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观影心得500
1995年,由大卫·芬奇执导,摩根弗里曼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黑色经典犯罪电影《七宗罪》在影院上映,引发了众多影迷对犯罪电影的重新审视,同时,这部电影在影史上也进一步拓宽了犯罪电影蕴意的深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宗罪观影心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宗罪观影心得1
七宗罪,即七种原罪,分别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淫欲、暴食。宗是来源、根源的意思,七宗罪则被译为人心中最根源的七种原罪。在天主教的教义中,七宗罪被称为“安若格西安和宗教格里高利一世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恶性。”
《七宗罪》的风格就是黑暗与潮湿,内景戏绝大部分是暗调,外惊喜也几乎全是没完没了的下雨,这样的设定更加重了故事的绝望气息。但与以往的犯罪电影不同,这部影片在流露细致恐思的黑暗氛围的同时,还加入了浓厚的宗教元素。
宗教是人们对“自然”的认知,换句话说,这是人们在审视世界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宗教中没有模棱两可,只有对或者错,而影片在披着宗教的外衣下开始叙述,无非是想让我们能够步入一个这样的环境去思索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当知道了世界的丑陋和荒诞之后,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直面生活?我们该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生活?
影片以警探萨摩赛特和米尔斯的破案角度出发,步步深入,讲述了七宗罪谋杀案的故事。
以影片案发的顺序,第一宗,是暴食(gluttony)。
“那个胖到根本站不起来的人,如果在街上看到他,你肯定会指给朋友看,然后模仿他来取乐。如果你吃饭时看到他,你绝对无法再吃下去。”谈起那个暴食的胖子,罪犯John Doe惊叹道。
第二宗,是贪婪(greed)。
“那个律师,穷尽一生竭尽所能帮杀人犯和强奸犯逃避法律的制裁,赚黑心钱,贪得无厌,不知满足。”谈起那个贪婪的律师,罪犯John Doe惊叹道。
第三宗,是懒惰(sloth)。
“毒贩子,那个搞同性恋的毒贩子!”谈起那个懒惰的毒贩,罪犯John Doe恼怒道。
第四宗,是淫欲(lust)。
“不要忘了那个传播疾病的妓女!”谈起那个淫欲的妓女,罪犯John Doe恼怒道。
第五宗,是傲慢(pride)。
“那个女人,内心如此丑恶以至于外表丑恶就无法活下去了。”谈起那个傲慢的女星,罪犯John Doe平淡道。
第六宗,是嫉妒(envy)。
“警官,我去了你家,取了你妻子美丽的头颅。我嫉妒你那种普通人的生活,看来,我是犯了嫉妒之罪了。”在面对嫉妒的自己,罪犯John Doe笑道。
第七宗,是暴怒(wrath)。
“报复我吧,愤怒吧。”看着无法冷静的米尔斯,罪犯John Doe露出了无法言喻的表情。
一场策划精确的剧本,在米尔斯开出愤怒的一枪后,完美地谢幕了。
正如影片中John Doe所言,在这个充满恶意和黑暗的社会之中,在都市,在家庭,或者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七种原罪的体现。
这是源自于人类内心根源最深处的罪恶,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回避它们,更无法抑制,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尽自己所能去不让它们表露出来。同样的,这七种原罪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围绕着,放肆着,我们却不以为然,甚至习以为常。但可怕的并非是拥有它们,而是我们在习惯了它们之后,变得慢慢开始去享受它们了。
七宗罪观影心得2
影片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无限地放大在我们眼前,将我们内心中已经麻木的罪恶重新搬到幕前,在看清这些之后,我们是否都该反省下自己,该如何去拿捏,或者说把握所谓的原罪?
《七宗罪》能够成为后世推崇的经典,很大原因在于导演大卫非常善于用细节塑造人物。从序幕里,我们能看出萨摩赛特显露出的老人的疲倦感,这为他后续整个追凶的心理过程都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细纱。
再从后面穿衣服时微小的动作中,就能看出他是一个一丝不苟、思维缜密的人,他睡觉前打开音乐节拍器,说明他是个活在逻辑与节奏中的人。这与后面凶杀的混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在萨摩赛特的告示下,年轻的警探米尔斯心中不以为然。这也预示着他的傲慢、狂妄,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年轻的热情。
两人不同的性格致使他们就好像是同一个人,只不过一个是年轻时候的样子,另一个则是老年时候的样子。
而片中唯一一个反派John Doe,他令人琢磨不透的沉稳,无论是表情,动作,都好像在向观众诉说他是一个完美的罪犯,即便是完成杰作后喜悦的心情都没能让他露出笑容,更多的是,耐人寻味。
无疑,《七宗罪》的结局是非常黑暗的,反派的胜利是我们难以置信的结局,但转念一想,这个结果似乎也迎合了我们内心中的另一个期待——七宗罪这场完美的犯罪艺术的完成。
这对导演来说是一种成就,对John Doe来说也是一种成就,甚至对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来说,也是一种成就。
七宗罪观影心得3
影片独特之处还在于对黑暗风格语言的引用,就比如,萨摩赛特在暴食的胖子家发现的那句话。“Long is the way and hard,that out of hell leads up to light.”
这句话源自于《失乐园》,意思为“逃离地狱之路漫长和艰难,离开地狱之后迎来光明。”这句话并不单纯,也没多么复杂,但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我认为,或许这句话更多意义上指的是为犯人,为死者的解脱和救赎。
还有在贪婪的律师尸体旁留下来的那句话。“once pound of flesh,no more no less no cartilage,no bone,but only flesh,his task done and he would be free.”
“一磅人肉,不多不少没有软骨,没有硬骨,只要鲜肉,只要割了肉他就可以获得自由。”——《威尼斯商人》。
这描述了律师的死状,也迎合了《威尼斯商人》中Shylock想对Antonio做的事。
这两句毫不相干的话,在片中成为了一条极其微小的暗线,同时对观影的我们来说,也掀起一场心理思索的风暴。
七宗罪的背后,透露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社会黑暗和丑陋人性的思考,但并不是朝着黑暗那一面的方向走去,而是看透罪恶背后的东西。
就好像在影片的最后,导演借萨摩赛特之口向我们传递黑暗背后的意义:
“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欧内斯特·海明威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我们去奋斗的。”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我觉得后面半句说的很对。”
不管这个世界有多糟糕,我们都不得不提起心中的原罪,为明天努力地去生活,去奋斗、不是吗?
七宗罪观影心得4
《七宗罪》这个片看了不止于三遍了。一直想写点什么的,手痒痒,但总也觉得写什么都不过一个关于-的七宗罪和一个连环凶杀案的警匪电影,就搁置着,今天忽然想着这部电影还同时讲了“七宗罪”以外的第八宗罪——一个愚蠢而奸诈狡猾的,有点神经质和精神错乱的,一相情愿替天行道的家伙(JohnDoe)被正法的故事。
西方的精神祖训天主教认为人遭永劫有“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这些就是本电影的主线。但本电影有一条根线,那就是一个一相情愿替天行道的家伙的连杀犯了“七宗罪”的七个人,加上一老一少两警察的精彩配合,使得美国电影史又多了一部勉强可为人称道的电影。
在影片里,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无处不在的“7”的暗示。7“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到十六世纪后,-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七宗罪,thesevendeadlysins):傲慢(Pride),嫉妒(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以及淫欲(Lust)。
DavidFincher显然不是要拍一部讨论宗教意义的影片,他只是想凭借七宗罪来表达对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下日渐沉沦的人性的痛恨,和由这些人性的沉沦诱发的精神危机。导演“解决”这些痛恨和精神危机的方法,就是把犯有这“七宗罪”的人统统“消灭干净”,于是就精心编导了一出巧妙而惊心动魄的连环杀人案和破案故事,而巧的是破案的警察(那个脾性暴躁)也成了连环杀人案的最后一目标,这个神经质的杀手(JohnDoe)活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一相情愿的替天行道一次,完成了替天行道(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义的施暴和谋杀)的“伟大杰作”,他反倒觉得自己完全解脱了,因为他已经亲自“查办”了“七宗罪”。他觉得自己就是卫道者,殉道就是自己最大的命。
影片里的城市整天不停的下着雨,遍地流淌着湿淋淋而肮脏的城市污水,城市笼罩在严重污浊的烟雾中,城市嘈杂肮脏,现代工业一片混乱乱七八糟,生活在这个晦暗的城市的JohnDoe则是个极端而虔诚的宗教狂徒,也就成了这个晦暗的世界的发光点和耀眼的牺牲品。
影片最后,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老警官William引用了海明威的一段话: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它奋斗;事实上后半句较为真实,前一句就当自己是个半瞎子好了,世界的黑暗是需要揭露在阳光下才能遏止其黑恶的继续深化的,但是不是就要一个一相情愿的替天行道的人,就需商榷,至少这个时代有某些必要的规则,虽然这些规则只适合某些人跳舞,也让某些人视“七宗罪”而不见。
七宗罪观影心得5
《七宗罪》是一部以宗教为题材的电影,影片围绕-中的“七宗罪”展开,电影集悬疑、恐怖为一体。在讲述宗教同时,影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作为好莱坞一部经典影片,《七宗罪》给人们带来了太多感触,残酷、惊恐、震撼、压抑、反思……
七宗罪最终是个悲剧,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剩下两个侦探,一个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带着满心遗憾地离开了。“卫道士”的“卫道”或许震撼了社会、震撼了世人,但是最终并没有改变世界。时间仍在继续,社会仍然在“进步”,“罪恶”依然在发生。
Seven: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里“7”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7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7个头的火龙,世界共有7名堕落天使被称为撒旦。到了16世纪后,天主教更直接用撒旦的7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7种罪恶——色欲(Lust)、贪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愤怒(Wrath)、妒忌(Envy)、傲慢(Pride)。同时又以7个天使的形象来代替7中美德——贞洁(Chastity)、节制(Temperance)、慷慨(Charity)、热心(Diligence)、温和(Patience)、宽容(Kindness)、谦逊(Humility)
电影中也很好地阐述了这个神秘的“7”,在网上看到到,说电影中“7罪、7罚、7次下雨、故事发生在7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7天的下午7时”(不过当然,我并未亲自查证)。无处不在的“7”似乎暗示着观众:这是某种宿命的罪与罚。既然如此,宿命的悲剧是必定要属于人间的,“上帝”作为“授意者”和“观望者”参与了整个事件。冷血杀手作为传道者莅临人间,最终以身殉道。从某种角度看,悲剧中没有正邪的区分,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接受宿命的审判。
萨摩赛和米尔,摩根·弗里曼和布拉德·皮特
提到影片,不得不提提两位主角:摩根·弗里曼和布拉德·皮特,我个人对摩根·弗里曼没什么太多了解(连名字都是后来查到的),只是觉得他很眼熟(但是忘记哪里见过了),不过从《七宗罪》来看,他的演技还是很好的。至于布拉德·皮特,我个人非常喜欢(从《史密斯夫妇》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皮特和朱莉夫妇。),不过不知是当时皮特还比较年轻,还是因为角色本身的问题,我感觉在《七宗罪》中,皮特的演得还是不如摩根·弗里曼的(可见姜还是老的辣)。
萨摩赛和米尔虽然性格迥异,但却有着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微妙的联系。萨摩赛每天认真的着装,仔细的查案,孤独的思考,有时也走些歪道来寻找线索,时刻用体谅的目光来关怀他人。偶尔也用刀子代替飞镖愤怒的射向靶心,也曾将自律的节拍器烦躁的扔掉,他是一个“相对的”的人。以萨摩赛为代表的现代城市人因失望而冷漠,这种冷漠的表现就是逃避,如在上出租车后,司机问他去哪里,他看着窗外的斗殴说faraway。冷眼看世事,也许是他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生活美好希望的原因吧,失去了一切又让他更冷漠。
衣物凌乱但分析案件却简单自信,这就是米尔,身边有爱自己的妻子,真诚的伙伴,回家后天真的和小狗嬉戏。他对自己的事业满怀热情和信心,对妻子深爱不已,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温暖而颤抖的家和妻子的担忧说生活会好起来。
两人在酒吧喝酒时的对话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强烈反差,萨摩赛给人的印象彬彬有礼、心思缜密、沉着冷静,然而由于在物欲横流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见到太多的冷漠无情和城市的阴暗面。米尔对世界充满美好和希望,冲动易怒、做事不计较后果。
在性格上,一个是稳重,阅历丰富然而无奈,选择逃避的老者和一是个性冲动、情绪化,还带着乐观的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年轻人。在办案手法上,萨摩赛的细心和自身的文学修养,不断发现线索,才慢慢的让案情清晰可见。相比之下,米尔就显得躁动不耐烦。这案子若是单独他一人决计是理不出头绪。萨摩赛更关注罪犯传递的隐含信息以及思考深层的犯罪动机以试图找到破案关键。而米尔更关注的是图像、场景。他会不停的回放照片。萨摩赛则是逛图书馆。米尔感性,萨摩赛理性。
我个人更喜欢萨摩赛。从他为人、处事以及跟约翰的对话就能看出他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萨摩赛的那种冷静、理智。
“在尼采高呼出:‘上帝死了’时,我们的古典生活被宣判结束”。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在无限缩小着世界间的距离,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加亲密,反而是疏离和冷漠将其取而代之。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有些东西纵然我们一时无法看到、无法了解却依然存在,七宗罪时时刻刻萦绕着人类的心灵,指引人的心灵渡向地狱,走向毁灭。米尔枪杀凯文那种无奈、绝望的表情正是对七宗罪的最好诠释,因为即使被萨摩赛告知约翰的目的就是要以他的枪杀作为伟大作品的句号,米尔仍然无法克制自己。而人类就像米尔无法摆脱“愤怒”一样无法摆脱七宗罪。
七宗罪,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称之为“罪”,最多只是一种过失。只不过当它变得极端、偏激,就会成为一种罪。毕竟,人不是神,中国的古话中也有说“人无完人”,即使是神,谁又能说在古希腊神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没有缺点呢?人,总有些欲望、有些追求,但那并不是罪啊。与其说《七宗罪》是一种讽刺,还不如说是种警醒,警醒人们好好把握事情的分寸,尤其是欲望。警醒人们正视、重视自己的缺点和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