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发言致辞 >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时间: 黎民 发言致辞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上台发言时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在今天的读书会上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桓公不计前嫌,任人唯贤,终成大业;管仲有勇有谋,尽其所能,流芳千古。君臣一贤一能,成为历史上少有的佳话。而我认为,成就这一切,鲍叔知人善谏,更是功不可没。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诚哉斯言,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如管仲一般有着真才实干本事的人才并不少见,而让“千里马”各尽所能,施展才干,还需有鲍叔般识见才华的本领。

识见管仲之才,是鲍叔的睿智,但他的智慧,显然不止于此。桓公即位,正是鲍叔多年尽心辅佐终将得到最好回报的时刻,可他甘居管仲之下,将本应属于自己的荣耀拱手让人。这样的行为可笑吗?非也。鲍叔目光长远,并不贪图狭隘的个人私利。若是当时他独占辅佐桓公之利,或许得意一时,却终会因自己能力的不足而贻笑千古。承认自己的不足,肯定他人的价值,是对他人的公正,更是对自己的尊重。鲍叔深知,成就他人的同时,他更成就了自己。

于个人而言,鲍叔做到了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辅佐公子小白时,尽心尽力,发挥了个人价值;桓公即位后,他深知自己能力的局限,力荐他人的同时,再次将个人的价值发挥至极。知人,是对他人能力的深刻洞察,更是对自己能力的准确评估。于国家而言,鲍叔之举实乃齐国之幸。有鲍叔之才,而居管仲之下,齐国之内患,可以无忧矣。鲍叔一退,退出了自己的大度,更为国家的胜利奠基。于是九合诸侯,成就霸业,自是不在话下。由国家利益观之,鲍叔格局之大更是令人敬佩。

当今时代“人才争夺战”长期火热,华为公司甚至为应届毕业生开出百万年薪,人们对于人才的渴望由此可见。而这,便更加突显出知人善谏和格局之重要。若一味顾及个人私利,有利益之时,以自己为中心,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公,更是对自己和群体的不负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在选贤之时,有识人的本领,将合适的人才置于合适的位置;荐人之时,有无关个人私利的格局,用高于自身利益的眼光客观推荐。这是时代对于新青年的更高要求,更是作为新青年一代应该担负起的时代重责。

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青年一代更要有知人善谏之本领,荐人唯贤之格局,方可在科技群英荟萃的今天,最大化地发挥出个人利益,在未来的浩瀚星空中发出自己闪耀的光芒!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齐桓公、管仲与鲍叔的故事肯定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触良多。三者的品质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对其中鲍叔的感触最深。他不仅心胸宽广,知人,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心系国家,实为古今罕有之良臣矣。

齐桓公心胸宽广。管仲带兵阻击他,射中了他的衣带钩,险些杀死他,而在鲍叔给他提供建议后,他不仅没有报复管仲,反而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是贤明之君。但鲍叔心胸之广丝毫不在其下。鲍叔辅佐的公子小白与管仲辅佐的公子纠争夺王位,公子小白取胜成为齐桓公后,鲍叔竟全力向他举荐身为敌方之臣的管仲,丝毫不记当年战场纠纷。不仅如此,他甚至甘居管仲之下。自古以来,举荐他人者多有,甘居人下者少有,甘居于自己举荐的人之下者,除鲍叔外怕是没有几人。足见鲍叔心胸之宽广,绝非常人之可比。

管仲受命后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但鲍叔的才能其实也不容忽视。鲍叔与管仲不同,管仲强于治国之能,而鲍叔则长于识人之能。鲍叔的才能虽然不及管仲,但是他辅佐的公子小白却战胜了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足以说明他的识人能力强于管仲。随后齐桓公即位,他又慧眼识管仲,向齐桓公举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鲍叔堪称一名伯乐。管仲是幸运的。齐桓公若没有管仲,便不可能成就一番霸业,而管仲没有鲍叔,才能从何处施展?恐怕也只能怀才不遇郁郁终生了吧。所以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鲍叔更心系国家。难道鲍叔自己不想当一名丞相吗?凭他的才华是完全可以胜任丞相的。但是他举荐了管仲,将丞相之位拱手让人。这种做法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计较自己的个人利益。他知道管仲可以帮齐桓公称霸而自己不行,于是毫不犹豫地推举管仲。鲍叔舍己为公,一切以国家发展为重,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行为,不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吗?在他的辅助下,管仲得以尽情施展才能,齐桓公得以称霸天下,他们的故事传为佳话,永垂不朽。

同学们,新时代的中国,越来越需要管仲和鲍叔这样的人才和齐桓公这样的.领导者,希望各位同学能够以史为鉴,奋发向上,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3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知人的慧眼和雅量》。

管仲和鲍叔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成一代霸业,这其中,既有齐桓公的雄才伟略,也有管仲的大力辅佐。不过,三人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知人善用的鲍叔。如果没有鲍叔的大力举荐,无论多么贤能的管仲也不可能和“心怀一箭之仇”的齐桓公走到一起。有人认为桓公九合诸侯,全赖管仲之力,但司马迁说“天下不多(赞美)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斯言诚哉!

鲍叔的知人首先体现在他有识才的慧眼。他和管仲很早就有交情,一起合伙做生意,分红时管仲总要比鲍叔分得多一些,别人都看不过眼,但鲍叔并不以为意,他知道管仲多分是因为家里贫困。后来一起参军,军队冲锋陷阵时,管仲却躲在了队伍的后面,别人都对这种行为不齿,鲍叔却站出来替他解释,说管仲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家里还有老母亲,一旦战死,年迈的母亲就没人奉养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像管仲这样名满天下的贤相,身上也难免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缺点,鲍叔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能容人之短,取人之长,这正说明他独具识才的慧眼。

如果鲍叔只有识才的慧眼而没有荐才的雅量,仍然不太可能有齐桓公和管仲明君贤相的佳话。曾经属于敌对阵营的管仲,在一次战斗中差点要了齐桓公的命,齐桓公消灭了对手之后本想一并杀掉管仲。此地此刻,鲍叔却力辞齐桓公对自己的任命,保举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管仲之下。鲍叔举贤荐能,完全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是以国家大局为重,以苍生社稷为先。如果鲍叔荐才之前先打自己名利的小算盘,哪里还会有后来的美谈呢?鲍叔荐才的境界和胸怀,实在是让景仰!

既有识才的慧眼,又有荐才的雅量,这就是鲍叔给我们今天选人者树立的榜样。当今时代风云变幻,大到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小到单位与单位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可是人才的脸上却从来都没有标签。如果选人者总是对他人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或者生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即便如管仲之贤在他们手恐怕也难出人头地。

同学们,读史使人明智!希望我们能自觉以先贤为标高,以人为鉴明得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以对民族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慧眼识才,为国荐才,不拘一格,尽显其才,让更多的人才汇聚到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伟业中来。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4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今天读书讨论会的主题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谁更令人感佩”,刚才几位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倾向于齐桓公,认为他有王者之志,且成就一代霸业;有的则推崇管仲,认为他有辅相之贤,且成为一代名相。而我对鲍叔感触最深。下面跟老师同学们分享我的一点感触和思考。

老师教导我们,无论做事还是为人,都应德字为先。有远大之志和过人之贤固然重要,但是二者如果没有以德济之,恐怕也是水中捞月。管仲有贤,如果没有鲍叔知贤护贤,早已死于非命;桓公有志,如果没有鲍叔荐贤让贤,恐怕终究壮志难酬。鲍叔之德,不仅仅在于知贤护贤,更在于荐贤让贤;从这个意义上说,鲍叔远胜于伯乐。鲍叔之所以最令我感佩,就在于他的知贤,护贤,荐贤,让贤!

同学们,毋庸讳言,人性是有弱点的,不是吗?但凡庸人恶人或不知贤,或知贤而妒贤,或知贤而毁贤,或知贤而害贤。秦桧之妒岳飞,最终败了大宋长城;魏忠贤之害杨涟,最终毁了大明江山。相形之下,知贤、护贤、荐贤、让贤,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鲍叔之知贤、护贤、荐贤、让贤,是大识大行,是一种大境界;但是他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境界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我以为其背后,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使然。正是基于爱国情怀,基于对齐国的热爱,他的胸怀才会如此阔大;正是胸怀如此阔大,才有如此之大识大行。可以说,正是爱国情怀成就了他的大写人生。

同学们,读书在于切用,读经在于明德;读管鲍,对于我们青年学生,同样富有启迪意义。青年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命运。青年学生将来能否成为国之栋梁,德是关键,而爱国情怀,无疑是德之核心。我们青年学生,要把自己的成长成才,跟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结合起来。

鲍叔名垂青史,成就了大写人生,不在于有辅相之功,而在于有阔大的胸怀,在于有炽热的爱国情怀。读史使人明智,同学们,读《史记》管鲍故事,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要立志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须把爱国放在第一位。

以上是我的一点读书体会,希望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5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我发言的题目是《甘为绿叶衬红花》。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作为霸主登____人生巅峰。这一世的伟业可以说归功于鲍叔的知人之明。

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后,鲍叔对其直言,如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而后齐桓公听取了鲍叔的忠言,非但未杀管仲,反而重用了他,而鲍叔情愿做管仲的____。这种品德正如司马迁所言:“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人们赞扬多的是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居功自傲,甘为人梯的品德。也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鲍叔不正是管仲的伯乐吗?

齐桓公多次会天下诸侯,没有动用武力就制止了战争,这就是管仲对齐桓公的报答,他协助齐桓公成就其霸业,达到极盛的顶峰。这个层面看,管仲确有他的贤明之处。

有关鲍叔的品德,还有一些小故事:当时管仲很贫穷,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利润时,他总想多分一点,但鲍叔知道后,并不认为他是贪心,而是认为他家里贫穷,需要这些钱财;当他替鲍叔谋划事情时,总会陷于窘境,但鲍叔从不认为他愚笨,只是安慰他说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当他多次被国君驱逐时,鲍叔没有说他不成器,而是安慰他没有遇到好的机遇……

鲍叔推荐管仲后,一直辅佐其左右;齐桓公也一直在鲍叔的激励中成长,有两位智者辅佐,最终成就齐桓公的一番事业。

如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自我认同感也随之增加,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频频出现。很多人都想争第一,网络上网红频频出镜,都争着想做那朵红花,谁也不曾想去做绿叶。

我们能够顺利成长为一个____的人,小了说,为我们默默付出的父母,不就是衬托我们的那片绿叶吗?大了说,我们团结拼搏的国家,不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绿叶吗?而我们每一个社会中人,都是自己成长中的那朵红花,灿烂地盛开在那片绿叶中。

生活中的很多人,就像鲍叔那样,甘愿做绿叶,去衬托红花的美。比如幕后的科研人员、比如在一线的抗疫人员、再比如每座城市的清洁工……见过夏季的凌霄花吗?大片的绿叶藤上,有几簇小喇叭的橘__花,高高地攀在大片的绿色藤蔓上,很是惹眼。

甘为绿叶衬红花,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品。

齐桓公管仲鲍叔发言稿篇6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我发言的题目是《心胸眼光谋略》。

泰山不让其土,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选择成就一番伟业,那就必须拥有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胸怀,如炬的眼光和超常的谋略,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反之,睚眦必报,斤斤计较,必是小肚鸡肠,鼠目寸光,最终一事无成,如同那千万砂砾一般,随波逐流,泯灭于历史的大浪之中。

在这三个历史人物当中,我想说说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即君位之前,曾被公子纠谋士管仲刺杀,庆幸得这一箭未中要害,装死逃脱,保得一命。但是他即位以后,为了心中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抱负,为了成就诸侯国霸主的地位,毅然不计前嫌,知人,任人唯贤,重用管仲,终于成就一代霸业,这使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能把敌人变成朋友,变成自己的人,最终变成了________的人,齐桓公的人格魅力必定深深地感染了管仲,我想这一定是齐桓公宽广的胸襟打动了管仲。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那么这个“木”必定是枝叶繁茂,挺拔旺盛,是一个舒适安逸的居所,可以在此安居乐业,古往今来,士为知己者死,即便如此,居________的“主”们,也一定是礼贤下士的明君明主,否则以谋士的能力和眼光,绝对不会投其门下,忠心耿耿辅佐其左右,帮助其成就一番事业。这宽广的胸怀一定能令人感动,一定能令人震撼,一定能令人折服。

一个人究竟是沽名钓誉,还是名副其实,用人者究竟该怎么来识别一个人是否真的有真才实学,那么就要看这用人的____有没有能力来甄别了,正所谓慧眼独具。我想齐桓公一定是这样的,他一定是了解管仲的,也是知晓管仲的.才华并且十分赏识,正如之前所讲,即便是良禽,是贤臣,如果是遇到了朽木__,昏聩____,闭目塞听,________,那么在__的眼里,则不再是良禽和贤臣了,甚至会被认为成佞臣、奸臣,这样一来就是十分危险的情况了,良禽不能安居,贤臣就会受到生命的威胁。齐桓公是慧眼识英雄,也让英雄管仲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一个____人的眼光决定了他的方向,决定了团队的力量,也决定了他自己的未来。

宽广的心胸、独具的眼光和高深的谋略决定了一个大的格局,齐桓公正是冰释了管仲的杀身之仇,以其深谋远虑,着眼长远,用实际行动感化于人,唯才是举。____民族不仅历史悠久,更是英雄辈出,人才荟萃,凡是成就伟大事业的____者们,在他们的身上始终闪耀着智者的光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行为,虽然历经________,仍然映射着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__人继续披荆斩棘,开拓奋进。

恰同学少年,正是风华正茂,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光,愿我们都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今后的道路上,____自我,驰骋纵横,展示才华,实现我们心中伟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

3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