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赤壁观后感范文大全

电影赤壁观后感范文大全

时间: 慧怡2 电影观后感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赤壁观后感的精选范文吧。

赤壁观后感一

这部赤壁已经不是《三国演义》里的原汁原味的赤壁之战了,已在原有名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大的改变恐怕要数周郎这个人物了吧。

在《赤壁》中,周郎风度翩翩,豁达大度,精通音律。在里面,周瑜与诸葛亮是音乐上的知音、战场上的盟友,再不是小说中那个鸡肠小肚,嫉贤妒能的周公谨啦!他和诸葛亮一同品茗茶、弹古琴,还为小乔接生过一匹小马,两人建立了一段深厚的友谊。

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电影把计除蔡瑁、草船借箭两个故事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上演了一出箭锋上的友谊大戏。在这里,是蔡瑁、张允自己去江上射的箭,而不是曹操下的命令。诸葛亮借够了十万只箭之后,却故意放走了一条插满箭的船,使曹操疑上加疑,而错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而诸葛亮因此借不够十万只箭,本来周瑜可以杀了他,但他却暗中添了六百只箭,建立了这段交情。记得福建曾经有一道高考话题作文,是关于“假如诸葛亮借不够十万只箭”。我猜大概编剧本的人就是借鉴了这道作文题目了吧。

《赤壁》里少了庞统献连环计的情节,连锁战船是精通水战的蔡瑁设计出来的;少了周瑜夜探曹军水寨的情节,却多了孙权妹妹大胆潜入敌营,刺探军情,绘制曹营扎寨地形图;少了周瑜设鸿门宴宴请刘备的情节,却多了孙权妹妹和刘备的一段难忘的经历;此外,还多了甘兴部下偷牛的事件,周瑜知道后暗中创造机会让他们改过自新。

除此之外,电影还特别增加了几个情节。

第一,曹军瘟疫流行,死了很多人,曹操将得病死的士兵送到江南岸,让孙刘联军染病。此时,周瑜还借机安排了刘备的离去,盟军的瓦解,令曹操轻敌致败。

第二,电影中没有黄盖诈降的情节,却有了小乔因为没有欠东风,单船过江去找曹操,两人一起闲聊以前旧事,还一同品茶(可惜曹操不懂得品尝)。小乔之意本来是希望曹操能为她而放弃杀戮,可是,两人品茶却因此使东吴得到了一个火攻曹军水寨的绝好机会。如果东风没有来,周瑜没能够打败曹操的话,那么小乔将再也不会回到周郎身边。这也正好符合杜牧的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安排也符合情节安排。

第三,赤壁之战的最后结局却是曹操、孙权、刘备三个,在战场上相遇,兵戎相见。三国的各位主要人物都在这里碰面了。最后不是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而是周瑜他们放走的。这果然是一次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

《赤壁》虽然有些不合史实,有些夸张,却也合情合理,十分巧妙。里面的战斗场面果然精彩,惊险刺激。《赤壁》比以前《三国》的战争场面要来得精彩些。周瑜集中了兵力正面攻击曹营,先让黄盖的草船火烧曹军战船,攻入曹营,接下来还要费很大劲攻打曹军旱寨。另外,刘、关、张和赵云配合吴军攻击曹军侧翼。果真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让我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反传统的影视套餐。

总而言之,这算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

赤壁观后感二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词,还是情节,都有不少有趣之处,下面谨就所记得的部分,列举一二:

1.影片开头是曹操南征,赵云救阿斗,没有提到这是长阪坡,后面交代说,这是新野撤退。在历史上,刘备率领的是襄阳十万多百姓撤退,因为行走缓慢,在当阳被曹操五千骑兵追上,一万多士卒被骑兵打垮,不得不抛弃十多万百姓,率领几十骑向汉津逃窜。幸得关羽船队在汉水接应,才拣得一条性命。长阪坡一役,刘备损失惨重,不但一万多步骑血本无归,连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死在乱军中,如此惨烈的情节,电影中毫无表现,实在可惜。影片中说刘备竟然率领十多万百姓安全撤离,让人大跌眼镜。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骑绕到周瑜后面去跟他打陆地战,这情节有些不可思议。赤壁两岸交通应当不便,如果是平原广隰,能绕过去打陆地战,曹操早该想到。以曹兵陆地战军力之强,周瑜的数万水兵,转瞬就会被击溃,还打什么水战?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队上溯,在远一点的地方渡江,从陆地夹攻周瑜,而历史上曹操竟然没这么做,说明陆上攻击周瑜军队后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难绕攻,往往一城就可以堵住军队去路,要前进,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场陆战,在电影中虚构一个八卦阵也不大现实,那种盾牌形成的阵势,不过一人高,很容易被骑兵马蹄冲散,又不是土垣石墙,哪有分割包围敌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圆盾,还搞个鱼鳞阵,大概是模仿罗马步兵,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圆盾,况且罗马鱼鳞阵非常坚固,几匹马拉起一条绳子,绳子上串几条狼牙棒似的东西就想摧毁鱼鳞阵,似乎也有点小儿科。

4.诸葛亮去东吴劝降,鲁肃竟然说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练兵。要知道赤壁是当时孙刘联兵沿长江上溯时,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么可能预先在赤壁练兵呢?电影画面转瞬又切换到诸葛亮在周瑜兵营的画面,好像赤壁就在吴都城附近,也有点不大合理。

5.关羽、张飞、赵云的打法,有点像武侠电影,一个人撞倒几十个士卒,除非超人。连周瑜在中箭后,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飞越而起,将箭插入对方大将的脖子,穿颈而过,似乎和历史战争片有点不大谐调。而且,当时骑兵已经很发达,董卓和吕布都以骑射闻名,关羽也是策骑在乱军之中斩颜良,为什么电影里的几个主将都喜欢下马徒战呢?况且周瑜以主将之尊,贸然上阵,未免冒险了些罢?

6.诸葛亮给小马接生,周瑜说要给小马取个荆楚风格的名字,小乔说,就叫萌萌罢。萌萌和荆楚有什么关系?小乔写字平安,说取为周郎儿子的名字,也有点傻,平安这样的名字也太现代了,汉末的人绝不可能取这种浑名。赵薇被称为郡主,那时候哪有郡主这种称呼?郡主的称呼最早起于唐代,还是用来指皇太子的女儿。

7.赵薇竟然会点穴这种功夫,大大加深了这部电影的武侠片属性。本来这情节放在一般电影中也似乎无所谓,但在《赤壁》这种双方甲士弩箭对射如雨的军事片中,突然蹦出一个会点穴的女人上窜下跳,无论如何不能不让人觉得滑稽,这使得影片的性质无所归属。

8.两军对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长江。曹兵的船队竟然不是沿江岸横着一条线的排开,而是竖着形成纵深的列队,列队后才是陆地,试问哪有这么宽的江面?

9.关羽教孩子念《诗经》,似乎也不可能。汉代儒学发达,《诗经》有专门的博士讲授,关羽未必懂。当时蒙童课本主要是《论语》和《孝经》,以及《急就篇》之类,不会用《诗经》讲授。汉简中士兵习字简多是《急就篇》、诏书和算术书,似乎无五经。

10.张飞在大纸上练字,当时纸张制造并不发达,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简,电影中曹操给孙权的信都是竹简(似乎过于节省),而张飞这个穷军官竟然用纸练字,未免过于奢侈。

11.回光阵完全瞎扯,刘备哪有这么多财力去打制这样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把它磨得像铜镜一样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计算阳光角度计算得那么好,反射阳光,让对方骑兵受惊?

12.周瑜为了训练孙权胆量,让孙权一个人打老虎,而且不允许随从帮助,这无异于谋杀,任何君主都会认为这是谋反,有点胡编乱造。

再就是台词问题,半文半白,颇为失败,就不用说了。从此片上集看,整部电影暂时还没看到有灵魂,它想说什么呢,歌颂刘关张的兄弟情,抨击曹操的残暴,叙述孙权的'成长,赞扬周瑜的雄姿英发?似乎都不是,总之有点乱。另外,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这种气候对战争的影响也没有表现。当然这无关紧要,但至少显得不够精致。

当然,此片也有亮点,比如曹操船队蔽江而下的时候,虽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颇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诵:“驾九龙九合诸侯”的时候,镜头迅速拉远,俯拍船队全景,也很不错。影片中的服饰也还行,前额发两边中分,皆是西汉式,士兵纱帽也是西汉式,看阳陵俑便知,惟无赤帻。有的士卒护颈甲胄,一如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汉式。小乔穿的衣服则为战国楚式,花纹都是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花纹,和东汉末年的服饰只怕有所区别,不过这个关系倒不是很大。东汉陶俑出土不如西汉那么多,画像砖发式不清晰,袭用西汉乃至战国也是可以的。曹操给孙权的信,写在竹简上的字体,和出土汉简很相似;小乔和张飞的字如同东汉碑刻,这些都是不错的细节。

赤壁观后感三

曹操向皇上讨令,去攻打刘关张。把刘备打得连连后退,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孩子还在家里。曹操人多势众,赵云一个人带着三个人去救夫人,有一位夫人被长矛射死,另一位跳井自尽了。赵云把孩子交给了刘备。刘备和百姓们走了,关羽在那儿抵挡。关羽杀到了最中心,可是曹操没有让士兵伤害到关羽。士兵问为什么,曹操说相如赵云,关羽这样的猛将终有一天我会把他们收服。诸葛亮要去向孙权借兵,他让周瑜率领三万大军去讨伐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还是过着贫困的'生活。刘备还是编草鞋,关羽去教书了。张飞在写字,周瑜看了看张飞的字,这个张飞坏脾气,大吼一声,“你要干吗?”诸葛亮和周瑜都堵住了耳朵。这一天曹军开始进攻了,他们从陆地上进攻,诸葛亮摆了一个八卦阵,这个八卦阵是由士兵的盾牌组成的。曹军进去后,就被困在了里面。这时,诸葛亮命令变阵了,阵变了,出口都被封住了。最后他们的元帅急了,说:“见兵杀兵,见阵杀阵。”这一下子,曹军可吃亏了。蜀军拿着长矛往里面扔。诸葛亮又命令他们变阵。这时赵云赵子龙冲了出来,杀了很多官军。

赵云快不行的时候,赛展雄关羽又冲了出来,关羽快不行的时候,张飞又冲了出来,张飞没有拿武器,见到曹军把曹军的兵器折断,或者抢曹军的兵器来自己用。张飞不行的时候,赵云又冲出来。我知道这是车轮战,这回曹军的士兵可减少了不少。曹军看势不妙,用盾牌组成了一个大盾牌,蜀军往里冲的时候,曹军伸出长矛把蜀军扎死了。这时诸葛亮又吩咐变阵。他们拿着绳子,绳子上有好多流星锤,把曹军的盾牌都打到了地上,然后流行锤又把拿盾牌的士兵打死了不少,曹军急忙逃了出来。这时,诸葛亮一看周瑜,周瑜已经下去去助阵了。

曹军的元帅射了周瑜一箭,周瑜把箭拔了出来,还是再杀敌兵。甘兴来了,把刀放在了曹军元帅的肩上,问周瑜杀不杀,周瑜把他给放了。这一仗打得是大获全胜。

赤壁观后感四

前天晚上去看了看《赤壁》,基本的感想是很好玩,不管是台词,还是情节,都有不少有趣之处,下面谨就所记得的部分,列举一二:

1.影片开头是曹操南征,赵云救阿斗,没有提到这是长阪坡,后面交代说,这是新野撤退。在历史上,刘备率领的是襄阳十万多百姓撤退,因为行走缓慢,在当阳被曹操五千骑兵追上,一万多士卒被骑兵打垮,不得不抛弃十多万百姓,率领几十骑向汉津逃窜。幸得关羽船队在汉水接应,才拣得一条性命。长阪坡一役,刘备损失惨重,不但一万多步骑血本无归,数千辆辎重完全见获,连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死在乱军中,如此惨烈的情节,电影中毫无表现,实在可惜。影片中说刘备竟然率领十多万百姓安全撤离,让人大跌眼镜。

2.曹操和周瑜在赤壁相持,竟然派步骑绕到周瑜后面去跟他打陆地战,这情节有些不可思议。赤壁两岸交通应当不便,如果是平原广隰,能绕过去打陆地战,曹操早该想到。以曹兵陆地战军力之强,周瑜的数万水兵,转瞬就会被击溃,还打什么水战?如果曹兵在赤壁和周瑜遭遇,他完全可以派一支船队上溯,在远一点的地方渡江,从陆地夹攻周瑜,而历史上曹操竟然没这么做,说明陆上攻击周瑜军队后背完全不可能。古代交通不便,很难绕攻,往往一城就可以堵住军队去路,要前进,非攻拔此城不可。

3.此场陆战,在电影中虚构一个八卦阵也不大现实,那种盾牌形成的阵势,不过一人高,很容易被骑兵马蹄冲散,又不是土垣石墙,哪有分割包围敌兵的功效?曹兵的士卒手持圆盾,还搞个鱼鳞阵,大概是模仿罗马步兵,中国历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圆盾,况且罗马鱼鳞阵非常坚固,几匹马拉起一条绳子,绳子上串几条狼牙棒似的东西就想摧毁鱼鳞阵,似乎也有点小儿科。

4.诸葛亮去东吴劝降,鲁肃竟然说周郎此刻就在赤壁练兵。要知道赤壁是当时孙刘联兵沿长江上溯时,和曹兵偶然相遇的地方,周郎怎么可能预先在赤壁练兵呢?电影画面转瞬又切换到诸葛亮在周瑜兵营的画面,好像赤壁就在吴都城附近,也有点不大合理。

5.关羽、张飞、赵云的打法,有点像武侠电影,一个人撞倒几十个士卒,除非超人。连周瑜在中箭后,也拔掉胸前的羽箭,飞越而起,将箭插入对方大将的脖子,穿颈而过,似乎和历史战争片有点不大谐调。而且,当时骑兵已经很发达,董卓和吕布都以骑射闻名,关羽也是策骑在乱军之中斩颜良,为什么电影里的几个主将都喜欢下马徒战呢?况且周瑜以主将之尊,贸然上阵,未免冒险了些罢?

6.诸葛亮给小马接生,周瑜说要给小马取个荆楚风格的名字,小乔说,就叫萌萌罢。萌萌和荆楚有什么关系?小乔写字平安,说取为周郎儿子的名字,也有点傻,平安这样的名字也太现代了,汉末的人绝不可能取这种浑名。赵薇被称为郡主,那时候哪有郡主这种称呼?郡主的称呼最早起于唐代,还是用来指皇太子的女儿。

7.赵薇竟然会点穴这种功夫,大大加深了这部电影的武侠片属性。本来这情节放在一般电影中也似乎无所谓,但在《赤壁》这种双方甲士弩箭对射如雨的军事片中,突然蹦出一个会点穴的女人上窜下跳,无论如何不能不让人觉得滑稽,这使得影片的性质无所归属。

8.两军对峙的地方,完全不像长江。曹兵的船队竟然不是沿江岸横着一条线的排开,而是竖着形成纵深的`列队,列队后才是陆地,试问哪有这么宽的江面?

9.关羽教孩子念《诗经》,似乎也不可能。汉代儒学发达,《诗经》有专门的博士讲授,关羽未必懂。当时蒙童课本主要是《论语》和《孝经》,以及《急就篇》之类,不会用《诗经》讲授。汉简中士兵习字简多是《急就篇》、诏书和算术书,似乎无五经。

10.张飞在大纸上练字,当时纸张制造并不发达,官府公文也大多用竹简,电影中曹操给孙权的信都是竹简(似乎过于节省),而张飞这个穷军官竟然用纸练字,未免过于奢侈。

11.回光阵完全瞎扯,刘备哪有这么多财力去打制这样的盾牌;就算有,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把它磨得像铜镜一样光;就算能磨光,哪能计算阳光角度计算得那么好,反射阳光,让对方骑兵受惊?

12.周瑜为了训练孙权胆量,让孙权一个人打老虎,而且不允许随从帮助,这无异于谋杀,任何君主都会认为这是谋反,有点胡编乱造。

再就是台词问题,半文半白,颇为失败,就不用说了。从此片上集看,整部电影暂时还没看到有灵魂,它想说什么呢,歌颂刘关张的兄弟情,抨击曹操的残暴,叙述孙权的成长,赞扬周瑜的雄姿英发?似乎都不是,总之有点乱。另外,赤壁之战发生在冬天,江上寒冷刺骨,这种气候对战争的影响也没有表现。当然这无关紧要,但至少显得不够精致。

当然,此片也有亮点,比如曹操船队蔽江而下的时候,虽然做的特技不是很好,但也颇具震撼力。曹操在船上吟诵:“驾九龙九合诸侯”的时候,镜头迅速拉远,俯拍船队全景,也很不错。影片中的服饰也还行,前额发两边中分,皆是西汉式,士兵纱帽也是西汉式,看阳陵俑便知,惟无赤帻。有的士卒护颈甲胄,一如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墓出土弩兵,也是西汉式。小乔穿的衣服则为战国楚式,花纹都是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直裾衣的凤鸟花纹,和东汉末年的服饰只怕有所区别,不过这个关系倒不是很大。东汉陶俑出土不如西汉那么多,画像砖发式不清晰,袭用西汉乃至战国也是可以的。曹操给孙权的信,写在竹简上的字体,和出土汉简很相似;小乔和张飞的字如同东汉碑刻,这些都是不错的细节。

赤壁观后感五

久闻《赤壁》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上学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上集,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下集。听看过的人说,下集比上集更加好看。终于在星期日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了万达影城观看了电影《赤壁 决战天下》。在路上,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曹操与孙刘联军的一场著名战役——赤壁之战。片中,诸葛亮和周瑜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上演了一出出历史名篇,如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误杀蔡瑁张允……

我觉得这部影片拍得很好,它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如让刘备的军队假装逃跑,来骗曹操,从这一部分我们还能看出一点:曹操很轻敌。他竟然说孙刘联军是乌合之众。这部电影的台词也编的很好,搞笑之中又耐人寻味。

这部电影向我们呼吁了一个主题:让战争永远停止吧!在影片中,小乔不顾危险,独自一人前往曹营,跪在了曹操面前,恳求他:“求求你了,停止这场战争吧!我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呀!”而曹操却始终不搭理她。到最后小乔把刀放在脖子上时,曹操还笑着对她说:“别闹!”这句话表面很搞笑,其实它是一种队东吴的讥讽,这让小乔听后不禁伤心落泪。战争中,两方都死伤无数,让人看得颇为揪心。战争结束后,东吴赢了,可周瑜却说:“这场战争我们谁都没有赢。”这句话我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现在,中国已经很和平,可是还有个别国家弥漫着战火硝烟。布什根本不知道伊拉克人民的痛苦,在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让许多无辜的伊拉克人民永远离开了人世。还有许多人没地方住,有的人没有东西吃,甚至饿死在大街上.

让战争永远停止吧!不光是我,全世界人民都希望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和平相处,不要纵向着去统治世界,有什么能比和平更重要的呢?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