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写观后感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真实感受。写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1
又一部印度良心之作《摔跤吧,爸爸》,之前有看过《三傻》和《猴神大叔》印象非常深刻,加上有朋友特意一个人开车去看了夜间场,半夜发微信来说看完激动万分。于是买了两张票邀请M一起去,去之前M带着一种内心鄙视但为了给面子才勉强答应去看的心态,结果看完泪流满面不停的说好看,且立马在朋友圈强烈安利。
生活中,大多数人由于不了解或了解的非常片面局限而会自然地产生某种偏见,这是很平常的现象,但这其实也会因此错过很多美好,就比如某些莫名其妙的偏食,偶尔无意中尝了一下从此爱上,立志做丁克的夫妻不小心有了娃,然后一发不可收的变成晒娃狂魔。很多美好,如不开始,怎能圆满。
整个电影下来,估计大家都是不知不觉眼泪止不住,经常泪还没在脸上干,下一波眼泪又开始了,当然搞笑的部分也让人禁不住哈哈笑出声,一切都是自然的发生,虽然号称是个海乃百川什么剧都能看几眼的人,但遇到触动内心的好戏还是止不住的感动和激动,而现在评判的标准除了颜值,最大的关注点就是清顺自然,简简单单却各种被吸引,而不是用侮辱观众智商的剧情和浮夸的演技来拖沓时间。
阿米尔.汗演的爸爸真心让其他传统思想家庭的小孩特别是女孩子羡慕,看完还在想为啥都觉得特别好看,估计换个男生来看可能就没那么强烈,也许原因除了真心感情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撒了一把“女子也能成大事”的浓鸡汤,男强女弱的观念古往今年遍布地球,尤其这个故事还发生在14岁就嫁人一辈子在厨房跟锅碗瓢盆打交道,一辈子守在家里相夫教子的印度。
最早对印度这个国家感到好奇是看旅游杂志上的一句宣传语“如果你爱你一个人,让TA去印度吧,体验天堂的感觉;如果你恨一个人,让TA去印度吧,体验地狱的感觉”。当时非常疑惑,怎么会有这么矛盾于一体的地方。不过不管是什么体验,小马过河须知此事要躬行,充满万分期待。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2
这天去看了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这部片由印度影星阿米尔汗主演,就是之前演过《三傻大战宝莱坞》、《我的个神》的主角的。他主演的电影多是励志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也不例外。这部电影是讲述印度摔跤姐妹冠军吉塔和妹妹芭比塔的成长故事。
因为吉塔的父亲没能实现印度获得世界金牌的梦想,期望家里能有儿子,结果四个都是女儿。他只能把梦想咽下。没想到一天偶然发现两个女儿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而把男同学打的满地找牙,他眼前一亮,决定培养她们。在男权当道的印度,这个想法有点疯狂,难逃世俗怪异的眼光。但是他很坚持。他的女儿没有像大多数印度女孩那样,只能游走在厨房锅碗瓢盆,相夫教子,而是发展了自己的优势,培养了一门能够掌控自己未来的技能。他把两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全国冠军。按照惯例,冠军要进入国家体育馆理解更专业的训练。随着训练的时间增长,大女儿吉塔开始怀疑父亲的训练方法。她认为过时了。同时她挑战父亲胜出。她自以为是认为能够靠教练的方法在国际取胜。最后连战几个国际大赛都是首轮就被淘汰,成为了魔咒。接连失败让她很有挫败感和内疚。之后和父亲冰释前嫌,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接连在国际赛事上打败对手。最后一战决赛的对手是她过去以前败过的,心理有很大的障碍。但是父亲这次没有告诉她战略,而是告诉她如果得了银牌,很快就会被大家忘记。她不是为自己而战,而是为了成千上万印度女性,那些生来为了相夫教子、锅碗瓢盆的,被人看不起的印度女性。而且父亲不能每次都救他,她需要自救,在关键时刻,她靠自己的信念,最后几秒内逆袭,打败对手,成为印度第一位获得女性摔跤的金牌获得者。从那以后,印度成千上万的女性也开始学习摔跤。这是真实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有很多内心戏,一改过去印度歌舞剧的风格,也算是创新。把印度平民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励志精神表达出来,鼓舞人心。阿米尔牺牲也挺大的,为了影片需要从肌肉男转成大腹便便的大叔,老态龙钟还很帅的老大爷。从影片中看到,技巧是其次的,学了太多技巧,容易为了突出技巧而忘记自己本来的优势,就应审时度势,根据实际状况准确决定,采用相应的策略。让对手露出破绽,再集中精力攻破。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3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以前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期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主角十分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期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个性狠。每一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秀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到达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最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先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十分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这天的“骄傲”。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4
《摔跤吧,爸爸》这部我笑着流泪看完的电影触动了我太多太多。
当爸爸让两位女儿每天早上五点开始练习后,虽然两位聪明的小鬼也反抗也耍小聪明,但是也一直在坚持训练。从刚开始的父亲鞭策监督到两个人自动跑步锻炼,这个过程中的变化是质的飞跃。从这个变化中我看到了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每天早上被叫醒到自己自动起床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我从电影中的父亲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
是的,看电影的股哟城中,我有好几次都从电影中的父亲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感觉好多我经历过的东西与电影重合在一块,眼泪不自觉的落下来。
我爸之前对我也非常严苛,但是当时的我并不懂事,经常惹他生气,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真是幼稚无知,更加觉得自己不懂事,不会体谅父母,不够自律。
同时,我也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实是非常高的,看电影之前的我还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总觉得他们在一直限制我的成长与发展,我不管他们的任何感受,只想着去做我想做的,追求我想追求的,殊不知我的这些言行对他们的伤害是很大的,对于我的反抗他们很无奈也不知所措,甚至为我担惊受怕,我当时还特别自以为是的认为就算跟他们吵架我也应该把我自己的&39;想法表现出来。其实跟父母好好说话的力量比我跟他们吵架大太多了。
这部电影其实让我看清了很多我之前的额错误做法,隐形中帮助我成长了。
自律的力量
电影中大女儿在收获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金牌之后开始自满,吃高热量食物,开始各种吃喝玩乐,不听父亲的劝告,与父亲疏远,久而久之开始体力下降,扑面而来的是接二连三的失败。从这点上看不自律对一个人的毁灭性力量。
从这点上我审视了自己的行为,一次一次的拖延,一次一次的做不到,这背后其实暴露出的是我的不自律不严谨不上进,是的,用劝诫自己的话宽慰自己的话不停的说服自己,其实是自我麻痹,自我欺骗。
这样的行为其实是成瘾的,慢慢的就会开始降低要求,开始退步,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这点很庆幸。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5
一部电影就像一个有着完整性的物体,我们能够从不一样角度的思考,认识,得到。这才是看一部电影该得到的。
《摔跤吧!爸爸》的很多方面都让我得到了人生的道理。
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父亲为了完成自我的梦想,他要把自我的梦想压在自我的孩子身上,但这不仅仅是自私。两个女儿成了他的训练对象,她们几乎没有了艳丽的女性形象,还加上同学的嘲笑。爸爸对女儿的冷酷无情遭受着全村的讥讽。但两个女儿受的了启发,开始自觉。慢慢她们也在全国有了名气。大女儿开始迷失自我,说自我的父亲教的不如大城市里教练教的好,但终究被父亲挽救,最终成为世界冠军,也算完成了父女三人的共同愿望。
父亲为自我的女儿安排未来,有人说是传统思想,可是父亲更期望发掘她们的潜能,让她们为自我的未来更好发展。这是我从电影正面的得到。
主演阿米尔.汗,被称之为“印度国宝级演员”,还有一个趣味的称号“说教之王”。因为《三傻》认识他,有接连看了几部他的电影,都吸收了不少心灵鸡汤,怪不得是“说教之王”了。
当然,他拍这个电影时,我也了解了不少。已经51岁的他坚持先拍中年发胖的那一段,之后又瘦回去拍年轻的时候。他自我说:“如果拍完电影我是胖子,我没有动力瘦回去。就是电脑有特效,可是做演员我觉得不好”
他这种演员的品质在此刻是难以找到的,他更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正确对待身边每一个细节,工作。这是我从电影的侧面的得到。
一部电影,收获颇多。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6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这副电影里的爸爸,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完成,可是没有生一个儿,但是他不放弃,拼命的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
这两位女孩子,一开始也很不愿意接受,但是,听了他们表姐的叙述之后,明白了父亲对他们的关爱,便听从父亲的,倍加努力的.练习。父亲为了他们,多次去让她们和男子比赛摔跤。与此同时他们也都赢了,但是,摔较之路上还是有很多坎坷的。再大女儿赢得了全国冠军之后。进来一所学校。但是,她被那所学校的“朋友”带坏了,那所学校的教练也不怎么好,不知道他的习性,教的一套的父亲总是恰恰相反,可是父亲并没有放弃,代女儿多次失败之后,她明白了了一些道理,想恳求父亲的原谅,父亲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原谅了她。并把他的错误通通纠正了出来,她也恢复了从前的勤奋,技术也回来了,最终在世界级55斤摔跤级比赛中获得了金牌,枉天不负有心人,这也多靠了父亲的培育啊!
这也使我生气的感受到了那伟大的父爱,与父亲对梦想的坚定。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7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部电影,名字叫《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是我感触最深的一部电影,它也是一部非常非常令人难忘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叔叔是国际摔跤选手,一直想为国争光。可惜他自己没能实现梦想,所以他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为是实现他心中的梦想,他对自己的女儿进行了魔鬼式的训练。
可是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她们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跌倒,但她们从未放弃,在父爱的鼓舞下勇敢的站起来,奔向胜利的光芒!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成功就像一粒种子,只要你肯努力浇灌,总会发芽”。同学们,我们以后如果遇到困难,不能放弃,要坚持不懈,只要付出终会有收获!
看了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篇8
看完这部电影后,听到了身边朋友对《摔跤吧爸爸》有关父亲的争议。比起用印度的惨淡现实来为之辩解,我倒觉得不如坦然承认电影里他的所作所为确实有其局限性和不完美,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抗争的伟大。演员阿米尔汗也解释了父亲的进步性,不在于是否强迫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在于意识到女儿也能有所成就。而且还是最大的成就。
最让我感受到这一点的是父亲送女儿来到大学后,低声下气地请求教练多关照一下吉塔,因为他相信她能为印度赢得金牌,而教练只把这看做笑料,因为之前从未有人做到过。很难说这有多么震撼。这就相当于你以优异的竞赛成绩从农村考上了清华物理系,当年没钱念不起书的你爸跑到院领导办公室用一口方言说,老师啊我真的相信我闺女能为中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女儿有着不可思议的潜能,并为之面临着全世界的不理解。而让他与那些痴心妄想的人不同的是,他也一直在用“世界冠军的父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亲身去与偏见和物质条件的困乏斗争,为女儿赢得那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可能性。无论女儿是在辉煌还是低谷,他对她的信任从来都没有变过。
这种精神放到中国也是稀缺的。社会对杰出女性的判断标准总是不同于而且往往是低于男性的,比方说:“女孩就不要做太辛苦的工作了,漂漂亮亮就行。”“你以后能有个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就好。”“早点结婚,过了三十岁你就不值钱了。”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声音是:“女孩子也要能吃苦。”“就算数理化很难,你也不能随便放弃。”“如果你想成为一流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工程师、程序员、老师、医生或者创业者,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不要拘泥于琐事,多想想大事。”“不要放弃你的梦想。”
——你也可以成就最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