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人们的交流能力。怎么写好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1

我看了很多书,我最喜欢《三毛从军记》。从书中,我发现三毛有很多的顽劣的缺点,也有许多让人佩服的优点,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十分惹人喜爱的人。

看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三毛十分聪明。抗日战争爆发,三毛想应征主伍,当兵打鬼子。可是征兵处的长官嫌他年纪小,不肯收他。三毛灵机一动,踩着高跷,穿好长衫,戴上礼帽假扮成大人的模样来到征兵处顺利报名当上了兵。由于年纪小,在部队里遇到很多困难,他没有哭,也没有发脾气,能冷静地积极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部队发的草鞋太大了,像只小船,没办法穿,他就把草鞋横过来,像包粽子一样裹在脚上穿;军用皮带太长了,他就把废纸篓套在身上,穿上军装再系上皮带,正好合适;为了阻止马儿吃麦子,他抱来一捆麦子先哄马儿……

每次三毛遇上鬼子的时候,都十分勇敢,而且都能机智地打败鬼子。三毛真是太厉害了!第一次遇到鬼子的时候,三毛知道自己打不赢鬼子,就把自己扎成稻草人,等鬼子从身边走过之后,一枪就消灭了两个鬼子;为了消耗鬼子的弹药,三毛想出个好主意,扎了个飞机形状的风筝,放上天,鬼子见了以为是真飞机来了,疯狂地扫射,浪费了鬼子好多弹药……

书中讲了好多好多三毛当兵那几年发生的,好笑又让人感动的故事。看完就本书,一个智勇双全的三毛的样子在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他,我都会觉得很佩服他,他年纪那么小,却从来不哭,也不撒娇,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当然,三毛也有许多缺点,比如:脾气很犟,有时候会和人打架等等。由此我想说,三毛你的优点大家会好好学,你的缺点也要改一改,大家才会更喜欢你。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2

想必大家都认识三毛这个人物吧,但他以前参过军,你知到吗?

三毛在训练扔手榴弹的时候,他先拾了一块石头试试能仍多远。然后,扔手榴弹。他把手来回荡着,眼睛注视前方,接着扔了出去。结果,才扔了2米。司令官走到离三毛4米远的地方。三毛闭着眼睛,奋力地把手榴弹扔了出去,自己还转了一个360度的圈,才站住。但是这次他又闯了祸―把长官给炸倒了。

他不光在扔手榴弹时出了糗,在分饭时更搞笑。

分饭时,各个饭桶前都挤满了人,他个子矮,想爬上去都不行,想钻进去都不行。最后,等人全部盛好后,才去盛。可是他连桶都弄坏了,也没吃到多少。

还有一件事让我念念不忘,就是在参加敢死队时,三毛的表现。

在打仗时,国民党要组织一个敢死队,当他听见大哥走之前和兄弟说得一番话后,感动的留下了眼泪。然后也自告奋勇地参加了敢死队。他凭着智慧和机敏,勇敢和镇静,战胜了日本军,获得了蒋介石亲手送的锦旗。

三毛这种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值得大家赞颂。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3

我读的《三毛从军记》是不带有台词的漫画版本,虽然不带有台词,但是很容易读懂。书中讲述的是三毛从军期间的一些事迹,他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从军期间,碰到的一些难题,他都能想出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面对敌人,他很勇敢,并想出了很多有效的杀敌办法,成为了小英雄;生活中,三毛是乐观开朗的小孩子,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读完《三毛从军记》,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三毛读报的片段。漫画里讲的是三毛看见他的领队拿着报纸看,哈哈大笑,三毛觉得很奇怪,以为是拿着报纸就很好笑,于是拿起领队身旁的报纸,也哈哈大笑起来,声音盖过了他的领队。领队觉得很奇怪,站起身来看看三毛为何笑得如此开心,然而眼前的情形让领队大吃一惊,三毛手中的报纸竟然是反着的。看完此片段,我觉得很好玩的同时,也想到了“依葫芦画瓢”,意思是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瓢,比喻刻板地照着做。

读完这本书,觉得里面的故事很好玩,同时我很喜欢三毛,他是个聪明、勇敢、乐观的孩子。这本很值得我们大家去读读。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4

我在网上看了一场名叫《三毛从军记》的电影。这场电影非常好看,主要说三毛为什么要当兵,和三毛当兵后的体会。

看了这场电影,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有时候聪明的大脑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

比如说三毛在打仗的时候,个子太小了,在地道里根本看不到敌人。这时三毛拿了一个椅子过来,站在上面,高度正正好。

可是,好景不长。

刚打一枪,三毛就输了满地打牙。唉!没办法,三毛站在椅子上站不稳,而且在打枪时,枪会有很大的后退力,三毛的力气太小,所以即打不好枪,又保护不了自己。

所以说,有时候想到了聪明的办法,可是要有实力才行。像三毛站在椅子上,觉得自己的高度达到了,可是他的体力达不到,还是不能真正的成功。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5

三毛是个头上长着三根头发的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

抗日战争爆发,三毛想应征入伍,可是征兵处的长官嫌弃他的年龄小不肯收他,三毛灵机一动踩着高跷,穿好长衫,戴上礼帽假扮成大人的模样再一次来到征兵处骗过了长官,终于如愿以偿地从了军。

一开始,三毛被派去当勤务兵,后来去连队当兵,军队里的规矩真多,见到长官要先立正,再脱帽敬礼,三毛认真地学着老兵的模样试着自己做。

老兵指导三毛练习刺杀,三毛端着枪使劲向稻草人刺去,不料用力过猛自己一头扎进稻草人中,可三毛不放弃坚持不懈地练习着。

三毛练习骑马,刚要抬腿跨上去,马一发脾气把三毛甩到了地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但是三毛一下子站起来继续与马儿沟通。

三毛在军营里不断认真地学习和磨练着,到最后还凭着自己的智慧抓了好多敌人。

这本书看到这里,我非常敬佩三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还有三毛善良的心灵,我要向他学习。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6

今年暑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三毛从军记》,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三毛费劲周折,终于从了军。在军营里,他遇到好多困难,军队发的衣服,鞋子等因他人太小了,穿不成样子,他就自己动手改。在训练中吃了好多苦,也闹了很多笑话。三毛也勇敢机智地抓过日本鬼子。

虽然故事很搞笑,但是我心里却很难受,三毛那么小就要承受那么多的苦难,从而我体会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有三毛在困难中的乐观精神感染了我。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我要学习三毛乐观、勇敢、不怕苦的精神。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7

看完《三毛流浪记》以后,我又看了一本三毛系列的书《三毛从军记》。它讲述了主人公三毛从军的故事。

三毛开始因为不到十五岁所以不能参军,三毛很伤心。他忽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三毛把木棍绑在腿上,穿上了一件大衣服,三毛这样就可以参军了。三毛有一次用头盔当锅,底下生上火,正在煮鱼。突然集合了,三毛把头盔一戴,烫得不得了。三毛体格没有其他军人好,比如说有一次跑步,三毛跑在最后面,三毛还很聪明,有一次三毛和其他一些军人去炸敌人。三毛遇到了一头牛,三毛就把手榴弹弄在牛角上,在牛尾巴上放上鞭炮,让牛往敌人军营里跑,结果把敌人都炸死了。三毛立过很多战功,经常受到上司的表扬,最后日本人投降了,三毛非常高兴。

看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三毛很聪明,三毛利用了自己的智慧打败了日本人。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8

今天下午我正闲得无聊,老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给我推荐了一部老电影:《三毛从军记》。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有一天三毛在大街上闲逛,突然间,他看见有一个军官在选人当兵,三毛顿时心血来潮,想:假如自己当上了兵,又立了战功那自己岂不是大英雄了么!想着,他就举起手当上了兵。

因为自己年龄还小,身体条件都不如别人,所以在军营里笑料百出。首先,他因为年纪小,衣服不合身,导致在训练的时候总是摔跤所以人们叫他”摔毛“。在扛木头的时候规定三个人扛一根木头,三毛在中间,又因为身高原因,导致自己悬了空,自己还美美的傻笑!

第二天战争爆发,三毛提出在一头牛的身上绑十枚炸药再把它引进敌方的军营,炸死他们。可是谁想到,不但没把敌军炸死,反而把牛炸熟了,敌军们便美美的吃了一顿。

长官无奈,只好让轰炸机轰炸,但是飞机又坠毁了,三毛和他的一个战友虽然活了下来,但只会”咕咕“叫,他们一直从 1998 年叫道 2000 年,最后忧郁而死!

三毛虽然年纪小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在现在这个年代里他本应该在教室里读书,但他选择了当兵,说明他十分爱国,我们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电影《三毛从军记》观后感篇9

这个寒假,我读了张乐平爷爷写的《三毛从军记》,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很多遍了,每次都让我回味无穷,爱不惜手。

张乐平爷爷用诙谐幽默的手法,给我们讲诉:三毛是个无依无靠、流落街头的孤儿,他身世凄凉加上贫穷,被迫去从军,但从军路上,也是困难重重,三毛凭着自己的正义、聪明、勇敢、善良克服困难,小心翼翼地,卑微地生存着——

比起三毛,今天的我们真的是多么的幸福啊,三毛无依无靠,没有人关爱他,而我们却每天享受着无尽的爱,有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外公外婆的爱。爸爸妈妈接送我上学放学,放学后,爷爷奶奶为我 出一盆盆可口的饭菜——可是,有时候我还不领情,父母批评一下,我就生气,现在想来真不应该,爸妈批评我,都是为我好的,我应该好好反省,向爸妈道歉认错。

从现在起,我要好好珍惜眼前一切,听父母长辈的话,好好读书,认真听课,感谢父母、老师对我的爱!

9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