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的600字观后感5篇

放牛班的春天的600字观后感5篇

时间: 丽丽2 电影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经典的励志电影,讲述了1949年法国一所由社会慈善人士捐增的寄宿学校-“池塘之底”的校长哈珊经常虐待学生,轻则关禁闭,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6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的600字观后感1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没有著名的演员,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有一群“问题”孩子,一个光头老师,他用优美的音乐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成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马修到一所名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当学监,这里的学生大多是性格乖戾,从事过盗窃,父母管教不了的孩子。马修发现校长以“紧闭、殴打、打扫学校”等手段管治这群学生,还制定了“行动——反应”的校规。马修想用音乐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这当中,拥有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的莫杭治最让他头疼。马修的谆谆善诱渐渐把他的音乐天赋发掘了出来,帮助他改邪归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马修凭借着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孩子们接二连三的恶作剧,当发现是郭邦偷的钱,并知道他用钱买热气球时,他没有告诉校长,而是被他这毫无恶意的心灵震惊了,马修的善良与爱,犹如一道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心里,照亮了他们晦涩的童年。当他让他们敞开心扉去写长大后的理想时,他看到的大多是“亡命奴、间谍、牛仔”之类的梦想,而他没有告诉别人,只是悄悄的收下,并启发他们发现自己心底的渴望,体现了他对他们的尊重;当马修发现了莫杭治独特的嗓音后,便给他单独训练,让他进行独唱,成为合唱团最空灵、纯洁的声音。体现了他善于发掘天赋,对孩子们抱有希望。

“世事不能绝对,有些事情总值得尝试。永不轻言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这部电影中让我感触很深的一句话,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给予他阳光、土壤和水分,他就能迸发力量破土而出,成长为一颗树、一颗草、抑或一颗花。而这些阳关、土壤、水分则是爱,是鼓励、是尊重,是宽容……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600字2

这部影片是中小的史军田主任推荐给我们看的,他告诉我们这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影片。看完之后,的确带给我很多启发,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要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以何种心态对待这个职业?怎样才算是一位称职的教师?这部影片让我找到了答案!

影片采用的是倒叙的方式,当年合唱团中的领唱莫杭治后来成了指挥家,因为母亲病逝回家的时候,合唱团的伙伴佩尔诺来找他,给了他一本马修的日记,马修在日记中记载了关于他们的感人故事。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的制度深恶痛绝。虽然这是一群几乎让所有人都厌恶、无计可施,恨不得避而远之的问题学生,但马修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人。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坚持下,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一开始是孩子们的不理解、不配合,当孩子们开始逐渐喜欢音乐之时又遭到了来自校长的阻挠。但他始终坚持,给孩子们创造感受音乐、感受美好的机会。虽然他最终被粗暴残忍的哈珊校长辞退,但他成功的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之窗,让他们感受到了世间的真情和温暖,让他们学会了接受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人。当马修神情黯然地离开学校大门时,收到了曾经顽劣甚至邪恶的学生从窗户中飞下的写满思念和祝福的卡片。校长不允许学生给马修送行,却阻拦不了学生对马修的爱意。高高的围墙挡住了孩子们的身躯,他们却依然挥舞着双手诉说着留恋与不舍。这一刻,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600字3

马修来到学校探望学生,遇到了自己的乐团小助理-佩皮诺,他是一个孤儿,经常和同学说:“我爸爸会在星期六来接我回家。”平时马修像父亲一样呵护和照顾他,当马修要离开学校时,他请求马修把自己带走,而马修把他带走的那一天正好是星期六。莫杭治是所有学生中最有音乐天赋的,马修建议他母亲送他去里昂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如今他已成为一名年过半百的著名乐团指挥家。可以说,如果没有马修就没有莫杭治的今天。

我很敬佩马修对音乐的执着,尽管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他仍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创作,终身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也很敬佩马修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努力传授给他们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马修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是用心、用情、用爱的。他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处理学生的问题,他不喜欢处罚,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他用博大的胸怀包容所有的孩子,包容他们所有的过错并给他们改过的机会。马修用他宽广的爱心融化了孩子内心如冰雪般的冷漠。他永远对每一个孩子都满怀信心,给他们基本的信任。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必然是一个宽容而富于爱心的人,十恶不赦的孩子是没有的,即便堕落固执如蒙丹的孩子,他也有其坦率和可爱的一面。因为有了马修的爱与坚持,才有了那些孩子们的未来。从影片中我也看到马修作为一名教师,也有很多问题是他无法改变,无法解决的。比如制度,学校的领导人,以及个别孩子,但不管环境如何,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感受美好。用音乐这把钥匙打开了孩子的心门,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无愧于良师这个称号!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600字4

这是在家写下的最后一篇观后感,三天之后的现在就是在学校了。感慨时间的步履匆匆,世间的阴差阳错,世界的千变万化也从未从停歇。对一部电影的思考与感想,也是对自己的反思与沉淀。

《放牛班的春天》(法语《Les Choristes》)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杰拉尔·朱诺、让-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贝尔兰德等人主演。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中时期,当时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便觉得十分奇怪.。电影为何叫做“放牛班的春天”,当时猜想着或许这是一部以乡村为背景的电影。后来才知道”放牛班的春天”是台湾译名,“放牛班”在台湾的意思就是垃圾班差班的意思。“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学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谓的“放羊”之意。

记得当时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是:如果我也能遇到像马修一样的老师,或许我的人生也将会大不相同吧。就像《垫底辣妹》中的沙耶酱遇到坪田老师,在坪田老师的指引与帮助下,由年级倒数第一走上开了挂的人生。

而这一次观影感受却完全不同,当时的自己只是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而此刻的自己的却是一名师范生。

现在的我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真的成为了一名教师,那么我到底该怎么教育学生呢?我时常会在脑海中思索着《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这些教育课程中的原理和方法,规律和手段。经常想着想着便思绪紊乱,一团雾水。但当我在一次看完这部电影,答案好像逐渐明晰——爱与尊重。那些方法、原理、规律和手段仅仅只是辅助性手段,而真正的核心才是爱与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的观后感600字5

昨天看了素素老师推荐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触颇多……

大刘看我抱着手机,听着听不懂的语言那么的入迷,问我,你能听明白,能看懂吗?我的感受就是,爱是不需要语言的。

昨天看了素素老师推荐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感触颇多……

大刘看我抱着手机,听着听不懂的语言那么的入迷,问我,你能听明白,能看懂吗?我的感受就是,爱是不需要语言的。

影片中马修老师和院长代表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毋庸置疑,院长的做法更中规中矩,问题不少,可风险极低,事实上,我们都希望碰到马修这样,能够用心来对待孩子,用另一种方式来启迪孩子的老师。

这是电影,在生活中,在现在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又有多少孩子的兴趣被抹杀,多少的兴趣班都是因为家长觉得有用才去上的呢?又有老师敢像马修一样呢?

孔老夫子说,因材施教,可现在,感觉是因分施教了,在德国,工资最高,特别受欢迎的一个职业就是蓝领技术工人,可在我们国家,大家拼命让孩子往名校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普通人受尊重的程度太低吧!其实每一个行业都值得被尊重。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