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
通过写观后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这里提供优秀的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方便大家写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参考。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1
郭敬明的《小时代》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我觉得就像一个中国梦,电影里那写场景,那些故事似乎李伟民很远,那些情感似乎又李伟民很近。
家长梦见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从未实现过的梦想而无视自己没能实现其实并不只是因为外部条件的不足;少女梦见能在收获爱情的同时收获物质并且二者都是顶级的;少年梦见自己能改变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就凭自己那些中二到极致的见解;文人梦见能在依然清高的基础上同时得到市场的认可,社会的热捧,和各大奖项的&39;青睐;商人梦见自己在能使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必接受自己良心,或那些所谓的社会良心,的问责质疑;股民梦见满场飘红一路大牛而不会有人告诉他们这是泡沫经济华而不实;球迷梦见中国队各路大神附体把巴西踢了5:1还不是在漏斗型的球场上;公知们梦见有一天他们不知道能说这个社会怎么了因为这个社会那么美好所以他们只能互相讽刺;而你我梦见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突然集体达到了奥斯卡戛纳的一般水平每部电影都让我们因为深度而发笑落泪而不是因为低俗的笑点矫情的青春;但是只有给我们梦的那个人知道――这不过是个梦。
你我从未见过如此浮夸造作的青春――然而,亲爱的,这是个梦;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就是给你一个梦,并让你信以为真。
而这部电影,明确而善意的告诉了你,这就是一个梦,“我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穿越这个世间的汹涌人群,一一地走过他们,捧着满腔的热情和沉甸甸的爱,走向你,抓紧你,你要等。”何妨让它继续作为一个我们知道不可能实现的梦存在于心中某处还没有完全对爱情失去憧憬的地方。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2
小时代3是由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改编的,之前的小时代1和小时代2 对我感触很深。
当我听说周崇光死了之后,激动的眼泪都留了出来,看到林萧那绝望的样子,更使得我泪流泉涌,当我看到四个姐妹反目成仇时,一种心痛涌上心头,昔日里的姐妹花如今一个个如敌人一般对立,南湘为了钱背叛了顾里,顾里没有告诉林萧周崇光死得真相,林萧没有告诉顾里她会被ME辞退,而唐宛如喜欢卫海,可是南湘却抢走了卫海.......一切的背叛都使得这四个昔日里的姐妹花破碎,直到唐宛如为了南湘,被砖头砸中头部,厄运的一切才结束,三个姐妹们重新聚在一起,照顾宛如,一切的一切都很美好.......
整场电影,我看到从小到大的时代姐妹花一起携手度过无数个风风雨雨的日子,她们时而会吵吵小架,但却总是不离不弃,她们是最美的姐妹,也是最真实的姐妹,她们之间没有一点虚实,没有做作,没有勾心斗角,她们真真正正的为彼此互相付出,她们是时代姐妹花!
这部电影对于我的感触真的很深,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时代友谊呢?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这个问题真正值得我们沉思!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3
暑假,随着郭敬明的两部《小时代》的上映,给整个电影圈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不易于一个重磅炸弹的投入。对于这个外行导演作品的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其中一方面是来自粉丝的死命推荐和褒奖,一方面是来自电影圈中众多知名影评人的大力批评。甚至还引起了两场较大的“战争”。又激起了人们对于脑残粉的厌恶。
对于这里提到的“战争”,我想关注那个时间电影类新闻的人都应该知道,这里我就不多加赘述了。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一部影片会引起如此大的浪?一方面是一个完全外行的导演拿到高票房,一方面是电影的引来了众多著名影评人的批评。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影片,为什么骂声不断的同时还能收获到高票房(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前些时候的《富春山居图》年初的《快乐到家》)都是这样的。
而这样的案例更不是只有中国才有的。当全球的改编电影一次次的引起观影热潮,形成死忠粉。这意味着这绝非昙花一现,是所有人都能借鉴的模式。即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模式。最先的案例应该是《哈利波特》系列,全球都为之震动。也带起了演员、周边产品、甚至还有主题公园。接着的《暮光之城》系列就更像是《小时代》的国外版本。虽然在专业人员的眼里一文不值,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吸血鬼风。不但让顶峰娱乐大赚一笔,公司的业务上了一个台阶。更是让吸血鬼这个题材更火了一把,《真爱如血》又被翻出来看,《吸血鬼日记》应运而生。由此产生的这种新的电影类型叫做粉丝电影。顾名思义主要的受众就是粉丝,而这些电影也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商业,更像是营销,为固定的受众群做他们喜爱的东西,不管这些东西是什么?也不管有没有达到一个电影应该起到的作用和责任。只求博得固定人群的喜爱和腰包就可以了。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4
生活永远是个大磨盘,我们只是上面的一粒小黄豆。你不跟着转,就会被碾碎,被伤害的支离破碎。——题记
“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满天飘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什么时候就突然改变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浓稠的黑暗里去…”
随着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又勾起了一代人对青春的记忆。泪与笑,迷茫与无错交织成的记忆片段,像扯毛衣一样,一根一根的被扯出来……
一事窥物,一叶并不能知秋。她们当中有的未曾幻想过的公主梦般的连裙。而有的即使冷若冰霜,也会被时光所消融,最终凝结成一颗太阳般炙热的内心,每1℃都显得那么重要。水晶球般精致的外表,却拥有最自信的魅力,华而充实,必将成为朋友最有力的依靠。有的拥有一颗坚持的心,即使没有那份外表,奋斗的过程也是显得那么得美丽。并未被命运之神所眷顾的女孩,拥有美丽的梦想,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显得更加娇贵。
记得看《小时代》这部小说时,心里有的只是羡慕,羡慕小说中的四姐妹可以在一起经历欢乐与痛苦之后彼此依然还是不离不弃。羡慕good里有花钱几辈子都不用愁的家世,林的萧有羡煞旁人的机遇,南的湘有令女孩子都嫉妒的气质,唐的宛如有如此健壮的体魄。那时的自己只看见了她们生活中的光环,却惟独忘了生活给她们所带来的失望,痛苦,与不堪…
青春。没有现实以上的对和错,更没有谁是谁的原罪这么一说。每个人都遭遇到了最能磨合自身的疑虑与与不解。原本棱角分明的灵魂,被磨合得圆圆的,很厚实,更踏实。让那些试图伤害我们的人,无从下口,灵魂中,唤醒的是一份不羁与不屈。四个女生的爱,可以抵御外界的寒流。那一份友谊,并未那么脆弱。彼此间的伤害,都是加固这份友谊的材料。而那些情感,则是被掩埋在内心中最不愿被提起的那个可怜巴巴的角落。
星空下的我们,毫不及那点点光亮。指尖沾染的点点星光,在某一刻,或许就会被浓陈的海水吞没,销影匿迹。
“天真岁月不忍欺,青春荒唐我不负你。大雪求你别抹去,我们在一起的痕迹。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远行,用汗水浇灌的青春不苍白。只是当三年的高中生活划上句点时,心里还是会不舍。舍不得,可是时间已经回不到过去了。忘不了那一个个专心坐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忘不了那一个个活跃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的背影,忘不了姐妹们曾一起狼吞虎咽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脸…。一幕幕小细节串联成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虽不免苦涩,却总让人感动。在那个曾骂不厌却依旧深爱的母校,有樱花树的陪伴。在教室里,大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为自己的心找一个驻扎地。苦一点,也愿意。
又有人说青春太过于完美,以至于怎么过都是一种浪费。只是回想起《小时代》,那些属于时代姐妹花的日子,不难发现奢华的青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的一无是处。那些年,她们曾一起恶搞过的老师同学;那些年,她们一起追求过的炙热梦想;那些年,她们都有心仪的人可以傻傻的关注;那些年,她们一起放肆的哭闹与欢笑……那时的她们好幼稚,过分渲染自我,一不小心就点燃冲突。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却都难以自控。期待的总是无限美好,可真实的她们有时都过于难相处,以至于生活中不断上演着背叛与失意。可是那时的她们都好纯真,抛弃假面,奔向梦幻的疆边,在僵持与纠结中沉淀出最深的朋友情谊。
是的,她们是如愿摆脱了镣铐,完成了舞蹈,走上了社会,但这是不是同时也预示着青春的渐行渐远?
突然好想对自己说一句,对身边的他说一句。亲爱的,别放弃年少时有过的梦想,哪怕是妄想。浮生若梦,屈指堪惊。谁能管的住阳光的美丽,阴雨的忧愁?未来没有担保,下一秒有没有奇迹,谁也不知道……
“开了灯,眼前的模样;诺大的床,寂寞的窗。关了灯,全都一个样,心里的伤,无法分享。生命随年月流去,随白发老去,随着你离去,快乐渺无音讯。随往事淡去,随梦境睡去,随麻痹的心逐渐远去……”
她们的时代是激昂的,是逍遥的。以至于当她们依旧沉浸于她们内心那个快乐殿堂时,背叛与失意,也正悄然无声的降临于她们的生活中。父亲的突然离世,身世的扑朔迷离,好姐妹的不理解,恋人的背叛,工作上的压力……一幕幕令人不忍的情节正在她们身上上演。或许内心有过纠结,有过痛苦,但残酷的现实却让被逼到悬崖上的她们经历了时间的磨练与洗礼,让她们彻底向过去那个年少无知的自己saygoodbye。我想这正是《小时代》带给我们的正面力量。虽然经历过挫折,失败与伤痛,但她们从来就没有被生活所打压,而是像向日葵那样精彩的活着。
她们都曾有过风雨过后的沉重,形同陌路的口,但心却还相通。当她们一起走过那青春时代,继续下一个梦想时,她们并不会退宿。狂奔的念头从不停止温柔。一直到将来她们都成熟时,不再困惑生命有多少错过。
命运有多少不公,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命运这杆秤似乎从来都没有平衡过。当家世好了,或许身世就变得扑朔迷离;当机遇有了,生活或许早已变得乱七八糟;当外在与气质并存时,或许内心早已被伤害的支离破碎;当内心强大时,或许早已失去了追求美好的勇气……当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真实时,四位女生开始慢慢成长,开始蜕变。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过辛酸,有过迷惘,有过放弃……。
“远处灿烂的云霞更加的浓烈,迷幻的光影把整条街照得通红,仿佛上帝把一桶巨大的红色染料打翻在了这条街上……”
故事结束了,这只是一个间接性终点。我们还有梦,永恒的异乡在召唤,我们抛弃心中的疑虑,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抵达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把精彩的青春记忆藏在心底支撑我们前进。让我们与她们拉住时间的手,一起向未来问好!
也许这个忽明忽暗的人世,并不存在太多的千丝万缕,如果你是一把剪刀,请为自己的命运感到厌恶,你的锋利没人敢触碰。刀锋上凛冽的光本是太阳的颜色,刀柄上混杂的色彩,是心底的悲鸣。顾里,林萧,南湘,唐宛如,你们也何尝不是那把剪刀的伶仃倒影。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遇到这种那种,各种不同的人。有的擦肩而过,留下一张模糊的脸,存活三秒钟的记忆;有些人却像尘埃般朝着生命里聚拢,沙雕般的聚合成一座雕塑,站在生命的广场上!
我想我们会永远记得曾经有一种霸气叫顾里,有一种简单叫林萧,有一种气质叫南湘,有一个吃货叫唐宛如,有一段记忆叫《小时代》。
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时代的故事一直延续着……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5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被期待了五年的作品,这是一部对于小四来说最畅销的作品,这是一部对于我们来说搬上大荧幕应该会很棒的电影。因此,它在网路线上宣传上,以及线下推广中被传得沸沸扬扬。
全民陪四爷意淫。原因是我们对小说人物太喜爱,太了解了。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部作品。
值得赞扬的一点是人物造型还原非常高,相比于电视剧版《小时代》部分人物造型完全超脱小说迷的想象这点来说,有加分。有人说,由于时长的限制,人物在塑造的过程中显得不饱满,我觉得这是可以完善的,因为在我看来,谢依霖hold住姐所饰演的唐宛如很完美达到了饱满的效果,甚至有点饱满过头,比如她在送卫海礼物的那一刻激动得把心都想交出去的动作细节,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反正我觉得很奇怪。而卫海直接把礼物扔到地上就走人的细节也太没人情味了吧(唐宛如那芭芘的心受到了伤害的说……)
真的就差那么一点点人物就可以更饱满了。
细节真的很重要,比如电影里设计的一个桥段:顾里作为女王,被林萧、南湘和唐宛如用手托着虚拟的皇冠带在头顶的时候很明显地突出她尊贵的姐的地位。我们看小说的.人都知道,顾里其实很有可爱的一面,郭采洁的演绎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姐也有自恋过头让人觉得搞笑的时候,这一点有加分,但是女王出到二环就会过敏这个事实,不是说几句台词就了事的啊……电影里很多事件连接得比较草率,道不明,需要更多的画面和台词去营造感觉,要更突出一点,这方面稍微有减分,要不是我们看了原著,估计其他人看了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吧。
还有小时代为了衬托出原著的气势,在诺大的城市里出现了闪耀耀的TINYTIME的字样很是新鲜,画面呈现感很强烈,你要知道这都是成百上千万的道具啊……因此也很好的表达出那种奢华的效果。林萧不是属于邻家女孩么?从普通人到办公室小资女的跨度没有很好体现出来。在催周崇光交稿的细节也没有让人感觉到很紧张的样子,她好端端就哭了呀……说到周崇光,这个要赞一下,陈学东果然适合演绎这个角色,眼神坏坏的,说话坏坏的,却很自然,初上大荧幕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不简单啊。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说的是既然时长限制,那么在台词方面和动作方面就要多加下工夫,男主角们的出现真的很像打酱油,特别是顾源和简溪,很没有生命力,简溪虽然在小说里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在第一部里的存在感还是很强的,这一点又减分了……
现在仔细回味一下,时长限制真的是罪归祸首么?第一部小说里的故事内容很多很多,电影让人从开头就笑道尾,初出茅庐的导演郭小四在这方面的把握还不错,因为整体来说,这确实是一部干涩的电影,我有一种是不是看了删减版的错觉,特别是配乐方面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整体效果显得很沉闷、急促和空洞。我联想起之前《小时代》电视剧版有人冒出过这句话:这部小说不适合演电影。从观影结果来看,多少有点赞同这句话的倾向,但是拍电视剧真的要尊重原著,不然到头来同样是起初让人充满期待,后来让人大感或略感失望。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小四是一个商人,院线排片量对他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而且有些院线以全天全场排片的方式来支持电影,这真的很夸张,小四意淫得到这种地步,实属罕见……手法很残忍,却又很合理。
我还是期待贺岁片的时候能够看到更好的《小时代2》,希望它有所变化吧。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6
早就听说郭敬明的《小时代》,但直到现在才翻开这本让无数年轻学生沉迷的小说,读完后,可以说是感触良多吧。好久以前就知道有郭敬明这么个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五花八门啊。不过,别人说的,那都是别人的想法,我倒是想亲自见识一下郭敬明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于是,上周周末去逛书店时,就顺便买了本《小时代1.0》。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个人是认为他的文笔实在是细腻,如果之前不知道这文章是他写的,我甚至会以为是个是哪个饱经风霜的大姐写的……(好吧郭敬明的粉丝们你们别拿臭鸡蛋打我)不过不得不说,他的逻辑思维真是强大,这一段没说完,马上就切换镜头,之后又不知道在哪个诡异的地方接上……不过,这种手法倒是不得不叫人认真去看,不然漏了哪个情节,都会导致整本书都看不懂……总之,我觉得《小时代》这部作品真的是强大的,是经典的,是真正能让人认真去读的。
至少这部作品,是让郭敬明在我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当然,可以用来形容这部作品的形容词还有很多,不过让我来形容,我会用:虚伪的真实。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怎么理解都可以,因为这部作品,会给每个人都留下不同的印象。至于郭敬明的风格,我认为是:新潮时尚而又不失谨慎,既有前卫的叙事手法,又有传统文学风格的结晶。
电影小时代的观后感篇7
看完《小时代3.0刺金时代》从电影院走出来时,我在抹眼泪。
虽然从第一部开始人们就开始吐槽说电影脱离了现实,拍得很烂,可是我还是都坚持看了。本身对郭敬明的喜欢让我看了这部电影。三年前我对这部小说走火入魔,书翻了一遍又一遍。基于这些原因,我看了《小时代》这部电影。
即便像很多吐槽网友所说,电影里面人物的生活太过奢侈,会误导人们。但我更觉得需要看到的是人物很多内在的东西。
第一部看完后我的最大感触是在林潇身上产生的。她在《m.e》的实习生活让我感悟到人生就是要拼尽全力证明自己的实力。无论最初自己有多么的无助和欠缺,经过无数的摸爬滚打之后,最后生活的圈子会变得圆滑。
第二部看完后我最大的感触来源于南湘。她的经历让我觉得在仓皇的青春岁月里遇到什么都是应该被接受的。家庭的困扰、朋友的误会、爱人的耳光,最后这些经过的疼痛都会帮助我们拥有一颗更加强大的内心。也就是每一个百毒不侵的人必定经过时光残酷的扼杀和折磨。
第三部看完后我最大的感触来自于时代姐妹花。顾里说可以管林潇一辈子,而林潇扔出去的那束带刺的玫瑰划伤了顾里精致的脸庞;南湘和唐宛如互相厮打,后来唐宛如拉着南湘脱离危险最后被砖头拍得满头流血。这些让我觉得可以互相原谅,真好。朋友,真心实意,所以无论多大的误会都值得被原谅。
时代姐妹花,永远不分家。
除了这些充满泪点的桥段外,也不缺少让人笑开花的镜头.
顾源在镜子前练习求婚的那个场景。“顾里,顾小姐,小里”让我笑翻了。
唐宛如的那句“山无棱天地合,也不撕存折”又让多少人捧腹大笑?
《小时代》让我哭了又笑,青春也都是如此吧。没有谁的青春岁月是平坦无痕的,在途中哭着笑着也就长大了。感谢小时代。
每个人对作品的认识和看法有所不同,但愿喜欢的人继续看到故事内在的东西,不认可的人可以停止驳论,毕竟不是谁的看法都一样,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去左右别人的思想。请尊重作者的汗水和心血。
愿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小小时代里有大大的追求,收获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