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后感作文 >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800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800

时间: 福臻2 观后感作文

《郑义门》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用简易的形式将廉洁奉公的郑义门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郑义门》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1

望过那一重重旌坊,白色的马头墙,黑色的阴阳瓦,苔痕点点斑斑,悄然爬上,静静凝望。深色门里,容留的是历史岁月的奖赏,是家族累世的荣光,而渐渐鲜活起来的传世家规正演绎出这廉俭孝义的“江南第一家”。

自宋以降而至于明,郑氏历三朝累十数世举族群居,人虽杂而序不乱,事虽繁但典有章。是以,获“郑义门”之名享誉天下。于今究其所仰,实赖那传世家规甚多。那一百六十八条经典框住了也许要四散的人心,框出了注定难创造的奇迹。那一百六十八条约束培育出淳厚质朴的家风,打磨出传世流芳的孝义家。

郑义门,传家以遵祖训家规为法,处事以行孝义良善为本。不论是秉持家法,惩赌博恶举抑或是教化为先释盗物孝行,都可见郑义门持家有序。而谨记家规拒不义之财兼加爱民如子除弊风邪气,更彰显郑义门传家有道。居家则检素为准,不忘成业之难;处世则致力为公,顾念乡梓之情。仿佛又听见孝友堂悠远的钟声,又听见宗祠有序堂上稚童的朗声背诵。一字一句既彰显郑义门家传的严谨又体现郑义门教化的审慎。正是这累世不绝对家规的坚持,廉俭孝义淌在每个人的血脉,刻入每个人的心底。居家孝悌为先,友爱孝亲,处事仁爱宽恕,守礼奉公。历经数百年,终于树起垂世的典范。

如今,郑义门虽已在岁月沧桑中隐身,但它却通过传世的家规将这“规矩”二字照进世俗的心。讲规矩,守规矩是处世的根本,一如那经方中的药材,也讲那君臣佐使之分,使其各守规矩,安其本分才可调和阴阳,共济健康。而不讲规矩,不守本分,只会水火不济,阴阳不调。

其实何止于此,家国同构,忠孝一理。守一家之规谓之孝,守一国之法谓之忠。忠淳之士必出孝义之门,郑义门在守规矩正家风之中形成的孝义典范更显某些人与事的丑恶不堪。一如不时见诸报端的猛虎苍蝇,不讲政治规矩,沆瀣一气,结党营私。不讲道德法律,蛇鼠一窝,寡廉鲜耻。弃规矩如敝履,肆意践踏。却不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天理昭昭,一切不法、不守规矩的乱象必将无所遁形。哪怕今日你生活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守规矩、不正家风也将是水中明月一场空。奉公守法才是处事正道,这是对国家的忠诚,是对规矩的`敬畏,更是对自我人生的尊重。

巍巍郑义门,白墙黑瓦伴,着旌坊仍在夕照下依偎相守,而数百年聚族合众的热闹喧嚣却已消散于历史岁月的淡薄烟尘之中。岁月轻轻拂过,留下的是孝义家精神的巍峨,留下的是家规传承的不绝闪烁。

噫吁,斯人已逝,斯事已远!但这份家传值得当世乃至后世去学习思考 ,这份孝义精神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更多的奥义。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2

从3月7日起,每天晚上7时,我都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动画片《郑义门》。该片每天播出一集,一共12集,我一连看了12天,深有感触。

《郑义门》以浦江“江南第一家”为素材,由“郑浩拒礼”“俭以持家”“以法齐家”等12个故事来展开。如“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在担任知县期间,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宣扬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在“江南第一家”,像郑浩这样清正廉洁的家族子孙,并不在少数。史料记载,“江南第一家”自南宋至清代,共有174名家族成员担任从县丞至尚书各级官职,皆清廉勤政,没有一人“毋踏贪黩”。

在这里,不能不说一下倡世世代代同居不辍长达330年的一世祖郑绮的故事。郑绮在76岁那年,自感将不久于人世,遂备下祭品,把子孙召集到家庙,一起祭告祖宗和天地,并带头歃血明誓:“子孙中有孝敬父母,不友爱兄弟,不在一起居住,不同锅吃饭的,必将受到上天的严惩。”说罢明誓后,郑绮含笑站在子孙面前,瞑目而逝。

南宋乾道年间,朝庭旌表郑氏,赐郑绮为“冲素处士”。从此,郑氏一门世代同居共财,孝义家风名满天下,震动朝野,宋、元、明三朝旌表为“郑氏孝义门”,其事迹在《宋史》《元史》《明史》都载入《孝义传》。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郑氏家长郑濂赴京谢恩。朱元璋御笔亲书“孝义家”三字赐给郑氏。

动画片《郑义门》根据十五世同居期间发生的12个人物故事改编而成,有一定的代表性。除了“郑浩拒礼”外,“致力为公”篇的郑濂,他是管理粮食的朝廷官职,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他的故事宣扬了“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郑氏规范”家规家训家风,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面,可谓治家瑰宝。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3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随着稚嫩的童声响起,故事徐徐展开。《郑义门》廉洁主题动漫片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浙江浦江“郑义门”168条家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5个生动故事来体现“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引领社会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观看现场,同学们被《郑义门》曲折的情节、生动立体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戏剧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廉政教育。忠孝礼仪,积德行善,弘扬正气,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值得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颂扬和传承。

观看后,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交流观后感,会上,大家联系工作实际,各抒己见,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忠孝礼仪,积德行善,弘扬正气,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值得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颂扬和传承。而拍成动漫片的形式,生动形象,老少兼宜,寓教于乐,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大家今后会把《郑义门》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有位老师说:“良好家风不仅仅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建立,也是全体教师应有的修养。教师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到校园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大事。《郑义门》是一种创新的宣传教育方式,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领略到更深刻的廉洁奉公的道德教义,并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出来。”另一位党员教师说:“通过观看《郑义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我们要把规矩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做到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同时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应当结合“三言三实”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党员教师再受到一次精神文化的再洗礼,才能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据悉,该校多年来实施该校的发展性项目《以文载道 文道合一构建“传统文学与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校本课程》,是以“仁、信、俭、让、孝、智、礼、爱、雅、强”这十个方面为传统文学阅读与道德教育有机的相融合,再通过师生观看学习《郑义门》作为一次清风聚力行动的契机,让师生将“忠、孝、礼、义、廉”铭刻于心,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学风、教风,增强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4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在当地有口皆碑。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动画片《郑义门》形成《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等剧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义门》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用简易的形式将廉洁奉公的郑义门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通过这一系列动画的观看,我们于精神层面深受影响。愿秉承郑义门精神,挺起我民族的脊梁。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5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19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2019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