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100字
通过写观后感,观众可以记录下自己在观影过程中的情感和思考,并将其与他人分享。花木兰观后感100字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花木兰观后感100字,方便大家学习。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1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现在还被拍成了动画片。今天我就上网看了这部电影,它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我们看的是原声片,因为网上上传的影片配音效果一向差强人意。
这个电影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个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花木兰为了她父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诏书发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兰来到军营,战士们谁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儿。就这样她开始了军营生活,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跟着战友们练了一身好功夫。一天,长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没有谁能把它取下来,只有花木兰不断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处,拿下了那支箭,也让身边其他的士兵对“他”刮目相看。终于要上战场了,他们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敌人向他们冲来,原来是中了埋伏。花木兰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悬崖,灵机一动,把大炮对准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敌人的千军万马全部被淹没在皑皑白雪里。
长官也被雪崩的力量冲走了,花木兰为了救他,被冰块刮伤,将军请大夫来给她包扎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花木兰竟然是个女的。由于想到花木兰救了自己一命,就没有给杀她,军dui抛下了花木兰回都城了。花木兰发现还有敌人没有死于雪崩,单于还活着。花木兰连忙赶回都城,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去通知大家敌人还没死。可是没有人相信她,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儿。不幸还是发生了,在皇帝给长官赏赐的时候,单于发动了突袭,皇帝被抓走关在城楼上。大家这才相信了花木兰的话,齐心协力和花木兰一起救下了皇帝。皇帝想让花木兰留在身边当自己的大臣,却她拒绝了,她只想回自己的家乡。皇帝赐予花木兰单于的剣,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女孩子为国家做的贡献,人民和皇帝对她的感谢。
我看了这部动画片后,觉得花木兰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为了自己的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真的很了不起。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2
如何爱国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更是永恒的课题。爱国之情,想必人皆有之。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总隐隐有股爱国之情,它有时像将要喷发的火山,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有时又像蠢蠢欲动的温泉,越发抑制不住。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没有了国,哪来的家?更何况只有更爱国才能更爱家。
现在,许多农民已奔上了小康,过着幸福的生活。然而,这些生活全是靠过去的战士保卫下来的。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关于战争的动画片——《花木兰》。
动画片《花木兰》的情节大致是这样的:画面,花木兰的父亲花将军要出兵起征,却在回家骑马途中,马绊到石头跌倒,花将军从马匹上摔下来,使其不能走路,对于率兵大战这件事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花将军觉得自己甚是给家族丢脸了。于是木兰跑到山顶上,她的子厚师父托梦给她叫她去当兵,开始了女扮男装的当兵之路。在木兰去当兵的途中,遭遇了三四个劫匪绑架劫粮,好在木兰功底深厚,从小训练有素,即便在蒙眼的情况下,打败了劫匪。他们惊慌失措,逃走了。
这一幕,也被去当兵的刘刚看见了。他们成为了好兄弟。一起打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果不其然,木兰成为了大将军。看到这,我心中暗暗想到:木兰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后来,在叛军偷袭木兰他们的军队时,刘刚差点死于叛军,多亏木兰相救。
与此同时,在战争间隙,刘刚教木兰写字,而木兰教刘刚射箭。
接着,木兰与刘刚受到汉帝的指示,深入地方,寻找证据,证明了内奸——方丞相这件事。最后掀开了黑幕,方丞相的真面目被——揭穿。即使没有看到结尾,我也知道,木兰他们肯定胜利了,因为“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
在动画片的后半部分,木兰得胜返朝。可她并不接受汉帝封赏给她的官职而返乡。
要知道,像木兰这样有勇气,有孝心的人已经很少了。现在的人把利益看得太重宁愿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能把人的价值很好地发挥出来。我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怎样读书?怎样做人?表面上在读书,其实是为了别人而读。不是自己真心想读。我们周围的人都是如此。我们把这样的不正常的现象,当成了平常。我们能够有为了祖国而读书的庄严使命感吗?我们将来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建设家庭的使命吗?
我们中,好一点的学生就是要考个好分数,没有更高的追求;更有一些同学把混日子养成习惯。
面对木兰这样的巾帼英雄,我们只有汗颜啊!
愿木兰唤醒我们的爱国心!唤醒我们的奋发图强之精神!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3
这天,我们看了一场电影——《花木兰》。
最后一节课是晚自习,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一个语文课,但这节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丰富有趣的。在学校看电影的经历,再一次发生了,这感觉好极了。
小时,我就能随口背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电影花木兰跟学过的这首诗并不太相像,但也无妨,最终都衬托出花木兰的英勇。看到这个电影,我脑海中浮现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这类的话。
电影中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木兰家的祖先显灵和小龙木须,小蟋蟀。他们的加入自是好的,让传统的情节发生了改变,故事更是一波三折,丰富了内容。切合我们发挥无限的想像力,突出主要人物。木兰的小马阿汗,它是一匹多么通人性的马啊!当然,这些动物的加入也大大增强了影片中的趣味性。
当然,我还不忘说这篇影片的中国元素。其实,我认为最具有我们中华文化元素的是影片的主人公---花木兰。花木兰所穿的衣服,她的行为举止这也是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当属那古代的建筑以及古代庆祝的方式,如:舞龙舞狮。
这部影片让很多人认为影片中的木兰很吸引人,也许是因为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也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年代,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的人,很真实。看完这部影片,我更对花木兰这一形象而歌颂。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有这么的一个人,但是,她的精神却会被我们传承下去。你的执着,你的忍耐,你的不屈,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4
花木兰的观后感
小时候,就对木兰诗,特别有感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有时自己也会随口,就会背出这些诗句来.敬重花木兰,是个忠孝节义奇女子。
木兰辞,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这是汉乐府里歌颂女子的三篇诗歌。流传最广的,国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木兰辞。它被改编成了小说,戏剧,电影被历代政府用来对百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熟读《木兰辞》,也看过很多次的豫剧"花木兰",但是,这一次,通过电影"花木兰",才解开"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十二年中,每个夜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十二年,要如何才能坚持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看过"花木兰",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情,山河泪"。那样的混沌乱世,那样的惨烈沙场,那样的不舍苦恋。
电影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带领将士们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家爱国之情;木兰和小虎,以及将士们的深厚友谊兄弟之情;木兰和文泰之间的至死不渝儿女之情,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尤显可贵和温情。爱,成了战火连天时期人们的希望所在。
木兰说:十二年来,因为有你,每天早上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的每一天,也将会这样!
我为这句话流泪,因为懂得,对于木兰,爱是希望,是活着的理由。战场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在弹尽粮绝之时,两军对阵,文泰从容走出,亮出了自己是北魏七皇子拓跋宏的身份,以自己当人质,换取花木兰和兄弟们的性命。
我为这样的"舍"而流泪。因为懂得,对于文泰,木兰是希望,是爱着的理由。而在战争停止之时,爱情却要为现实让道。荡气回肠的爱情无奈凝结成无疆之大爱。文泰说:若大爱,请相忘!
木兰说:若真爱,岂能忘?
是啊,真爱,怎能忘?放弃生命容易,但忘记,太难。
影片可能是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宁愿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段旁白让人感动: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的拥抱生命……
在新版的电影中,故事依然发生在大漠,影片没有过多渲染花木兰从军前的普通生活,而是以很多篇幅描绘了这位女英雄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及发生在花木兰与文泰(皇子拓跋宏)之间的一段辛酸爱情故事。电影情感层面刻画细腻,穿上戎装的花木兰是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脱下军装的她又是一个懂得为爱付出且深明大义的女子。大漠孤烟、沙石纷飞的战场,为这段传奇故事增添了一丝丝的无助和苍凉。影片中赵薇与陈坤两位演员的演出可圈可点,作为影片重中之重的赵薇,也圆满地完成了让花木兰从古诗走向画面的任务。但是,陈坤扮演的文泰这个角色的闪光点不容小觑。无论是感情戏还是打戏,陈坤展示了历史最好“水准”。也许是跟赵薇彼此的默契,在感情戏路上的把握,陈坤信手拈来丝毫看不出任何怯场,这可能是一名优秀演员的内在潜质吧。
在整部影片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欲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且远。”环绕于影院四周的音响,制造出了将士把观众合围在中间吟咏的效果,这当是近年同类作品里最悲壮也最具感染力的一幕,如果《花木兰》全部以此格调制作,那么它将会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在这个花木兰的故事里,有爱情,但更多的',是责任,是成长,是成全。其实无论男人或女人,在战场上成长都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而在这残酷的历练中,遇到一个为成全你的成长而牺牲自我的人,又何其幸运。我为文泰对木兰的三次成全而动容。
第一次,以死亡的名义,让花木兰走出儿女情长,成为战场上的虎将。对于文泰的诈死,初看起来觉得方式太过离奇极端,但仔细一想,从木兰危急时刻独骑驰骋而来时那一亮的目光,到面对木兰踌躇杀人时“这是命令”的大声狂吼,从河边温和殷切的挽留,到“战场上不能有爱情”的决绝冷酷,相比女人的柔情,这男人的目光太过敏锐通透,在花木兰还未了解自己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她的未来。
第二次,用生命的代价,换取垂危的木兰和兵士们的绝处逢生。
最喜欢这里的文泰,狂沙过后,那一声绝望的“花木兰”,这个多年来藏在暗处的男人终于袒露了自己的情怀,终于相见的无语凝噎,割腕输血的平静温存,峡谷困顿中的相偎相依,走向敌阵的决断从容,以死相逼,义无反顾,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只寥寥数语,便让对手哑口无辞。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憔悴瘦弱的外表下澎湃汹涌的壮士豪情,让人荡气回肠。
第三次,则是爱情的了断。我常想,文泰“愿意为国赴死,不愿牺牲爱情”,然而在朝堂之上,抬眸垂首,终是无言承受;蓬蒿离离,没有缠绵悱恻,轻轻一抱,便是默然长别。“家国”二字,是个沉重的话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将功成,万户涕泗。
对这样的结局,我不知是悲是喜,惟有无尽遗憾。“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区区二十字,隐藏了多少真实的历史。如果说赵薇版的木兰,英姿飒爽,让我觉得真实;那么陈坤版的文泰,带给我更多的则是感动。因为大爱,所以无私,因为辽远,所以壮美。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这部影片再一次告诉大家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女人照样可以统率千军万马,也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幸福,选择“大爱”而放弃“小爱”!
因为有爱,才能坚持;因为有爱,沧海桑田才能天长地久;也因为有爱,虽有遗憾,却仍觉人间如此美好。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5
战场上,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有柔然的,也有魏国的,地上还淌着一滩一滩的血水......
这是电影《花木兰》中的一个场景。这部电影是我在回成都的火车上看的。它主要讲述了在北魏时期,柔然部落联合各部落进攻魏国,于是魏国向军户征兵。花木兰从小习武,便代替年老多病的父亲女扮男装去参军。在军队里,她见到小时的伙伴——小虎,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文泰。她的武功、勇猛、智慧使她屡建战功,步步高升,营主、将军、大将军,最后辞掉官职,衣锦还乡,去照顾那个在台阶上等了她十多年的老父亲。
影片中有许多镜头令我难忘,它们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难忘花木兰穿着军装,骑着马,深情地望了家一眼,就去追赶部队......
难忘花木兰提刀砍杀好不容易被制服的柔然大将,却优柔寡断,于心不忍,听见文泰大喊“快砍!”才狠下心来,用力一砍,鲜血四溅,同时花木兰的泪水也跟着涌了出来.....
难忘花木兰勇猛冲去砍杀四周救驾士兵,直奔主将......
难忘小虎和一些战士为了掩护花木兰等人撤退,任凭刀砍在他们身上也不哼一声,直起伤痕累累的身子,英勇牺牲。真是感人肺腑,火车上许多人和我一样,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住地落......
还难忘文泰——七皇子拓拔宏,为了兄弟们的安危,放弃自己的生命,甘愿被俘虏;花木兰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宁,放弃自己的幸福,让文泰与柔然公主成婚。这是舍已为人的真正体现啊......
看看影片中的花木兰,明知上了战场多半会死,也不让多病的父亲去送死。而我呢?为了一点小事情大吵大闹,和妈妈顶嘴,常常惹父母生气。唉,想起片中孝顺的花木兰,我真是惭愧极了。
我要学习花木兰的勇猛、智慧、孝顺,学习文泰的舍已为人,学习小虎的为国牺牲……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6
《花木兰》这个故事,因为花木兰的付出,使之流传千古,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个伟大的名字--花木兰。
木兰从小就是一个好动,调皮却又机灵的孩子,身为女子的她却是从不输于男子,从小就有了远大抱负。敌国来袭,木兰的父亲被选征入伍,她便毅然代父从军,独自面对激烈残酷的战争。即使知道将来要面对千难万阻也从未退缩。
战场是残酷的,身为女子的木兰在开始时并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只是想要活着回到家乡,回到父亲身边,就是因为有生的希望,在遇到困难时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破关斩将,渐渐的她由一名无名小将变成了赫赫有名、有着卓战绩的平北大将军,无不让人佩服,正所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而反观我们现在,虽然没有那样激烈的战争,但是花木兰那般有着远大理想抱负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早早为自己做好未来的打算,规划自己未来想要走的路,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所以,有着良好的远大目标是我们所必须的,它能使我们更好的前进,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鼓足勇气,坚定信念,坚持不懈,阔步向前方迈进冲破重重障碍,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花木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女人的传奇故事更是要告诫我们要有好的目标,有理想的目标,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就如花木兰一样成为一位现代化巾帼!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7
由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昨天在美国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行了首映式,这也是该片首次公开放映。有评论者认为,该片是“迪士尼继《灰姑娘》之后最好的真人电影”。
真人版的《花木兰》由新西兰导演妮基·卡罗执导,由刘亦菲、甄子丹、郑佩佩、巩俐、李连杰等加盟,几乎是全亚洲阵容。
首映式上,主演刘亦菲、甄子丹、李连杰、安佑森等现身红毯仪式。甄子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陪女儿很小就看1998动画版的《花木兰》,几乎看过100次,他们还会一起唱片中的经典歌曲,“是我的女儿让我接下这个角色。”
谈到和刘亦菲的合作,甄子丹称赞她很勤奋:“很多中国女演员都演过木兰,而迪士尼的《花木兰》是一部英语电影,是面对全球观众的,我能想象她肩上承载了多少东西。”据悉,刘亦菲是迪士尼和导演从全球1000多名候选人中挑选出来的。
真人版《花木兰》去除了原版动画电影中男主角李翔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两个新角色——甄子丹饰演的唐将军,是木兰如师如父的存在;安佑森饰演的陈宏辉,是跟木兰惺惺相惜的战友。在动画版《花木兰》中,李翔的角色至关重要。影片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起名“花平”,在艰苦的军旅生活中得到上司李翔的逐渐认可,后来李翔发现花平原来是一个女孩,最终上演了迪士尼经典的幸福结局。
首映后,大部分观众都评价很高,“迪士尼的《花木兰》不仅视觉效果上令人惊叹,而且绝对神奇。”
虽然美国疫情还没控制住,但迪士尼依然坚持《花木兰》3月27日在北美公映。
花木兰观后感100字篇8
当我看完《花木兰》这部影片时,被花木兰替父从军、为父亲而愿意付出一切的事迹所感动。
花木兰聪明好动而又调皮,当得知朝廷又要父亲重上战场和看到父亲的腿受伤却坚持要去打仗时,便有了替父从军的决心。可刚去习武时,花木兰却需要做很多她从未做过的活,每天要没日没夜地练武等等。花木兰不太明白该如何练习,闹了许多笑话。一想到父亲,花木兰便心痛不已。于是她白天努力,晚上也丝毫不放松,最后靠自己的机智勇敢打败了匈奴,皇上也原谅了花木兰,非但没有赐她死罪,还赐给她一把宝剑。
当今社会的儿女,哪个能和花木兰相比?恐怕千万个人里只有一个。现在的独生子女,一个个娇生惯养,活脱脱一个“小皇帝”、“小公主”,哪能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更不用说孝敬父母了。如果现代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是花木兰的话,恐怕最多只会为父亲着急,而没有要替父从军的信念。
就拿我认识的一个小妹妹来说吧。当她看到生病的奶奶卧床不起,床边还有一个红苹果时,就毫不客气地把那个苹果消灭了。接着,也不问问奶奶的病有没有好一些,就独自去玩了。在看她把苹果一点一点地吃掉时,我觉得自己的心也就像被一条自私的虫宝宝吃掉了。我问她:“小妹妹,你为什么不问问奶奶的病情,还把奶奶房里唯有的一个苹果吃掉了呢?”小妹妹满不在乎,挥手一说:“为什么要问呢?奶奶的病又不是不会好,至于苹果嘛,那么大、那么红的苹果我不吃,让奶奶吃的话多可惜呀!”这句话像一座大山似的,压得我直喘不上气来。我万万没想到,一个已经有十岁的孩子,居然还不懂得“孝敬”这两个字!
花木兰那种懂得替父母分忧的品质,确实还有很多儿童比不上。虽然也有一些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当然,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搞好学习,这样,父母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就能达成了,那时,他们恐怕会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