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
写观后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练习,可以让你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方便大家写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时参考。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1
《建国大业》这部历史影片,精良的制作、演员阵容强大都是这部影片吸引观众眼球的诉求点,为新中国60华诞献礼也成为这部影片的宣传口号。前来观看影片的除了年轻人之外,一些父辈、祖父悲人们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影片讲述了自抗日战争后重庆谈判到开国大典的国共两党的纷争,影片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内战上,而是通过对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深度刻画,从两个人的处境上反映内战的形式变化,二人的形象都非常饱满,尤其是蒋介石儿子蒋经国的细分较重,肩负父亲给于的重任为了稳定上海物价大义灭亲,对孔家的囤积物资行为进行打压,但是当宋美龄赴美求援被拒,副总统李宗仁分裂国民党,父子二人心知大势已去,南京的成群的白鸽围绕着父子的沉默盘旋,似乎寓意这战争的结束,和平来了,但是不属于他们。
从战略转移时的消瘦,毛泽东随着解放军的节节胜利逐渐精神饱满,当北平解放的消息传来,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喝着高度白酒高唱国际歌,在“英德纳雄纳尔——”的歌声中,毛泽东倚着墙壁,回忆起征战的岁月——抗战转内战,多少苦难终于结束了,表情里难掩兴奋。当最终1949年10月1日的阅兵式上,毛泽东站在检阅部队的汽车上,往事再次涌向心头,一代伟人也留下激动的泪水,为逝去的先烈,也为自身灵魂的解放。
影片除了叙述角度独特,人物刻画饱满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演员阵容了,172位知名演员在150分钟的影片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位明星出现,除了唐国强、张国立等绝对主演外,其他明星的戏份少得可怜。刘烨、王宝强、葛优等演员只有一句台词,以影帝梁家辉为首的许多演员甚至一句台词也没有,影片看外之后才发现演员表上竟然有王学兵,问了问朋友才知道他的角色只是一个小兵,只有一个镜头,一闪即过,而我所错过的明星肯定不止他一个。
整个影片的场面宏大,张弛有度,也穿插着几许或感动或幽默的镜头。记忆最深的有这几个。第一就是,刘烨饰演的老兵在毛泽东检阅部队时向毛泽东敬礼的镜头,用最大的力量喊出“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老战士向毛委员敬礼”,场面非常感人;第二是毛朱周刘四人酒后高唱国际歌的场面,让人感慨;第三是宋庆龄在上海一早醒来发现街上躺满了为了不惊扰市民而就地休息的解放军战士,宋庆龄神色庄重,深受感动。幽默的场面也不少,王宝强所在的团奉命解放北平,在北平城门脚下将城门当成地主大院,要求葛优饰演的团长出动炮兵予以摧毁;在议定国旗和国歌的时候,冯巩扮演的代表连续两次被人抢了发言权,最后用天津话说了句“我想说的他们已经替我说了”,让人忍俊不禁;另外范伟饰演的厨师和笑星郭德纲饰演的摄影师也为影片增添了几分幽默。
影片最后在开国大典的真实影像资料中结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伟大的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华儿女历经苦难终于迎来里黎明!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2
在前两年,我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一幅幅感人至深、荡气回肠的画面仿佛还在我脑海中回荡。
《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已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无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 那么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而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利呢?
第一,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为得民心,二是因为得人才。从电影中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必然性始终灌注在电影中,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则十分混乱,各管各的。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惨重,代价太大,不能做到对人的关爱胜过对地的关爱。毛泽东优先选择了对人的关爱,他的决策无疑是高明的。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那时却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
看着电影,想着历史,我的心中无限感慨。我悲哀自己是个热血少年却只能静静的坐在这里,观看着这一幕幕让人心酸,无奈的历史;自责自己身为新一代接班人却没有实力,没有本事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和牺牲。寒窗苦读几年,马上就考上初中。但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却是一片迷茫,甚至不知将来要干嘛。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知识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成为有用之才,将来报效祖国!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回荡着。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4
《建国大业》是最近很热门的电影,很多人留意它,是因为它里面超豪华的明星阵容。然而,作为献给祖国60岁生日的一部献礼大片,它向观众们展示的却是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种孕育了新中国诞生的精神、一种一直支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努力建设伟大的精神、一种我们祖国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精神、一种或许正被部分人所遗忘的精神。
看了《建国大业》之后,我的眼湿了。60年前,那么多的革命先辈默默地努力,默默地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政治如此民主,经济如此发达,科技如此先进的新中国。
虽然,电影只是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次政治会议的风风雨雨,但是,反映的却是先人建国之艰辛,在此,我不由得发自内心地向前辈们致敬1分钟。
……
今天,在网上看新闻时看到一则噩耗,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奠基人,革命事业忠实的拥护者,优秀的共产党员,钱学森先生离开了我们。许多人不由得担忧,新一代的钱学森们到哪里去了……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我们现在处于物质条件极为发达的年代,看起来我们更有实现个人抱负的客观条件,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争取革命事业成功的不可忽略的条件。
没有开国元勋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没有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就没有“两弹一星”的辉煌成就;没有许许多多共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发挥先进的积极的影响,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的地位。
因此,无论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得如何优越,我们都不能丢掉60年前开国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是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用战斗的精神去建设祖国。
是啊!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因为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虽然现在的我,还 不是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还 不能说是一名时刻保持坚持艰苦奋斗的青年,但我一定会继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来要求自我。在生活与工作中,自力更生,质朴节约,乐于助人,学会换位思考,在同学群众中起到带头作用;在学习上,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积极参加学术性活动,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 要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素质,关注时政,保证自我的思想觉悟与党组织接轨。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万众欢腾、全国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建国大业》是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__周年而拍摄的献礼影片,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故事片。看完整部电影,不禁让人为之感慨,为之动容。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起到关键性淮海战役结束后,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怀着激动的心一齐喝酒,喝醉了酒的他们一齐拥抱,一齐欢呼的情景让人感动万分。那一刻,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
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一次次突破围剿,一次次突破封锁线,一次次穿过茫茫雪山,一次次穿过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红军由防御转向进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我的感情,一齐尽情的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在国军飞机轰炸共军大本营时,主席刚刚吃了颗安眠药。周恩来好几个人冒着危险冲进主席的卧室硬是把主席给抬到了防空洞里。而主席的厨师却为了为主席端走饭菜,被国军那不眨眼的炸弹,炸死在厨房。主席还亲自在安葬的那天和他告别。看到那里任何人都会流泪。
共产党胜利了!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日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团结的中国人最终打败了小日本,推翻了残忍的蒋政权,踏向了越来越完美的明天。
台湾那边,是落寞的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电影看完了,我受益匪浅。共产党才几万条破枪就把拥有飞机坦克的日军、国军打败了,这靠的是什么就像吉鸿昌所说的:“日本有飞机大炮,我们有热血,有四十万万人的热血。中国人的愤怒已经到达极点,莫不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真理而战!!!”
是啊,中国人民不就是这样才成功的吗让我们团结起来吧!!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6
抗日战争结束后,到新中国正式建立前,中国在从日寇手中抢回的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上,陷入了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怪圈——国共内战。《建国大业》这部影片,讲述的就是这四五年间的故事,它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借光影带我们重温历史这段尘封的岁月。
电影在一个宴会中开始,觥筹交错间,尽是抗战胜利的喜悦。可这份喜悦,掩盖不了那个现实的问题——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中共与其他民主党派支持建立联合政府,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表面赞同,实则野心勃勃。果然,很快,国民政府就撕毁了《双十协定》,开始了对中原解放区的进攻——内战爆发了。靠着“几十杆破枪”,靠着士兵的艰苦奋斗,靠着领导人的运筹帷幄,闯过重重困境,中共反守为攻,步步紧逼,最终扭转战局,以少胜多,解放了华夏大地。
电影中有两个令我感动的场景。
其一是淮海一役胜利后,村民们齐聚一堂,张灯结彩,欢欣起舞,而中共几位领导人,却躲在小屋里喝酒。烈酒入口,火辣辣的,烫软了他们的心,烫热了他们的情。几个人高唱着“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抱头痛哭。那指点河山的领袖,那铁骨铮铮的汉子,竟也会流泪。我深受震动,几乎也要随他们一同落泪。英雄也是人啊,他们有血有肉,有七情有六欲,眼看多年的艰难困苦将有结果,他们抑不住自己的泪啊!这些泪,是光荣,是骄傲,落进我心里,让我知道,一手拉起一个危亡的国家,是何等的不易,那些敢站出来,扶起跌倒的中国的人,是何等的无畏与勇敢。他们的汗水,和着血水、泪水,一齐洒在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上,浇灌出了今天这个强盛的国家。
其二,是部队进京时,一个老红军站在路中间,站在毛泽东同志的车驾前,喊道:“我代表活着的,死了的红军,向毛委员长,敬礼。”老红军声嘶力竭,声音悲恸,令人动容。毛泽东同志面色沉痛,回了他一个军礼,庄重,有力。这个军礼,是对活着人的感激,是对牺牲者的祭奠与哀悼,更为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蒋公一直叹息,是天意,才落得亡国亡党的下场,殊不知滥用权力、失去民心,才是推倒大厦的黑手。国家的稳定,要的是由官至民共同维护,当大多数人已经对政府失去信心,领导者再英明也只能苟延残喘。今天的社会,这条规律同样适用,约束权力,执法为民,才能成为民心所向,才能“得道者多助”,才能建设有权威的政府。
“为自由,为和平,为了梦中的安宁……”在纯净明亮的童声中,影片落下帷幕,留下我们,活在这片千千万万革命战士梦中的安宁里。今日的安宁来之不易,这部影片让我们铭记为五星红旗的升起而倾尽一生心血的人,更警醒我们,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只有爱国爱党,为政者心怀苍生,执政为民,老百姓拥护统一,安居乐业,各司其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一直繁荣富强,让英特纳雄耐尔实现在我们的家园。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7
《建国大业》还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片子,较同类型影视而言,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更为细腻,尤其是和现在央视放的《解放》比。不过由于要表现的东西太多,跨度太大,所以大多只能蜻蜓点水,没有些历史常识的人看起来是非常累的(光辨别这么多明星演的这么多名人,就很累人了)。当然,只要你读过初中历史课,且有些记性的话,应该还不至于云里雾里。
我以重温历史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片子,内心颇有些激荡的。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锦上添花的时代、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片中淮海战役后,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相拥唱起国际歌的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这些老弟兄从长征开始,一步步走向夺取全国政权,我相信是坚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这是一种类似虔诚宗教徒的信念,他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全身心地托靠在这种信念上。现在大多数人可能已经没有类似感受了,也很难对他们的激动产生共情。还有就是西苑机场阅兵时,刘烨扮演的红军老兵那发自肺腑的呐喊,这份真诚让人感动,这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当今中国的一线电影明星,几乎都在片中露了个小脸,这恐怕和追悼会上的名单有得一比,因为在片中的出现,说明了在中国影视界的地位。这种盛况与那个年代也是类似的,邓小平、贺龙、彭德怀等也仅仅在片中露面片刻。李云龙之辈,最多只能在北京城下放个照明弹。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让我们无法忘怀,无论国共还是第三种势力。
至于弱肉强食之说,片中更是借蒋介石之口点明:“对毛泽东要边打边哄,那一天毛的军队打完了,也就不用哄了”。毛泽东也说,和蒋谈判的资本就是几十万条“破枪”。等到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获胜之后,其实也就不需要再和国府谈什么和平,一鼓作气解放全中国便是了。毛、蒋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民主党派,则从来一样,只是政治协商会议中的点缀,无论谁掌权都要拉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广泛性。记得笔者在尼泊尔遇到个初中生问,中国是不是只有共产党,笔者义正严词地告知,中国有九个党派,一个执政党、八个参政党。回答这个问题时,真真切切感受到民主党派存在的必要性。
承上启下之说,无需细言。没有建国大业,就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是在看到毛、朱、周、刘、任把酒庆贺、激情燃烧的场景时,想到了后来1969年开封的“刘卫黄”;看到西柏坡会议,想到了1969年北京的“王玉”、1972年的温都尔汗、1974年的“王川”、想起了1992年南海边画的圈……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8
“抹去岁月厚厚的封尘,一幅幅一帧帧不能忘记的画面,引领我默默的前行。追寻我生命的那份纯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云彩,追寻那属于我们那份无悔忠贞。我苦苦追寻那人世间的大爱无疆,大道无垠。”老一辈的革命人,也许就像这个词中所述的那样,在大陆上苦苦追寻救国救民的方法。就这样,中国共产党就这样成立了。
嘉兴红船之上传来低沉的《国际歌》,中国共产党成立了。我坐在电视前看到这一幕不禁热泪盈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们真的做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让我们着着实实感动了!整部电影从1911年写起,孙中山任民国大总统。到最后中国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这段历史,是让我震撼。一开始出现,清朝几百年的统治土崩瓦解。多么开心啊!封建社会崩溃是必然的。历史的进步也是必然的。按照孙文先生的话来说:“结束王朝,停止战争,走向共和,皆可让。”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最后的皇帝,最后的太后,他们也有不舍。最后的一道圣旨,小德张的宣旨声中,冲龄之年继位,在朝堂之上还想玩蛐蛐。他只是个孩子。隆裕太后的一句“因为你是皇上”,加上浓妆之上的两行清泪。她是一个悲哀的女人!这世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哀。
袁世凯继位,不得不说这是一场闹剧。封建王朝已是一捧碎土了,现在,在想着把他们组起,后果只有一个,被人民的洪流冲垮。许多人终于明白了自由的重要。一位位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投入洪流。湖南的同学决定去法国;中国首次以战胜国的身份进入巴黎的和会;毛泽东,杨开慧都在李大钊的文章的影响下,认识到了共产主义,也就是“庶民的力量”;学生们形成爱国的洪流,展开了五四运动;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展开了驱张运动……青年的力量如此大。他们如此有作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主导。
在一条大道上,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确定了共产党的雏形。12位各地的先进代表来到了上海,几经周折,共产党宣言和国际歌响彻南湖!
整部影片震撼了我的心,这十二位优秀的共产主义先驱,将始终留在我们记忆中。
建国大业观后感免费篇9
《建国大业》这部片子明星阵容强大,而这些明星们不求报酬,不求出镜率,只要求在这部片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就满足,这种反常态却是最能体现出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对建国的这一伟大事迹的认可。也是建国的这一伟大的题材给了明星们强烈的梦想,也给了中国人强烈的喜爱,因此,这部影片正确的选材和正确的放映时间给了观众喜爱,获得了最好的票房也是情理之中和理所当然。
在电影中,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组织开会的画面,两种气氛是完全不同的。完全可以用阳光和阴暗来形容这两种氛围。共产党的阳光般的政党的成员们坐在阳光下,农村的土堆上,但是总感觉像是其乐融融的农村大家庭。没有压抑,没有等级观念,大家是一家人,共同付出,共同强大的团结精神就在此体现的很突出。但是片中有一次拍摄的是晚上的会议,没有点灯,可是毛泽东同志爽朗、阳关般的笑声和话语似乎顿时让整个房间充满着光芒。而国名党政府的天空似乎没有阳光,阴暗深冷的办公室,纵使豪华,但是终究是压抑的,是昏暗的,而拍摄到室外的环境时也总是阴雨绵绵或者阴暗的天。这些都是在片中可以观察到的。这部片中也明显的表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给中国人民真正的阳光,人是需要阳光的,人民自然而然也选择共产党的政党,共产党的政党才会给人民完整的其乐融融的家。
建国大业,建成了伟大的中国,建成了几亿其乐融融的家庭,充满阳光的中国
从教育宣传的角度讲,回顾了历史,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振奋了民心,面对当年的镜头,品位今天的幸福生活很多人都有一种国家和民族自豪感!
虽然因为众多导演明星的卖力出演,《建国大业》惊鸿一瞥般塑造了冯玉祥、毛人凤、杜月笙等许多人物形象,也用醉酒高歌、摔杯怒骂等形式试图拓展对我党革命领袖的人物塑造。但仅就艺术表现力来说,我和几个一起看电影的朋友观点是,《建国大业》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蒋介石父子,张国立对蒋介石张弛有度的表演证明他不只是电视皇帝,而陈坤则完全可以说是《建国大业》里的一个惊喜,他以往角色挥之不去的阴柔转化成了空有热血、片中壮志难酬的压抑,父子两人在凉阶并肩而坐的镜头让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