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鸡毛信》观后感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对影片的看法和感受,从而促进人们的相互交流和理解。要怎么写电影《鸡毛信》观后感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电影《鸡毛信》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1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无数的民族英雄,比如:刘胡兰、草原小姐妹、王二小等等。他们的事迹一直被人们传颂着。而今天我有幸欣赏了关于抗日小英雄——“海娃”与日本鬼子斗争的影片《鸡毛信》。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名叫海娃的放羊娃给八路军送信。他利用每天的放羊时间站岗放哨,监视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来扫荡,他就推倒旁边的消息树,通知村里的人赶快转移。一天,海娃爸爸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他把一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被日本鬼子发现了,海娃巧妙地将鸡毛信藏在了一只老羊的大尾巴下面,并与鬼子巧妙周旋,主动寻找机会。海娃把鬼子引到一个山沟里,趁机向山上跑去,鬼子发觉后,立即追赶并向他开枪。海娃的手中了子弹,但他非常勇敢,奋力向山上爬去,最终将信送到张连长手里,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海娃那勇敢机智、顽强不息的精神让我深深震撼了。初遇敌人时,他面不改色,冷静坦然地用智慧与敌人斗争着,因为在这生死悠关之时,必须主敌人放松警惕,才能有完成任务的可能。在敌人夜寐时,他小心翼翼地逃离了包围圈,而当时,而当时年纪小小的他完全可以赶着羊溜回村,但是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舍弃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小羊羔们,这是多么艰难的决择啊!可见海娃是一个非常无私的孩子。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当海娃与侵略者的斗争中被误击时,依然用手紧紧地握着信坚强地爬到张连长身边,亲手将信递给了张连长。嘴里还忍痛说了几句话。看到这里,我感慨万千: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气就能不顾自己的痛楚,誓死完成任务而自己呢?虽然我们做不到象海娃那样英勇,但是我们可以向他学习,让自己变得坚强,遇到烦心事不该埋怨别人,而是要反思自己,坚强的面对现实。这部影片是一部振奋人心的歌曲,鼓励我前进。
海娃,你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你学习,致敬!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2
上周一的下午最后一节队会课,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鸡毛信》这一部爱国主义形片
电影《鸡毛信》的大概内容是:有位个儿童团团长叫海娃他只有十四岁,有一天,海娃正在放羊,海娃的爸爸急忙给海娃一封插有鸡毛信,让他赶快送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揣好信,赶着羊去送信,突然,西山山顶的``消息树``倒了。不好,日本鬼子进山了,这时小路不能走,海娃只好走大路。不巧这时,大路上来了一批抢粮的鬼子,怎麽办呢?海娃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立刻把信藏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察,谁知鬼子饿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赶进了羊圈里,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们睡着了把鸡毛信一揣逃了出来,飞快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
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区区一个十四岁的海娃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不简单。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越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3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鸡毛信》,片中的海娃不怕危险,机智勇敢的突破重重困难,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的张连长。
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作掩护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鸡毛信。儿童团团长海娃在给张连长送鸡毛信的途中遇见鬼子,并与鬼子机智斗争,最后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影片结束了,我的心中却是感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想着如果没有这些革命者的牺牲,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美丽的祖国;想着如果没有这些爱国者的付出,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值得祖国骄傲的好少年!平时我是个胆小的小女孩,现在我要彻底改变自己,做一个勇敢、沉着、机智、敢于的小女孩。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
欣赏着海娃的聪明机智,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算起来,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我们现在呢,不愁吃来不愁穿,只要一门心思读书,还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许还有人会时不时在父母怀里撒娇呢!而小海娃呢,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站岗被鬼子抓到,宁死不说出八路下落,还巧妙地把敌人引入了伏击圈。试想以现在的我们处于那个时代,别说与鬼子周旋,就算走两三里山路,说不定也会退缩呢!所以,海娃的所作所为,才是我心中真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完这部影片,我思绪万千,想到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想想战争时的小红军,我的心里荡漾起伏:在战争时,小雨来,小嘎子,小萝卜头.....这些人不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我们的美好的生活不都是他们换来的?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4
4月17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鸡毛信》,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只要鬼子进村了在山上的人们就会把信号树和稻草人给放倒来告诉人们鬼子进村了。
有一天鬼子进村了,海娃的爸爸让海娃把《鸡毛信》给张连长送去。海娃正要出发的时候看到了鬼子,海娃机智的把《鸡毛信》放在了羊的身上,因为日本鬼子想吃羊,他们还赶不走羊就让海娃给赶羊,并把海娃抓了起来。晚上海娃就趁着鬼子睡觉就逃了出来,可又被鬼子抓了回去。白天鬼子让海娃帮他带路,可海娃故意把鬼子带到另一个地方,趁机就跑了,后来海娃看到了张连长把信交给了他,海娃自己却累倒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钻到爸爸妈妈的背后,让爸爸妈妈帮我们解决。自己每天像在蜜罐里一样生活,却曾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开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们就像一个柔弱的蚂蚁。再看看海娃,遇到什么事情,都冷静处理,认真处理;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退缩。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海娃依旧那么冷静,任凭日本鬼子怎么打骂,他也不说,气得日本鬼子团团转。在自己体力微乎其微时,还坚持不懈,继续送信。再看看我们,如果我们是海娃,在日本鬼子的刀下,我们肯定会泪流满面,把所有事情都招了,并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在日本鬼子身旁点烟倒酒。多么可耻啊!
我们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和别的同学比谁的衣服更漂亮些,以前的小孩为了报答祖国好好学习,而我们却连自己以后都没想过。所以,请我们孩子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开出新的世界,更要努力读书,长大后报答祖国!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5
星期三,是“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了看电影的活动,每位同学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看得电影,去各班观看。我却选择了“鸡毛信”这部电影。
“鸡毛信”主要讲了:海娃是一个牧童,专门放羊。有一天,共产党叔叔交给他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让海娃亲自交到三王村的王师长手里,于是海娃拿着信出发了。走着走着,海娃看见鬼子正向这边走来,赶紧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下面。他被鬼子捉住了,但是,海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出了鬼子的魔掌。把信交给了王师长。
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海娃,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电影里的一位牧童,更是电影中的小主人公。虽是牧童,但竟然靠自己聪明的智慧,和鬼子周旋,机智勇敢的赢了那些“笨”鬼子,很是了不起哦!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把鸡毛信藏在了绵羊的尾巴下面,这体现了他的机智。有一次,在路上,海娃不小心把那封信弄丢了,他十分着急,心想:这封信可是非常重要的,上面有三根鸡毛,说明一定有十万火急的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等鬼子睡觉后,他一个人在来的路上一路小跑,寻找掉落的那封信。后来,海娃在路边的草丛里找到了这封信,他激动地苦出了声,然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羊群。
从电影中可以表现出海娃机智、顽强的精神。如果是别的小朋友的话,可能会想:反正只是一封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海娃却没有这么想,他知道这封信与一场战斗的胜利有关。
小小的信却看出了一个人的品质!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6
我读了《鸡毛信》这篇文章,被海娃的执着感动了。
文章讲的是十四岁的海娃传送一封重要情报,到达情报点的时候,鬼子却出现了,海娃被鬼子抓了起来。之后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逃出鬼子的魔爪,英勇的完成了任务。
看到海娃的故事,我非常感动。首先是海娃的机制,他被鬼子锁在铺放干草的房间里,海娃机敏的发现鬼子忘记关闭的窗户,便从窗户跳出去,又模仿大人的口音骗过哨兵逃出去。其次是海娃的勇敢。为了逃出鬼子的追捕,海娃勇敢的选择从自己人的地雷阵穿过,鬼子跟着海娃追过来,却被炸的死伤过半。
海娃十四岁就开始打仗,给部队当情报员,以小小的年纪就上战场当情报员,真了不起!海娃有打仗需要的谋略和勇气,又有情报人员需要的伪装、迁入敌人部队以及手机敌人情报等工作需要的机智。这对于只有十四岁的海娃是多么不容易!我敬佩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7
当我看完电影《鸡毛信》后,我的心情既愤怒又高兴,我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霸占我们的国家,抢劫我们的财物,杀害我们的人民;对小英雄“海娃”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不畏生命,安全传递“鸡毛信”的壮举而感到十分的敬佩。
影片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龙门村海娃的父亲是民兵队中队长,海娃则是儿童团的团长。有一次,父亲交给海娃一封关于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让海娃无论如何要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海娃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了任务。海娃非常清楚“鸡毛信”的重要性,如果“鸡毛信”落到敌人的手里,后果将不堪设想。在送信的路上遇到敌人时,他果断的决定把信绑在唯一一只黑白相间的老绵羊的尾巴下,“鸡毛信”安全了,海娃还是被敌人抓住了,但无论敌人怎样威胁、恐吓他,海娃都冷静的回答,没有让敌人得逞。海娃为了把信安全送到,手也被日本鬼子打伤了,他忍着伤痛,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消灭了可恶的日本侵略者,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以前,我看的大多都是动画片,像这样的爱国主义影片很少看,看后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机智勇敢、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遇到困难沉着冷静,不害怕,不退缩,勇敢、坚强的想办法克服。
我也有很多的问题不明白,比如“日本鬼子为什么要侵略我们国家?”,“那时的小朋友为什么不去上学?”爸爸都耐心的给我做了解答,并告诉我说:“国家贫穷落后,就会受欺负。”是啊,我们只有更加刻苦的学习,掌握好科学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和平安宁!
电影《鸡毛信》观后感篇8
勇气是石,敲出星星之火;勇气是火,点燃希望的灯;勇气是灯,照亮夜行的路;勇气是路,引你走向黎明。《鸡毛信》就是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
《鸡毛信》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这部影片讲述的是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放羊娃。一天,父亲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敌人,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绵羊的大尾巴下面,瞒过敌兵。敌人逼迫海娃带路。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敌人抓住带路。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海娃的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而海娃完成送信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敌人炮楼,并活捉了 炮塔里的日本鬼子司令。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感到很内疚,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穿得暖,吃得好,要什么有什么,无忧无虑地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和海娃对比,我觉得自己是那么渺小。海娃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他不怕危险,挨饿挨冻,最后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八路军交给他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我们要以海娃一样的许许多多英烈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高贵的品格和勇敢的精神。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为我们祖国的兴盛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