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

时间: 厚军 电影观后感

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观后感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1

在《乘风破浪》中,邓超与彭于晏意外相遇,并加入了“正太帮”,一起街头热血惩善扬恶,又与赵丽颖产生了理不清的关系纠葛,飙车、冒险、玫瑰、婚礼等诸多元素充斥其中,燃情之余,爆笑不断,有笑有泪的“寒式幽默”已深深根植其中。

邓超彭于晏“兄弟档”潇洒街头 男女三角关系错综复杂

邓超在亭林镇街头遇见“乡村蝙蝠侠”造型的彭于晏,碎花口罩、黑色披风、背挎两刀,头顶摩托头盔、眼神凌厉,场面诙谐搞笑,“我的梦想,歌舞厅里只唱歌,桑拿馆里就洗澡。” 彭于晏一身硬朗正气,与董子健等兄弟组成的地下组织“正太帮”,惩恶扬善、一起制霸亭林镇。随后,邓超也加入了“正太帮”,与彭于晏一起饮酒高歌、并肩作战。

上周,韩寒在微博上发文:“邓超就是演彭于晏他儿子,赵丽颖就是演彭于晏他女人,至于赵丽颖是不是邓超他妈,我不剧透。”此前《乘风破浪》曝出的众多物料,都让人猜不透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之间的谜之“三角关系”。而此次发布的预告片里,彭于晏和赵丽颖举办婚礼,邓超是司仪,并为两位新人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哪料“三角关系”再度陡转,赵丽颖主动“勾搭”邓超,邓超则看起来“欲拒还迎”,观众不禁为这一幕捏一把汗。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邓超、彭于晏因为一声“爸”,裤子双双掉到地上,让人忍不住羞涩捂眼。而亭林镇一霸李荣浩,似电影《教父》里的老大,烟雾吞吐之间,大佬派头十足,哪料邓超挑衅,“喂,敢不敢睁开眼睛。”被戳中命门的李荣浩立刻“崩坏”,“我特么已经睁到最大了!”网友看后表示边笑到挠墙边心疼李荣浩:“人艰不拆啊,好想送李荣浩去韩国开开眼界。”

作为《乘风破浪》发布的第二支预告片,终极预告彻底暴露“燃情喜剧”的本质,邓超、彭于晏“父子兵”带头勇敢对抗电影中的反派组织,“笑”果十分显著,再回观早前发布的定档预告,让人泪目的兄弟义气,热血、燃情!韩寒的.幽默基因根植于《乘风破浪》,彭于晏那句:“男人至死是少年。”更是一语道破韩寒电影中的两位男主角的角色精神,相信《乘风破浪》是一部有笑有泪、绝不流俗的燃情电影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2

作为韩寒的第二部电影作品,《乘风破浪》的海报、片场日记等都自带“韩式喜剧”气质,却又不止是喜剧,有笑有泪、热血燃情、合家欢乐。这首由邓超搭档韩寒、董子健、高华阳演绎的《乘风破浪歌》十分贴合电影气质,开头的“结婚宣言”,“浪”到没边,乍听之下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但仔细倾听后,歌词中蕴藏的真挚感情,打动人心。几位主唱从开头的搞笑不羁无缝转折到后段的深情,诚意演唱别样“大男人”心声,果真有笑有泪不简单。

《乘风破浪歌》不仅仅是两个人爱人之间的感人絮语,更是传达了一种关乎亲情的普世情感。这种对珍惜之人的守护和不舍,放置到父母身上也是成立的。趁着春节档的返乡热潮,这首歌传递出的情感更加应时应景。《乘风破浪》也是一部合家欢式的电影,不妨带父母一起走进电影院,体会欢笑和感动。

爱情最动人的地方,不是山盟海誓的约定,而是共同迎接人生风浪的相濡以沫。《乘风破浪歌》有着“寒式喜剧”独有的幽默和搞怪,有笑有泪不简单,讲出了韩寒新电影中的别样爱情。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3

韩寒执导的电影《乘风破浪》电影主题曲由邓超演唱,韩寒、董子健、高华阳合音。电影里,邓超在彭于晏和赵丽颖的婚礼上唱响,深藏爱意,十分感人。

男子汉宣言之《乘风破浪歌》,邓超唱得动情,韩寒、董子健、高华阳合音则很和谐,可见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几位主创已成为默契的好兄弟。这首主题曲的MV呈现方式也很特别:电影画面+跳帧剧照“动画”+手写体歌词。画面以邓超担任司仪,操办赵丽颖、彭于晏的婚礼为开端,并穿插了三人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发生的各种故事。

主题曲MV中,在照相馆拍婚纱照的情节十分搞笑,这一部分由精彩剧照剪辑而成,邓超骑“斑马”,爬“长颈鹿”,彭于晏、赵丽颖则很甜蜜。在电影里,邓超和彭于晏演绎一对热血兄弟,一起出生入死、惩恶扬善,与赵丽颖则非常玄妙。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4

还记得上映了韩寒导员的一部影片《乘风破浪》。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徐太浪对父亲一直反对自己的赛车事业而耿耿于怀,在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过程中,却意外的卷入了一场奇妙的冒险旅途之中。

刚开始打算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主要是被这部影片的名字所吸引,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李白的一首诗,诗中这样写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部影片的名字很有创意,既点出了主人公徐太浪赛车手的身份,同时又揭示了韩寒导演想借助影片传达的.一种观念—任世界沧桑变化,仍然保持内心不变,乘一帆船,破万里浪。

影片中较为真实的还原了90年代的小镇情景,以阿浪和阿正的关系微妙变化为线索,解释了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梦想和生活。阿正身上那种对待感情从一而终,全心全意付出,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妥协,搭兄弟肩,牵爱人手,一直往前走。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深深打动了阿浪,因此也化解了对父亲的误解。

其实这部影片向我们传递的思想很多—坚守内心,在生活中学会关怀理解他人,勇敢追梦,去做一些自己敢想却不敢做的事等等。我们在欣赏这部影片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些对自己生活的考虑思索……

电影乘风破浪观后感5

首先说说故事的脉络,就是车手徐太浪,成功了之后像父亲证明自己很厉害。父亲喜欢他做医生,有安稳的工作。并且父亲不善表达自己的爱,导致儿子徐太浪的误解。(父亲反对他,去学赛车,但是他还是爱开车,结果父亲给他安排了开救护车的工作这是前话,现在还是赛车手)简单庆功之后,向父亲炫技,结果在转弯处,撞上了迎面而来的火车,生命垂危。(副驾驶的父亲,就是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带着头盔。)徐太浪在生命垂危之时,闪回自己的人生,并且发现了新大陆。那就是他没见过面就自杀的母亲。他加入了父亲二十多年前的热血生活,见到了父亲当年的弟兄,经历了一系列的热血事件,在抢救清醒过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找回了自己误解的父爱。理解父亲为何想要他安稳做大夫的原因。故事的最后因为主角有安全气囊,父亲有头盔,俩人福大命大还能在21世纪做父子的故事。

整个故事是围绕邓超饰演的徐太浪展开的。据韩寒所说,因为他有一个朋友叫徐浪,觉得直接搬朋友名字不太合适所以加了一个字,电影中的角色就变成了徐太浪。同样取名于真实生活的还有电影里彭于晏的狗“木木”,韩寒养的第一条金毛就叫这个名字,得过狗瘟,后来活下来了,有点瘫,活了十多年。

韩寒对过去生活的依恋、长情不仅仅体验在他导演的电影角色名字,还体现在整个故事背景。《乘风破浪》整个故事都在“亭林镇”里发生,这是韩寒故乡的名字,实际场景是上海周边四个镇凑起来拍的。他还打趣地说过,如果想象的画面找不到,肯定是离家不够近,就像《乱世佳人》的郝思嘉最后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塔拉一样。“亭林镇”这个地方,已经成为韩寒的印记,是他建构的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立世界,充满了旧时光的印记,录像带、BB机、香港电影、白日梦、小镇青年,极具乌托邦的意味。

包括电影里每一个主要角色的名字:徐正太、徐太浪、小花、小马、六一等等,都有点像小学生写作文起的名字。看似非常随意,但又貌似很有含义。徐正太(彭于晏)是一个长不大的少年,徐太浪性子浪荡,小花的确美貌如花,小马心有野马,六一是个“儿童”,名如各人。

电影发生在1998年。韩寒的解释是:“因为还原98年好一点,还原再之前,美术的工作会大很多。没有那么大差别的情况下,那个年代会更好一点,那是移动互联网刚要起来的时候。当然会有一些怀念或者个人的一些小的因素在里面,肯定会有,或多或少,每个导演都会放一些自己情感在里面。”但我认为这暗藏“被遗忘的时光”的意味,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迎接到新千年,似乎1998年显得黯淡无光、可有可无。

也有人说1998年是韩寒重要转折前的一年,“韩寒在1999年拿到了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2000年他就退学了。 在1998年的他,会感觉到一年两年后生活的巨变吗?”

相对于韩寒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出走,《乘风破浪》的主题是回归。《后会无期》最终看到的韩寒文字风格版的电影,单独成句的台词,非整体的影像;而这次的《乘风破浪》明显是一个完整的电影故事,没有那么Word文档电影,很多个镜头有借鉴经典电影,但值得赞赏,个人偏爱里面最好的巷子戏,非常带感。

最有意思的是,留意到《乘风破浪》的打斗戏,竟然是用猪肉、锅碗瓢盆来当武器,生活化、漫画感又略带幽默讽刺色彩。让人觉得这场电影只是导演世界里的南柯一梦,我们是不小心驻足观看。

全程韩式笑点,这种笑点不属于扒段子的得到的。这种幽默感,让我感觉到韩寒之前小说里的那种感觉。

幸福。

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