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电影《最爱》观后感

电影《最爱》观后感

时间: 厚军 电影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最爱》观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电影《最爱》观后感1

由顾长卫导演,章子怡、郭富城领衔主演的影片《最爱》,不得不说是今年看过的所有电影中最喜欢的一部,无论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影片的取材、画面上,都感觉很好。尤其是由一个过世的人,来讲活人世界的事情,这种记叙方式,大概还是第一次见,一般人可都是喜欢用活人来讲死人的,有新意!盛赞蒋雯丽,不惜打破一贯在观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以刁悍、泼辣村妇面貌示人。李丹阳、蔡国庆虽然均是首次出演电影,演技当然不能说有多好,但至少也没让人觉得别扭。孙海英、濮存昕、王宝强可都算是实力派的演员了,镜头不多,却演绎的淋漓精致。两位主演就更加不用评了,一个是四大天王之一,一个是国际影星,当然都很棒!

影片讲述了染病的得意和琴琴很快从相怜到相爱,在绝境中萌生的`近乎看得到尽头的爱情的故事。这既可以说是既凄美、又励志的。在病痛的折磨中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然而这样一对相爱的人却不得不面临看得见的死亡、不得不承受来自家人、来自乡邻们那歧视的眼神。

在当今这个人人追求平等的社会里,艾滋病患者更是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关心与帮助,然而他们却常常被歧视,甚至连自己的亲人都不拿正眼相看,身体已然承受巨大痛苦,心理如何扛得住这些?影片中得意与琴琴好不容易生活在一起,好不容易结婚了,本来应该是很喜庆的事情,本来应该得到大家的祝福,可却连他们送的喜糖,都没人敢接,看似善良的老奶奶也拒他们于千里之外。可见在这个开放的年代里,人们仍旧还是很难容忍艾滋病患者,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这一个群体,善待他们,起码不再歧视他们。

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泪腺比较发达的人可能会哭。

电影《最爱》观后感2

看完一部电影如果没有所得,其实蛮对不起自己的,在参与了一场自己未曾经历的人生后,勉强压抑那份悸动,本身就不符合咱的个性。而《最爱》作为一部诣在探讨人性、爱情等等困扰世人问题的电影,在选材角度上比较合理。当人生所剩无几,被告知随时要去上帝报到的那段时光里,感情的确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内心的伤痕。因为极致,才能让人性晾在X光下,把一切变得如此透彻,过滤后剩下的就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一点。

所以,人性是什么?也许就是潜伏在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本能反应。抗拒与恐惧并肩作战,把人生当做一场试炼,人性充当了最好的试剂,因为只需一点点,就可以洞悉所有。那么,爱情又是什么?是两颗孤单的心找到彼此的瞬间,还是同病相怜下的相知相惜?如果说,爱情是一种向往,那么,人性就会不断地考验着爱情的向往。并非每段感情都要痛彻心扉,也不是极致人生下才能放大爱情的复原能力。

剧中的赵得意和商琴琴,不过就是一对被命运摧残下诞生的爱侣,他们的厮守并非是爱情的顺其自然,而是一种对抗命运,享受生活的勇气。电影真正感动人的不是他们爱情的伟大,而是在看透人生最终的结局是死亡时,还能保有对于人生的最佳状态,所谓活一天就得意一天。

当现代人还在自己的感情中纠结时,也许我们早已背离了爱情本来的轨道,不是现实太诱惑也不是感情太脆弱,只是我们没有办法在极致的状态下逼自己做出最佳的选择而已。爱与被爱,本就不是互相改变的拉力赛,升华到付出与所得也显得太过肤浅,最爱的那个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极致下的选择,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靠近灵魂入口处的选择,所谓的付出与改变也不过就是选择之后的自然展现。

说实话,看完本片,对于人性的感触并不是很多,因为了解自己,于是人性就变成了一副躯壳,在谁的身上套下去,都是一个不变的本质。没有什么好探讨的,而面对人性时我们所要做的,不过就是勇敢面对罢了,这也是剧中人物所传达的意义吧?

可能是顾导刻意留下了一个思考的空间给观众,所以很多他想表达的主题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也许是在下眼拙看不出来,这个可能性也蛮大的说),让我比较惊艳的倒是章子怡的表演,以前不是很看好她,觉得演技水平没有什么突破,而这一次虽然和当年的成名作《我的父亲母亲》有相似的地方,演技也是不愠不火,张力不是很大,但是内敛的恰到好处,尤其是几处落泪的镜头,还是很有触动人心的魅力的。也许是顾导顾忌章大牌的形象吧,她在剧中算是最美的女人了,就连最后发病死亡也没什么艾滋病该有的病症出现。这比蒋雯丽骑猪跑的场景不知道美了多少倍!

电影《最爱》观后感3

电影更多像是在讲一个故事,故事源于生活,只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因此让人物极端化,矛盾尖锐化。濮存昕,蒋雯丽,陶泽如,蔡国庆,王宝强,孙海英,加上两位主演,影片可谓众星云集。对于影星演技的暂且不做评价,让我们更加沉浸到故事中去,感悟更多镜头背后的深意。

影片讲述了因为卖血而导致热病在乡村传播,一群身患绝症,每日面临死亡的人们的生活。引出的却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个主题:生命和爱情。粮房嫂偷米是为了获得自己劳动的回报,对别人的施舍去不屑一顾。得了绝症却没有丝毫对死亡的畏惧,仍然不许猪糟蹋粮食。王宝强一句“我的喇叭没电了,我也快没电了”表述了被动接受死亡的那种无奈,而临别前仍然别一束美丽的山花在耳边,体现了对生命无限的热爱。精彩的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柱柱老爹代表了最宽宏,最忍辱负重的中国父母。两个儿子犯了再多的错,都自己承担下来,为了儿子的幸福不惜做各种妥协和牺牲。濮存昕演的大哥则走在自己的路上,为了摆脱贫穷而背叛了自己的良心。他对得意和琴琴结合的鄙视,全村人对得了热病的人的歧视和隔离,都是生活中各种世俗压力的反映。

赵得意和商琴琴因为热病而饱受家人的歧视与隔离,因为性的冲动和渴望而走到了一起。活着一天得意一天,生命随时会终结,得意不再顾忌别人的眼光,不再畏惧死亡,怀着最大的热诚过好每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爱自己想爱的人。在火车前拼命的奔跑是他生命最美的绽放。琴琴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一份真挚的爱,明知自己无理取闹,可还是希望和得意一起上吊,为的只是验证感情的真挚。趁活着,结婚吧。得意为了让琴琴开心,也让自己更好的活着,背弃了世俗礼教,放弃了尊严,房产,毅然和琴琴结婚。结婚证与其说是获得法律的认可,不如说是给两人的爱情进行了一次庄严的见证。看淡了生死,琴琴依然对获得真挚的爱情而欣喜感动,并义无反顾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这份感情。得意每天耍赖不起床,伸出期盼的手等琴琴来拉他,更多的是对这份感情的依赖。琴琴离开了,就标志着自己的世界的完结。虽然两个人的结合出于扭曲的渴望,可爱情在两个人无条件的付出和抵死相依中得到了升华。

影片在审核的压力下被剪得有些支离破碎,可还是将最重要的含意表达给了观众。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爱情是什么,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这样的问题。影片中的人们用宝贵的生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多渴望象得意一样,勇敢的放下一切,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过好每一天,放肆的在火车头前奔跑,永不停息……

电影《最爱》观后感4

那天无意看到央视电影频道评论电影《最爱》,评论人我也没有记住是谁,反正是从演员的演技到故事情节都被贬的一无是处。于是这引起我的好奇心,就跑到网上一看,还真的有这个电影。

其实这个电影很好,首先题材是个好题材,讲我们国家艾滋病村的故事,由于这个题材,决定这是一个现实题材,同时又是一个很沉重的题材。

故事说的是在中国某个农村,由于卖淫被传染上艾滋病的一群人,被人歧视,基本上是没有人管,国家补点钱,根本不管用,于是他们自动组织起来,集中住在一个小学校内,他们一起生活,不怕互相传染。就这样互相依偎着生活。也就是活着,活着等待死亡,当他们中间那些人一个个人悄无声息地从他们中间走,没有痛苦,没有眼泪,没有绝望,剩下的人,哪怕还有一天的日子也要认真地活着。对于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影片用黑色的幽默来表现,表现中国农民的特有的乐观精神。面对死亡,没有通常电影里的哭天抹泪,有的只是默默地注视,然后是看透生死的淡然。

再说演员,影评人说郭富城,仅仅衣服穿的像个农民没有用,骨子里还不像,像个小混混。说章子怡更不像农村人。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电影的。我看这个电影,透过表面的看似搞笑,实则隐藏着大悲,除了感到说不出的压抑和沉重外,我没有感觉这两个演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这个电影,还告诉人们,尽管明明知道自己马上要死,还是一样勇敢地去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当男女主角终于拿到那张结婚证的时候,它不是向世人强烈地传递这样的一个信念,在我们的心底还是这样认可,我们爱的最终也是唯一归宿就是婚姻。哪怕明天就是死去,它还是还是那么重要。

电影《最爱》观后感5

如果将顾长卫导演的《最爱》当作一般的爱情片来看的话,确实不亚于其他爱情片,而与其相平的优秀电影亦是不少,甚至有胜于它的。可《最爱》却将故事背景放在了极其敏感能触动人心、人们不断包容的群体里,艾滋病群体。

我曾经读过郭敬明编的《少数派报告》,顾名思义,全书是记述“少数派”的。然何谓“少数派”?书中诠释道——有自闭症患者,有聋哑人,有LGBT(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人群,有精神分裂,亦有艾滋患者。“是谁何时开始,以论理、道德,或以自己为标准或是凭借,认定孰是孰非,如此,人们的'歧视、唾弃、憎恨,以至于他们懊恼、疯狂,然不知所措却与世长辞;他们的生活没有光明,他们生活在黑暗之中,唯一的是在深夜里街边的路灯给予最后的光照。”这是摘录于我阅毕本书后所文的读感,文章标题是书中柴静文章的标题——《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

以此来概括《最爱》其实再好不过;然而相比之下,是叙述人的爱恨离愁,是叙述生的水生火热,是讨论人性、金钱、盲流或道德是非,却失了本意。为何不摄作爱情片,为何不摄作惊悚片,而融于艾滋病群体,岂不为突出弱势群体。谈至弱势群体,我更喜与“少数派”并论。所谓弱势群体,大家更喜欢将作为经济上的弱势,比如被拖工资的农民工、收入少的人民教师等等等等,而我所说,并且认定这才是真正弱势的,是没有收到关心、疼爱、包容,乃至歧视、唾弃、憎恨。何为?反抗之?却认为自己的精神、心理对社会是个危害,却认为没必要,于是他们的“势力”愈来愈少,谈何反抗。事实上,少数派并非如此的“少数派”,他们不仅仅是这些所谓心理或生理有“缺陷”的人们,比如,有灾民,有自由摄影师,有杂技演员,有流浪艺人。他们拥有他们的思想——那是伟大的——然而却无法告之于世,因为这种思想会让他们被孤立——可是他们依旧坚持。人心叵测,本来只是少数人的厌恶,可惜社会缺乏对如此人的保障,人云亦云,久而久之,社会开始厌恶这些人群。

通过各种媒介,我们了解与我们不同身份的、极少数的人群,但一旦与他们相亲生活,才发现原来和常人一般,和你同样有喜欢的东西、厌恶的东西,同样有着梦想,为之奋斗的目标;只不过是在一些层面与你有着不同,比如财富,比如他喜欢的人的性别,比如他的器官是否好使,比如他是否喜欢和别人多说话,比如,比如。他们时而一无所有,却坚持生活在阴影之下,倒不如说是早将生死置之于事外,甚至不再奢望他人的同情,因为他们只为满足自己——这不是肉体上的满足,不是物质可以满足的。少数派们被孤立,他们就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呐喊,挣扎,却依然继续他们的“少数行为”。“变态”、“神经病”、“哑巴”、“脑残”、“妖精”……多少的“爱称”充斥于他们的耳边。然而,或许这只是我们无心地出言,却哪知在他们内心是何种巨大的打击……

谈到艾滋病不觉与同性恋联系起来,有人憎恶,有人包容。有这么一篇文章:“希腊神话中的多数男神都是同性恋 ,他们都是否是‘神渣、神妖、神变态’……?爱神丘比特是双性恋,难道他向众人射出的爱情之箭是‘神妖、神渣之箭’,或者是‘箭渣、箭妖’……?…… 您爱看奥运会吗?很不幸:奥林匹克运运会史传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头号英雄赫拉克勒斯创始的,他就是个双性恋,运动会上的体操、骑马项目就是为了纪念他和美少年伊俄拉俄斯的爱情,古时候冠军运动员加冕时唱诗班就唱起他和伊俄拉俄斯凯旋时的颂诗(相当于今天的奏国歌),那奥运会岂不成了“妖、渣、垃圾、变态......运动会”了?……您是汉族吗?知道吗:汉族就是因为刘邦在中原建立了汉王朝才渐渐有了这个族名的。而刘邦就是双性恋,西汉的皇帝几乎就是个双性恋大集合,咱的汉民族难道是“妖、渣、垃圾、变态民族”?汉文化、汉字不知又算什么呢?”等等,诉诸了厌恶同性恋之人妄想与其脱离干系至不可能。

然而无论是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我还没死,就要活着。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与别人意见不一之时,或许仅仅只是三人行而两人论,自己被排除在外时,其实我们就瞬间变成了少数派。你可能因为一个好奇的想法,被人取笑,可你经受不了,便放弃了,进而再次跟随“主流”。那不过是一时的少数行为,得到的也不过是一时的打击;然而他们呢?每个人都会突然进入“少数派”,我们亦有感受别人的排斥,然而自己却又是如何对待与自己更不同的少数派?

我仰天叹而泪纵横,或许这不会让所有的人流泪,可我流泪了,我变成了少数派。我厌恶别人的唾弃,可我依旧泪流。只要我还没死,就要活着。末了,失语。

以片中一句话作为标题亦代结尾,曰:得意一天是一天!

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