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心得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优秀的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1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吕洞宾,两旁是他的朋友____拐和何仙姑,东西两侧是他的四个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不是年轻人提醒我该走了,我还会欣赏下去的。
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2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大量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整个下午都在读林清玄,听着悦耳的丝竹声,声声入耳,我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午后静坐于屏幕前,冲上一杯绿茶,品着林的茶系列,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
初次接触林清玄的作品,是读书时候,在我学习生涯最无奈最困顿的时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让我树立了正确人生观。此后断断续续找来他的一些作品阅读,直至当今。百度一下林清玄,关于他的作品与读后感,洋洋洒洒77页,喜欢他的读者群每个年龄层都有,囊括所有职业者。喜欢林清玄的人都知道他开始学的是绘画,后来才专注于文学创作,青年时期几乎得遍了台北的文学大奖,整日周旋与报刊纸媒,宣传,灯光,让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华中度过,所以在他事业走向巅峰之际,毅然辞去令人瞩目的工作,离开喧哗的舞台,走向自由创作之路,从此,我们见到的是别样的林清玄。
读过林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文章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乡土情怀,积极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勤劳,朴实,善良,农家的教养,父亲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诚挚憨厚的气质和虚怀若谷的胸襟。恬静而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养成了他与大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发现他善于观察,善于从一些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中领悟出内涵的哲理。他曾长时间在田间与农人一起劳作,并到台北各地体验乡间生活。新威山间伐竹,雾社收采水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与收获的喜悦。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饶有情趣的自然风光图与民俗画都是源于生活的。
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3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自先秦以来,在散文史上有突出贡献的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篇,将中国的散文史理出了脉络,总体能够一目了然。
散文有着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传统,散文的开始,始于文字记事。春秋时期的散文代表作应为孔子依鲁史而修订的《春秋》,以及孔门子弟们编纂的《论语》等,此时的散文仍有说教的文字,不过大多为先贤们的教诲之言。此时文字也极富文采。
汉朝时期,司马迁的《史记》被后世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虽为史学巨著,但是《史记》的文学价值也不可小觑。《史记》继承了《离骚》的传统,与先秦以及后世皆不相同,于是,便成为这本书的独有特色。书中可看出作者的思想信念本来来自于孔子以及老子,但是其中作者又产生了疑问,理论与实际相差很大,使作者愤愤不平不得其解,致使他的文章也颇具杂文色彩。
唐朝开元末期,产生了一批忧世诗人,张九龄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诗人为人老实醇厚,在自己身遭贬窜之时,仍写一些牢骚之言,对当时的政治朝政等都发出忧心。
散文发展至清代,在当时君王的思想统治之下,便产生了桐城派的文学,为盛世之文,清末,由于时代巨变,桐城之文开始日渐衰息,经过曾国藩姚崇等人的推崇,却又有了复兴之势。此时的文章大多为救世之文,康有为的文章大多反映了他的君主立宪思想,他反对革命,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与他相对的革命派人士却期望建立真正的共和制国家,他们的文章也大多体现这类思想。
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4
你的命就在这琴弦上——琴弦是终生紧绷的,一如文中师徒二人令人心酸的故事。盲眼的教师父,为了心中重见光明的愿望苦苦拼了一生,到头来发现是一场空时,为了同样盲眼的徒弟能够有期望有目标地活下去用了同样的谎言,就这样一遍遍,传了一代代。
故事的前半段,文字厚重却不失生机。虽然两个人的世界没有色彩,可是他们能够用心灵倾听世界。尤其是那个活泼的小瞎子,他对世界充满了热爱与好奇,他的感情纯真而青涩,让艰难的生活洋溢出完美与欢乐。然而前面愈是完美,后文当一切真相大白时就愈是沉痛。师徒二人眼瞎的命运无法摆脱,这给故事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随即而来的是两个深刻的问题——老瞎子该不该道出实情?如果是我又该怎样?
老瞎子无疑是一个撞破了真相的不幸之人。这之后他也想试着振作,却“摆脱不了那无字的白纸”。因为他的一生全在为此奔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中的这几句就恰如其分地说尽了他这一生。他的时间和人生阅历都要更丰富,更成熟。就连他也难以走出来那绝望的心境,小瞎子的情景会比他好吗?跌在雪地里想着死去,老瞎子已不忍心再给他鲜血淋漓的心添加重创了。虽然有很多人对于他隐瞒真相的做法表示不肯定,但在我看来,老瞎子只是表现了一种单纯的爱——对徒弟的爱。一路上风雨守护,期望一个谎言能够给予这孩子毕生的欢乐,对于这样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然而,谎言真的能够一劳永逸地瞒过小瞎子吗?先不必说假如他真弹断了一千二百根琴弦会怎样,单是小瞎子声泪俱下的哭诉“我想睁开眼看看!哪怕就看一回”,多么揪心!真能装作无动于衷吗?如果真的让他为了一个虚无的目标耗尽一生,我总觉得这负了他的努力和期许。那可是日夜辛劳奔波不停的追求啊!可是,正如原文所说,“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如果小瞎子明白了一切而失去了追求与目的,他的心弦也会断掉,他就失去了未来。
这个局面就很像作者史铁生。可是他最终冲破了痛苦的束缚,“命运不是用来被打败的,关于命运,休论公道。”坦然地理解人生的不幸,就像有人说的一样,他找到了自我的路,坚强地活了下来,到达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对于小瞎子,他也能够走出困境然后寻找自我的路,选择自我的而非注定的人生。我会愿意告诉他,但我会像史铁生的母亲一样做他生命中的引路人,陪他度过失意的时刻,让他在艰难中学会坚强,并一向不断地走下去。有时候,让一个人真正坚强起来,也许比让他活在虚无的欢乐里更有价值。唯有真正坚强,才会在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泰然不动,而虚无的追求会像一座纸房,最终也只会支离破碎。
所以我觉得,与其细心翼翼地不去伤害到小瞎子的心,不如让他做一个坚强的人。
于是就想到了这几天了解的苏轼。盲人努力睁大眼睛去看,天地仍是一片漆黑。苏轼也一样,想要凭才华在政坛上斗过新党,却也惨遭贬谪。前日身陷囹圄,昨日九死一生,今日即是他乡过客。想要取得设想的成果重新被重用,却发现他无法睁开已是虚无的“双眼”,因而他也叹道“世事漫随流水”之句,可是他很快走了出来并开始享受生活的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重拾信心,在新的人生路上载欣载乐,“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自熟它自美”,应对命运,他毫无畏惧,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一生亦是艰辛的,黄、惠、儋州的辛劳十分人能受,但他仍然坚强地挺立。
这样想来,如果小瞎子也能够如此坚强乐观,那么无论应对怎样的打击,他也能够在这世上坚持琴弦一样的坚韧与顽强,命若琴弦的哀伤,也能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散文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篇5
快乐之于世俗是无处不在,随处看到一张笑脸,听到几声“哼哼”便构成了快乐。可是这样的快乐只是瞬间所引起的短暂的欢愉,深层的快乐是丰满而略带倾诉的,它是心灵的温存情不自禁地表露。甚至你不知为何而乐,但是你真的乐了,哪怕你的脸上还露出了悲伤,或者干脆你的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
我所读的《朱自清散文》便是这样的一种深层的快乐。朱自清本人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有一种浅灰色的气质。这也正应和了他所作文章的特点——沉静、优美、淳厚。如同一杯消溶的咖啡在乳白的杯盘里打旋的曼妙与柔美。而他的快乐正是溶解在这独特的品味深处的一丝清甜。
《朱自清散文》的快乐是《匆匆》而来的。“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他疑惑地,略带焦虑地问着,然而“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疑惑的双眼前过去。”这样的无奈与悲伤在朱自清的太息中越发清晰了。可是,这一切的发生是必然的。他开始注意到迁徙的燕子,开始等待再青的杨柳,他将自己投入到每一个迎面而来的日子中去。这样,他也觉得快乐。是从忧愁中萌发的快乐,再用快乐去解读忧愁。这是他的选择。
带着这样的心态,他又神迷心醉于《歌声》中了。他喜欢轻轻地、静静地融入那三曲清歌里。那是何等的舒坦与快乐。因为他追求快乐,他便置身于一个暮春的早晨,领略着霏霏的细雨,赏玩着做着清梦的群花,任凭东风吹来一缕缕的花香和大自然的滋味。不过这只是歌中所有的,却被他那平静如水的细腻心灵所捕捉,分解成了点点温存,收藏到快乐的宝盒里。别人不一定拥有的,但是他拥有这样一种寻觅快乐的眼光。
或者,他更喜欢在失落与惆怅的极致中提炼快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与平伯雇了一只“七板子”船。在游河的过程中,他们经过了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迷醉场景,又来到了荒江野渡、淡月疏林的秦淮河的另一头。而心情则是由沉醉转入窘迫再变为懊悔与惆怅。这是怎样整合在一起的情感呢?作者似乎陷入了幻灭的情思中。然而细细回味作者心情波澜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正是作者喜欢并陶醉于此的。还有如《荷塘月色》中作者寄予的那种情感,和他赏玩景物的角度,无不体现出朱自清对深层快乐的追求。
《朱自清散文》的快乐之不同在于他对快乐的另一种认知。他以不乐而乐,以独处而乐,是对快乐真谛的深入的剖析,也是对忧愁世事的积极的看待。正因为他追求这种深藏在心底的微妙的快乐,才会有那样包容万物、吸纳万物、寄情于万物的博大、超然的胸怀。
其实,真正珍贵的快乐往往藏在那些忧愁与哀怨的情感深处,等待着那些乐观、充实而又细腻的心灵去发现。