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视观后感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

时间: 福臻2 电视观后感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自发地打出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横幅“小平,您好!”为止,期间历经_,结束十年动乱,进行拨乱反正,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对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下面是的小编为您提供的几篇关于关于该剧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1

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我每集必看。我们是那个年代的过来人。_,恢复高考,知青返城,老干部平反,中美建交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等,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十分熟知。

我还记得班主任向全班同学朗读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时,全班同学泣不成声。

历史老师被打成右派二十余年。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历经磨难,孤苦伶仃。堂堂大学毕业生,居然没有任何女人愿意嫁给他。当他被平反重新走上讲台给我们上第一堂历史课时,他讲着讲着,由于压抑不了内心的感情,他突然失态了。他在讲台上嚎声大哭,他动情地说:同学们,我要感谢华主席,感谢党中央为我平反!要不然我死不瞑目啊!

高考是我们那代人的风向标,当时能买到一套《数理化丛书》如获至宝。全国上下年青人掀起了学习热潮。凡是热爱学习,有上进心的青年均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真正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大好局面。

我还清晰记得,在一间破旧的会议室里。领导在昏暗的灯光下,向我们全体职工全文宣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会后一位老同事对我说:看来春天真的来了,可惜我们已近黄昏。年青人,好好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吧!作为早就希望冲破现有僵化体制,到广阔天地自由翱翔的我,当晚就下定决心“下海”。三个月之后,辞别领导同事,瞒着父母,告别妻儿,背起行囊踏上“下海”的征途。是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给了我勇气,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们要向他老人家鞠躬致谢!他凭借经验、智慧和胆识挽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激发了我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青人,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滚滚浪潮。同时也改变我们那一代许多青年人的命运(包括我)。假如没有以邓小平为代表老一辈革命家力挽狂澜,我们国家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今日的朝鲜就是例子)?我们每个家庭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又将是什么样子?

郁达夫有一句名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是啊!邓小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英雄,我们要把他永远怀念和敬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否再次唤醒我们:我们中华民族到今天仍然需要邓小平的思想和精神。当下之中国更需要又一个邓小平站出来,坚决惩治腐败、打击官僚、完善法制、改善民生,让东方巨龙继续腾飞!事实证明:谁以我们中华民族利益为重,为老百姓着想,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就将拥护他!爱戴他!追随他!比如今天我们还念念不忘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2

正在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看得人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已成为我们每天的精神大餐。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一组组镜头,一下子把我们拉回从前的那个年代,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就在眼前。

屏幕上,再现一代伟人邓小平,让我们从心底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没有哪一次改革取得的成功不是来自“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哪一条改革经验的获得不是来自“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没有哪一种改革进步的胜利不是来自“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触景生情,随着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播放,让我们深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由一张白纸百废待兴推进到今天如此气势磅礴气壮山河之景象的强大中国真是来之不易,也让我等深感一代历史伟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小平同志对我们党和国家建立的卓著功勋实在是了不起。正如该剧主题歌《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唱道:“无论朝起朝落,无论花开花谢,自信在风云变幻之间。”

抚今追昔,倍感历史使命犹在。牢记历史使命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谋远虑,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历史的责任担当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团结带领8600多万共产党员和13亿全国各民族人民,顽强拼搏,谱写了新的时代篇章。我们高兴地看到,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欣欣向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值得期待!今天的中国,正如《天耀中华》歌中唱道:“天耀中华,天耀中华,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真心祈祷,天耀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

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这是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向全党同志发出的新的动员令。由此以来,在中国大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向心力。这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结果。这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结果。这其中有三点启示极其珍贵:一是说明我们党历来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永不过时;二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针对“两个凡是”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理论观点永放光芒;三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正在指引我们不断大步向前。今天我们怀念小平同志,最主要的就是: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束缚;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敢于担当,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同志对小平同志的“道路认同、理念认同、情感认同”理当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这是全党上下形成的高度共识,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更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抵御各种风险、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邓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透过小平同志这番语重心长的话,我们耳边又回响起同志那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彰显的是一种执政理念,是一种爱民情怀,更是一种崇高追求。是的,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履行职责、承担使命,那就会愧对党、愧对国家、愧对历史、愧对人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一定能够实现。事实表明,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无论是“八项规定”正党风带民风,还是群众路线反“四风”治顽疾,无论是义无反顾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还是全面深化改革合力攻坚克难,无论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无论是实施务实外交战略树立大国形象,还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营造良好环境,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举世公认的崭新业绩和辉煌成就。由此出发,国际影响巨大、综合国力提升、社会风气好转、国人信心大增、圆梦行动空前。这些,也是我们对小平同志最好的告慰!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3

随着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的热播,90后的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一段真实的历史,本剧以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生动的反应了一段曲折的斗争之路,恢复高考,发展科技,知青反城,中美建交,南巡讲话,每个故事的背后都体现了伟人不凡的魄力与才华,在片中除去历史因素我看到更多的是那一代人的民族情怀,特殊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改变,不变革只有死路,邓小平如是说,了解这段历史,从中升华出更多的民族责任,这是这部剧的教育意义。片中一个情节也令我十分感动,_结束科学家老夏托人把一辈子的研究心血带给小平同志,那人开玩笑道“你,扫厕所,也不老实”,而他的回答是“位微不敢忘忧国”,正是那一辈革命者身上这种无私无谓的精神,十分令人的敬佩,他们为中国日后的发展道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该剧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邓小平三次视察大庆油田的剧情,作为生活学习在大庆的大学生,我感触良多,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制定本世纪末宏伟发展目标中,邓小平高度重视石油工业的地位和作用。1990年12月,他在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又突出强调油气田开发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要管理好大庆油田,职工生活也要搞起来,为祖国开发新油气田”。国家领导人的他一直惦念石油职工。他的足迹北到松辽、南到天府、西至玉门、东达海滨,把党中央的关怀转达给油田,把殷切的希望托付给油田,把巨大的温暖传递给职工。石油工业的辉煌融入了小平同志的心血,石油职工幸福的生活凝结着他的眷眷深情。

1961年7月23日、1964年7月17日和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三次亲临大庆油田视察。关心石油事业发展,在没有任何外界助力的情况下,凭借着无谓的探索精神,和英雄的大庆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中国的油气事业得到了突破行的发展,油气事业辉煌的成就固然凝结着小平同志的心血,但优秀的油田儿女也没有辜负伟人的殷切盼望,英雄的大庆人将对小平探索精神改革精神的贯彻与理解融入进了对油田的发展与建设,大庆的成长脚步紧随祖国的发展。锐意进取的精神核心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也成为支持大庆人的强大正能量。时值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随着这部电视剧的播出,我们得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小平同志在大庆说出的那三声好,成为了大庆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小平时期的中国处于极其特殊的历史阶段,有改变,有机遇,有挑战,有阻碍。而风华正茂的我们也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都可能会遇到“改革的深水区”敢于“破”,才能“立”正所谓“物不因生,不革不成”。从小平同志身上,或者说那一代人身上我所理解领悟的是,这不仅是一次对于历史的进补,更是一次对90后的我们在价值观、在人生观、在世界观上的修正,从小平同志身上所学习到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一种大的情怀,一种时代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也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小平同志,而作为学生的我们纪念小平同志,学习他锤炼品质和修养;我们纪念小平同志,面对人生三起三落,面对质疑和不理解平和沉稳,面对同志和朋友有情有意,严与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纪念小平同志,为他投身时代的精神和心系天下的情怀而感动。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每个时期都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党员,他们时刻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作为庆师的一员我们将以铁人为榜样,发扬铁人精神,为鲜红的党旗增辉添彩;我们将以校友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榜样,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勇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自己的利益。作为铁人的新时期传承人,我们将继续踏寻铁人脚步,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实际的学习工作实践中去,不辜负国家、社会和老师父母的期望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4

一个平淡的细节,引起我无限的感慨,深深地感到邓小平就是那拨开云雾,唤来教育春天的巨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四集中,有一个非常平淡的细节,叶帅征求邓小平恢复工作的意见,邓小平主动要求做一些具体的工作,主抓科技和教育。后来,邓小平给中央写信,主动请缨主抓科技和教育。

作为一个恢复高考后的1977级大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心情激动,为邓小平的深邃、博大、崇高而折服。中国教育的春天,就是邓小平拨云化雾,给我们带来的。没有邓小平复出后立即在教育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就没有我们坐进大学的教室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可能成为今天共和国的顶梁柱。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着高远而深邃的眼光,在_百废待兴、万事重启的纷繁局面下,邓小平思考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和发展。他在剧中深刻地指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必须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他还没有正式恢复工作,就开始部署科学和教育工作。正是这两个大会,吹响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进军号,也使千千万万科技人员、“臭老九”被解放出来,重新回到知识的殿堂。

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是长期一贯的。早在1954年,邓小平就要求办好学校,培养好的干部,要整顿教学纪律,要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1958年邓小平指出“办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并强调保证教育的经费,提高师资质量。1977年8月,邓小平在讲话中肯定了全国教育战线17年是红线,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劳动、努力工作的。指出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知识分子特别是“臭老九”的名誉要恢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又红又专的人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并要求教育事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聆听着剧中邓小平的铿锵话语,回顾邓小平对教育事业的重大贡献,使人感慨万端,为我们这一代人在人生关键时刻,遇到了伟人邓小平感到无比的幸运,让我们灰暗、看不到未来的人生,从此有了光明,有了无数精彩、远大的未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史诗性质的电视剧,写的是伟人,出场的很多是曾经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高级干部。但是剧中有一种务实的精神,抓住历史事件、历史场面,在细节上入手。第一集中,领袖们先后去世,被批判的邓小平赋闲在家,为儿子擦身,鼓励子女靠真本事吃饭。出门为国家,在家为父母,这些细节写出了邓小平朴实、平凡而伟大的情怀。在中央与_搏击的关键夜晚,邓小平淡定地吩咐给孩子们分家产:每人留下一张照片。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平、廉洁和艰苦奋斗的写照。第二集中,_,老百姓家家户户吃螃蟹,邓小平一家也吃螃蟹,面对针对他的两种社会舆论,邓小平处变不惊,要大家继续吃螃蟹。这反映出邓小平关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走向,而没有把个人荣辱放在心上。第三集中邓小平得急病住院,高级干部纷纷前往探望,尤其是出院后他和叶帅的热情拥抱,反映了民心党心,表现了生死与共的老战友的真挚情怀。邓小平主动请求抓科技和教育,也是他一贯务实作风的体现,要做具体的实事,而不是空谈!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观后感5

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作为纪念活动的重头戏,《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8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准时开播了。该剧的播出之所以能够迅速在互联网上的引发热议,是因为该剧除了“以纪实文献的叙事手法,全景式展现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党和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重重阻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外,还“塑造了一大批身处各行各业第一线艰苦创业的干部群众形象”,既“高、大、上”,又“平民,接地气”。同时,_、“恢复高考”、“首次访美”、“知青返乡”、“包产到户”等重大节点事件和“华国锋”、“胡耀邦”等比较敏感的政治人物也搬上了荧屏,让观众感觉到非常真实。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拨乱反正,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他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改变了中国这艘“巨轮”的航向,奠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提升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如果说拍摄制作并播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显性意义是为了纪念这位“总设计师”110周年生日,那么,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应该就是这部电视剧的隐性信号。

众所周知,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异常迅猛,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异常突出,到了不得不再次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不同的是,本次改革属于“深化”改革,是在各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度改革;是“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只剩下硬骨头”的攻坚式改革;是“不清楚险滩和暗流”的“深水区”改革。本次改革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困难和矛盾更多,更需要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要有巨大的政治勇气与决心,更需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除了具有“生日礼物”这个功能外,还肩负着“凝聚改革共识,汇集改革力量”的历史使命。目前,电视剧正在热播,一些熟悉或不熟悉的事件或人物将陆续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能只看看热闹就了事。

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