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

时间: 奕远 电影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1

樵夫怀抱着弃婴走出残破、腐朽的罗生门,僧人的影子在门框中隐约闪现,影片嘎然而止。

一共看了黑泽明的两部影片,第一部是他的《梦》。《罗生门》是他的代表作,不可错过。

过程是带有折磨、不安与压抑的,坚持看下来,印象早已经填入心胸。纯粹意义上的人性的探讨,成功的作品恐怕都是压抑的。就像是看一些先锋小说和一些现代主义的小说,里面总是拥有看似乏味但是绝对功力深厚,震撼人心的白描。

爱略特说:人类承受不了太多真实。观众也承受不了太多的白描,《罗生门》最开始受到冷遇应该说很正常吧!真正的好东西不怕时间的洗礼,它还是得到了他应有的荣誉。

从黑泽民刚开始把镜头稳定地对准破旧门檐下大雨磅礴的镜头我就有种预感,带有日本罪恶感气氛的内容又开始了。以前看过的几部日本片,无不是这样的气氛。但是《罗生门》彻底地把这种罪恶感、无助感推演到了极至,感觉呼吸也有些急促。这是从侦探、悬疑片出发,但是没有悬疑片肤浅与无聊。

人物很少,一对夫妇、强盗、樵夫、和尚。衙门里的戏没有判官的镜头,也许判官本身也是缺失的,那个年代,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真正的裁判是缺失的,不要提什么法官,那是他的工作,统治阶级的工具。

衙门成了一个舞台,这几个人表演的舞台,他们卖力地展示自己的演技,述说自己的无助或是气概,每个人编织的故事都很精彩,堪比一些童话。关于真相的揭开,落差让我们产生了震撼。妇人在衙门的表演和她在现实中的表现要逊色很多,张牙舞爪与楚楚可怜区别太大了,人们难以接受。两个男人事后编撰的英雄气概与樵夫看到的动物似的委琐打斗更是制造出了可笑的落差。但是,被人们所不耻的是现实。

樵夫与流浪汉的争论太说教了,也许是导演故意作出的不甘。

整个影片的格调与影片的颜色一样,是灰色的。

千万不要把自己置身其外,很轻松地把《罗生门》的故事作为一种特定的意外来评价。樵夫不想牵扯到内,其实也参与了这出丑剧,依然躲不掉流浪汉的尖锐指责。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樵夫的角色与心态,看似富于同情,其实一样是自私而且不愿揭露自己。

正如卡夫卡说说"你如此讨厌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也参与其中"

从人类的角度思考让卡夫卡声名雀起。《罗生门》获得世界声誉,也正因为它也是从人类自身的角度出发。

也许是不想让世人太过绝望,或者是导演本身的对人性的最后期盼,他安排了樵夫怀抱弃婴离开了罗生门--象征人性堕落腐朽的门户。

而这到底是对人性的寻找,还是终结?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2

这是日本导演黑泽明的作品,1950年上映,黑白影像,关于世道人心的故事。

武士鬼魂附体的女巫、女人、强盗,在武士死后,公堂上,鬼魂和两人都各执一词。鬼魂说是自杀,女人说是可能无意中杀死了他,强盗说是自己杀死了武士。但又都在表达自己很无奈,为各自的自私自利辩护。究竟谁是凶手,观众从电影上映以来一直猜到今天,可能每一位看了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疑问重重,同时也深感人性的可怕之处,自私自利,人与人没有信任可言,以及人性的多变。

樵夫、和尚、乞丐三人到罗生门避雨,樵夫与和尚很沮丧,在看到前面鬼魂和女人与强盗在公堂上的供述以后,怎么也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是樵夫发现了尸体,可前面的供述里有一件物证,镶着贵重之物的短刀不见了。乞丐说是樵夫拿走了,樵夫为自己辩护,说武士是被长刀刺死的。罗生门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三人发现了那个弃婴。乞丐把婴儿的被子衣服据为己有,樵夫说他没有爱心,乞丐也为自己的自私自利辩护。乞丐走后,和尚抱着婴儿很是难过,樵夫说自己已有六个孩子,不多这一个弃婴,之后,抱着孩子走了。谁相信他真的能收养弃婴,也许他会为了生活所需卖掉这个孩子。和尚很少言语,只是愁上加愁,感叹世道人心,绝非人们所能想象。

这部电影有三个场景地点,罗生门、树林、公堂。场景简单,大部分是自述和对话,但人物内心的自私自利,虽然有自述时语言的掩盖,但也已经显露无疑。大胆的评价一句,他们为了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甚至不惜承认自杀和杀人,但却把罪责的原因归于他人,自己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以达到为自己所有自私自利行为辩护的目的。对于自私自利的人性,杀人与自杀都是其次的行为了,如此的话,还有谁会被相信呢?这难道不就是人性的可怕之处吗?

人物刻画彰显了演员的演技,武士鬼魂附体的女巫、女人、强盗、樵夫、和尚、乞丐、婴儿,共七人,除婴儿外,每个人都能称得上是主角,形象各异。能如此清晰看出有几个人物,又把人物形象塑造的几近完美,缺一不可,应该是很经典了。由人物串连出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又牵连出另一个接近主题的结局。由故事中的人物各执一词与电影结局,表达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深刻内容。

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影片中的.人物所言:世道人心,人性愚懦,对自己都不能完全坦白。当每个人都不被信任,就是地狱了。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3

黑泽明根据芥川龙之介小说改编的电影《罗生门》广为人知,作为对人性的思考,一向人文主义的黑泽明在大雨中对淹没人间的洪水意象做了环境的诠释。在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罗生门根据佛教故事改编,罗生门是一个死亡之门,是一种死亡的象征。在日本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鬼故事,基本上可以是一种大众情结,日本的鬼故事极为流传,可以说是一种传统了。然《罗生门》电影表达的重点并不在于鬼故事,而是对于人性的发掘。

故事以一个樵夫发现一具尸体展开,摄像机对准到堂的每一个证人以及嫌疑犯,接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真相当然只有一个,然而,一直到最后,黑泽明都没有告诉我们,真相是什么。直到剧情的结尾处,孩子的哭声惊醒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一个冲上去的有点像《罗生门》小说里面描写的那个强盗,他觉得世道既然如此不堪了,也不在乎再破坏,所以剥下包裹着孩子的衣服,樵夫上去阻止他,并且说他是恶鬼。这时,很经典的一句话:“这是个人狗不如的世界,谁要不自顾自就活不成啊。”每个人都描绘了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版本,谁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事情往自己的意愿去发展,然后得到最大的利益。

孩子的哭声冲破了这个迷蒙的人世间,连老子都说要回归儿童最为纯真的所在。孩子是最为纯洁不染世俗的,那种啼哭刺破了黎明前最为冷寂的黑暗,犹如一杯清泉沁人心脾。那个和尚怀有对人世间美好的向往,希望人性能慢慢变好,希望仁慈能深入人的心间,几乎,他就是黑泽明人性关怀的写照,但是他也迷惘,也存怀疑,也畏首畏尾。令人感动的是和尚抱着孩子和樵夫站在屋檐下沉默那一段,我想沉默,正是人思索最为静谧的所在,有徘徊,有挣扎,有忏悔,有煎熬,有叹息,有恍惚,当然,也有对前途的点点希望。直到樵夫来抱孩子的时候,他还以为樵夫要剥孩子最后一层衣服,岂能想到他是想抚养这个孩子。

樵夫说,我自己都摸不清自己的心眼。我想多少人迷失在这里,有人说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人,我不想说战胜征服之类的字眼,这些总让人想起该死的战争,我想用归顺这样的字眼,找到自己岂是容易的,往往人们容易在别人的眼神中,在别人的言语中淹没了自己,自己的形象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结局似乎是朝着善的方向发展,黑泽明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伏笔,就是这个孩子以后是怎么发展的,他以后会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是被趋于同类,还是作为仁慈而善良而道德高尚之人?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当然,我们终归想让他成为一个善良而仁慈之人。就像这个世界,希望,越来越好。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4

今天终于看了这部久违的黑色电影,果然很有意思。

罗生门揭露了人性最大的弱点 ——自私和虚伪,在危难的时候,面临生死的考验的时候,即使是平时恩爱的.夫妻,也可以反目成仇,互相伤害。事情过后,双方又各有一套说辞来为自己辩护,犯错的永远是别人,自己是多么无辜啊。

但从这部片子我们还可以看出,男人永远都比女人更自私、更虚伪。男人可以自私到为了保全自己唾弃自己的结发之妻,也可以虚伪到死到临头还要说谎来美化自己。你可能会说,片中的妻子也自私,她挑拨自己的丈夫和强盗决斗;她也说了谎,谎称自己晕倒了不知道丈夫是怎么死的。但她的自私,她的虚伪,是在当时那种绝境之下多么无奈的一种选择。她在和强盗搏斗未果被玷污后,不想死,也不想和强盗走,想让自己的丈夫和强盗决斗来保护自己,这实在不能说是非常过分的要求。她的谎言就更容易理解了,显然,她是为了自保,为了博得大家的同情,为了让自己更好的活下去。她总不能跳出来说,是我挑拨他们两个决斗的。在这个时候,还原事情的真相没有任何意义,她懦弱的丈夫宁可说自己是自杀也不愿意承认是被强盗杀死的,死不足惜。

当然,这部片子放大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普通人可能永远也不会面临那么极端的情况,大多数人还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谈起的时候有选择性的忽略那些不光彩的细节,同时夸大那些对自己有利的细节。如果说自私是人动物性的本能,那虚伪就是人社会性的本能,是普遍和客观存在的。

最重要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黑白分明的,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善恶美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阴暗面,我们与其失望和批判,不如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5

《罗生门》1950年黑泽明执导的电影,罗生门是日本京都的正南门。滂沱的大雨,破碎的牌匾。黑白影片朴素的画面更显沉重。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一起案件: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他们叙述案件的事实的过程中,都把人性中恶的成分都省略或者美化了。使案件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而目击证人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因利益牵扯其中,也没有道出其中真相。

这是一起凶杀案件,真相因各自所需要掩饰的软弱被自私、虚伪所掩盖了。但是把案件中有关的人的说法全部综合起来,它已经向事实的真相靠近了。这就好像是盲人摸象一样,个人的观点与看法是碎片,是事物的部分,因而免不了片面,只有把大家的观点看法综合起来,那才能拼成完整的大象。

同时,要再现事实真相,只能是局外人,没有利益牵扯其中的人才能更客观地叙述某一件事实。同时,每个人又受到各自的学识、阅历等影响,对事物的观点看法肯定是深浅不一的。即使最客观的人,他们也免不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意识,其笔触不可避免地带有褒贬意识。我们的历史,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记忆,当这种个体记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有理由去它是不是历史的本来面貌?我们能相信的只能是这是着一历史事件的一个方面,并不能完整的在现原来的面貌。

要能真实而全面再现历史,它需要的是集体的记忆

这是我们所缺失的。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记者,对某一事情发表各自的观点。即便是有人想刻意隐瞒恶的、软弱的事实,现在也已经很困难了。已经有了集体记忆存在的客观条件。因此,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有条件去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与真相。

电影罗生门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张桂梅观后感500字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观后有感

《狼图腾》观后有感5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有感500字

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征文

生命重于泰山观后感优秀作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800字

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

蔡甸最美逆行者观后感600字

《八佰》的电影观后感

1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