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英文电影观后感 > 大学生《可可西里》观后感

大学生《可可西里》观后感

时间: 志全2 英文电影观后感

刚看完《可可西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用真实的镜头讲述了一个生与死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可西里》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可可西里》观后感1

日泰队长无疑是一个英雄人物,虽然他也卖藏羚羊皮,但那只是一种使巡山队生存下去的方法——“用死去的羊保护活着的羊”。

电影中的三个人物是我感触很多,第一个当然是日泰。他那忧郁的眉头似乎到牺牲都一向没有解开过。他是个英雄么?他带领队伍在无人区艰苦的巡山,他抓获盗猎分子,他缴获羊皮,他卖羊皮……对于这个人物我有太多的疑问,人物的原型又是怎样的呢?“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一番激战后,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索南达杰让2名队员将一名被打断了股动脉和另一患有高原肺气肿的盗猎者送到医院抢救,当时靳炎祖和另外一名队员留下来看守。盗猎分子借口让靳炎祖进车喝水休息,突然将其与另外一名队员按倒在地,解除了武装。回到后发现状况有变时,索南达杰与盗猎分子展开了枪战,被打断了腿动脉。5天后,索南达杰持续跪射姿势、已冻成雕塑一般的尸体被发现,而靳炎祖则在被盗猎分子用刀子在脸上刻了字之后活着回来……”一时间,索南达杰的名字写满了各大报纸,人们开始注意这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可可西里巡山队。然而“野耗牛队”的覆灭与它被新闻媒介、各种环保组织和公众争相视为英雄团队来得同样悲壮。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这支始终没有明确身份的“民间英雄”一向挣扎于生存边缘,它的个案杯具或许是英雄与制度相冲突的又一真实版本。而我们就应关注的另一个事实是,与查获盗猎分子600人,缴

获藏羚羊皮近9000张的辉煌战绩相并存的是,近7000张的藏羚羊皮不知去向……1998年4月,时任西部工委办公室主任的靳炎祖带领7名队员在巡逻中,抓获了一个盗猎团伙。在押解途中,他们放走了盗猎人员和一辆车,又把收缴来的藏羚羊皮卖掉,每人分了4000多元。对此,靳炎祖对这一事实毫无异议:“是我主张卖的,哪怕是杀头,我也要担这个职责。”那么,是什么使这位传奇队长说出了如此“豪言壮语”。

透过影片,我们也能够看到巡山队员的生活状况:大部分人都是临时凑来的,他们凭微薄的工资进行着自认为是养家糊口而非英雄的工作。队员刘栋甚至要向妓女借钱来救自己的队友……而实际状况又是如何?青海是在全国数得上的穷省,野牦牛队所在的治多县更是国家级贫困县,至今还未通电。野牦牛队的大部分队员是临时工,家属没有工作,每月200多块元工资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来源。在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巡逻,野牦牛队每次消耗汽油近万元,加上维修、四十多名职工工资的开支,绝大部分都要由自己筹集。野牦牛队于是和盗猎者们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他们抓捕盗猎者,但这种行为要靠卖藏羚羊皮来维持。扎书记生前的解释是,“用已经死的藏羚羊来保护活着的藏羚羊”……这就是他们卖羊皮的原因。

回到电影中来,我想,日泰就应算个英雄,他善良,勇敢,执着。他的死像一把刀子,深深刺入我的心,仅仅两声轻轻的枪响,一个生命就瞬间结束了,在可可西里的荒漠中,一个名字被永远地埋葬。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人是队员刘栋,这个退伍军人流露出了最自然的感情,他不像日泰那样伟大和严肃,他有一种平凡的美,他对妓女有感情,对藏羚羊有感情,对队友有感情。然而他最后依然消失在无人的荒漠中,流沙像一个魔鬼,平静地吞掉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此时主人公都会大喊救命,然而,刘冻没有喊,他们又发出任何声音,很简单,因为不会有人听见的,他深知这一点。随着镜头一点点地拉远,我感到了整个画面安静地令人窒息,无人区的孤寂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个让我感动的人是马占林,一个狡猾但很善良的放牧人,为了养家糊口,他为犯罪分子卖力。然而,他没有文化,并不了解这种行为的好处,唯一的目的就是养家糊口,争一口饭钱。他很狡猾,他多次触及“犯罪”,但每次有仅仅是罚款。他很善良,他让自己的儿子就了巡山队员,他为日泰的死而流泪……

事实上,就连“十恶不赦”的枪手也不是随便杀人的。根据事实报道,这些所谓的枪手,只是用低廉的价格买吉普车和冲锋枪,猎杀藏羚羊。他们对“野牦牛队”的巡山队员恨之入骨,但是跟普通百姓却没有纠葛。这在电影中也有体现——他们放走了记者尕玉。

事实上,《可可西里》并不是反映了环保的主题,而是突出了一个人性的重点。在地球上的无人区,面临着死神的来临,好人们在奋力追缉,甚至不惜用卖皮子的钱来对付坏人;而坏人们在无情地射杀和逃避,甚至在用金钱收买穷困的队员。到底好人和坏人应如何划分界限?巡山队员与盗猎分子又应怎样比较?

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杯具,有枪声,有哭声,还有荒漠上无情的风声……

《可可西里》观后感2

在那里,你留下的每个脚印都有可能是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题记

镜头一:一只老鹰飞临,紧之后一群老鹰,然后是强巴干净赤裸的背,天葬师挥刀……

镜头二:马占林久久地站在日泰静默的尸体旁边,不远处是正在离开的他的同伴,在远处是静默的山峦……

镜头三:天,静静无边,刘栋缓慢陷入流沙,恐慌抑或镇定,一切都无法阻止生命无情的下陷,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眼睁睁看着流沙一点一点把自己吞嗜。一个人以及他的七情六欲他的善善恶恶就这样消失于荒漠,没有求救,没有哀号。

以天葬的仪式开场,以天葬的仪式结束,无可辩驳的证明,这是一部关注死亡的作品,也是一部见证死亡的作品。不论是谕示生命的不断转世,还是象征着生死的无尽轮回,它已然将焦点锁定在人类永恒的死亡主题。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史诗,一个戈壁滩上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的绝唱。

没有歌颂,没有讽刺,没有批判,没有鞭笞,充斥全片的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李敬泽说陆川的这部电影是中国电影美学的一次革命----审慎的支持,感觉影片最主要的倒不必须是美学好处上的革命,重要的是让人感觉到了生命和存在的巨大张力。

“砰”,一个生命结束了,死前的最后一个要求:“放下枪,跟我走。”生命的结束能够如此的简单。

白衣的少女,天葬师的刀,盘旋的神鹰,颂经的喇嘛。一切纪念只是对生命存在的提示,纪念是虚无的,而存在本身偏偏又要籍虚无证明,因为存在总是那么容易被忽略。

当那些藏羚羊挣扎的身躯、抽搐的四肢残酷而真实的出此刻眼前的时候我的心是痛的,而当那些血红的骨架、遍野的羊皮以及为了5元钱而剥羊皮的麻木牧民的镜头出现时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然而只是愤怒而已,现实不因为一个旁观者的愤怒而改变!

悖论

荒诞

透过影片我们看到一群悲壮的英雄和他们荒谬的生活现状;我们看到一群理想主义者的弱小和悲哀,我们欲哭无泪!一群连几百元工资都不能按拿到的英雄在为了保护藏羚羊而奔波卖命,可他们自身却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保护和支持;他们或饿死,或被盗猎者打死,或被流沙淹没,他们并不如一只藏羚羊活的简单,但是他们却背负者崇高的理想沉重的职责艰难的生活!之后他们幸存下来的竟然有8人被政府起诉,判刑,理由是他们私自卖了从盗猎者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

《可可西里》中的谁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日泰吗他是领袖,是父亲,是雷厉风行的行动者,他的行为清晰,但给我们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却是--模糊,他的身上混杂了英雄和现实,事实上整个电影都混杂了复杂矛盾的心态。它是一个在荒诞境遇中已经放逐了自我,已经把自我的位置和好处完全抵消、异化掉的人物。他不是警察,只是以西部工委的名义行动的自愿巡山队成员,他对在冰上抓住的捕鱼的人罚款,现场开条子并从口袋里把公章拿出来盖章;他指示队员卖皮子;他不顾队员和自己的性命去追那个老板;似乎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对人物的正义性和纯洁性产生怀疑。而后,日泰单身遭遇老板被打死。似乎日泰的牺牲时对他银幕形象的升华,或者说是一种保全。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典型化的英雄,甚至非英雄。他是一个在沙漠花自然环境和在艰难、充满无力感、荒诞感的社会环境中枯萎、坍塌的人物。

片中最浑厚也最丰满的一个人物叫刘栋,他作为巡山队员被队长日泰呼来唤去左右驱使不但毫无怨言,同时他也有自我猛烈的生命本能情性追求,而最惊人的一笔,却是他毫不脸红地伸手向三陪女友要钱,然后再转身用最底层女性的血肉钱,赶去扞卫一群志愿者的崇高使命。也就是这寥寥几个镜头的事先铺垫,所以当刘栋转身疯狂回到荒漠腹地抢救战友,而被流沙一寸一寸埋没于灭顶之灾时,我们才会在可怕的静默中被人文温度深深震撼!

可可西里,我们沿用多年简单明了的好坏评判标准彻底失效。好与坏能够在瞬间转换,一如生死。

一个队员在风雪绝境中扎寨三年则象征了一份坚守:为了我们自己的羊子!而藏羚羊猎杀者的同谋马占林的叹息却也不自觉地击中了我们的自然生态也包括整个人文处境:“草地变成了沙漠,牛羊都死光了!”因此应对生存无奈却也觉生命无辜的马占林一家数口,就只得为国际时尚去层层残忍刀剥藏羚羊的血肉与毛皮。

追马占林与他儿子的巡山队员因肺水肿倒地,救他的却偏偏是马占林的儿子。最后,救下尕玉也是那个盗猎者的帮凶。

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

……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恶人会在某些状况下选取善,马占林也会在最后告诉幸存的记者沿着抢手们的脚印走就能够走到公路。

随着物质一天天的丰沛,满世界充斥着华车鲜服和莺歌燕语。“转山的人的手和脸很脏,但他们的心是很干净的”。人们习惯用灵魂的高贵来衡量人,然后习惯于笑之骂之。在座的还有几人能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心比那个马占林干净呢----“扒一张皮子5元钱!”也许区分真的就在有无“衣冠”这两个字上。

现实中,“好”与“坏”无法泾渭分明,更多的时候是道德屈从于生存。

导演陆川说:“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这大抵又是一个意淫者起的名字,这也是一个不详的名字。

美丽少女是悲哀的,从古自今多是被财富和权势占有,沦为玩物或者花瓶,而财富和权势的背后又有太多的罪恶,所以美丽的少女从古自今多是和罪恶共存;在道德和法律失去约束力的时候,美丽少女又会被普通如你我的男人凌辱,被老女人丑女人的嫉妒眼神杀死唾沫淹死,这样的故事在《狗镇》里被拉斯。冯提尔用放大镜赤裸裸的展示出来;即便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美丽少妇也一样难逃厄运。总之美丽的少女的命运多是凄惨的,这也印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的这句古语。

所以,当一个地域被人用“美丽的少女”命名的时候,那里必须是危险的,是注定要被欲望、罪恶、死亡笼罩的地方!对于可可西里,我宁愿把他翻译成“美丽的藏羚羊”,因为哪里几万年来一向是藏羚羊的天堂乐土;而如今这美丽的藏羚羊的家园被人类肆意践踏,她们也被人类残酷蹂躏。

那么人类为什要蹂躏这篇美丽的土地,为什么要残害这些藏羚羊呢因为有些女人要用羊毛装扮的更美丽、于是有些人便透过猎杀藏羚羊以满足金钱欲望、还有一些人只是为了生存!

可可西里,生死,善恶,暴力,血腥。那里不属于人类,更不属于女性。一句“好姑娘多的很”,说得多么可笑,却让我笑不出来。可可西里,他们用最坚定的毅力奋斗在生命的禁区,唯信仰作伴,用我们无法想像的意志生存。应对着枪口,日泰还能够挥出他最后那一拳,然后,随着“砰”一声枪响,倒地,抽搐,再一颗子弹,不再抽搐。强巴走了;刘栋走了;连坚强的洛桑也会在雪地里挣扎的哭着说:“我们走不出去了”,队员一个一个的消失,最后是日泰队长也躺在那片土地上。

我们思考,然后我们理解,然后我们恍然:这个世界不是只有车水马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那么安逸的品着咖啡。精神一天天委顿,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四处唯利的世俗社会,我们去何处寻找精神的丰满。

关于生命,关于信仰,我们知之甚少,而且向来如此。

但此刻,我最后能够说一句了:“印在衬衫上格瓦拉头像过时了!”

一个非洲小难民濒死前嗫嚅着“面包会有的”,作为听众的我们是该唱挽歌,还是祈祷——就此刻,你说!

《可可西里》观后感3

可可西里原本是个地理名词,它紧临昆仑山脉,位于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处,所以它的名字有两个意思,蒙语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语则是指「美丽的少女」。

电影中,对于《可可西里》的名词解释没有这么复杂,也有没有这么深入,只是透过一位藏人记者朵玉的耳朵,听到了民间巡山队员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可可西里》:「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

是的,观赏《可可西里》时,你必须会对映入眼帘的这片美丽青山、既雄浑又壮阔的山河美景留下深刻印像,当然,你也会对紧之后而来的盗猎者夜袭藏羚羊的枪杀无辜场景,悚然心惊。美丽与无情,生命与生存的矛盾,成为电影《可可西里》最基本,也最鲜明的比较美学。

平均高度为海拔五千公尺以上可可西里,方圆8.3万平方公里,高寒缺氧,常年大风,被当地人称做「生命的禁区」,人迹罕至的结果,使得可可西里成为为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乐园,共计有藏羚羊、野驴等230等多种动物。1985年之后,那里上百万头的藏羚羊,因为欧美成衣市场对能够御寒的藏羚羊绒产生强烈需求,价格暴涨,导致高原居民对藏羚羊的大屠杀。电影就从民间巡山队员被盗猎人杀害,记者深入现场了解真相的动机点开展。

从中国导演陆川选定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场景做为他的新片题材时,《可可西里》就已经笃定会是一部引人关切的电影,至少,看过电影的人们很容易用「主题严正」、「拍摄困难」、「视野宽宏」这些简单至极的形容词来形容该片的成就,但我宁愿用王阳明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形容我的感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电影,不必须要拍磅礴史诗,也不必须要拍媚俗小品。为商业服务,是人生要存活下去的必要思维;为良心服务,则是让自己中夜低回,也能坦然无愧的奉献牺牲。创作,必须要心有所感,力量才会强猛,境界才会高远。只是,多数人创作的路程与心态,往往还是迁就现实,很少会选取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去圆梦,除非你立志,要拍出不一样的电影。

《可可西里》的题材和地理特殊性让创作者别无选取,你非去可可西里实地拍摄不可,要拉着大队人立刻山,应对瞬息万变的自然天候,应对着肺积水和心脏病等高山病的威胁,执行难度之高,早就超越了一般只会在都市取景,只关心小情小爱的台湾电影。人们会去看电影,无非就是期盼着电影能开启我们的「视野」和「心胸」,《可可西里》在「视野」层面,带给大家的声声惊叹,可惜的是「心胸」层面着墨不深,未能蔚为更强而有力的戏剧震撼。但是,即使如此,《可可西里》依然是一部会让人低吟深思的电影,因为从导演到工作人员,大家都「立志」要拍一部不一样的电影,他们也真的做到了。

电影中有流沙,有风雪;有气喘吁吁,难以为继的高山运动学,有脱裤涉水,寒意抖擞的高原生存学;也有满天星斗的柔情,更有豪情壮志的藏族舞蹈……这些场景都见证了电影工作者的汗水,但是就一部剧情电影而言,除了捕捉「天地无情」和「天地有情」这两款矛盾互生的场景外,你更期盼的是一个言之成理,又能撼动人心的故事。

电影的主角是巡山队长「日泰」,饰演日泰的藏族演员多布杰有一张布满忧思的性格脸蛋,他不是靠着血缘、外型和出生环境就担纲的业余演员,他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的专业演员,导演陆川以前这样形容多布杰:「可说是电影界的新鲜血液,他的表演太震撼、太有力度了。」确实,当你从巡山队员天葬喂鹰的一个镜头看到多布杰时,确实会被他那张黝黑的脸庞上的风霜刻痕给震摄住,但是再突出的外型也需要有血有肉的戏份来衬显,陆川在人物深度的刻画上,显然是还要多加把劲的。

电影中的多布杰不是个多话的领袖,只因为记者朵玉明白他关心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成立,他就同意理解朵玉的采访,也让朵玉目击他们住家也有为数甚多的藏羚羊皮草,但是他为什么热爱可可西里?为什么会在县府不给人也不给钱的状况下,甚至多数队员都已经有一年多没有领到工资的状态下,依然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上山去追捕盗猎者?观众很难从人物对话或行为情境中体会出来,只是看着日泰在路上设关卡,拦阻非法入侵者,看着他罚款、烧车、私刑拷问,甚至在危急存亡之际,授意队员出售藏羚羊绒来救急,「权变」是乱世英雄旋干转坤的必要手腕,游走法律边缘的求生手段也无可厚非,但在导演急着要表现日泰生存困境的时刻,或许不需明白交代他的情绪转折,然而观众更需要看到与明白的是日泰的「焦虑」与「志向」,也才能从他的坚决与断然中更加感受到末路英雄的气质与悲壮。

有人说美丽的《可可西里》正在流血,从平坦大地上成千上百具被人剥去皮毛,只剩尸骨被秃鹰啄食的藏羚羊尸骸,确实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灵即将灭种的凄凉,能够明白日泰决心把这片变色山河恢复成人间净土,不惜万里缉凶的决志。但是最后日泰被盗猎者缴了械,依然顽强地要「老板」伏法的对话与打人的行里,你能够说是他自知死期不远,悲壮地选取自己的尊严,所以做出最不合时宜的行为(中外杯具英雄都有自毁的倾向,在生命最悲壮的一刻,画下自己能够决定的行为);但也可能解释成他原本是那么深知通权达变哲理的领袖,最后却成了不合时宜的人格矛盾者。

据说,藏族人以前用一首歌来歌诵可可西里的美丽,歌词如下:

暖暖的夕阳

呼唤着洁白的羊群

美丽的姑娘

像草浪摇荡着我的心

缤纷的野花

盛开在你乌黑的发髻

袅袅的炊烟

但是你为我敞开了毡房

你长长的皮鞭哟

为何总也打不到我的身上

你多情的眼眸哟

为何总让我心中忧伤

我多愿变成一只雄鹰

守望你永远的蓝天和梦想

我夜夜唱不停的情歌

可曾让彤云浮上了你的脸庞

哦,可可西里

我梦中的姑娘

哦,可可西里

你何时做我的新娘

电影中有两场营火晚会,其中,如果有一次能听到日泰或他的队员唱起这首歌,或许,你更能明白在这片「无情荒地」中,就是有这么些深情人,默默地捍卫着他们的梦,他们的根。

《可可西里》观后感4

一部绝对能够让人倒抽一口气的片。

姑且不论片头一开始巡山队员意外地”迸”一声脑浆四溢的画面、藏羚羊一只只被剥皮、骨头能够堆成山的景象,《可可西里》真的是一部能够让观众的心灵随着壮阔、真实的画面而震撼的电影。

由真实情节改编的的《可可西里》,叙述了一个北京记者实地采访了巡山队员保护藏羚羊、追捕盗猎者的经过。

想讲一下,片中的情节让石小石所联想到的一些东西。

首先想讲一下记者葛玉。

当然没有要探究他身份的意思,也不想像抨击台湾媒体一般猜疑他是否真正地表现出了事实。

身为一个记者,北京的记者,能够说得上是”娇贵”的身分,竟愿意跟着巡山队员四处追寻盗猎者、帮忙推车、看守人犯、渡过雪山、目睹一桩桩生离死别,即使这只是一项报社交派的任务,石小石仍然相当佩服葛玉的勇气跟行动。

片尾最后提到了:葛玉将他所见到的这段事写成了震惊世界的报导,使得外界知晓了可可西里的情形,促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成立跟藏羚羊的复育。

为什么?

为什么非得等到有人牺牲、有人深入去探究这件事,世界才愿意去正视这件事呢?

为什么要等到发出的悲鸣是如此沉痛,世界才愿意去倾听呢?

因为人们都习惯地去忽略某些事情吧?

因为习惯,所以更觉得这理所当然。

有没有人在穿上毛皮时想到,这些毛皮是从一大群被冲锋枪击毙的羚羊身上残忍地剥下的?

有人会在拥着毛皮享受温暖时想像起羚羊的骨骸被秃鹰啃食的只剩下骨头的画面吗?

有人会在向友人炫耀身上的高级皮草时,想起那些被残杀的生命、以及为了保护这些生命而牺牲的人们?

当然没有。

因为这些东西都离我们太遥远了。

因为距离是如此的远,所以能够被视作不存在。

因为被屠杀的,不是后院里可爱的猫狗,而是几千几百里外那些没见过面的自然生命们。

不论是西方或是东方,只要是人,连石小石也不例外,必须会做出这种事。

这就是人类可悲的习性吧…

之后想讲的,是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浅薄想法。

观赏《可可西里》算是石小石第一次看了不是由西方导演掌镜的环保议题片,觉得是个相当珍贵的经验。

至于观赏西方环保议题片的经验可多了,不管是威鲸闯天关三部曲、跟中国有关的熊猫片、保育海豚…等等,这种片子其实只要你待在电视前看个一星期,好歹能够看个两三部(前提是要愿意浪费这个时间…)

西方的动物保育片,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永远是由西方人来主导这个保育行动、以及永远不灭的理想主义。

像是威鲸系列,跟鲸鱼们建立起友谊的都是些西方的金毛小鬼,如果这么简单就能够建立起友谊,那鲸鱼从被抓来到遇到主角前,早就交游满天下啦,干嘛去理这个离家出走的小鬼头?

再说到熊猫为题材的片,这就更扯了…

众所皆知,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其保育地也为在中国,为什么片中的保育中心充斥着白人?为什么中国人登场机会不是跟在主角身边的指路员就是企图窃取国宝熊猫求财的坏蛋?

更扯的是,区区一个没有电视跟巧克力就活不下去美国胖小子竟然能够凭着自己在都市所学到的一些阿里不达的常识把迷路的小熊猫带回到几百里外的保育中心?少盖了~~~~

要是保育动物这么简单,那为什么还有濒临绝种的动物?呸!

而且不可免俗地,西方小鬼在拯救动物时必须会遇到困难(但是跟《可可西里》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儿科)。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周遭的群众就会因为受到感动而群起共同守护动物的生命……………再呸!

最好会是这样啦!

西方电影就是十分喜欢这一套,虽然很容易感动观众,却更容易让观众忽略感动的背后所代表的好处。

何况这根本就是一种对人性本善的过高期望,到底是真的对人性有过多幻想,还是想藉此对其他地区的民众洗脑,以洗脱西方强势国家对其他地区剥削的丑恶事实,目的便不得而知了。

说到底,人类还是种就应灭绝才会对其他生命有所助益的生物。

再谈一下为了可可西里这一块美丽的高原,自愿组织起来的巡山队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老师、计程车司机、木材检查员…各个不同的躯体,却同样有着一颗愿意为了可可西里奉献生命、岁月的炙热的心…

没有英雄史诗般的剧情,也没有故意赚人热泪的矫作演出,真实地呈现了这些人的生活:他们共同吃饭、一齐欢笑歌唱、乘上卡车追赶盗猎者。

最后,有人死去,有人活着并为死去的同伴哀悼。

他们卑微,他们不是光明磊落的英雄。

看他们拿着枪,急吼吼地冲向盗猎者,拳打脚踢地对盗猎者动粗只为问出情报,忘掉他们巡山队员的身分,会觉得他们跟盗匪几乎没有两样;甚至,为了维持开支、为了维护性命,他们务必把没收的藏羊皮拿到黑市出售。令人想起某些官吏,虽然带着官的头衔,做的却是盗贼的行为。迫于情势而不得不做出这种行为,却是一个更令人心痛的状况。

生命的矛盾、一个我们很难遇上的矛盾,就这样活生生地上演在中国的青海地区。

见过朝圣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肮脏的很,但他们的心却个性干净!

见过的。

在这群人身上,见到了人性的矛盾跟冲突,也见到了为了保护心中最重要的事物而愿意脏了双手的情绪。

不论是一个人住到人烟罕至的野外三年的阿旺、片头的一开始就被盗猎者枪杀的擎巴、求救无门陷入流沙中默默死去的刘栋,还是最后被盗猎者像杀羚羊一般杀死的队长,他们都只是一般的藏民。

为了可可西里~代表着美丽的青山、美丽的少女的这块土地~付出所有。

上天无眼,让他们如同被舍弃的刍狗般,随着被捕杀的藏羚羊一同消逝在他们所爱的土地上。

他们卑微,却很伟大。

在可可西里,能够看见壮阔、看见人性、看见生命!

《可可西里》观后感5

《可可西里》的开头就以冷峻的色彩记叙了强巴的被杀。谁也不会忘记颠簸的破烂吉普车内,被一群盗猎者操起枪托捣得左右摇摆的强巴。同时,从黑洞洞的车窗内探出的一排黑洞洞的枪口,对着逃窜的藏羚羊疯狂地扫射。像每个生长在这片圣洁之地上的人一样,强巴是善良单纯的,当盗猎者向一只无助的羚羊下毒手,长枪对准已扑蹦的羚羊的头颅“嘣”的又是一枪时,强巴真的懵了,藏羚羊侧身卧在地上不停地抽搐,四条腿打在地上“叭哒叭哒……”凶手迫不及待地按住它们,开始剥皮子了。皮肉分离的画面是真实而血腥的,留下一语不发的强巴,眼眶瞠裂似了地瞪着双眼。

巡山队员全是可可西里人,对于生长在这片荒原上的生物由衷地热爱,尤其他们是藏族人,信仰宗教的民族内心是无比圣洁的,他们原本的生存方式与自然到达了良好的交融平衡,他们活着时靠水草牧羊,死后也把自己交给雪山,等待老鹰的到来——“天葬”是人与自然融合的最好证明。“我们藏族人吃肉刀口对着自己。”日泰的这句话道出了这个民族的敦厚善良的本质:他们对人,对生命是最为尊重的。所以巡山队才会像保护儿女一样保护藏羚羊,于是有了这一幕:卓乃湖荒原上遍地羊骨,不时有秃鹰下来食……队员们垒起泛红的骨架山,点燃,围着惨惨烈烈的火光,缓缓行走念诵经文。这正是影片开头天葬一幕遥相呼应,那个人死的时候,僧侣们念的是一样的经文。所以我们开始理解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了,有些理解他们的执著了。

《可可西里》没有为了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而费胶片,陆川的意图是在展现群像。可可西里本是有着自身的平衡的即人与自然的融合,而外部发达世界力量的侵入打破了这种平衡:欧美市场需要羊皮,原始荒原可可西里无力保护自己的羊,经济利益驱使下它的羊群必遭屠渎;而发达世界因其自身发展又将污染漫延到可可西里,从另一个方面破坏了平衡,迫使牧羊人开始了剥羊皮的营生。于此同时,坚韧的当地人与入侵势力展开斗争,然而自发的非政府的级织力量弱小无法自救,以尕玉为先导的国家国量此时才着手介入,这就是背景环境,剧中的每个人都能够归至上述四个类型。

巡山队员们属于“英勇顽强的当地人”这一类型,这让我们想到了西藏为背景的电影《红河谷》中,为抵抗英军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西藏儿女,所不同的是那个是抵抗旧殖民主义,巡山队员们抵抗的是“新殖民主义”,“完美的东西”被撕毁了才是杯具,影片把这种完美展现给予我们是透过两个途径:(1)人间情,(2)青春之美。电影中描述了日泰父女的亲情,刘栋与酒巴女的感情,还有绝境中对战友对俘虏展现出的人性美。导演专门有一场送别的戏,生离死别的场影中我们各尕玉一样忘不了那句“要活着回来啊!”和小女儿央金背过身去的抽泣。“青春之美”的集中展现是在不冻泉保护站的那场戏,连绵的雪山之中,白布帐篷里冒出缕缕炊烟,一个斜扣着迷彩帽的藏族小伙子神气活现地扭动全身,击碗而歌,经不住这欢快节奏的鼓动,几个人起身一同且歌且舞,继而全部队员围成圈,一致踏起强有力的节奏,甩起臂膀,好象他们真的穿了长袖一样,白灿灿的阳光闪耀在澄静的雪山,那纯净古老的歌谣那里人们从小就唱了,群山间,白日下,舞蹈的人们在局外人脸上投下晃动的'光影,我们和尕玉一样笑着,想:也许这歌我前世听了一世,要不怎样这么熟悉呢?这些年轻烂漫的生命就这么歌唱舞蹈着,这种活着的方式我们已经丢失了,最不愿歌

唱跳舞的这会儿也深恨自己不是个藏族人,不能自然地原始地伸开双臂放开歌喉踏歌起舞,敬献天地万物,绽放我们的生命。()这组镜头和之后在帐中同唱那首思念妈妈的歌的镜头,是两组直抒胸臆的镜头,导演用这种方式来抒发对巡山队员的爱和关怀。在情节发展上来看是两个小停顿,这样不透过情节对人物的静态展现呈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把观者直接拉入了人物的世界,这比动态的情节展现更能让我们了解他们。

这样一支无编制的队伍支撑下来是十分艰难的。导演用影像和语言两种途径交待了这一点。(1)我们几次看到在可可西里连绵高耸壮阔雄浑的山脉包围下,两辆小小的破烂吉普车颠簸而行;两者的强力反差象征他们的路很艰难;(2)日泰在与尕玉的问答中主要就是讲自发组织的难处。他们内心也很矛盾,保护羊的人却不得不靠贩羊皮维持。这一笔很真实,非但没有损害到队员纯正的人格,更让人们看到了他们坚毅的性格:在险恶环境中他们不仅仅不屈服,不怕一年没工资,更不惜自我污染,为了让活着的羊能继续活下去,他们像磕长头的人弄脏手和脸。用爱岗敬业无法解释他们的执执著和殒身不恤,这是对家园的保卫。

以马占林为代表的一群剥皮子的人是当地人的另一种形态。不同的是,他们在商业大潮下成了绝对的无产者。本为牧民的他们天性是善良的,城市污染和城市的扩张欲望使草地沙漠化了,牛羊死了,人也活不成了,他们甚至不知向谁抗议和谁斗争,一无所有的牧民只得使自己被盗猎者雇佣。相比之下,他们没有巡山队员的职责感,他们在环境巨变之下成为了金钱的奴隶。日泰对这些不幸同胞的无奈大于恨,导演及观众对他们也是报以同情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是最直接的受害者,透过影片交待,马占林一邦已是屡抓屡犯,他们失去肥美的水草,只能四处游走使自己成为廉价劳力。他们代表了可可西里以及广大农村的一个社会层面,他们的问题是经济侵略、环境污染带来的社会问题,导演沉痛地呈现这一切。

盗猎分子是西方畸型市场需求的催化剂,是其爪牙。一头一尾两次出场杀了两个人,显示了他们的残暴和嚣张。这是一群唯利是图的叛徒,是环境(社会环境)巨变下最邪恶的一股势力。

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