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电影的观后感
《搜索》改编自小说《请你原谅我》,讲述都市白领叶蓝秋因为一件公车不让座的小事,而引发了蝴蝶效应般的网络暴力,以致最终被逼到生活的死角的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搜索》电影的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1
除了作为不让座事件作为整个事件的导火线略显生硬,其他部分的叙事还算不错。
陈凯歌收敛野心也证实了他已经老去。镜头偶有惊艳感但整体上没有特别用心的感觉。多角度叙事的平衡拿捏得还好,可是枝节的数量就在“合适”和“失败”之间徘徊。
王学圻老戏骨,好。
姚晨的表演很自然,好,她的角色就是讲人如何入魔道。
赵又廷很搞笑,口音很违和,但他的这个角色真的是全片中最真实可爱的。
高圆圆美得一比,美得一比,美得一比,然后就没有了。
陈红阿姨表面上和内在都没有什么爆点,其实角色练过钢琴也不用那么淡定。满神转世气质未洗净啊。
王珞丹怎么说呢,柴火妞就是柴火妞啊,摘了眼镜你也不能从克拉克肯特变成Kal-El。
陈燃那个角色多欠踹啊,这也能当二秘看来这公司也没啥前途,不过作为幕后boss真的把厚黑学精神尽数展现。
其他人都是酱油。
不是烂片,真不是烂片,但过了这个档期就会很快被人遗忘吧。但按照一般的发展,这种话题电影很快会有电视剧版跟进圈钱,也许还要被人讨论一阵子。
.团购的电影票一张才不到25,算是值回票价了,要是按原价,我就要吐槽了。
2. 这片子和网络暴力关系真不大,说的更多是人心隔肚皮,一踩一脚泥的故事。关于网络暴力的情节都很平面化甚至卡通化。陈导你其实不懂网络暴力,好在你还懂“误解”这两个字怎么写,才算是救了这部片子。
3.片中的赵高爱让电影锐气尽失。
4.如果这个片子让冯小刚来拍呢?为什么不能黑色幽默一点呢。陈凯歌大导演表示他已经不会再笑了。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2
高圆圆太美了,我感觉我也爱上她了。
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自私地看待这个世界,自私地活着。电影里没有让我喜欢的角色,除了叶蓝秋,因为她已“死去”,在她依然美丽的时候。在叶蓝秋死去,一切都水落石出的时候,莫小渝和陈若兮觉得愧疚,这一点让人感概,因为也有一些人不会意识到自己做错了更不会因此而愧疚。这份愧疚来得那样迟,这又很讽刺,是否现实里当你承受不公待遇也只能靠付出生命来向世人证明所谓清白?
网络上,现实中,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时候会化作无形的利剑刺向本无辜的人。发表言论的人那样多,即使你说的话极端又过分,也不用因此负什么责任,所以就能理所当然了吗?说实话我害怕这样的网络世界,道德绑架,人肉搜索,有的新闻媒体哗众取宠,这样的环境遑论客观?
身患绝症的叶蓝秋选择自杀,我私心里很欣赏这种做法,大概是我习惯消极地思考吧。
遗憾的是我没能很清晰地抓到电影主旨,我看过的电影很少,理解力也很欠缺。就这样吧。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3
其实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我最看懂的也就这一部《搜索》,像《霸王别姬》那部经典影片,我也是看了很多影评才看懂的,可能当时看的时候我年龄小阅历浅,不懂什么。现在长大了,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终于明白其实他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
《搜索》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给差评,但我觉得绝对值得给好评。
我不是什么电影专业的学生,也不懂什么拍摄手法,什么剪辑手法。
但是一部影片,能发人深思,能让人去主动思考,这样的影片就是好影片。因为它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相反的一些影片,拍的气势宏伟,画面质量立体感好,色彩度好,没有了精髓内容又有什么意义,只能说你是一个好的灯光师而不是一个好导演。
这部影片有感触到我,让我流泪。让我觉得,说的就是这个社会。
一些人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就在网上瞎编乱造,对社会的不满都发泄到一些人身上,那些看起来似乎是错的但其实没有那么错的人身上。
如果这个社会上的人都能大度一些,宽容一些,有一些包容感,这个社会就会很不一样。
.s
1、有谁规定上车一定要给老人让座?我认为没的事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举手之劳能帮的话帮一下是应该的,但如果我今天生病了,我有必要一定强迫自己起身给老人让座吗?
2、其实那个记者吧,媒体嘛,制造点争端是可以的,她最应该做的不是开什么专题,而是实际去采访一下这个“墨镜姐”。
3、总裁他媳妇,就是个享不了福的人,屁大点事就没完没了一点都不优雅,真想不到这样的人是用什么气度每天刷几百万的卡买东西的。仅仅是一个拥抱的画面就能让一个曾经弹钢琴,也算是有气质的人变得跟疯狗一样没有气度。
4、看似那个总裁是个好人吧,但是在发现叶秋蓝跟一个男生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自己被耍了,彻底地不相信她。
不过说实话老板能做到这个份吧就算行了,这少他还曾经站在叶秋蓝这边,多少人能不揽事就不揽事,躲得越远越好?
5、总觉得那个什么佳琪的,也是一个不谙世事大学生吧,自己也被刷了还被摆了一刀。这也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现象,大学生涉世未深、没有主见。最后的结尾她的头型也变了,也算是向人宣布她逐步成熟了,不过这成熟的也太慢了点,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交换。
6、再来说说这个男主,其实高圆圆说的对,他就是一个胆小鬼。不过姚晨说的也对,他是一个好人。彻头彻尾的烂好人。
可是这个世界有能力的都不是什么大好人,是大好人的肯定没什么社会地位和能力。
7、最后的最后我老说说那个女二秘,用我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大sb,但是她却能笑到最后,得到她想得到的一切。
其实看完这个电影我充分的能感觉到,社会真的就是这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陈导把很多个人的故事写到了一个人身上,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触动人心底的感觉吧。毕竟大部分人都已经麻木了。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4
以前看《搜索》的时候除了网络暴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想法,昨天跟隔壁桌的妹子一起重温了这部剧,跟她说起,可能2012年末2013年初吧,那时我高一,我正好也那么倒霉被隔壁班初中同学搞,也遭受了那么一小段时间的网络暴力,她们把我的照片po到空间,然后很多人转发骂我,正好在那件事平息了之后这部剧就上映了,好可笑。 昨天和妹子在讨论里面的赵又廷那个角色,和高圆圆那个角色,他最后是爱上了她吧,可是那个时候他有自己的女朋友的,我问妹子,这算不算是劈腿,可是我们好像又能理解这样的爱情,所以有的时候,爱情并没有谁对谁错,不爱了就是不爱了,有时候也是很无奈…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5
个人感觉这是我看过最近比较好看的电影了。里面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人生的价值,面对死亡的处理方式,职场的变换。 一个电影可能看一看也就过去了,可能人生一眨一眨也就过去了。 电影在看的过程中,我总觉得叶蓝秋的癌症报告是错误的,这可能是对电影的非现实世界的一种希望吧,一个普通观众向往美好的憧憬吧。但是事实上不是的,叶蓝秋确实得了癌症晚期,而她选择死亡的方式是直面死亡,自我悬着,而不是在恐惧中迎接死亡。其实若兮最后落得职场情场都失意的结果,从她自己方面也是有原因的,她为了房子,为了名誉,作了一些不顾后果的事。
职场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一去,新的立马顶上。
这个电影有富豪,有出道青年,有底层,有高层。这个电影其实东西挺多,这是我觉得这个电影值得推荐的地方。
《搜索》电影的观后感6
这部电影贴近生活、取题热点,影片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反映了现今信息时代发展的恐怖,也感触到了作为新闻撰稿人的“厚脸皮”,以及叶蓝秋周围那些人云亦云的墙头草,是他们为了自己的功利心最终导致身患绝症本应该还有时间去治疗的生命,在压力的冲击之下,从高楼跳落身亡。
陈若兮有功利心,作为新闻工作者,她为了抢新闻、达到个人扬名,策划新闻炒作,选择性的遗忘真相,也不去追寻事实的真相,连小姑子的署名权都要抢夺;
实习记者杨佳琪有功利心,她为了在新闻界立足,未经证实,未经事件当事人的同意,侵犯叶蓝秋的隐私权不说,还貌似天真地一路伤害许多人,从叶蓝秋到她的未来嫂子陈若兮;
老板娘莫小渝有功利心,她怨妇而愚蠢,为了挽回老公的心,把未经证实的事情向电视台爆料,向一个窥探她的记者大爆家中隐私;
小秘书有功利心,她狡猾自私,为了抢占叶蓝秋的一秘位置,她是第一个在网上造谣叶蓝秋是小三的人;
老板沈流舒也有功利心,他一切为了自己的公司和地位,他最复杂,他设计陷害陈若兮;他豪爽地送给叶蓝秋100万而不问去处,其实却心理有鬼,他对妻子实施冷暴力;
其后,那些在本次事件中-谤叶蓝秋的人,在看了她的病情检验报告后,又在懊悔不已,但是这有用吗?可以说,这是一部引发观者思考、推思及人,与情感发生共鸣的片子。
归根到底,上述几位中,作为新闻人的陈若兮、杨佳琪的行为对社会危害最大,她们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从片面的角度报道事实真相,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道德。
这件事出现了很多值得媒体人注意的问题:
1.电影中的电视台强烈的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因为这种未经查证的视频片段,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电视台上的;
2. 陈若兮为了一己私利,把这个视频经过她的“策划”,一步一步的达到轰动效果,这是新闻炒作而不是新闻策划,策划是把真正的事件通过深入采访、以不同的报道方式进行宣传报道的做法。电影表现的陈若兮却是要深挖“墨镜姐”所在公司的内幕,而把“墨镜姐”道歉的视频进行“选择性”的过滤,不予播出;
3.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只凭借某一点就去判断一个人,无意识中“充当法官、作道德审判”确实过于草率。作为新闻人,在报道任何新闻前,都必须考虑周全才能播出;
4.就算这个事件被传统媒体报道了,但是按媒体伦理,即媒体不能作审判,不能给事件下定论。但是陈若兮所在电视台却明显以“法官”自居了,对她进行百般臆测、批判,实在是毫无职业操守、道德。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新闻事件也层出不穷,值得警醒。今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由于被认定“消极比赛”,中国羽毛球头号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与两对韩国组合和一对印尼组合被取消奥运比赛资格,事情发生之后,王晓理和搭档于洋已经在伦敦通过相关媒体,向伦敦的观众和所有球迷道歉,而于洋甚至暗示自己将要退役。但是国内某通讯社却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撰文批评谴责,文中用词十分严厉,不乏“垃圾”、“欺诈”、“耻辱”这样的字眼。另一个通讯社的行为就更加不得人心,他们的记者不顾及王晓理家人的担心,未经王晓理家人的允许,找到王晓理的家中,试图采访她年迈的奶奶。而如此一来,对王晓理奶奶的惊扰可想而知。对于这样的行为,王晓理再难保持沉默,做出回击,在微博上怒斥国内两大通讯社,“不管你们出于什么目的!你们凭什么去骚扰一个老人!你们怎么骂我我都忍了!但有你们这样欺负人的吗?我外婆前几个月刚去世!家人现在就一个老人了!我最爱的人!连一个老人都不放过!你们贸然去采访!如果老人出什么意外你负得了责吗?难道新闻稿比人性还重要?”、“老师们还是积点口德吧。我们运动员任何一个人!不管能不能拿牌!都不应该说是祖国的耻辱!可以就事论事的批评但不要侮辱!”
其实,在本届奥运会中,这种为了挖新闻,骚扰队员以及家人的做法,已经不是偶然事件。在跳水比赛中,何姿夺冠后,某媒体在明知她的妈妈早在何姿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的情况下,还残酷地向她提问,“在夺冠后想和妈妈说些什么。”这个问题不仅将何姿问哭还引起了很多媒体的不满,认为这已经超越了媒体的底线,不应将挖新闻建立在采访对象的痛苦上,媒体的道德标准也成了大家急需反思的地方。
再看看我们身边发生的'类似事件,今年5月初,广西某电台的一个女主播,在公车上看到一个妇女吃盒饭,然后凭一己好恶,把妇女吃饭的照片拍下来并加上骂她“吃地沟油、私宰肉、陈化粮,完全没有素质修养”等文字上传新-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批评。该女主播的行为跟电影《搜索》的杨佳琪、陈若兮的表现几乎一样。作为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都受市民、群众关注的,该女主播的行为凸显自己的“优越感”,显得自己高高在上,让人感觉她没有真正的同情心,没有体会到普通市民的难处,也导致该频道的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外,还有个别的电台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一味的追求个性,没有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没有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有抨击国家政策、政府行为的,有骂听众的,这些做法是背离了新闻价值观的。有些媒体的记者、编辑、领导自己不去深入采访,却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挂在通讯员、新记者或者实习生写的文章前面,或者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发稿,行为就是陈若兮的现实版,更有甚者,某些媒体领导热衷于参加评奖,自己不深入采访却喜欢把自己的名字列为稿件的第一作者,不做事就能拿到荣誉。
这些行为可以说是背离我国主流新闻价值观的,新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新闻价值的观念意识,是长期形成的一系列基本的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理想等在新闻价值追求中的反映。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我国的新闻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舆论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广大媒体人做新闻不能有功利心,要善于从“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关心、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三方面的结合点上发现典型,抓住那些既能反映事件本质,又有法可依、有政策可循的倾向性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这样才能当好党委的参谋和助手,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