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能观后感
写观后感并像其他观众分享自己的想法,可以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和见解,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电影万能观后感参考,希望对大家写电影万能观后感有帮助。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1
《烈火英雄》这部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在面临一场火灾时,消防员们将自身安全置之度外,毅然投入到灭火战斗中。
为了保卫城市和人民的安全,他们舍弃自己的情感,服从调度,听从指挥,响应快速,再危险的关头都整齐划一,勇敢无畏地面对熊熊大火。
作为中国首部大规模展现消防员工作和生活的影片,除了在大银幕上展现最真实的英雄形象之外。这次《烈火英雄》,并非仅聚焦火场救援这一事件,更是把视线投向了那些身负重任的烈火英雄们,和他们在生死存亡之际最为温情真实的一面。
片中有这一幕:一个年轻消防员在面对眼前步步逼近的大火时,哭着一再地问:“队长,我们现在怎么办,我们在这等死吗?我不能死啊!”而杜江饰演的队长只能努力控制情绪安抚队员,拿出手机让队员给家人留下一段话:“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干了什么,父母在的和父母说,有孩子的跟孩子说!”
在濒死时刻,他们仍然带着坚强的笑容,告诉家人自己的思念和爱,告诉家人要照顾好自己,告诉家人自己从不后悔……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青春正好的年纪,也对亲情爱情友情有无限眷恋,更对这个美好的世界充满着想象和好奇,但“消防员”三个字,就意味着舍己为人、以及必要时候的牺牲。
电影刻画了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他们的汗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令人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他们才是我们真正值得敬佩的英雄。
还对这些替我们负重前行,当代最可爱的人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2
新年的第三部电影——《奇迹·笨小孩》。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奇迹的出现。而“奇迹”又包含两个意思:个人的奇迹,深圳的奇迹。其实就是一句话“每个人创造出的小奇迹,汇成了深圳的大奇迹”。
这个成功,真的是一个奇迹。景浩在母亲因病逝世,妹妹需要手术,但连房租都交不起的情况下,还能够创业成功。这个奇迹看似真的很偶然。但它是一定的,他必然会创造一个奇迹。从电影里,可以看出他的.专业:他能把每一种手机的拆卸方法,都整理出来。可以看出他的创新:他能够想出,次品回收再利用,这个在国内没有先例想法。可以看出他的坚忍:无论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忍住,且坚持下去。所以这个奇迹是必然的。
这种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其实很常见。无论怎么偶然的事情,它肯定都是必然的,因为它有自己必然的因素。看上去的奇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完美的好运气。而是一个优秀的人,如何把握住每一个优秀的机会。
每一个偶然,背后都是必然。在今年的冬奥上,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没有拿到奖牌,但频频霸占冬奥热搜,这种现象就给人一种奇迹的感觉。但是我们把镜头对准比赛场,他优美的舞姿,让央视的解说词,用尽了从古至今最华美的词藻;他拼搏的精神,勇于挑战4A的极限,连华春莹都为他加油。多偶然的现象,但回看之前的中国杯,他意外与闫涵相撞,导致身体七处受伤。简单处理后,依然回到赛场上,虽然四分多钟的比赛,5次跳跃,落地都摔倒了,却依然拿到了银牌的好成绩,因为技术分高,基础牢。
他用日常的训练,用自已的疼痛,用辛勤付出和汗水收获的必然,对冲赛场上事故的突然,让他成为令人钦佩的“偶然”。他用赛场的拼搏,用坚韧的毅力,用能站起来就绝不躺下的必然,对冲一次次比赛的突然,让他成为令人羡慕的“偶然”。羽生结弦绝对是花滑史上的奇迹,这些看似偶然的奇迹,都有必然的支撑,他们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最后绽放出的美丽的花朵。
景浩的专业、创新和坚忍,让他成功。羽生的技术、拼搏和毅力,让他奇迹。请不要觉得,奇迹很偶然!其实每一个偶然,背后都是必然。偶然,是空中夺目的烟花。必然,则是毫不起眼的引线!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3
时隔多年之后,自己又一次观看《千与千寻》,不想竟是与一群小朋友一起坐在电影院中。曾经的记忆和感受早已模糊不清,但这一次却是真真切切的印象深刻,或许这才是成长之后应有的感悟。宫崎骏的作品就是这样,在温暖、纯真、唯美的背后,总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让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内容,展开不同的联想,体会不同的情感。
身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千与千寻》中自然少不了精彩深刻的细节,比如刚开始千寻怀抱里同学们送给她的香豌豆花,花语是“永远的离别”,爸爸在刚通过油屋时所说的“泡沫经济”一番话,让电影,与当时的社会实际直接相连。这样的细节很多很多,都在电影里,等着大家发掘。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去概括《千与千寻》,那么我pick的词语,会是“成长”。毕竟宫老爷子也说了,这部电影送给10岁的孩子。大家都在成长:千寻在成长,白龙在成长,无脸男在成长,“宝宝”在成长,妖怪们在成长……看着电影的我们,也在成长。
或许我不是一个优秀的影评人,不懂那些专业知识,但我很真实,想我所见,写我所想。
第一篇千字影评,送给不朽的经典,《千与千寻》。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4
2014年7月24日,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上映,我赶上了本日最后一场。我走进影厅的时候,广告刚好播完。想不到的是,电影开场的第一句话是影片中的次要人物,这是否是想告诉我们,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主角。
说起导演韩寒这个人物,我是在他成名已久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人们早就已经,把韩寒郭敬明放在一块了。书店里的专柜也把他们俩的作品放在一块。那时候,韩寒也好,郭敬明也好,我都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只问其名而来而已。浏览过后,我把《三重门》买走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因为《三重门》让我感觉到了文学世界的趣味,文字的巧妙,管他什么深意什么水平。《三重门》独特的表现方式让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用了一种不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式去表达。
回到《后会无期》,整部电影都以“灰尘”作为主色调,人物造型沧桑颓败却又是那么充满活力。台词设计让我感觉,《后会无期》更像是部小说,依然是像他的小说一样,突然会让人忍俊不禁地大笑。我的笑声并不刺耳,因为一阵娇笑声掩盖了我低沉的笑。我转身看看,真想不到《后悔无期》也能有这么多女生,居然占了7成。她们大概是看完《小时代3》再过来看笑话的吧。因为,就离我不远的女生来看,电影看场时根本就没抬头,无聊的玩手机,一副不耐烦欲愤然离场的模样。可是终于到笑点爆金句的时候,她就跟着一起大笑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人说这部电影就是段子,金句拼凑而成的不知所谓的东西。敢情你们是这样看电影的!)
《后会无期》没有我预期的深情,反而是一种飒飒的悲凉。
江河,这就是个应试教育的悲剧,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在旅馆要逃跑时居然还要带着妓女跑,“快跑啊,你不要名誉了!”很傻很天真,却很真情,有血有肉的男子。本是滔滔江河,却甘愿为小溪。
马浩汉,这是个命运悲惨的人,然而他的悲惨不在于他自己说的,做过很多事情,理想无法实现。他的悲惨体现在和刘莺莺在台球室那一段刘莺莺说的话,那些真相。一个自己暗恋了20年的女人居然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是妹妹),一个炸弹炸开又一个炸弹扔来,自己父亲并不是航海出事,而是无情地将他欺骗,然后抛弃了他,却又背后求别人默默关心他。说到底,马浩汉的父亲也是个悲哀。
周沫,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这个女子却是决不回头,她追逐自己的梦想,却还没看见梦想的尾巴,却依然坚持,甚至忘记自己家乡(那就把房子炸了)。她见识了世态的炎凉,却也不忘强颜欢笑(如果你们混好了,就不会来找我了)
苏米,一个活在废墟里的惊艳美女,她的一生没有对错,只看利弊。她压抑了自己的爱恨,含泪苟且过一生。
阿吕,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做骗子,确实不容易,人烟稀少的地方是用来打劫的,不是用来骗人的。阿吕至少也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故事也未必是假的。正如江河所说的,可能他也有苦衷呢。
他们这么一群追逐世界的人,前路却是布满扬起的灰尘。那些相遇的人,扬起了漫天灰尘,各自在其中,也不知道何事能够相遇。
后会无期,相聚有时。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5
狂风,烈日,险峻的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被铁链束缚在峭壁,头顶盘旋着鹫鹰,起伏的胸口上钉着一颗金刚石钉,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
西风,残阳,枯黄的芦苇荡中,共产党人刘忠良被竖直地捆绑在柱子上,一根粗大的钢钎钉穿胸膛,行刑的铁锤敲打钢钎,听到的没有恐惧,只有不屈的斗志。
电影《大火种》震撼心灵的一幕,竟像极了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种造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场景。不同的是,普罗米修斯是不朽的神,而刘忠良是血肉之躯的共产党人;普罗米修斯保护的是温暖人身的物质火种,而刘忠良守护的是照亮人心的信仰大火种;普罗米修斯只有一个,而刘忠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有千千万万。
芦苇荡之于高加索,“泥汉”(长工)党员刘忠良之于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类比似乎对比过于强烈,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样的碰撞贯穿于观影始终,却不让人觉察有半点突兀。让碰撞化为激荡的正是影片的主题——信仰。
信仰的传播需要种子和土壤,故事设定的鲁北村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容易扎根的土壤。黄沙,枯树,泥坯房。白色恐怖时期,这里被束缚的'不仅仅是妇女的小脚,还有人们反抗压迫的意志,这里贫瘠的不仅仅是盐碱土地,还有人们的文化知识。贫乏、饥饿、荒凉,黑暗是这里的主色调。
从“济南府”归来的共产党员涉险带回的《共产党宣言》,为村民们在黑暗中燃起一点亮光,但环境险恶,如果白色恐怖的邪风吹灭火种,一切重归黑暗。在先进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在村民中传播信仰的种子,从“炕头学习会”到“枣木棒子”宣传戏,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向“马大胡子”要馍馍变为共产主义向往。“种子扎根需要土壤,能成为土壤,好!”烈士的鲜血化为信仰成长的土壤,火种终于燎原,带领人们走向了光明。
《大火种》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坚持的洗礼,无论是高加索山,还是芦苇荡,都需要“普罗米修斯”般的信念。95年后的今天,无论角色、岗位,每一名党员都是共产主义火炬的接力者。火种,代表着光明与温暖,是全人类的福祉;信仰,是方向与力量,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党员,我将怀着坚定的信念,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融入、成长、贡献,与全体天府新区电网人一起,送出光明,传播温暖!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6
电影故事发生在1942年,当时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展开了大扫荡,我国八路军领导人民群众,利用地道战联合抗日,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当日军来扫荡,八路军提前探知了消息,积极组织大家准备作战。八路军看见日本的武器先进,而且人很多,再加上伪军,几乎没什么胜算,但是撤退也来不及,只能硬拼。敌人有七八门大炮,一门大炮的威力很大,甚至可以轰掉一座房子,而八路军只能用枪和手榴反击,最终寡不敌众只能后撤。
八路军撤退以后,队长和大家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提议说:“我们可以挖地道,把每个村子的地道都连起来,这样日本鬼子无论搜多少次,人们只要一钻进地道,就可以躲过日本人的搜捕。”说干就干,大家立刻开始行动。
地道挖好后,没过多久日本人又来扫荡,人们全都躲进了地道里,日本人没有任何收获,只能气急败坏地把村里的房子都烧光了。后来有一次,日本人发现了地道,就往地道里放毒气;幸好人们早有防备,用被子堵住了入口,把毒气引到了水沟,人们都活了下来。
可是这样被动也不是办法,队长想出了一个计策:“我们可以把村里的每个房子都挖一个地道,再在房子的方砖上打几个小洞,当作射口和瞭望口,要把地道隐藏好。”布置完一切,大家决定把鬼子引进村,歼灭他们。八路军和当地百姓一起团结一致,最后消灭了扫荡的日本鬼子。
地道战是我国抗击日军侵略的一个战术,还有许多许多的战术应用在抗日前线,如地雷战、麻雀战等等,最终使我们中国人民在没有先进武器的.情况下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这是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更是他们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才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这部电影深深地让我震撼,我看到了咱们中国人的智慧,他们团结一致,想出了许多办法把侵略者杀个片甲不留。再加上人民的勤劳和顽强,保卫了家乡,也保卫了祖国,我想说:“这些战争中的人们都是英雄,中国是永远不会被打倒的!”生活在和平的今天,我觉得自己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强大的国家,就要挨打;我更加崇敬那些为我们付出生命和热血的烈士,我想对他们说,我一定会认真学习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电影万能观后感篇7
鞍钢一个普通养路工人郭明义,从部队到地方,从工厂到家庭,十六年来只图奉献,不求索取,让人从不理解到理解,由观望到积极参与,成为以实际行动学雷锋的标兵,他图的是什么呢?并不是功名利禄,只是一份心安,一份良知,一份普通中国人的普通而伟大的情怀,一份平凡但生动的人生答卷,一记掷地有声的回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优胜劣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传承。同样,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追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向往,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胸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奉献。
电影《郭明义》观后,心灵受到强烈地震撼。当年的雷锋精神,少年时代曾唱着歌儿的学习,无论社会还是校园里一再提倡,不知几何时,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被岁月冲淡了颜色,经济利益至上的今天,我们的精神家园里还有些什么?我们荒芜了什么?我们还会不会记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殷意?
人的渺小是相对的,精神的映射却是无穷的。螺丝钉精神,哪怕在他人眼里显得傻、哪怕穿着不时髦,哪怕学问不高深,但其心灵的美是挡也挡不住的。
被誉为当代“雷锋传人”、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辽宁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用其内敛而挚热的爱,彰显一个普通工人阶级的高尚情怀,他不说什么,不图什么,不奢望什么,但正是这些不介意,让他无意中见证自己平凡中的伟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见证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这句话。
教育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我们淡漠教育多少,我们将来的社会发展就会被贻误多少,这是无须争辩的事实。前人曾经是历史的主人,我们是时代的主人,后人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以人类的精神层面关系到社会的内涵和风气,人文底蕴更是我们潜移默化中体现的一种本质。奉献精神是任何时代都不能丢的精神,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郭明义已成为当代人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多几个郭明义这样的人,我们的国家何愁不更加兴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更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
央视春晚,见到了郭明义充满笑容的脸,也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国家对平凡人的重视。红色,不但是中国国旗的颜色,不但是心的颜色,更是我们国家自强不息、努力发展的底色。《郭明义》这部电影,实为教育意义的大片,旨在激励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热情讴歌时代精神。不断弘扬雷锋精神和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楷模郭明义,把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说雷锋曾被喻为螺丝钉,那么郭明义就是一只为国不计个人得失的辛勤奉献的小蜜蜂。国家对郭明义精神的大力提倡,是奉献精神传扬的最佳表现方式。只有国家高度重视,国民思想道德水准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相信,正因郭明义这样的人的存在,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