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网 > 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1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分归一统所发生的故事。书中有不计其数的人物,主要描写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周瑜等。他们各有千秋,胸怀韬略。就这样演绎了诸侯割据纷争战乱的时代。

先从曹操说起吧。他是一个乱世奸雄,也是一个治世臣,他有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性格,曾置吕伯奢和杨修于死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曹操疑心太重最终没有完成他的宏图霸业。接下来说说诸葛亮和周瑜,诸葛亮有着过人的才智,善于观察天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未出茅庐便做出三分天下理想,并且有着宽广胸怀。而周瑜和诸葛亮却恰恰相反,周瑜心胸狭隘,嫉妒心强,一心想置诸葛亮于死地。每次给诸葛亮下的套,都让诸葛亮一一化解,正应了这样一句话:“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都有着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知识和韬略,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说一说关羽吧,关羽义博云天,知恩图报,一生不忘忠义二字,华容道因感恩,放走了曹操。

在这部小说里,“空城计”和“官渡之战”使我受益匪浅。

在我看“空城计”时,我不禁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包围西城。但孔明却使用了空城计,把城池四门大开,自己在城楼上深情自若的弹琴,结果,司马懿以为有伏兵,只好下令全军撤退。

诸葛亮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他大智大勇胆量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后来我又看“官渡之战”不由得为曹操担心,曹军八万精兵VS袁绍七十五万兵马,几乎毫无胜算,但是曹操通过谋略烧了袁绍的粮草,许攸为袁绍献计,袁绍自以为是,不纳忠言。最终导致粮草被烧,军队大败,自己死在仓亭。

袁绍输给自己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不采纳别人计谋。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虚心接受别人建议和忠告,不能目空一切,否则受伤的是自己。

“滾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又是一个浪淘英雄的很快时代,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自己国家和民族奉献了一生。所以我要努力读书,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在此我祝愿我们的祖国永远和平不有战争。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2

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四大名着中的一本,书名是《三国演义》。书中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传奇,构成了一本让人津津有味、百看不厌的历史书。

这本书生动有趣的写了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里让我记住了许多英勇威武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胆狭义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赤膊上阵的许褚、抬棺上战的庞德、阴险狡诈的曹操、软弱无能的刘禅、仁慈宽厚的刘备……,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从火烧新野,骂死王朗、空城计、妙锦斩魏延等一系列计策中显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并非神仙,如他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丢失了街亭、柳列城两个军事重镇,一出祁山失败,自己也被降职。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别人和自己不犯错误,不应该因为别人的一点过失而横加指责,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次考试没考好的分数而灰心、气馁,更不应该为自己取得的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实改进的地方。

读完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潮流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大势,祖国和平统一,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难怪人们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3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书籍记载着每个时期的变化,并将历史的长河慢慢在我们面前展现,其中就有名扬中外的“四大名著”。我看过了《红楼梦》的柔、《西游记》的奇、《水浒传》的钢,今天我又品读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出自元末明初作者罗贯中的笔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这本书以战争为主题,反映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连环计、千里独行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了。

《三顾茅庐》主要讲得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做军师,去了诸葛亮家三次。前两次都没有碰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时,诸葛亮正在午睡,但刘备并没有吵醒诸葛亮,而是在外面静静地坐着等待。等了好久,诸葛亮醒了,刘备再三请求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同意担任刘备的军师。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仗。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有为达目的永不放弃的精神,最重要的事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打“胜仗”。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更有趣的故事,那就赶快去阅读《三国演义》吧!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4

飘飞的烟火,滚滚的尘土,使我再次拿起手中的厚卷,一种历史的积淀,一种沧桑的厚重感。翻开书看到的竟是打着响鼻的战马,拿着锋利武器的士兵。似乎回到了从前,第一次看这本书的从前。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看书也只知道各个人物的武艺或智慧,叫着各个招式的名字,开心的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真正魅力所在呢。

现在上了初中,再读《三国演义》,我从字里行间竟能想象到滚滚长江上千帆锁江,雄姿英发的周郎胸有成竹地站在江边,锐利的眼眸观察着破军的时机。紫袍的孔明手持羽扇,站在七星台,仰望星空,他的紫袍和黑夜融合在一起,露出自信的微笑。

这次读了三国,竟有了对生活的感慨。一生为国,纵然有豪情盖天之气,百万军中夺上将人头之勇,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之谋,结果也长使英雄泪满襟啊!那样的忠诚固然值得尊重,可是孔明离开茅庐时对童子说的话却再也没能实现。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孔明出山做大事,不拘小节,很多人也都用这样的话迷惑自己,就像“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样,迷惑自己不思进取,认为自己的失败很正常,其实只不过是麻痹上进心的落脚点罢了。虽然孔明出山本来没有什么对错之分,现在倒被认为是正确的,让我很不解。很多人的眼光很开很大,在茫茫的人海中竟找不到自己的落脚点,其实有很多小事是被忽略了的,而往往那些小事便是你成大事的垫脚石。朋友,看清自己的脚步慢慢走。路很长,看得远固然好,却很累,不如一步一步靠近那个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次读书的收获在别人眼里可能很小,但我认为有收获就没有白读,在与名著同行的路上,它,成了我的老师,不会把知识一下子全给我,而是让我挖掘着,找到里面的真实,找到里面的真理。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5

我最喜欢的书,它就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它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形成了以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三国鼎立局面,后来经过激烈的战争,司马炎统一天下的故事。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张辽和诸葛亮。张辽——曹操的猛将,一战成名于逍遥津大战。我们合肥本是曹操的地盘,孙权欲夺取,于是战争一触即发。当时合肥的守将是张辽、李典、乐进,他们都是难得的猛将,但守城兵马不足,不过几千人而已,吴军却有几十万的兵马。

面对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李典和乐进都劝张辽,吴军来势汹汹,我们恐怕寡不敌众,不如早日投降,谁知被张辽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是啊,办法总比困难多,张辽出去迎敌,他的勇气和决心也感染了其他守将,最终大获全胜,张辽因此威震逍遥津,反观吴国不仅大败,还失去了猛将太史慈。这场大战中张辽表现出了对国家的赤胆忠心以及有勇有谋的品格,实在是了不起!如今的逍遥津公园正是当时的古战场,这个暑假,妈妈带我一起来到逍遥津公园,一进大门就看到一座张辽手提大刀脚跨战马的雕像,威风极了,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和我最喜欢的英雄合照。

再往里走,有一艘东吴战船停泊在湖边,还很逼真呢!我感觉自己就像站在古战场上,如果我也能像张辽那样勇气、不畏强敌,我也可以成为一位英雄!我还很喜欢诸葛亮,他在南蛮七擒孟获,在东吴草船借箭,在蜀国写下《出师表》……这些故事都让我如数家珍,他的耐心、计谋和忠诚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让我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了解了很多历史故事,学会了要思考问题,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忠诚勇敢。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做一名更优秀的小学生。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6

这是一部令我荡气回肠的书籍,这本《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在书里描绘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战争,无数的豪杰英雄,血洒疆场的将军美人无不让人怦然心动。可是细细的品位三国,就能感受到这是人性的五味杂陈。生动的描绘了在那个时代政客枭雄们对于国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欢武圣关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个正义的化身。勇猛且充满了智慧,刚毅中带着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我喜欢他的义气,可以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从和刘备结拜后,便死心塌地的为他征战,数十年来立下了赫赫战功。

对于他的朋友他能够坦诚相待,推心置腹,从不耍奸计。对于敌人他能够常怀仁德之心,以德报怨,铭恩于心,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彰显了他的大义。最终以勇猛善战,义薄云天,忠心护国而成为一代名将。

我十分敬佩关羽,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让我学会了正义,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对于朋友,要真诚相待,以心相交。对于国家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忠于祖国,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像他一样爱国的人。

看了很久《三国演义》,在这碗充满五味杂陈的汤里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让我十分感动的地方。那以礼贤下士的着称的刘备便是一位。读了刘备的一生感悟非凡。刘备自小不得意,可他却有着中兴汉室的志向。并且为此韬光养晦,学习了数十年。有了机会他就牢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头二十年是屡战屡败。可是却又屡败屡战,足见他的毅力和为了国家的不辞辛苦。我想我们就要学习这种不怕输,在哪里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

《三国演义》不仅精彩在战场的厮杀,也表现在各自军营里智者的斗争。有卧龙称号的诸葛亮一直是我认为最聪明的人。在面对敌人的强势,他总是以微弱之力取胜,而且每次都是智慧的取胜。这让我惊讶之时,也让我学会在面对强敌时,不能硬碰硬,可以通过智慧取得胜利。对于中学生来讲,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应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动一点脑筋。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7

《三国演义》读后感我读完一本叫《三国演义》的书的感想是: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都很英勇善战。还有蜀汉的皇帝刘备不但很能打仗,而且有时还为五虎大将出谋划策。谋士诸葛亮足智多谋,而且还发明了兵器连弩。因此,我要向他们学习。除了他们以外,我还要向姜维、凤雏与徐庶学习。我有向他们学习的人,自然也有不向他们学习的人。

例如:曹操、董卓、司马懿等奸臣。其中董卓经常胡作非为,有时还放士兵乱杀平民,最后被吕布杀死。而曹操、司马懿则都多疑,有时本该打胜仗时,他们就因为多疑而打了败仗。让我说东吴的皇帝孙权是个怎样的人,那我会说:孙权是个半忠半奸的人。半忠是曹操在攻打东吴时,孙权与刘备联手,并将荆州借给了刘备。半奸是指孙权命令手下潘璋、马忠杀了蜀汉大将关羽和黄忠。我还不喜欢蛮王孟获,他在刘备死后一直侵略蜀汉,直到诸葛亮擒他七次后,才肯心服。还有魏延,他在诸葛亮死前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诸葛亮死后就造反,后来被马岱杀死。

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刘禅。因为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他;诸葛亮死后,又让姜维辅佐他。可刘禅不但不听姜维的,反倒听信奸臣的谣言。最后竟投降司马昭,而且还在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时,还不想回蜀了。如果让我当皇帝,那我不但要向谋士问计,还要自己想办法。

《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可以说关羽是义的诠释。

那么,诸葛亮就是智的化身。虽然他没有成功扭转三国归晋的结局,但他成功改变了三国。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

其实没有最后的胜者,也没有失败者。司马炎不是,曹操也不是,刘备孙权也不是失败者。他们都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出他们最绚丽的光彩。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边仿佛又传来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话,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用心去读《三国》,品《三国》,道《三国》,用心去感受三国的史诗,感受它的悲壮之美!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简短篇8

指尖游走在书页之间,思绪伴随着那一段烽火狼烟的历史奔腾不息……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一个中国历史向来的规律。单道东汉末年,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知有多少风流人物指点江山,不知有多少盖世英雄大显身手。曹操、刘备、孙权、关羽、赵云、诸葛亮、周瑜……他们一个个在中国的那一段历史中披荆斩棘、翻云泼墨,将东汉末年的历史书写得荡气回肠!每次读这部小说,英雄们那鲜活的面孔都会走出书来,向我展示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向我讲述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啊,“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用尸骨成全了英雄的英名,留下了后代人们多少感叹!

这就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如果要我给书中的英雄排座次,我首推关羽坐第一把交椅。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好一个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的关公爷!更难得的是在那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关羽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忠义与刚直,实在让时人钦佩,也让后人推崇备至。是呀,他忠于刘备,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武功盖世无双。凭他的一身本事,到哪个军事集团不捞个盆满钵满?但是,关羽铁心跟定了穷困潦倒的刘备,不因别的,只因一个“忠义”,重于泰山呀!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人们都在为利而奔走的时候,千万要回头看看,关羽为我们竖起的那面不倒的大旗!

再看另一位英雄――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洒洒,颇有几分神仙气概。何人也?诸葛孔明也!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智取天水城、走马取陈仓……诸葛亮的智慧足以与神妖匹敌。但我佩服诸葛亮,不仅仅在于他的智慧,更在于他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他本可以在南阳隆中高卧无忧、躬耕陇亩、优哉游哉地安度一生,但是,身逢乱世,生灵涂炭,既许刘备以驱驰,他就庶竭驽钝,攘除奸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大诗人杜甫当年经过城都,手抚相传为孔明手植的松柏感时伤世、英雄相惜,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蜀相》,其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赍志而没的诸葛亮的同情与痛惜,更是代表了后世人们对一代贤相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我再来说说一位特殊的英雄――曹操。我觉得曹操这个人并不像平常人们说的那么奸诈,“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确实是曹操讲的,不要以为曹操讲出了这惊世骇俗的一句话,就以为他是天下第一坏蛋。其实,纵观历史,比曹操坏的人有多少!只不过曹操坦率地说出了这句话。至少,曹操敢把奸诈的话公开地说出来,他是“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更何况,他还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呢?凭这,我对曹操这个人充满了兴趣。

《三国演义》,一部有品位的书,是历史、是人性、是道德、是文化的多重奏!它就如一面大鼓,无论你何时读它,都会觉得有无数个身强体壮的鼓手――那一位位英雄,在烈日下捶打着它,那高亢辽远的鼓声,使你为之振奋,为止激昂!遗憾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是,真正的英雄,能被忘记吗?

5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