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600字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600字

时间: 福臻2 电影观后感

《十月围城》讲的是清朝时期,孙中山想从香港开始起义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特意跑到香港,准备开辟一个崭新的中国。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挑选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1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清朝末年,一九零六年时,清政府羸弱,外墙侵略,民不聊生的国情。在水生火热中,国父孙中山先生率领着一批仁人志士,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该片以时间为线索,拍摄了孙中山先生到香港前七天至达港之日发生的刻骨铭心的事件。

影片用饱含深情的镜头,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貌,刻画了一群伪走向共和到死不顾,引颈就戮的英雄人物。他们以自己强大的人格魅力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意识--商人、学生、老板、脚夫、苦力、赌徒甚至乞丐,这些人参与舅父孙中山先生的目的多种多样--为了老板,为了兄弟,为了爱情,为了救赎,但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那些安静的灵魂已浸染了一份革命的崇高,值得所有的人仰望和铭记。

《十月围城》中所暗含的情感是无法简简单单用言语来表达的。电影中的父子情、夫妻情、兄弟情和儿女情在导演的拍摄下勾勒出一个个侠骨柔情的热血男儿。一向演正派的胡军,此次在电影中十足的演了一个大恶人。这个暴躁但忠烈的清军官阎孝国被胡军演活了。那份报效朝廷的愚忠、顽固和病态都融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可谓入木三分。也揭示了再那个年代里,那些腐朽的制度和思想,那些与历史潮流作对的人,必将为自己的愚昧行为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十月围城》的商业性也暴露无疑。作为一部爱国片,它的明星阵容巨大,青春偶像李宇春也加盟其中,虽然演员阵容仍敌不上《建国大业》,但它的商业性仍带给它无限的商机。

华丽的武打动作,在熟悉甄子丹的影迷为之尖叫。每一场打斗戏都场面恢弘,气势磅礴。不愧为武打之星,影片画面感冲击力强,有一贯香港片的影子。但它所特有的爱国情感,又是先前的香港片所没有的,也是无法比拟的。

影片中,我喜欢那个李重光。他和我们一样是学生。差不多的年纪却有如此伟大的目标。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不贪恋富贵之家,他目光炯炯地宣扬革命,他坚定着革命的理想,但也惧怕死亡的真实。他说:“我闭上眼,看到的是中国的明天。”他用鲜血染红了最后一秒。

同样的年纪的我们,在那个年代里会怎样选择。我们是做亡国奴,还是顺应历史的潮流去推动革命的进程。或许我们彷徨,我们无助,但我们能否像李重光一样,为哦了新中国的明天,而挺身而出。

辛亥革命胜利了,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而我们可知道,在胜利之前,有多少烈士牺牲了。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去换来新的世界。他们肩上所扛着的是民族的责任,他们看到的是希望和曙光。

我们身处在和平的年代里,或许我们不需要像他们一样去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报效祖国,但是我们仍要有一颗奉献的心,有一颗爱国的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好好学习,现代的中国史发展的中国,我们国家正需要一批又素质有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更是要努力学习知识。

没有鲜血,没有战争,我们要用知识的力量去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她繁荣而昌盛!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2

多年没看电影,今年一个月内看了两场。18号陪老婆看了《十月围城》。她是为了追某星,我是为了追老婆,顺便看看一群星。

情节很简单,清末孙中山要到香港筹划起义,与各地代表会商两小时。在这两小时之内,清政府要不惜手段铲除异党,而革命党人自然要不惜一切保护孙的安全,保证会谈成功。这是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线索,而故事情节是展现在这场决定历史走向的大事件、大舞台中,或主动或无意甚至被迫卷进这次刺杀和保护行动中的那些小人物的命运。

看完感觉不错,竟然中间有几次掉泪。

即使经过十几年教导,香港电影还是能坚持一些东西。首先是真实。革命是怎么回事,参加革命的人是怎么回事?我们被灌输的概念就是胸怀革命者,或慨然赴死,或百折不回。《十月围城》摄制组毕竟不属文化部直管,就没有这样理想化、神圣化,参加到保卫孙中山行动中的人,除报社社长和少爷外,其他大多不知所保何人,所保为何,有人是感兴趣,有人是为了承诺,有人为了感恩,有人根本不情愿,只是为了义气。

其次是真情。原本认为是部打斗暴力的商业片,但未料到竟是一部情感戏,且让人情不自禁。我感慨最多的是,阿四的命运。一个年轻,热情,善良的车夫、仆人,第二天就要和自己心爱的阿纯姑娘定亲。他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个必死的结局,在死亡来临之前的大多时间里,他仍能微笑着想象明天和心上人相聚的美景,当他知道死亡危险后,当他知道明天那个几乎就是现实的美梦可能要破灭了,他退缩了,害怕了,但对少爷的忠诚,对老爷的感恩,又使他无法选择逃跑,最终他还是拉起了黄包车。这时,他虽还是跑着,但是绝望、痛苦的,甚至是麻木的,泪水在阿纯的模糊身影中流淌。从悲剧意义上讲,阿四的遭遇是最打动我的。从他知道明天就可跟阿纯订婚后,他就觉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他每一次开心的微笑都让我心里发痛。当他流泪时,我已经流泪多时了。革命是残酷的,破坏性的,阿四的命运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沈重阳,一个感觉被周围人鄙视、被亲人背叛的人,每天沉溺赌博,穷困潦倒。当知道当年爱人离开自己的真正原因,当知道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时,对亲情、生活的渴望、热爱爆发了,他拼命追上黄包车,看到那个如葱般粉嫩可爱的孩子,知道这是自己的骨肉时,他难以控制地咧嘴大哭起来。一个饱经屈辱苦难的男人,放声大哭,这种激动、宣泄的感染力是无法抵挡的。

看惯了那些高大全的革命形象,已对革命有所抵触,但看《十月围城》,反倒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片中被保护者孙中山,穿插出现三四次,都是从容、淡定,一副领袖风范。当街头上为了他血肉横飞时,他如读散文般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当时就想:如果象阿四、沈重阳、王复明这些小人物死后知道,他们竟然参与了一次可能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行动,他们的牺牲竟然为中国的民主自由做出了帮助,他们肯定会高兴些,虽然可能不全懂这里的意义。

这部片子如同所有引进片子一样有一些漏洞,这都拜那帮不懂装懂,装很懂的混账,拿剪刀剪出来的。但总体觉得,这是华语电影难得的一部主旋律片子,导演、编剧的努力值得尊重、支持。

另外记载一下,自从张大导演导出《三枪》,我这位铁杆影迷彻底失望了。我没看这部片子,根本就不想看,原因就是,张艺谋竟然欣赏小沈阳,或者竟然想到利用小沈阳拉票房,那我的品位或者眼光实在是跟不上他了。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3

“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

中国的近代是属于红色的,而这红由浅而深。

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来香港与13省的革命代表开商讨武装起义的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反清不能运动。清政府派暗杀部队刺杀先生,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浴血奋斗,竭尽一己之能保护孙先生,由此腥风血雨染红了192017年的10月天。(实际是8月)

“先生我们会等到这一天吗?这一天何时到来。”“你们会看到这一天的……我是看不到了。”他坚定的目光仿佛还未叙述完自己对革命的信心,身体却应枪声倒下,鲜血晕开了微红的十月。《十月围城》将那段深埋的历史呈现在我的眼前,触人心魂。

重光。孙先生到港前四天收到耶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李玉堂坚定地说:“我儿子只能是个商人。”李玉堂明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没有人生,只有命运,他宁愿用自己的一切换取重光的那怕一点所谓的人生。他说自己只出钱不出力,但当他为革命党捐第一分钱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革命党人了。其实他自己是明白的。李玉堂拉着重光,而重光用坚定的目光看着父亲失措的神情,说:“我不做亡国奴!我不做亡国奴!”那力量仿佛是他十七年积蓄下的,无可抗拒。怀表“哐当”一声掉落在了冰凉的石板上,如同炙热的理想突兀却有必然地撞在了现实冷酷的身躯上。最终,重光躺在父亲的怀里身体渐渐冰冷,李玉堂只能在这次行动成功的喜悦中痛苦。

“我不做亡国奴!我不做亡国奴!”

“我活了十七年,原来就是在等着一刻……”

他毅然用自己十七岁年轻的生命渲染了革命。

阿四。“过了明天我就娶你。”一张单薄的卡片上,满载着阿四羞涩的幸福。而,今天,谁又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电影中本来就很难承受这样的爱情,但这也是影片中唯一的一处温暖。阿四和阿纯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诺言,仅有的是他们的纯真和质朴,他们是冰冷中温暖的存在,也都因为身处革命的十月而不得不过早地夭折了。如果说阿四对阿纯的爱是寄居在心灵深处那么他对重光少爷的爱则是蛰伏在表面的。有人说阿四是奴性的,无我的,但这早已在他抱住阎孝国的腿不放的时候被全盘否定了,他无私的爱,他的感恩之心早已是他人格中的那最为亮丽的一抹。他不是那个时代奴隶的缩——仿佛看到他穿着脏兮兮白卦子,破旧的布鞋,傻傻的笑着拉着黄包车奔跑着,而他追逐的方向即是幸福。

看完电影后,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为了保护一个人,而他的到来仅仅两小时而已,却牺牲了这么多人,值吗?不过,又想起陈少白说过:“孙先生就是希望,孙先生就未来,中国就只有一个孙先生。”所以无数的仁人仪士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轻如草芥,与世浮沉。他们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保护的谁,因为他们的目的不同,他们并不是为了革命,甚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都不知道何为革命?为何革命?“我叫王复明!我叫王复明!”在生命线停止的那一秒,他用尽全力推倒牌坊的同时,也尽力喊出了他的名字,只为让别人知道自己叫王复明,他说“过了明天我就回少林了。”说话的那一刻他无比的幸福,满足。因为要打坏人,因为要回少林,所以他可以不知道自己献出生命要保护的是谁,他不知道什么是革命。终于看到一家三口团聚的画面了,而那只不过是重阳死前的幻境罢了。一个赌徒也渴望家人团聚,因为他身为父亲的责任被唤醒了,所以他不惜生命保护了自己的情敌,用自己的生命愤力一击。他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一个单薄的女孩子,狠狠的抵住了门,只为等待炸弹暴炸的那一刻与那些行刺者同归于尽。他只是静静地说“父亲,女儿不孝……”她只知道“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她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但她巾帼的气慨正如她的名字——方红——方乃浩气汤汤,红为碧血悠悠。

他们原因不同,追求不同,理想不同,他们只唯一相同的是都不知道自己保护的谁,什么又是革命。他们如此的义无反顾。

也许《十月围城》中都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情节,但我们应该相信,那个年代的本质就是那样真实,是用鲜血染红的十月。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4

香港著名导演陈可辛拍摄的电影《十月围城》,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首先,就电影本身来讲,剪辑配乐及演员的表演功力都相当不错。

从配乐方面讲,这部电影的配乐采用的事既悲壮又凄美的旋律,旋律多变,但又很恰好地配合上了画面上的故事情节,让观众随着影片悲伤欢喜,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那惊心动魄紧张凄美悲壮的“护孙”行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在精疲力竭即将丧命的时候,影片没有采用任何配乐,只是有那凝重困难断断续续的呼吸声来烘托故事情节、人物状况。这种处理效果能够打动观众,再好的配乐也终是比不得那垂死时的呼吸喘气声来的感人、打动人心。

从剪辑方面讲,这部影片的剪辑也很成功,武打场面和追踪场面都很扣人心弦,最精彩的两场莫过于由黎明扮演的刘郁白大战数十名清兵及由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大战清廷高手的打戏。黎明扮演的刘郁白在大战数十名清兵的时候,我们不是看武打场面得知战斗惨烈的,而是由屋内李少白等人的纠结担心伤痛,屋外刘郁白叫声惨烈,衣服被拉扯地七零八落、东鳞西爪这正侧两方面的拍摄手法得知的,这种手法将刘郁白这位小人物的英勇顽强淋漓尽致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而沈重阳大战清廷高手则更多地是从正面拍摄,武术的一招一式都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让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为沈重阳捏了把汗、揪了一次心。

从演员的表演上看,我不得不对老演员生出佩服之情,我很喜欢白学析和梁家辉他们二人的表演,白学析扮演的李玉堂和梁家辉扮演的李少白形象丰满、表演生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地恰如其分。同时我佩服吴军和谢霆锋的表演,吴军扮演的是分不清是非只知愚忠清廷的闻孝国,即把他的凶狠表现出来了,同时也把这个人物愚忠的可悲表现出来了,看后是对他既恨有同情。而谢霆锋扮演的阿四,既有小人物身上的不足,但更多地史闪着熠熠发光的优点,他心里想着地史娶阿纯,报答主人李玉堂的恩情,也对少爷李重光有着兄弟般地照顾,他为少爷李重光挡下那一烟杆,后脑勺留下的是鲜血,那何尝不是铁证如山的兄弟情啊!但我对李宇春的表演就不那么认同了,说不是为什么,总感觉她的表演欠缺点什么,也许是她第一部作品的缘故,难免有些生涩稚嫩。

其次,我想谈谈我对影片名字的解读。我认为这部影片“十月围城”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组成的阻挡清廷刺杀孙中山的安全围城,他们甚至不知革命为何物,但依旧愿意以血肉之躯当围城的墙砖,将孙中山隔离在危险之外。法国拿破仑的凯旋门早已扬名全球,但“围城”可曾被人记得?胜利的将士可以享受来之不易的名利,可谁曾记得那些在炮火中失去生命的普通人民大众呢!他们是围城,身先士卒的是他们啊。他们最先被敌人的炮火击倒,只为了守着城内人的安全与城内即将升起的希望和曙光。那些不知名的士兵还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他们,可有什么来纪念那些在茫茫人海中难觅踪迹的壮士英豪,为王复明、方红、刘郁白、沈重阳、李重光、阿四等一大群的壮士奏一曲赞歌呢!《十月围城》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大众的奉献牺牲,并把普通大众当成影片的主角,我们应该会对孙中山几乎没露脸感到奇怪,但我们应该说这正是导演的良苦用心所致,这样处理更能让观众体会到“人们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吧!第二层则是颂扬那些普通大众冲出心里的围城。王复明、方红、刘郁白、沈重阳、阿四等都不是完人,他们有着囿于他们生活状况的种种缺点。王复明是从少林寺出逃的和尚,方红一心只想着过安定的日子,刘郁白为了一个父亲的女人气死自己的老父,也逼得他爱的女人自尽,沈重阳是一个赌徒,最后也把妻女赔了进去,阿四是一个带着传统色彩的男人,他的心中只有娶妻生儿、报答主人的观念。但最后他们都为“护孙”行动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孙中山,这是一种冲出围城的高尚的行为啊!而另外一种人则是很可悲,他们囚禁在自己的狭小固有的围城里,如闻孝国,他不是一个贪求荣华富贵的人,他想报国,但由于他思想的局限,他只懂如“义和团”般地誓死效忠清廷,他不相信革命,极力扼杀革命,当他自以为杀死孙中山却要毙命的时候,他最后的一句话是“学生我以报国恩了”,令人可恨又可悯!

最后,我对一个场面特别印象深刻,那就是当李玉堂抱着李重光的尸体时,他说的那句话“重光,我说了这两天不安全,你怎么还不听话呢!”,然后是李玉堂那悲凉的哭泣声,看到这一幕,我很心酸,一位老来得子的父亲,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看似不相干却又让人心酸的话,言者无意,听者却是真真正正地感动了。李重光十七岁前都是害怕父亲的,但为了革命,他反抗父亲,跟父亲对着干,革命的火焰把他心中的那堵怯懦之墙焚毁了。也许他的父亲之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一是为他的死伤心,但更重要的是他为他儿子的大义勇敢骄傲啊!

电影《十月围城》观后感5

俯仰之间,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那是革命与战争的五十年,无论是对于世界,抑或是对于中国。辛亥革命便是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的开始。一直以来,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发动的辛亥革命总得到强烈的认可,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官方意识形态,抑或是社会上的普遍观点,我们认为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革命,救民于水火的革命,也为革命最后的功败垂成而扼腕叹息,叹革命党人的软弱妥协,恨袁世凯盗窃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我们眼里,辛亥革命一直被视为一个点而不是一个过程。自辛亥革命后,标榜爱国、民主和正义的激进洪流便势不可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它打开了关闭激进主义洪流的那扇门,但是每一次运动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相比之下却无足轻重,这其中也包括辛亥革命。

可以说以往的任何讲述革命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上面的主题,从而一直都充斥着强烈的正反对立,主旋律式的剧情,影视作品和政治教化和政治宣传合为一体。最近的《十月围城》毫无疑问有着传统的主旋律式的色彩,却也让我看到了少有的一抹亮色。

以往任何讲述革命或激进运动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赞美革命的,而且电影的视角无非都是集中在革命的领导人身上,少数伟人的英明决策和叱咤风云。但是《十月围城》的焦点是属于底层的平民,不是英明神武的伟人们,底层民众的选择和付出才是电影所关注的。正因为如此,革命的更多细节得以披露。生命的价值与革命是天平的两端,《十月围城》就是这部衡量的天平。 《十月围城》视角的转变提高了电影的可解读空间,革命主角从伟人到平民的转变,使我们能够更深的去了解什么是革命。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群众运动,这是革命的主体。但革命的主体并非仅仅是无数个人简单的相加从而形成的集体运动,简单的个人不通过引导和组织,是不会形成集体力量的,因此对于革命主体的讨论,仅仅停留在无数个人这一现象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为什么会产生集体行为,这才是重点,而导致集体行动产生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上革命的主体。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或许大家已经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有人早已给出了回答:因为政治上的正确,通俗的说就是:孙中山的暴力革命是正确的,是符合人民利益,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这个世界并非只是简单的按照政治标准而划分善恶,而把人民单一的归纳为某一群体也只是探讨问题上的偷懒,无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现象。试问,他们都能理解革命的目的和他的纲领吗?《十月围城》中,沈重阳、伙夫阿四、小贩王复明、流浪汉刘郁白、被通缉的军人方天和他的女儿方红等人,他们都是因为理解了同盟会革命党人才选择了义举吗?正如后面一个情节所讲的:阿四告诉他的未婚妻阿纯,他明天要去保护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却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谁,可见,政治上,他们都是政治上无知的普通人,在当时香港是如此,在中国大陆更是如此。单单是政治上的动员,是无法发动一场运动的,因而仅仅是政治上的正确性是无法成为革命的主体。

《十月围城》中的人物在诉求。通过诉求,我们往往能知道他们究竟为了什么。 曾经的将军方天,战争失败,清廷向联军妥协,方天由于协同义和团,因此被清廷通缉,逃亡香港,而方天的愿望便是以合法的身份回故乡。而当方天死后,方红的诉求则是为父报仇。小贩王复明,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但是他的正义感除了来自自己的感性判断之外,还有他对侠义人士的崇拜,愿意惟命是从。流浪汉刘郁白,他受到商人李玉堂的知遇之恩,愿意报答李玉堂。伙夫阿四,他的诉求就是——老板满意我就开心了,是一种很纯真的主仆之间的效忠纽带。沈重阳的愿望则是为自己以往的过失赎罪。

这些诉求,本质上都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但又都是乡土的,朴素的。虽然他们各不相同,

但是他们都离不开我们的传统社会的情结。阿四对李玉堂的效忠不亚于臣民与皇帝的关系;王复明和刘郁白,则是一股强烈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息;方天和方红,表面上是恩怨情仇,实际上对故土的眷恋才是他们的最大的动力;沈重阳希望能够做会一个爸爸该做的事;甚至是维护清廷的阎孝国,恪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伦理,即使是面对陈少白这位他眼中的“叛党”、“敌人”,师恩的远远高于政治利益上的生死,让他放走了其关键作用的陈少白。这种乡土情结,这种传统观念,它们并非为了革命而生,然而在革命当头,它们确能够为革命凝聚力量,或者说革命党人利用了这股力量,而不是他们通过政治宣传而产生的群众依附,比起后面这股力量,前者不可谓不强大。所以传统观念才是革命的真正主体,是传统观念让他们做出了这番生与死的选择。

而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目标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清廷,取消帝制,然后建立新政权之后进行西方的政治经济改革。在陈少白和阎孝国之间的争论中,陈少白认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等级最大的象征——帝制,是导致国家衰弱的原因。暂且不讨论这种结论是否正确,如果革命的目标就是要将封建秩序连根拔起,那么辛亥革命后中国长时间的混乱和痛苦(1911——1949)或许已经有了它的必然性。曾经有过这么一个哲学的悖论:上帝会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搬动的石头吗?同样的悖论是,革命会为了它的宗旨而毁灭了自己吗?事实上,革命所针对的对象便是它自己,它的主体,它所要推翻的,恰恰是它赖以发动的价值观,根深蒂固的社会理念,帝制所要求的君君臣臣,恰恰是传统观念的一部分,伦理等级向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帝制的存废,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上帝是聪明的,对于那个他是否能创造出他搬不动的石头,他没有给出回答,更不会去实践;而革命却往往是失去理智的,而更加可悲的是,革命的人却从来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它一直到导演着一场自我毁灭的悲剧。这也就是革命所面临的最大悖论。

或许我们还可以说,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为了实现一个强国的梦想,这种梦想也能凝聚千千万万的人投身革命,但是我们不禁要反问如果说孙中山、陈少白他们胸怀强国的理想,那么清廷以及阎孝国就不是如此吗?以往的作品里以立场为界,立场让所谓的反派连诉求上都是投降卖国的,而《十月围城》却给了阎孝国很大的空间,他让我们看到事实上没有所谓的正和反,陈少白与阎孝国的争论或许事关生死,但是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只是在为如何能强国而争论而已。

电影的最后,孙中山道出:“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十月围城》已经让我们见证了一出革命的悲剧,这出悲剧不仅包括社会每个个体肉体上的毁灭,而且也包括他们精神世界的灭亡,革命的最大合理性仅仅在于它用教条宣扬着能够创造出一个更加合理的世界,而当血淋淋的过程摆在我们的面前,当革命的热月过后,是无秩序的混乱而不是无秩序的美好时,我们难道不应该质疑“文明之痛苦”的必要性吗?我们的社会为了激进运动已经牺牲太多太多,如果鲜血还不足以唤醒我们,那么嗜血的群众和鲁迅笔下麻木的国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场革命,一场血泪,一场矛盾。革命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对世界新思想的吸收,我们否定着自己文化,又在肯定着正确文化中融入新的文化。这个过程必然是洒血洒泪的,但也是充满希望的。


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