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

时间: 新华 电影观后感

写观后感需要给予肯定和赞扬好的地方,同时也要提出不足之处和看法和建议形式。优秀的怎么写电影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怎么写电影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1

“如果我能看得见,

就能轻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

裕翔三岁就失去了光明,上帝给裕翔的眼睛关上一扇窗,但是却给了他敏锐的听觉音乐天赋。他独特的音乐天赋使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明的家庭环境也让裕翔享受到不一样的童年。妈妈送裕翔去台北念大学时一路上两人没有说话,裕翔耳边一直充斥着城市的钢筋水泥,裕翔知道他就要离开妈妈了。裕翔的独立让他想要自己从宿舍走到琴房。妈妈抓着他的手一个一个台阶、一根一根柱子教他触摸,然后终于能站在他身后看着他完成。这也暗示着妈妈能放心裕翔一个人上大学了。

“我能看得见,

就能驾车带你到处遨游,

就能惊喜的从背后,给你一个拥抱。”

小洁是个普通的女孩,虽然时常臭脸,但是一旦跳起舞来就仿佛坠入天堂。小洁虽然热爱舞蹈,但是家里不让她念书,于是她搁置了舞蹈的梦想。裕翔和小洁的第一次相遇是裕翔大学报到那天,小洁在学校发传单,那时小洁没看到裕翔,而裕翔没有听到小洁的声音。第二次相遇是在社团招新上,阿清问裕翔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裕翔就听见小洁的声音了,而小洁还是没看到他。第三次相遇裕翔在车水马龙的路边,热心的小洁停下车来帮助裕翔,这一次小洁看见了裕翔,并且在慧心小学里看到裕翔的琴技,他们成为了朋友。裕翔和小洁说如果不去试试,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哪,正是这句话鼓励,让小洁日后能重拾舞蹈。裕翔和小洁回家乡那段中,在花房里成片的文心兰,象征着舞者,这令小洁深受感动,裕翔虽然看不见,但也一定能感受到文心兰的美丽。

小洁带裕翔去海边,平软的沙子让裕翔卸下了对未知的恐惧,更是因为小洁的引导,他才敢放心去触碰无边的大海。我强烈要求这边要放《很靠近海》啊!

“如果我能看得见,

生命也许完全不同,

可能我想要的我喜欢的我爱的,

都不一样。”

裕翔和小洁都在为各自的梦想而努力着。在一帮“损友”的帮助下,裕翔最终沾上了青年钢琴比赛的舞台上,他也战胜了一直萦绕在耳边的恶魔。当整个世界都暗下来,裕翔仍然流利地弹过黑白琴键,一束光照下来,裕翔成为了焦点。自此,裕翔成名了。

小洁去参加了国际舞团的甄选,她没有录伴奏带。但是平行时空下里裕翔的琴声给了她力量,让她犹如天鹅般,慢慢体验舞蹈的魅力。小洁失败了。但是可喜的是她重返校园了,并加入了芭蕾舞社,至少她离梦想又进了一步。

“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

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

因为你是我的眼,

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影片平实之中又带着励志,温情中又来点幽默。对于宝岛电影的现状,太多的小清新片讲述的是青春里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逆光飞翔》算是一种“另类”,但又固守着宝岛本土的优势,再加入黄裕翔真人真事还亲自出演实属不易。

“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即使眼睛看不见,心还是能感受到梦想的远近。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2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寻找着属于自我的真实……

《无问西东》主要讲述了四个来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在不一样的时代迎接最艰难的选择:陈鹏在感情和梦想之间徘徊,张果果对四胞胎供给帮忙后,怀疑四胞胎的家人赖上了他,还被上司算计离职;沈光耀不顾母亲的劝阻,投身战场,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吴岭澜在转专业的问题上犯难……

整篇电影都在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真实?梅教师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齐,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泰戈尔说: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走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们应当不顾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寻求自我的真实。

再来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他的母亲管的很严,当他的母亲发现他要当飞行员时,立即就跟他讲起了家规。她说:“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我,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可是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样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终受不了自我的祖国被侵犯,最终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这时是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最为艰难的时刻。枣宜会战中宜昌沦陷,日军以此为基地开展对陪都重庆的大轰炸;之后美国来中国支援并组建了飞虎队,沈光耀便加入了飞虎队。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个时代没有战争,可是我们却坐在空调房里,躺在软沙发上,比起沈光耀他们,我们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堂。我们应珍惜此刻。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3

生活的悲伤与快乐,只隔了一层窗户纸。——题记

之前,也曾对《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所耳闻。出于好奇去看了一会,却对片中的印度歌舞烦闷不已,便没有看下去。

五一假期,语文老师布置了亲子观影作业。在妈妈的陪伴下,我再次走进这部电影,全然抛开了之前的偏见,打开了这部电影的哲理大门,当然,只有一点点。

毫无疑问,很多人会把目光聚集在主人公兰彻的光辉下,也有可能会有有心人发现了拉朱的特点,但很少人会去注意贯穿影片始终的旁白——法罕。我想,导演把法罕放在开头,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法汉是整部影片中最像-一个“人”的人。

兰彻是影片的主人公,自然有“主角光环”。但他似乎被神化了,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热爱学习,为别人考取学位,淡泊名利,敢于反抗应试教育....他的成就太多了,以至于他不像是一个普通人。拉朱,家境凄惨,父亲瘫痪,母亲几年没有买过新衣服,姐姐嫁不出去,生活就像是黑白电视,没有丝毫彩色的快乐。所以,他一心求神,畏首畏尾,害怕面对生活,但这似乎又太惨了点。而法罕是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亦是临界点。他家境平凡,不是太富有,也不是太贫穷;既不聪明也不笨;父母健在没有大病。一切都是那么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但他却是影片中我们所有人的化身,活出了一众普通人的模样。

既然是普通人,他当然经历过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被父母设计了好了未来,隐藏自己的梦想。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还是“世界制造”!

法汉并不是学工程学的料子,他爱好摄影,且摄影技术高超,有自己崇拜的摄影师。但他的人生,他无法做主,一切都在他父亲的计划之中。父亲把家中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他不敢辜负父亲的期望。惟有违背自己的意愿,迫不得已学了工程学,尽管他一点都不快乐。后来,他办到了我们所办不到的事情。在兰彻的鼓舞下,他与父亲讲和了,父亲允许他去干自己喜欢的事业。“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太不可思议了!”相信很多人会这么想,但他真的办到了。

后来,他拍摄出了很多精美的照片,出版了影集,过得很快乐。这就是法汉的结局,他没有开设学校,没有干惊天动地的事情,也不曾拥有巨大的财富,但是他却有了最大的财富——快乐。

是的,生活的悲伤与快乐真的只隔了一层窗户纸。请勇敢地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请相信一句话:“请用让你快乐的方法活下去,一切都会顺利的。”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4

人民饱受折磨!但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如同黑暗的中国重见光明,我们的革命也从此有了方向。

今天,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四周偶尔听见一阵翻书声和笔尖飞速滑过纸张的声音。窗外是一片初春的景象,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快乐地生活、学习。回首中国当年所受的耻辱与不平,我不禁感到热血沸腾。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亲爱的祖国,她的身躯已是千疮百孔,她的脸庞饱经风霜。作为中国人,没有一个人不为此感到痛心。甲午战争、抗日战争,这一个个战争刻骨铭心。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民英雄牺牲!伟大共产主义战士_曾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_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浩气凛然,坚贞不屈。面对敌

人的劝降,_痛斥他们:“让我投降?休想!”刘胡兰的事迹令我们痛心,毛泽东曾说刘胡兰是“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她牺牲的时候和我们差不多大,而我们现在,也能像刘胡兰那样英勇不屈吗?江姐说过这样一句话:“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句话,令今天的我们感慨万千,一个女同志,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竟能说出这样铿锵有力的话来,足以令全国人民敬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新中国,他献出了自己仅仅十九岁的生命。

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国家,宁死不屈;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和平的今天,带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走向富强!这就是共产党,这就是不屈的中国人!

如今,已是21世纪的第20个年头了。而中国,却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各种资源严重不足。我们的科学技术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新的陷阱和挑战,而这些,正需要我们这一代去解决。我们的国家需要新的人才,就如同房子需要支撑它的房梁一样。因此,我们就要做这一根根“房梁”。

在党的_岁生日之际,我要把一个中国共青团员的心声告诉我们伟大的党!现在,我已成为一个光荣的共青团员了。共青团,是共产党的有力后盾,是中国未来的栋梁。我立志要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再创辉煌!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5

今日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功夫熊猫》,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部电影其中有很多的寓意,下头来看一看我讲这件故事吧。

一个熊猫大侠,到处行侠仗义,一向想找到一个对手,当他跟五侠决斗时,突然听到一声:“快起床,不然要迟到了。”哦!这原先是一个梦。做梦的是阿宝,阿宝梦想成为神龙大侠,一天,乌龟大师要选举神龙大侠,阿宝很想去看,好不容易来到了泰山,刚要进去,门就关了,阿宝很想明白谁是神龙大侠,他自我制造一个烟花椅,飞进了现场,却阴差阳错地被乌龟大师选中了。同时,天意,狸猫师傅派人去提醒关大龙的侍卫。却因为狸猫大师派的人一个羽毛,却把大龙放了出来,大龙出来夺到神龙秘笈,刚开始师傅认为乌龟大师选错了,想把阿宝赶走,之后乌龟大师在死之前对狸猫大师说:“世上没有意外。”狸猫开始相信熊猫是神龙大侠,狸猫发现他吃食物有功夫天赋,利用食物慢慢地训练他,他最终练成了,五侠之首娇虎决定独自消灭大龙,其余四侠也跟随娇虎一齐去消灭大龙。结果失败了,大龙来到了和平谷,狸猫想要阻止他,却下不了手,大龙看到了神龙秘籍,什么也没有,阿宝来了,他告诉大龙,神龙秘籍什么也没有,其实就是你自我。阿宝顿时领悟,决定单挑大龙,拯救和平谷,最终最终胜利了。

有一处,我记忆尤深,就是乌龟大师说:“世上没有意外。”对!世上也没有巧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6

看完日本影片《人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影片以震撼人类心灵的艺术,打动了千万观众的心。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外国优秀影片。我觉得这部影片最感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以弘扬人性为目的、以真实的历史遗留问题为题材,描写和讲述了二战后发生在日本的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影片以无可比拟的艺术震撼力和血泪呼声,控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生活造成的无法挽回的痛苦和不可平复的创伤。

有些人看完影片后说:“乔治的母亲八杉恭子心太狠了,连亲生儿子都不肯认,还将那把刀子扎在他心口上……”,我觉得这样的评论未免太浮浅了。这难道单只是乔治的母亲的罪过吗?的确,当八杉恭子在公园和乔治见面时,将刀子捅进亲生儿子乔治的胸口时,我的心剧烈地颤动了!难道这就是人类、这就是母亲和儿子在忍痛分别二十多年后重见的结局吗?是谁造成这样的悲剧呢?不言而喻,是战争,是罪恶的战争!

人物的心理描写与内心世界激烈的冲突以及真实的历史场面在这部影片中被刻画和演绎的淋漓尽致!八杉恭子的确心狠手辣,但是,仅凭这样一个评语是无法揭示出促使她下此狠手的动机和深藏背后那沉重的历史因由的。

乔治是一个本性天真可爱的、由二次世界大战造就出来的美、日混血儿。在战争中,他的母亲(日本人)八杉恭子在被一群美国士兵污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当她决定以自杀来洗雪所遭受的人身污辱时,是乔治的爸爸,一个美国黑人士兵出于善良本性和同情之心,挽救了她年轻的生命。尔后,他们结婚并生下了由罪恶的战争所造成的畸形生命--他们的儿子乔治。

接着,由于战争的结束,老乔治不得不随其所在的军事基地撤回美国,这又造成了他们痛苦的离别。可是,二十多年后,乔治和他的父亲因无法忍受美国种族歧视的迫害与非人待遇,加之在美国的乔治已长大成人,非常思念母亲,于是老乔治通过撞车的方式用鲜血为儿子换来路费,让他到日本寻找亲生母亲。

而此时的八杉恭子早已再婚生子,并成了赫赫有名的服装设计艺术家。为了维护她自己的地位和家庭的名誉,八杉恭子竟然不肯认她的亲生儿子。乔治感到绝望了,他那颗纯洁、正直、年轻的心仿佛被践踏在污泥之中。非但不肯相认,八杉恭子还要亲手杀死来找自己的黑人儿子,当乔治把母亲扎在他衣服上并不太深的刀子用自己的双手奋力插进自己的胸膛,并痛苦地跪倒在地,在不断流淌的鲜血中一步一步爬着去追赶他的亲生母亲时,我几乎到了声泪俱下的地步。而此时,伴随曾记忆着他们母子深情的见证--那顶旧草帽从山崖上随风而去的画面,响起了那首永世不衰的《草冒歌》,更是把我已失控的情绪推向了情感的悬崖绝壁……这,才是对人性的终极描述、是电影艺术的颠峰之作和前所未闻的人性揭密!

《人证》,多么真实感人的描写,多么震撼人心的艺术!这不单单是乔治的母亲向亲生儿子捅了一刀,更是罪恶的战争和无情的社会将他_到了人性的死角、向他捅了致命的一刀啊!

影片中,东京警事厅的侦探栋居的形象也是十分感人的。他的鲜明个性,对自己祖国人民的爱以及他那掩盖在刚毅、果敢的性格背后的深深的同情心,无时不在我的心里激起强烈的反响。特别是最后,当另一个侦探宣布逮捕八杉恭子时,他拦阻了他的助手,而让八杉恭子自己凭着仅存的一点人性和尚未完全泯灭的良知去惩罚自己。这个情节安排的多么合乎逻辑,多么合情合理和富有人性!在良心的拷问和伦理道德的谴责下,八杉恭子最终驾车向雾霭迷濛的山峦飞驰而去,她用尽力气把手中的草帽抛向山谷,自己也纵身跳下了悬崖。麦秸草帽在山谷里飘落、飘落,山谷里又响起了乔治关于草帽的歌声……那深情悲泣的音调,那感人肺腑的歌词让人听着如撕心裂肺般的难受啊!

看了影片《人证》,我的思绪在不停地翻滚,我的心被深深地打动!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那顶旧草帽的故事,插叙的如此贴切、到位!加上那首催人泪下、包含血泪情感的歌曲Mama,do you remember,that old stra what……,永远回荡在我的心中。我坚信,只有看过《人证》这部电影的人,才能够完全理解歌词中所饱含的一个儿子对亲生母亲的眷恋和可以用生命相随的深厚感情、也才会感受到血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首《草帽歌》!它如泣如诉般向世人展示出:当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被无情地揉碎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无法解脱的痛苦与无奈和必然的人生悲剧的大结局。

看过《人证》我在反复思考,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时候,以何种力量,才能铲除那制造人类无比痛苦的悲剧根源??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7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看完《满江红》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再一次感慨信仰的力量。

岳飞深陷囹圄直至身死,遗志犹存,“精忠报国”亦存。

电影里面直至最后阶段才揭露了整个事件的最终目的,不是刺杀秦桧,是要回岳飞的遗书,证明岳飞的.清白,澄清事实。张大他们筹划多年,以命设局,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推动一环又一环,十分壮烈。

《满江红》这首词一出,真的泪目,一个铁骨英雄面对诬陷仍心系国事的无奈与愤懑。

是啊,细数历史上的奇迹,都是信仰带来的能量。近有新中国成立以来飞速的发展,远有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怎么写电影观后感篇8

大年初一看《流浪地球2》,电影拍的很震撼,但其实没看太懂,近3个小时,看得脑袋发胀。半夜睡不着,便坐起来重看原著和影评,才算有那么一点拨云见日,不吐不快。

原本为了应对危机的措施,成为了危机本身。

这是流浪地球计划所遇到的最大的麻烦。也是整部电影的矛盾点。想必过去的疫情三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比起美国倡导的方舟计划,让极少数有地位有钱的人得以逃离,绝大多数人留在地球等死,很显然,中国科幻界所要追求的价值观是一定要带着地球跑,哪怕要付出几代人受苦受难的代价,至少跟我同年同月生的又是济宁老乡的导演郭帆是这么拍的。

你是想降低自己当下生活的质量,去应对一场可能百年以后才会遇到的危机?还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这片刻的愉悦?

如果有一天告诉你,要让你受苦一生,才能求得人类文明的延续,你愿意牺牲你这一生吗?很多声音会说,凭什么要牺牲我,人类文明延续不延续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悲观地认为,当下世界的年轻人是属于躺平的`一代,这些人甚至连下一代都不想生了,他们会在乎以后会不会还有人类文明?

其实可以思考一下,人类文明的存在,是为了部分个体的满足还是为了广大人类群体的幸福?危机来临,是选择牺牲一部分人的生命,来保障少数人的生活质量,还是说为了绝大多数个体的存活,而牺牲少数人的生活质量?

刘慈欣老师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9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