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观后感 > 观影心得体会 >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

时间: 新华 观影心得体会

写观后感可以帮助你深化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增强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各种影视作品。那要怎么写《狼图腾》观后感200字呢?这里提供一些《狼图腾》观后感200字,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1

其实只要看过狼图腾这部小说,就不难理解书评们称狼图腾为“旷世奇书”了。拿到书,马上放下手头的事,一口气读完,写下我的读后感。我也认为狼图腾这书是我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剧情围绕蒙古狼的兴盛,衰退,苟延残喘,消踪来迹展开,算得上是一部悲剧。

书中蒙古狼的聪明震动了我,而它们为达到目的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又是一次震动了我:巨大的胃包和肥柔的马肠呼唤一下子落下来,紧接着冰被马蹄狠狠跺上几脚。霎时间,草食飞溅,柔肠寸断。紧接着马蹄又把肺胆肚食道气管等等统统扯出来踏在脚下,一上子,原本奔涌着热血的腹腔,被灌满一腔冰雪。

也许正是由于狼的睿智与凶残,才为它们招来了杀身之祸。而农民的到来使得狼群的黄羊储备消失殆尽,包顺贵发起的大力掏狼崽活动,才使得狼群发狠,有了上文的一幕。可包顺贵却把它归咎于“打狼力度不够”随着狼皮价格上涨,新的打狼“英雄”也取代了以前的草原英雄。最终摹狼不得不逃往外蒙古,在过也凶多吉少。当草原狼消失,鼠患濒繁,土地沙化时,才公布不许打狼。不过为时已晚。人类总是这样,大多数人只会忏悔。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2

看过不少影片,一般看完之后没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而今年寒假在家看《狼图腾》,却触动了我的神经,像《狼图腾》这样让人有所感触、能引起人思考的影片不多。

有感1:《狼图腾》中狼的团结勇敢机敏和草原上万物和谐的关系,常常让我觉得狼就是传说中的人;而当人为了自己的一点眼前利益把草原上的精灵赶尽杀绝任意破坏自然的时候,那种贪婪凶残本性暴露的时候,我往往是把人看成了传说中的狼。这部大片三番五次地让我把影片中的`人与狼错位。

有感2:世界上所有最伟大的文明,几乎都诞生于一个民族从野蛮步入文明的时期,就是野蛮与文明各半的时期。孔子说“文质彬彬”,这个词中的“质”本意就是野性,文质彬彬就是文明和野性各占一半,但被后人曲解了。

有感3:不管是传说中的龙还是狼,其实都是野蛮时代的崇拜物,一个文明衰老不好,病态也不好,但它不是野性这些东西,而恰恰是现代文明规则的建立,是秩序、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的追求,是对中国人那种阴谋文化的摒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感4:一个人如何是年轻的,就是他还能对新鲜的世界,新鲜的知识感兴趣,一个文明也是。眼睛去看新鲜的一切,就不会老,老是怀念过去,就会衰老。

《狼图腾》中的狼虽然强势、机灵等等,但我们不必去崇拜狼,做人要简单一点,光明磊落一点,一身正气多些,对自然界好奇心多一点,阴谋算计少一点,离现代文明规则就近一点,离衰老、病态远了一点。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3

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看了一部情节激烈而又新奇神秘的电影-----《狼图腾》。看完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电影主要讲述了:从北京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插队的知青陈阵,来到了草原后,被蒙古草原狼深深地迷住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抓了一只小狼自己圈养了起来。在生活中和小狼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及陈阵在大草原生活中与狼族,人,大自然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我觉得电影中的领导包主任十分的愚昧无知。原来狼群和牧民们还能和平相处,但贪心的他把狼群辛苦猎杀的黄羊抢走了,令饥饿的狼群对人类开展了系列的报复行动,开始袭击蒙古人的羊群和马群,令一位蒙古人不幸去世,直接点燃了人和狼族的战争!随后包主任对狼群进行猎杀,还要村民们把可爱的小狼崽摔死,使草原上的狼几乎全部灭绝,严重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虽然狼群有时候令人害怕,让人厌恶,气愤,但是有些时候它对草原是有帮助的。草原狼的存在是草原存在的生态指标,狼没了,草原也就没了魂了。就像狼杀黄羊一样,可能听起来觉得黄羊可怜,但是如果让黄羊大量存活繁殖,黄羊会把草原的草全部吃光,那么其他动物就没东西吃了,草原的环境就会被严重破坏。我还懂得了,狼不同于狗,它需要群居生活,它有狼性,渴望自由生活,因此电影的最后,我们看到主人公依依不舍地把小狼放回了大草原,回到了离别已久的故乡。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4

电影肯定和小说不同,其实小说中很多是心理描写,还有大量游牧和农业文明对比的描写,真要拍了,大概又有人要说“这是搞分裂!”

电影是要赚钱的,只有书迷的电影市场是失败的。电影版《狼图腾》是拍给全世界影迷看的,不仅仅是给书迷看。

其实整部电影相当不错,特别是对于一些有过“下放”经验的人来说,一些画面和情节很熟悉。更多人,看电影就是为了眼睛快活,今天狼一出来就有人赞叹“狼好漂亮呀!”当摔杀小狼情节出现时,全场倒吸冷气声不绝于耳。

想想也是,《狼图腾》小说出版时间到现在已经隔了十好几年,很多价值观已经发现了改变。本身有些东西还是敏感话题,万一拍了大概要给禁掉了。本来小说就是对人类破坏大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如今沙化、雾霾中的人们,更是身切感受到破坏大自然带来的灾难后果。现在草原鼠患严重,此片如果能唤起人们对狼的同情,让狼重返草原,这也许才是作者真正希望的`结果。

小狼最终结局的改动,我认为没有什么不好。如果让小说最后的那个陈阵穿越回到小狼还活着的时候,他一定会把小狼放掉。要说现实中,我们不也开始治理环境了吗?现在再虐杀动物,让网友发现了,人肉骂死。多少,大家有点改变了,正如“死而复生”的小狼。

小说中的陈阵没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而现实中我们还有力挽狂澜的希望。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5

自古以来,狼在人们的眼中就被作为恶兽来憎恨。豺狼虎豹,狼被列在虎豹之前。翻阅成语词典,也找不出一个赞扬狼的成语,但贬低狼的,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之类的成语倒是数不胜数。在寓言故事和童话故事里,狼也都一直扮演着残忍卑鄙的角色。而且,在吓唬小孩时,也都说“狼来了”,而不说“虎来了”或“豹来了”。总之,狼在人们看来,就是邪恶的象征。

然而,《狼图腾》这本书使我重新认识了狼。这本书从许多方面赞扬了狼。

一:顽强不屈的精神。在草原狼遭到大屠杀时,它们没有放弃,而是在绝境中生存;在主人公饲养的小狼奄奄一息之际。那小狼仍然没有放弃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最后主人公亲手杀死了小狼,还了小狼作为一只狼的尊严。它是战死的,而不是像草狗一样被铁链拴着窝囊死的!展现了狼绝不屈服,刚烈顽强的精神。

二:团队合作的典范。在狼群面对高高的羊石圈,采用“叠罗汉”的方式进入羊圈,最后一只狼则负责放哨。出来时,最后一只狼则踩在羊身上跳出去,聪明绝顶;当狼群遇到大型猎物时,则形成一个包围圈,捕猎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叫声,动动耳朵,摆摆尾巴便能发出无声的暗号。每匹狼之间都很有默契,团队合作练得炉火纯青。

三:军事战术的高手。狼群在面对一大群猎物时,它们将猎物赶入附近的泥潭困住猎物;在遇见敌人时,它们利用自己了如指掌的复杂地形摆脱敌人的追捕;在自己的小狼崽面临危险时,狼父母会不顾生命危险采用装死等战术来调虎离山,转移狼崽。。。。。。也展现了狼的情谊与爱;在小说中曾多次提到成吉思汗。当年成吉思汗征天下时就采用过不少从草原狼那儿学来的战术。

这一个个例子都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蒙古族人民那么尊敬狼,那么信仰狼图腾。狼图腾,蒙古族人心中的狼的精神图腾!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6

绝大多数人眼中的野狼,是凶狠的,贪婪的。在草原蒙古人眼中,狼是智慧的,勇敢的。他们将狼敬仰为神。在他们眼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鸣则已,一举成名”,那才是狼。

电影告诉我们人与狼群,食草动物与狼群之间平衡的食物链关系。狼捕捉跟牲畜们争夺草料的黄羊,蒙古人保留狼群保存下来的黄羊,以免饥饿的狼群威胁到他们的牛羊马。但蒙古族人长久以来保持的平衡却被外来帮助开发蒙古这片土地的人破坏。从一开始偷走狼群储存下来的黄羊,到受到狼的反击后错误处理,在不合理的开发草原上最后一片草地后,狼群因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再次向人类居住的牧区靠近,大肆宰杀羊群。恼羞成怒的外来居民采取了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猎枪,炸药被做成各种陷阱来杀死野狼。很快,草原上最后一头狼被驱赶到我国北方边境。没有过多血腥,但每一帧都是残忍…有时候人比狼更加可怖。这无疑是那个时期那个地区的悲哀。

《狼图腾》是以同名小说改编,中法合拍完成的影片。导演被称为“世界上最会拍动物的导演”。他脱离了小说束缚,精心编织故事情节。使影片更加丰满,现实意义更甚。

影片为背景,讲述了陈阵与杨克两个北京下乡青年在蒙古的见闻。影片的亮点之一便是陈阵的扮演者冯绍峰和杨克的扮演者窦骁,丢下偶像包袱,以邋遢、沧桑的形象出镜。陈阵对郎有着执着的热爱,又阴差阳错的养了一只小狼。随着小狼的成长,天性日益显出。在小狼伤害了族里的孩子后,反对陈阵养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好不费劲就到嘴的食物,不是毒药,便是钓饵”。陈阵亦知小狼不会一直跟着自己。可狼群不会接受身上有人的气味儿的小狼。陈阵便教它辨别陷阱,在水中捕猎,担心它被人们伤害到…

影片将狼的狼性塑造得栩栩如生。影片最后陈阵在回北京之前去草原上寻找小狼。我们仿佛可以从那已经不在小的小狼眼睛中读懂它的情绪,似乎是感谢, 似乎,是告别。短暂的目光接触后,小狼转头奔向了草原,奔向那片属于它的世界。这个片段是我尤为感动,狼其实并不冷血,这是它的情感付出对象不是你罢了。

最后的最后,电影也并没有交代像外来干部告密狼群所藏黄羊所在地的蒙古人到底被人们调查出来没有。但无论抓到与否,都告诉我们,人类学习狼的生存方法,学习它们的储藏手段,却唯独学不会它们时刻团结一致的秉性。电影发人深省。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随便捕杀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了违法的事情。但在政策下,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所以多拍一些类似《狼图腾》这样的电影来宣传保护野生动物显得尤为必要。

《狼图腾》观后感200字篇7

看了《狼图腾》,让我对草原狼有了更直观的认知,也从中品味出一些道理:

第一个让我比较有感觉的,是老猎户带主人公陈阵观察狼群捕猎黄羊的过程中,对陈阵提出的“狼为什么迟迟不进攻”的问题,老人说那是狼在等黄羊吃饱,在选择最合适的时机。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人生在于选择时机”。每个人对时机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做好充分的准备再付诸行动,秉持“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信条;有些人则信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即使准备得还不是很扎实,仍会勇敢地迎上去。这两种行为模式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呢?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一种,尤其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必须有谋定而后动的稳重,因为你的身上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许,你的一个决定也许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努力回报,所以,我们要通过细致、科学的分析,努力做到在正确的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在此之前所要做的就是更为充分的准备。

我看完这部电影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关于“和谐”。为什么狼群会攻击牧民的羊群、马群,进而引发了人们对狼的愤恨、报复和围剿,其实就是有人把本来要留给狼的黄羊全部给拉走了,把狼逼入了绝境,为了生存,狼就把目标对准了人类圈养的牲畜并且伤害了人类。牧民为了保护自己,便对狼采取了严厉的惩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冲突,就是因为突发的“偷拉黄羊”行为打破了狼、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平衡,本来相对和谐的自然关系瞬间恶化,最终三败俱伤,狼的反抗伤了人,人用武器杀狼、捕狼,而狼群的减少并没有使草原安全,相反,草场被大面积破坏,自然资源进一步恶化。由此可见,建立一种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是何其重要,就我们企业来说,商场、厂家和消费者就是一种需要保持和谐稳定的商业生态,哪一方都需要从中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就有可能一损俱损。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企业运行中如何更好的维护好这份和谐,力争实现最大程度的三方共赢,我从这部电影中获取的一个信息就是——留有余地。从我们商场出发,能不能采取一些更为大度的“让利”呢?对厂家、对消费者,拿出更多的诚意,奉献更多的实惠,降低一些姿态,开阔一些空间,让整个的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体会到我们的诚意进而乐于保持我们之间的和谐,那么越长久的和谐一定会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9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