士们,用无数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桥梁的故事。这让无数观众为之泪目,也让中国新生代年轻人再次明白,谁才是最可爱的人!
其实,不仅是中国的军人,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也是如此的,他们无惧牺牲,他们英勇顽强,甘愿舍小我成大我。哪怕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然有像志愿军战士一样的逆行者,他们或是医护工作者,顽强奋斗在抗疫第一线,或是消防官兵,义不容辞冲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也或是一群不知名姓、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负重前行,只愿这山河无恙、人间安好。
无论是之前中华民族经历的磨难还是今年的疫情防控,都将我们中华民族不惧挑战,奋勇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精神,这些力量都必将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前进。作为一名新时代共青团员,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切不可将如此美好光阴虚度浪费,应当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争先、敢担当,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掌握过硬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用本领回应时代的挑战和担当时代的使命。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4)
电影《金刚川》在故事方面,其前两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华,第四段是升华,前三段之间稍稍有那么一点割裂感,不过电影用一些重复镜头帮助观众理解和衔接,所以总体观感还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说这部电影在如此短的时间制作完成,是我们电影工业水平的集中体现,我觉得没问题,电影的特效真实且不违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观看体验非常好,在国产战争片里绝对属于上乘。电影里的防空高炮、榴弹炮这些武器的射击场面,真的值一回票价。
尤其在演员方面,先出场的李九霄和邓超,表现很稳,无奈故事简单,他们没什么发挥空间,工兵连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汉的感觉了,看起来很帅。吴京和张译是最主要的演员,吴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松,有老大哥的范儿。
电影里真正有发挥空间,且在发挥空间里将演技拉高到一定层次的,只有张译了,电影的后半段,说是张译一个人撑着的,也没一点问题。
张译的角色一开始比较求稳,相对于吴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随后吴京的角色的牺牲,给张译的角色带来了内心的转变,这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人物心里弧线,他从求稳,变得无所畏惧,即使牺牲,也要把那架该死的侦察机轰下来,当仅剩一条胳膊一条腿的张飞坐上需要七个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劲最后一口气,将那家侦察机射杀的时候,给人超强的震撼。在普通人看来,这或许有些超现实,但我是相信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是可以做到的。总之,张译在影片里展现了影帝级别的演出,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绪,真的,我可太喜欢张译了。
关于抗美援朝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篇15)
第一次听说抗美援朝是在一次春游的时候,那时我参观了一个抗美援朝的博物馆,听说了抗美援朝战士壮烈的事迹。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__周年,我一直盼望能了解这段辉煌而艰难的历史,电影《金刚川》就是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去攻打美国的英勇事迹,所以一上映,我就去观看了。
原以为这是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
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这道“人桥“多么令人敬畏和感动啊!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这些英雄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我们一定要自立自强,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这是少年一辈对先烈最好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