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后感作文 >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

时间: 黎民 观后感作文

当我们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能在其中获得收获很多,此刻,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当下的感悟,巩固记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篇1】

劳动者,一个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字眼,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送奶工、钟点工、清洁工……,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为我们这个城市默默奉献,没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美满,我们的城市不会这么干净。大家跟随我一起去采访一下他们中间的一员吧——修鞋工。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打量着这位修鞋师傅,他皮肤黑生生的,一又眼睛炯炯有神。他身上穿着一件略显旧色、有些短的深色羽绒服。这会儿,他正专注地修理着一只棕色皮鞋的鞋根。只见他一手提着皮鞋,一手拉开小桌子上的抽屉拉环,翻找了一遍后,拿出一个好似强力胶水一样的工具,然后轻微地眯起眼睛,对着那只断了的鞋根“注射”了一会儿,等它干了之后,用力合起鞋根。我以为这就算修完了,没想到细心的修鞋伯伯又拿起一块干布,把残留在鞋皮上的强力胶水一一擦干净,现在的皮鞋又完好如初了。

我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与老伯伯攀谈起来。从他口中我得知,他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儿子在上海工作,平时回家的机会很少,他十分想念儿子。我又把心中的一个大疑问吐露给老伯伯:“修鞋工很辛苦的,天天起早贪黑,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呢?”老伯伯笑了笑:“我选这份工作,在乎的是好好为人民服务,并不在乎辛不辛苦。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些事情,我们这些老修鞋工不就派上了大用场了吗?”

说完,老伯伯又开始招呼另一位“客人”了。只见他先询问了一下那人的鞋子情况,然后微笑对是又友好地对那位“客人”说;“您明天来拿就行了。”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老伯伯为人的厚道。

是啊,劳动者们虽不起眼,也不张扬,但他们身上散发着朴素的精神,他们默默地为人民付出着、奉献着。普通劳动者真是城市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篇2】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时代的先锋。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党的干部,作为从工农群众成长起来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因此,领导干部更加需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带头践行劳模精神。

劳模精神,说到底,就是真抓实干精神。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应该在真抓实干上当先锋、做表率,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干部为官一任,不是脚踏实地、老实肯干,而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不会出实策,不想鼓实劲,不能办实事,满足于吹吹打打,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令老百姓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影响极坏。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弯下腰来,真抓实干,踏实肯干,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在真抓实干中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取信于民。

弘扬劳模精神,尊重劳动创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只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才强调。它必须体现在每一天、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和劳动模范,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终生追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真抓实干精神落地生根。

朋友们:学习劳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不只是在枪林弹雨中的辉煌,也不是在紧急危难时的高扬,它更应该是一种默默的奉献,一种高尚的理念,一种强劲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像同志一样,激情飞扬、意气风发,用一身铮铮铁骨将梦想与激情浇铸于对事业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中。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篇3】

当我们躺在家里看电视、玩玩具时,你们有没有想过,是谁创造了美好家园,给了我们舒适的环境?是劳动者。长辈们常说:劳动最光荣!我并没有感觉到,但有一次我的所见所闻让我意识到:劳动确实是最光荣的,并且劳动人民无私奉献,只为地球这个大家园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

那天下午,我正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天上忽然下起了雨,我急忙跑到一个胡同里避雨,并给爸爸打了电话让他来接我。

我百无聊赖的欣赏着雨中的景色,匆忙而过的人群中,撑着伞的妈妈拉着年幼的孩子,孩子调皮地踩水坑,妈妈气恼地拽起来就走飞驰而过的汽车看到路旁有行人,立刻放慢车速,避免了一场人为的洗礼仿佛雨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

这时,我发现在马路上还有一个毫不起眼的保洁叔叔在捡垃圾。那些垃圾有的上面沾满了口香糖,有的上面沾满了泥巴。而保洁叔叔也没有手套,直接用手拿。淅淅沥沥的雨水浸透了他的衣服,当叔叔走到我附近捡拾垃圾时,我才看清了他的模样,四十岁左右年纪,脸色黝黑,露在外边的两只手布满了青筋,他弯着腰,仔细的寻找着地上的垃圾,那身影在雨中显得那样的瘦小与沧桑。我心里不禁有些触动,于是忍不住问他:叔叔,现在下着雨,你还在这里劳动,不累吗?叔叔抬头看到了我,显然被我突如其来的问题吓了一跳,他挺直了背,微微怔了一会,然后面露微笑,目光坚定的望着我,说:不累,劳动是光荣的,我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路过这里的人也会感觉舒适。我虽然做着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工作,但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说完,他转身继续工作了,我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些什么,这时,他突然转身关切的问到:孩子,下着雨怎么不回家?要不要叔叔送你?我忙说:不用,谢谢叔叔,爸爸一会就来接我了。叔叔点点头,离开了。而我却久久不能回神

在回家的车上,我脑海里一直回响叔叔的那句话:劳动最光荣,为祖国做贡献!

是啊,有多少人跟这位叔叔一样热爱劳动,不求回报呢?宋庆龄奶奶说过:知识都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会发现劳动者就在我们身边,正是他们的无怨无悔的劳动精神,才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美好,他们是世界上最值得敬佩的人。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篇4】

世人每每劳动,并非为劳而动,却是因动而劳,然何谓劳动?愿美而劳,顺心而动。

迷蒙的喑夜里,车在高速路口失了方向,爸爸的方向盘一打,竟拐上了国道,没有一盏路灯,我们便在黑夜中摸索前行,喇叭声在耳畔猛然响起,路边蹿过两个穿着破旧的孩童,颈上系着揉皱的红领巾。路边的标志牌上是赫然的"前方学校,减速慢行",一抬头,哪里有学校,几排破旧的平房,侧壁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危房求捐款”……

我当时开未想到,我们会再次来到这个蓝田城边萧索的荒村孤校。

后背箱中,是满满的米面油和学习用品。无法预料的,当手中捧着"献爱心活动单"时,我的脑海中竟如闪电般掠过那个黑夜,此时是正午,阳光暖暖洒遍全身。那所学校再次呈现眼前,两侧是摇摇欲坠的`危楼,教室的窗玻璃布满触目惊心的裂痕,我们找到学校负责人说明来意,近60岁的他瞪大了双眼,使劲吸吸鼻子,扬起灿烂的笑容。

他领我们参观每间教室,眼前是相似的糟乱景象。四面是灰白的毛坯墙,灯光极暗,桌椅板凳甚至能随风发出“吱呀”的呻吟,我感到手中的两袋文具仿佛更重了,沉甸甸的,是笔,是书,是心。

原定的为学校捐物计划,已是远远不够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整个村庄,三月的风在这里仍旧料峭,我们跟着学生走访各家,这所小学里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我们见到了一位位“两鬓苍苍十指黑”的老人,他们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而真正让我鼻头一酸的,是他们在交谈时不自觉带出的颤抖和卑微。妈妈握住了老太太枯槁的手,她们的眼里都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回程的时候,我抬起手看,上面是一道道可怖的血痕,还有在墙上蹭破留下的红印,心里却轻松了许多,这不仅仅是献爱心的劳动了,愿美而劳,顺心而动,怀着热忱的期盼而付诸辛劳,顺应的是自己那颗干净而纯洁的初心……

劳动的滋味,温暖而悠长,蔓延到永远。

这场早该停止的献爱心活动一直持续了三年。后来在国家帮扶下这里实现全县脱贫,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到那里,惊喜地发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劳动的滋味,真好……

劳动最光荣讲座观后感【篇5】

俗话说家是心灵的港湾,房子只是家里物质的需求,家是由你和父母或兄弟姐妹组成的。可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当你进入青春期时,对父母不敬是情有可原的。不!那只是你在为你的不敬找借口,什么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现象,什么长大点就好,那都可是是借口。

家就像一句话,一句英文句子,最起码是由主语和谓语构成。当你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时,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关爱很少,经常和弟弟妹妹争,那些可是是物质上的需求。可你们明白么?父母对你们每一份爱都是真心的。俗话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你们被父母责备时,有的父母甚至为此大打出手,最痛的还是他们。因为你痛在身上,他们痛在心里。

当你不孝顺父母时你对得起自我的良心么?当你对自我的父母凶狠时,你是否痛心过?每当我对父母不敬时,内心会隐隐作痛。但有良心者,对父母的不敬就是不孝。

在家中,当你孝敬父母时不明白有没有开心过?有良知者,在家中孝敬父母是开心的事。当有良知者为父母洗脚时是开心的;当有良知者为家人分担家务时是开心的。不论家庭贫困或者富有,不论你一帆风顺又或者举步维艰,家始终能够温暖着你,给你期望,给你不断前行的动力。

做为中学生的我们,不让他们太操心,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将是我们对他们的最孝。

3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