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信》观后感200字
写观后感是一种情绪上的宣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好的《鸡毛信》观后感200字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鸡毛信》观后感200字,供大家参考。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1
星期三,是“六一”儿童节,学校组织了看电影的活动,每位同学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看得电影,去各班观看。我却选择了“鸡毛信”这部电影。
“鸡毛信”主要讲了:海娃是一个牧童,专门放羊。有一天,共产党叔叔交给他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让海娃亲自交到三王村的王师长手里,于是海娃拿着信出发了。走着走着,海娃看见鬼子正向这边走来,赶紧把信藏在绵羊的尾巴下面。他被鬼子捉住了,但是,海娃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逃出了鬼子的魔掌。把信交给了王师长。
看了“鸡毛信”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海娃,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电影里的一位牧童,更是电影中的小主人公。虽是牧童,但竟然靠自己聪明的智慧,和鬼子周旋,机智勇敢的赢了那些“笨”鬼子,很是了不起哦!在最危险的时候,他把鸡毛信藏在了绵羊的尾巴下面,这体现了他的机智。有一次,在路上,海娃不小心把那封信弄丢了,他十分着急,心想:这封信可是非常重要的,上面有三根鸡毛,说明一定有十万火急的事。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等鬼子睡觉后,他一个人在来的路上一路小跑,寻找掉落的那封信。后来,海娃在路边的草丛里找到了这封信,他激动地苦出了声,然后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又小心翼翼地回到了羊群。
从电影中可以表现出海娃机智、顽强的精神。如果是别的小朋友的话,可能会想:反正只是一封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海娃却没有这么想,他知道这封信与一场战斗的胜利有关。
小小的信却看出了一个人的品质!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2
我读了《鸡毛信》这篇文章,被海娃的执着感动了。
文章讲的是十四岁的海娃传送一封重要情报,到达情报点的时候,鬼子却出现了,海娃被鬼子抓了起来。之后利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逃出鬼子的魔爪,英勇的完成了任务。
看到海娃的故事,我非常感动。首先是海娃的机制,他被鬼子锁在铺放干草的房间里,海娃机敏的发现鬼子忘记关闭的窗户,便从窗户跳出去,又模仿大人的口音骗过哨兵逃出去。其次是海娃的勇敢。为了逃出鬼子的追捕,海娃勇敢的选择从自己人的地雷阵穿过,鬼子跟着海娃追过来,却被炸的死伤过半。
海娃十四岁就开始打仗,给部队当情报员,以小小的年纪就上战场当情报员,真了不起!海娃有打仗需要的谋略和勇气,又有情报人员需要的伪装、迁入敌人部队以及手机敌人情报等工作需要的机智。这对于只有十四岁的海娃是多么不容易!我敬佩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3
海娃是英雄,为了将信尽快交到张连长手中,历经了重重磨难,才取得了成功。这发生在《鸡毛信》这部电影中。
《鸡毛信》这部电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2岁的海娃接到任务:将一封十分重要的鸡毛信交给张连长。海娃坚定地说:“爸爸,你大可放心,我必须能顺利地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走了。可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就遇到了小鬼子了。海娃情急之下将鸡毛信用布条绑在了一个脖子是黑色的老羊的尾巴下头。心狠手辣的日本鬼子看见了他说:“小孩儿你这个小八路。”海娃却不紧不慢地说:“我不是小八路,我只是替人放羊的。”鬼子不相信,搜身,结果发现真没有搜出什么。就把海娃给放了。海娃掩着面笑了起来,可在这个时候鬼子的头要把羊带走,海娃连忙吹起口哨跑了起来。可是他没鬼子跑得快,就被他们抓了起来。之后,鬼子饿了把羊给吃了。海娃又冷又饿,筋疲力尽,多想睡一会儿。可是他想:今日不走,以后就没有机会逃啦。于是,他趁鬼子睡觉时,蹑手蹑脚地逃了出去,最终把信送到张连长的手中,自我却疲倦的晕了过去。在这个时候,我感受到了海娃完成任务的坚持不懈,宁死不屈。
我深深地沉浸在这部电影中,我为海娃不怕困难,不畏挫折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懂得了,此刻的完美生活,都是以前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要辜负这些英雄为我们的生活所做的牺牲,我们要好好珍惜。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4
上周一的下午最后一节队会课,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鸡毛信》这一部爱国主义形片
电影《鸡毛信》的大概内容是:有位个儿童团团长叫海娃他只有十四岁,有一天,海娃正在放羊,海娃的爸爸急忙给海娃一封插有鸡毛信,让他赶快送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揣好信,赶着羊去送信,突然,西山山顶的``消息树``倒了。不好,日本鬼子进山了,这时小路不能走,海娃只好走大路。不巧这时,大路上来了一批抢粮的鬼子,怎麽办呢?海娃想了一个好办法,他立刻把信藏在了老绵羊的尾巴下。终于躲过了鬼子的搜察,谁知鬼子饿了偏偏要吃羊肉,把海娃和羊赶进了羊圈里,到了半夜,海娃趁鬼子们睡着了把鸡毛信一揣逃了出来,飞快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了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
我感觉海娃很勇敢,遇到事情会随机应变,区区一个十四岁的海娃能躲过鬼子的严密搜查机智的把鸡毛信安全的送到八路军张连长的手里真不简单。影片给我了很大的启发:在越危险的情况下,越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能逃跑,要随机应变。我要向海娃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党。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5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鸡毛信》,片中的海娃不怕危险,机智勇敢的突破重重困难,把鸡毛信交给了八路军的张连长。
抗日战争时期,小交通员海娃,利用放羊作掩护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终于完成了送鸡毛信。儿童团团长海娃在给张连长送鸡毛信的途中遇见鬼子,并与鬼子机智斗争,最后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影片结束了,我的心中却是感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想着如果没有这些革命者的牺牲,哪里会有我们今天美丽的祖国;想着如果没有这些爱国者的付出,哪里会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值得祖国骄傲的好少年!平时我是个胆小的小女孩,现在我要彻底改变自己,做一个勇敢、沉着、机智、敢于的小女孩。领会他们的精神,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海娃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争做时代的好少年,未来的小主人。
欣赏着海娃的聪明机智,我不禁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算起来,我们和海娃是同龄人。我们现在呢,不愁吃来不愁穿,只要一门心思读书,还整天嫌苦嫌累的。或许还有人会时不时在父母怀里撒娇呢!而小海娃呢,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要在那高高的山岗上站岗被鬼子抓到,宁死不说出八路下落,还巧妙地把敌人引入了伏击圈。试想以现在的我们处于那个时代,别说与鬼子周旋,就算走两三里山路,说不定也会退缩呢!所以,海娃的所作所为,才是我心中真的小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完这部影片,我思绪万千,想到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想想战争时的小红军,我的心里荡漾起伏:在战争时,小雨来,小嘎子,小萝卜头.....这些人不都是我们的榜样?现在,我们的美好的生活不都是他们换来的?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6
4月17日,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鸡毛信》,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的时候,只要鬼子进村了在山上的人们就会把信号树和稻草人给放倒来告诉人们鬼子进村了。
有一天鬼子进村了,海娃的爸爸让海娃把《鸡毛信》给张连长送去。海娃正要出发的时候看到了鬼子,海娃机智的把《鸡毛信》放在了羊的身上,因为日本鬼子想吃羊,他们还赶不走羊就让海娃给赶羊,并把海娃抓了起来。晚上海娃就趁着鬼子睡觉就逃了出来,可又被鬼子抓了回去。白天鬼子让海娃帮他带路,可海娃故意把鬼子带到另一个地方,趁机就跑了,后来海娃看到了张连长把信交给了他,海娃自己却累倒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想起了我们,遇到什么事情,都钻到爸爸妈妈的背后,让爸爸妈妈帮我们解决。自己每天像在蜜罐里一样生活,却曾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离开了我们,我们该怎么办?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们就像一个柔弱的蚂蚁。再看看海娃,遇到什么事情,都冷静处理,认真处理;遇到什么事情都不会退缩。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海娃依旧那么冷静,任凭日本鬼子怎么打骂,他也不说,气得日本鬼子团团转。在自己体力微乎其微时,还坚持不懈,继续送信。再看看我们,如果我们是海娃,在日本鬼子的刀下,我们肯定会泪流满面,把所有事情都招了,并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在日本鬼子身旁点烟倒酒。多么可耻啊!
我们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和别的同学比谁的衣服更漂亮些,以前的小孩为了报答祖国好好学习,而我们却连自己以后都没想过。所以,请我们孩子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开出新的世界,更要努力读书,长大后报答祖国!
《鸡毛信》观后感200字篇7
今天我观看了《鸡毛信》这部红色影片,心里非常感动。
海娃是华北抗日根据地龙口树的儿童团团长,他机智勇敢,每天在山上放羊站岗放哨。
海娃的父亲老赵是民兵队长,一天,他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给八路军写信,告知消息。老赵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海娃去完成,海娃便带着鸡毛信以羊群为掩护,出发到王村给八路军送信,海娃刚走进一条山沟,便与鬼子相遇了,他灵机一动把信藏在羊尾巴下面,鬼子抢了他的羊,还要把他带到龙口树去。鬼子和伪军煮着海娃的羊,仍不放海娃走。深夜,海娃悄悄溜了出去,从羊尾巴下面拿了信,撒腿便跑,可当他坐下歇口气时,发现信不见了,就再回去找时,鬼子又追来了,他终于找到了信,却又被鬼子抓住了。鬼子们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海娃骗他们说大路上埋有地雷,便领着鬼子从小路走。
在小路上,鬼子们的骡子行走不方便,海娃手脚灵便,很快与鬼子拉开了距离,鬼子们开枪了,子弹乱飞,海娃中弹了,他依然强忍着痛爬上了山,把信带到了八路军手里,海娃成了一名抗日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